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宣布一攬子湖北投資計劃 推進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等合作
4月8日,騰訊宣布繼續加大在湖北省的投入,並公布了一攬子投資計劃,在數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出行、人工智慧以及安全等方面與武漢深度合作。據了解,騰訊將繼續推進騰訊(武漢)數字產業總部的建設,其中,在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方面,騰訊將繼續聯合武漢本地央企烽火通信,通過武漢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推動武漢市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
蘋果谷歌聯手追蹤30億用戶 美國「健康碼」或將於5月面世
當地時間4月10日,蘋果CEO庫克與谷歌CEO皮猜在推特上互相@,宣布兩家公司將合作打通蘋果與安卓手機系統,推出追蹤新冠患者接觸者的手機基礎功能。如果用戶與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接觸,該應用將會發出警報。人們必須選擇加入這個系統,它有可能監控大約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
國家重大專項《城市智慧出行服務技術集成應用》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千方科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大學、長安大學等單位申報的國家科技部「綜合交通運輸與智能交通」重點專項中的《城市智慧出行服務技術集成應用》項目經科技部立項批覆後,正式啟動實施工作。項目重點研究交通運行監管與協調技術,將為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提供高效、持續的綜合交通技術支撐。
中央要求推動物聯網、車聯網、可穿戴等領域數據採集標準化
據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推動人工智慧、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採集標準化。
溫州制定數字經濟發展「作戰圖」 今年招引落地超億項目20個
溫州市制定《數字經濟培育發展2020年工作方案》,提出以「培育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打造浙東南數字經濟高地」為目標,實施數字產業優化升級、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等七大行動,努力實現數字經濟綜合評價指數保持全省前三,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15%,核心產業營業收入突破900億元。
江西省發布首部智慧城市地方性法規 9月1日起施行
近日,經江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江西省首部智慧城市地方性法規——《鷹潭市智慧城市促進條例》將於9月1日起正式施行。隨著我市智慧新城建設的不斷深入,03專項及智慧新城發展步入深水區,信息資源整合共享難、信息化項目統籌管理不夠等難題不斷呈現。《條例》的頒布將對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促進鷹潭智慧發展、綠色發展起到引領和保障作用。
雄安新區省級標準化試點單位兩項智慧城市標準獲國際立項
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於下達2020年度省級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的通知》,在雄安新區立項開展省級智慧城市構架高新技術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之後不久,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聯通、中國電科信息科學研究院、韓國ETRI等單位提交的《Security measure fordigital twin system of smart cities》(中文:智慧城市數字孿生系統安全機制)和《Security measure for smart residential community》(中文:智慧社區安全機制)2項智慧城市領域標準立項建議獲得通過。
株洲市政府發布《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應用與推廣實施方案》
按照計劃,今年株洲將推動企業上雲8000家以上,建成基礎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1個、示範性平臺3個、企業級平臺10個以上,加快構建「1+3+N」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打造全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先行區。
中國移動發布「OneNET引路人計劃」 全方位賦能物聯網開發者
該計劃將由「揚帆計劃」和「遠航計劃」兩部分組成。「揚帆計劃」通過全新打造品牌「OneNET學院」,整合平臺教學資源,主要從基礎課程、Live直播、培訓認證、校企合作四方面出發,以物聯網行業最新需求角度,全「心」構建學習內容,為物聯網開發者打造一站式學習、交流、培訓、考試,從入門到精通的進階通道。「遠航計劃」將建立新合作,搭建新生態,著重於合作招募與內容升級,與開發者合作共同做好人才培養和做大OneNET知識生態。
南京軟體谷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物聯網等「新基建」成重點
圍繞四大創新產業集群的發展,軟體谷提出了今年的奮鬥目標,以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中興光電子、億嘉和智慧機器人等為核心,延長機器人、光通訊等產業鏈條,形成新的百億級人工智慧產業集群,打造全省乃至全國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浙江德清與阿里籤約合作協議 共建「數字鄉村聯合實驗室」
4月11日上午,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中國)軟體有限公司籤署數字鄉村建設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五方面展開合作:建設數字鄉村資料庫;擴大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在鄉村的應用;培育鄉村新零售;培育鄉村信息化人才;推進行業監管數位化。為把握當前的戰略「風口」,軟體谷正在制訂《軟體谷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即將發布。
廈企碧馳股份牽手清控雲智強強聯合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碧馳股份和清華控股旗下的清控雲智(平潭)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以福建省為重點,在全國範圍內共同推進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碧馳股份打造的「瞳景社區」智慧社區平臺,以視頻人工智慧技術為切入點,不僅包含對接雪亮工程的智慧警亭、智慧小區、小區自治等多個常見應用模塊,更結合社區生活場景提供在線教育、居家養老、慢病管理等服務。
北鬥天樞計劃啟動 長安汽車或將推出車界的「最強大腦」
