2019年醫保談判即將到來 除了降價,企業還應關注什麼?

2021-01-04 健康界

日前,國家醫療保障局就《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公開徵求意見,標誌著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正式啟動。

經過三輪國家醫保談判的考驗,加上良好的銷售數據反饋,目前幾乎所有藥企已經意識到,談判失敗就等於前期所有努力將付諸東流。對於多數創新藥來說,越早進入醫保越有利,所以,很多企業紛紛做好了降價準備。但醫保談判成功與否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除了降價外,企業還應關注什麼呢?

明確談判後的醫保支付標準

按照《方案》工作程序的安排,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分為準備、評審、發布常規準入目錄、談判、發布談判準入目錄5個階段,預計將於今年6月印發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公布擬談判藥品名單;8月發布談判準入目錄。

面對新一輪醫保談判,企業需要明確兩個核心問題:降價多少合適?降價後產品的銷售額能漲多少?

事實上,一次成功的談判,不僅要考慮降價,還需要做周全的準備工作。比如在產品上市前,企業需要進行定價和市場準入的頂層設計;產品上市後,企業需要從可靠的臨床試驗數據和藥物經濟學研究中挖掘價值主張,並且將這些價值主張定製化地傳遞給不同的利益相關方。談判前,企業要深入分析競爭環境,了解價值參照物,確定價值增量,並模擬談判帶來的產品銷量變化,進而確定降價幅度;談判後,企業要進一步鞏固「進院」,擴大醫院覆蓋面並保證銷量等。

價格為什麼這麼重要?假設一個產品的收入是100元,其中固定成本是55元,可變成本為30元,利潤為15元。如果產品價格每增加1%,就會帶來6.7%的利潤增長;如果銷量每增長1%,僅帶來4.7%的利潤增長(因為成本也在上升),每降低固定成本或可變成本1%,則帶來3.3%和1.8%的利潤增長。由此可見,價格是利潤的最大驅動者,這也是導致企業在談判時,降價過程異常艱難的原因。

其實,談判後的醫保支付標準是眾多利益相關方通過一套複雜的流程共同做出的決定。通過分析總結以往談判品種,企業在預估醫保支付標準時應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慈善贈藥。如果有慈善贈藥的產品,慈善贈藥後折算的價格是醫保支付標準的參考之一。二是地方大病醫保的支付標準。有些產品已經通過談判進入地方醫保,地方大病醫保的支付標準也是國家談判後醫保支付標準的參考之一,並且國家談判的醫保支付標準要比地方的醫保支付標準低。三是國際/國內其他地區的參考價格。參考的標準通常是就低不就高。

同時,企業應通過產品的價值增量來證明產品的價格。可通過更佳的療效、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經濟性、更方便的給藥方式等,證明產品的價值增量。用價值增量來體現價格潛力,需要有翔實的證據證明,才能準確判斷價格潛力並經得起談判的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存在預算約束,決策者就有可能按性價比對產品進行排序,在不突破預算空間的前提下,納入性價比最優者。那麼,企業就需要提前準備好能證明自己產品性價比的證據,避免決策者一味地壓低費用,留出更多的「安全空間」。

充分證明產品的證據和價值

從過去談判的經驗來看,談判前,企業必須做好周全的準備,除了降價策略,還應該準備好臨床證據、藥物經濟學和循證醫學證據,以及定製化的價值信息等。

在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市場準入工作早在產品開展二期臨床試驗時就開始了,有些公司甚至會將利益相關方的反饋和建議融入三期臨床試驗的設計中,以便產品上市後的價值主張更有針對性。而在中國,談判作為市場準入的一部分,至少需要在談判開始前12個月著手準備,有條件者應在產品上市前,將談判的考慮納入到上市策略中。

產品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需要滿足多方利益訴求,而不同的利益相關方的訴求差別很大。例如,性價比驅動者期望了解新產品的獲益是否具有高性價比;醫療效果驅動者則重點關注臨床試驗數據和證據;預算優化驅動者,如醫保決策者或醫院院長等,期望更高效地使用醫保基金或總額預算;患者需求驅動者,譬如罕見病利益相關方,會更多關注患者的需求,特別是未滿足的需求以及藥品的可及性。因此,建議企業要建立跨部門的醫保談判工作小組,將產品的價值主張整理成一套成體系的證據鏈,將定製化的價值信息傳遞給不同的利益相關方。

對於企業來說,最為糾結的就是降價後帶來的收入增長究竟有多少。通常情況下,老產品降價後,銷量會迅速上升,但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潤都會下降,之後才會反彈上升;新產品降價後,銷量增速通常特別快,收入和利潤的下降會被銷量的增長抵消。當某產品與其競品同時獲得報銷時,銷售額的增長程度取決於臨床和經濟性等價值增量的大小。如果是創新性療法獲得報銷時,則會改變整個治療環境,此時就需要按照價值增量重新計算產品的銷售增量。

很多企業也在糾結,價格談判後是否要取消慈善贈藥。慈善贈藥的目的是降低患者負擔,增加患者依從性。在慈善贈藥設計之初,需要考慮贈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有些慈善贈藥方案設計得過於激進,如買N盒贈終身。一方面,患者享受到的贈藥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優惠,沒有達到贈藥的目的;另一方面,醫保談判時會根據慈善贈藥方案折算價格,過於激進會降低談判的靈活性。實施慈善贈藥要充分考慮醫保市場的差異性。例如,城鄉居民的醫保報銷限制很多,報銷比例較低,如果沒有慈善贈藥的支持,這部分患者用藥可及性將難以保證,慈善贈藥有助於觸達這部分患者。

乘勝追擊保證產品「進院」上量

從已經完成的醫保談判來看,談判成功後,產品落地的速度越來越快。第一輪醫保談判的落地時間超過一年;第二輪醫保談判後的落地速度更快,有些省市僅用了一個季度就實現了產品「進院」。

目前,各大藥企都在強調「大準入」(藥企與相關部門全力配合,以「進院」上量為最終目標)概念。從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印發的《關於做好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執行落實工作的通知》來看,醫保部門開展2018年醫療機構年底費用清算時,談判藥品費用不納入總額控制範圍,對合理使用談判藥品的費用要按規定單獨核算保障;在制定2019年總額控制指標時,統籌考慮談判藥品合理使用等因素,及時調整基金支付額度,保障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和患者用藥需求。各地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對談判藥品執行情況提出具體要求,加強指導和調度,不得以費用總控、「藥佔比」和醫療機構基本用藥目錄等為由,影響談判藥品的供應與合理用藥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為了保證以價換量,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政策。前兩輪醫保談判後,多數入選品種都實現了銷售額的增加。因此,企業在談判成功後應該乘勝追擊,抓牢談判的政策紅利,積極跟進當地醫保和醫院的政策,保證產品「進院」上量。

談判成功是產品在國內市場快速取勝的基礎。談判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產品的成敗。談判是一門藝術,既取決於產品本身的價值和策略,也受到各部門良好協作的影響,更是企業長遠戰略布局和策略選擇的體現。

原標題:2019年醫保談判即將到來 除了降價,企業還應關注什麼?

相關焦點

  • 新一輪醫保談判:有藥品降價30%,企業稱不進醫保生存率為零
    藥企「驚心」報價:希望帶瓶酒壯膽,獨家藥品降價幅度30%相較於2019年,今年的醫保談判顯得有點姍姍來遲。談判專家根據評估意見與企業開展談判或競價,確定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同步明確管理政策。在具體談判流程上,今年醫保談判的規則與2019年幾乎一致,主要由國家醫保局確定醫保支付預期價格,放入信封內,再由企業自行進行兩次報價,如果兩次報價均超過國家醫保局預期價格的15%,則該藥品則在此次談判中出局。
  • 平均降價超50% 119種藥品談判成功納入醫保 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
    同時,還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將目錄內14個「老品種」納入談判範圍。經過談判,14種藥品均談判成功並保留在目錄內,平均降幅43.46%。對於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是出於何種考慮?熊先軍表示,這是由於一些藥品原本進入目錄時,沒有進行談判,且近幾年降價不多,價格相對比較貴,對醫保基金的佔用也較大,所以就設計了對原本在目錄內的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14種獨家藥品進行談判降價。這些企業的談判動力何在?熊先軍表示,事先會告企業,如果談判失敗,企業藥品可能要從目錄裡出去。並且,有些藥品實際上已有療效相似藥品在目錄中,如果從目錄中剔除,也不影響老百姓用藥。
  • 2020醫保談判|中成藥品種降價1/3,PD-1超低價策略或將失靈
    來源:藍鯨財經零下九度的北京早晨,醫藥企業迎來了「年終大考」——醫保談判。12月14日上午九點,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人大會議中心啟動。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談判預計持續4天,每日設有三場,分別是上午9點、下午1點和晚上7點,當日談判的峰值企業最高為80家。
  • 稜鏡&拇指醫藥|復盤最強醫保談判:4分錢「靈魂一刀」,「藥王」降價...
    吉林省社會醫療保險管理局副局長劉宏亮說的不是雙11搶紅包,而是自己參加醫保價格談判第一天時的感受。劉宏亮是在11月2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在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做出此番回憶的。此次發布會也正式公布了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共有2709個藥品列入目錄,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新增的70個價格談判品種。
  • 2020國家醫保談判開啟,新冠治療藥、抗癌藥降幅會有多少
    今年的醫保談判在2020年即將結束時壓軸出場。據央視新聞12月14日報導,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今天在北京啟動,此次談判為期三天,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新冠肺炎治療藥物降價幅度引關注本次醫保談判將持續到12月16日,也就是本周三,中成藥三分之一的降價之後,可以預見的是,國家醫保談判的「靈魂砍價」風格將持續到最後,新冠病毒肺炎治療藥品的降價幅度備受關注。
  • 醫保談判下周一見!恆瑞默沙東羅氏暗戰PD-1
    醫保談判的大刀來了作者:冷婧來源:健識局全文2710字,閱讀需9分鐘一年一度的醫保價格談判即將在下周拉開帷幕,醫保局又將佔領輿論的2019年,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商品名:達伯舒)經談判降價64%納入醫保目錄,單價降至2843元,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的年費用只有2.9萬元。其他品種要想爭下市場地盤,必須踩著信達生物的價格再往下探才有機會。
  • 每經記者直擊國家醫保談判:有企業稱中成藥獨家品種降價40%
    但到了下午,也有結束談判的藥企直言,談判過程非常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下午有一位藥企人士走出會場後表示,其公司中成藥獨家品種降價40%。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所在企業15日有多個品種要談判,當然是都想進入醫保,前期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但不等談判完,最後的結果誰都無法預料。
  • 2020醫保談判PD-1花落誰家?價格戰警示創新藥同質化研發
    2019年,信達生物PD-1抗體藥物降價近64%,全年費用降至約9.7萬元,成為唯一進醫保目錄的PD-1。今年前三季度,信達生物PD-1銷售額超過25億元,由此可見醫保的貢獻作用。 根據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目前國內已有8個PD-1類產品上市,超過30種產品在研。今年的談判,參與者更多、籌碼也更多,最終哪家企業能進入醫保後的大市場,值得外界關注。
  • 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亮點:國產PD-1均納入 雙重測算過程揭秘
    今年還首次嘗試了對醫保目錄內的藥品進行降價談判,評審專家按程序遴選了價格或費用偏高、基金佔用較多的14種獨家藥品進行降價談判,這些藥品單藥的年銷售金額均超過10億元。經過談判,14種藥品均談判成功,平均降價43.46%。對醫藥企業來說,已經在醫保內、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品種,是否也面臨再次談判?
  • 醫保談判「眾生相」,親歷者:結果未出,感覺現在心還在嗓子眼
    信達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患者援助後國產PD-1的價格水平已經接近,4個產品的年治療費用約在10萬元。2019年,僅有信達的達伯舒通過談判成功進入醫保目錄,適應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由於一般藥物進入醫保目錄後會有兩年的續約期,所以今年需要進行談判的PD-1\PD-L1藥物可能只有7款。
  • 新一輪國家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啟動,地方增補目錄廢止背景下企業壓力...
    而在公布「常規準入藥品名單」的同時,國家醫保局也初步確定將128個藥品納入擬談判準入範圍,包括109個西藥和19個中成藥(擬談判藥品準入名單)。據了解,醫保局於本周啟動了這一輪的醫保藥品準入談判,談判集中在周一至周三,共三天。事實上,不同於以往,本次醫保準入談判對於各家製藥企業來說都是分外關鍵。
  • 2020醫保談判|PD-1降價衝擊:恆瑞、信達、百濟神州有望三分天下...
    昨日(12月17日),本年度「藥企大考」—醫保談判已落下帷幕。7款PD-1齊聚一堂,三家本土藥企與四家跨國藥企的正面交鋒更將這場年度大戲推向高潮。16日晚間,據多家媒體消息,默沙東、BMS、AZ、羅氏四家跨國藥企全部折戟,恆瑞醫藥與百濟神州大概率談判成功。
  • 第五輪醫保談判開始 納入談判新藥或超過130個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
    原標題:第五輪醫保談判開始,納入談判新藥或超過130個,新冠肺炎治療藥物以及抗癌新藥引發市場關注   12月14日,新一輪國家醫保目錄
  • 恆瑞或成醫保談判大贏家 國內PD-1/L1市場加速洗牌
    強勢漲停的背後,是恆瑞醫藥旗下PD-1或已進入醫保目錄的傳聞流出。12月16日,為期3天的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談判落下帷幕。備受關注的抗癌藥PD-1/L1被排在最後一天壓軸。4家外資藥企和3家本土藥企依次坐上談判桌,誰能「躍過龍門」進入醫保,結局落定。
  • 55種罕見病藥進醫保,價格談判配套文件解讀:贈藥將成趨勢
    醫保談判後,行業將有不小變化剛剛過去的2020年,年底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恐怕是最引人關注的話題之一。此次價格談判涉及162種藥品,其中119種談判成功,包含6個罕見病用藥。此前,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納入了9種罕見病藥品(6種通過談判納入乙類目錄)。至此,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醫保目錄中共有24個罕見病包含在此次藥品目錄中,涉及到55種藥品,其中甲類15種,乙類40種。
  • 醫保談判現場藥企直呼緊張
    01藥企「驚心」報價:希望帶瓶酒壯膽 獨家藥品降價幅度30%相較於2019年,今年的醫保談判顯得有點姍姍來遲。談判專家根據評估意見與企業開展談判或競價,確定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同步明確管理政策。在具體談判流程上,今年醫保談判的規則與2019年幾乎一致,主要由國家醫保局確定醫保支付預期價格,放入信封內,再由企業自行進行兩次報價,如果兩次報價均超過國家醫保據預期價格的15%,則該藥品則在此次談判中出局。
  • 每經數說丨12月上半月新藥研發:2020醫保談判PD-1花落誰家?價格戰...
    本階段醫藥行業最大熱點是2020年醫保談判,最熱門品種自然繞不開PD-1。2019年,信達生物PD-1抗體藥物降價近64%,全年費用降至約9.7萬元,成為唯一進醫保目錄的PD-1。今年前三季度,信達生物PD-1銷售額超過25億元,由此可見醫保的貢獻作用。根據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目前國內已有8個PD-1類產品上市,超過30種產品在研。今年的談判,參與者更多、籌碼也更多,最終哪家企業能進入醫保後的大市場,值得外界關注。
  • 國家醫保談判疊加第四批集採 「靈魂砍價」讓藥企「瑟瑟發抖」
    參加國家醫保談判(12月14日-16日)的企業相關人員都在車裡等待著,現場企業也鮮少向外透露任何信息,「嘴嚴」是此次國談給媒體的深刻印象。不少企業「心情沉重」,是因為還要面臨第四批國家藥品集採,該集採從12月12日開始至12月底完成報量,2021年1月公布結果。前者業內預計有375個藥品要被降價,後者直接涉及44個產品、90個品規「靈魂砍價」。
  • 新一輪醫保談判箭在弦上 728個藥品爭躍「龍門」
    按照規定,這些藥品在經過專家評審階段、談判和競價階段後,有望被納入2020年版醫保目錄中。不過,在醫保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創新藥要進入醫保目錄的話,一場激烈降價或在所難免。  截至目前,關於醫保談判的細則還尚未發布。有專家建議,醫保談判應遵循價值導向、尊重創新的原則,談判結果應體現藥品多維度的價值。
  • 知曉|-8~2℃,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啟動,新冠治療藥降價引關注!全市...
    ★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啟動,新冠治療藥降價引關注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已在北京啟動,此次談判為期三天,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今年醫保目錄調整方案規定,2020年藥品目錄擬新增藥品範圍除了要符合《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可擬新增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藥。新冠病毒肺炎治療藥品的降價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國家統計局: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5日說,隨著元旦、春節兩節臨近,豬肉季節性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