近日, 長安汽車舉行了一場名為UNI-TECH的科技體驗日。據悉,長安汽車將圍繞「北鬥天樞計劃」 智能化戰略,打造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車雲等軟體研發為一體的智能網聯生態圈,加速長安汽車向著數位化、智能化出行公司轉型。
軟通智慧聯手百度建設安徽首個無人駕駛5G示範線工程
近日,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塘西河公園 5G 示範運行線項目完成建設一體化招投標工作。軟通智慧成功中標,作為示範工程的整體交付和實施方,將聯手百度全面推進項目進入到實質建設階段。這也是「新基建」機遇下,安徽首個完成招標的5G自動駕駛示範線路項目。項目建設包括:車端定位系統、路側感知系統、大數據中心、雲計算中心、路側交通設施升級改造、高精地圖系統、展示廳等。
菜鳥網絡退出成都傳雲物聯網公司投資人之列 接手方為中聯基金
近日,成都傳雲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唯一股東菜鳥網絡的全資子公司——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為中聯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中聯前源不動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傳雲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3月,公司經營範圍為物聯網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技術服務;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品);房屋租賃;物業管理。
全面評估!研究人員將用智能戒指來預測新冠病毒症狀
這款名叫Oura Ring的智能戒指可以捕捉身體信號,如靜止心率、(心率變異性)、體溫和卡路裡燃燒等。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發燒傳感器,它可以檢測到體溫的變化。Oura Health已與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相關部門達成合作,希望利用可穿戴設備的數據來早期檢測COVID-19病例。他還可以通過整體性地觀察個體,將生理測量與心理、認知和行為生物測量相結合,如壓力和焦慮等,從而在無症狀感染的情況下,可以提供早期和更全面的評估。
智能配送!Starship在亞利桑那州坦佩市推出機器人送餐服務
據外媒報導,Starship Technologies在亞利桑那州坦佩市推出了一項機器人送餐服務。該機器人可攜帶20磅重的物品。用戶通過Starship快遞應用下單即可通過交互式地圖查看機器人的送貨進程。機器人抵達後,用戶會收到消息,並可通過應用對其解鎖和取走自己所購買的物品。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傳統餐廳關門以及零工經濟工作者壓力的增加,這給了這家公司得以增加業務的機會,未來這項服務將在更多城市上線。
微軟使用傳感器、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推出數字孿生
微軟與Bentley Systems和Schneider Electric合作,在其新加坡地區總部建立了數字孿生。它們已經安裝了來自Schneider Electric的179個藍牙信標和900個傳感器,以收集有關照明,空氣品質和溫度等主題的數據,這些數據又通過Microsoft Azure雲平臺進行匯總。數字孿生的創建具有共同的雄心壯志,即為員工增加舒適度並提高能源效率。該項目還與Smart Building CampusLink應用程式集成在一起,以使預訂房間的做法更加智能,例如確定入住人數和按需打開照明。
全面進軍B端 TCL智顯發布6大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4月8日,TCL智顯以「屏聯萬物,智顯未來」為主題,舉行首次線上春季發布會,宣布將 依託ABCDE(AI人工智慧、Big date大數據、Cloud雲計算、Display顯示、Edge邊緣計算)技術體系、4大硬體產品矩陣和4大軟體技術支撐,整合生態鏈合作夥伴資源,推出 智慧辦公、智慧商業、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指揮調度、智慧教育6大場景解決方案 。
國電電力聯手科環打造物聯網智能設備智慧電廠
近日,國電電力聯手科環集團成立「物聯網智能設備智慧電廠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推進物聯網、智能產品與智慧電廠深度融合,聯手打造物聯網智能設備智慧電廠。該實驗室由國電電力東勝熱電公司和科環集團國電龍源電氣共同成立,並以東勝熱電公司智慧電廠建設為平臺,作為雙方在電力能源行業相關領域研發、集成、測試工作的試驗與應用示範地,藉助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5G通訊等先進技術,致力於研發和應用相關設備,同時在現有人員定位系統的基礎上搭建「安全生產智慧物聯管理平臺」。
賽普拉斯推出面向物聯網開發者的解決方案
供應商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近日宣布,面向物聯網開發者推出一條新的捷徑,方便其打造高品質、安全、可靠的物聯網產品。該解決方案名為 IoT-AdvantEdge™,囊括了連接晶片、微控制器(MCU)、軟體、開發工具及支持、生態夥伴的協力,其目標是通過解決一系列關鍵物聯網設備的設計問題,降低開發的複雜性。藉助 IoT-AdvantEdge,企業能夠克服無線連接、硬體設備和雲安全、功耗、設備管理和維護、高集成度、使用便捷性、人機界面、平臺維護能力等方面的挑戰,快速地將可靠、安全、高品質的產品推向市場。
思必馳宣布完成4.1億E輪融資 北汽入局、阿里未參與
4月7日,對話式人工智慧平臺蘇州思必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必馳」)宣布,於近日完成E輪4.1億元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和利資本領投,北汽產投、中信金石等跟投。思必馳表示,該輪融資主要考慮戰略協同性,強化思必馳技術和方案在物聯網、車聯網、企業服務等領域的落地,同時提高AI+行業的規模化定製能力。
無需地面設施即可完成物聯網連接 Myriota獲1930萬美元融資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物聯網初創公司Myriota近日獲得了1930萬美元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Hostplus和Main Sequence Ventures領投。迄今為止,Myriota的融資總額已經到達了3700萬美元,並且在公司的太空軌道上,已經有了四顆衛星。該公司計劃到2022年將其衛星數量擴大到25顆,此外要在未來兩年內增加 50% 的員工。同時,Myriota還將專注於產品開發,以實現信息的實時報告。
思科收購Fluidmesh 增強工業物聯網無線回傳能力
據外媒報導,思科宣布計劃收購總部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私有公司Fluidmesh Networks,該公司主要銷售無線回傳設備和技術。兩家公司的交易條款並未披露。思科表示,此舉將使其能夠向交通運輸公司、礦業運營公司和其他希望擁有自己的專用無線網絡的企業出售網絡連接。通過收購Fluidmesh Networks,思科現在可以向交通運輸公司或城市提供完整的聯網列車服務解決方案。其他可能使用這類技術的工業領域包括製造業和航運港口等。
預計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規模約3.1萬億元 同比增長47.9%
2018 年、2019 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總體規模分別為1.42 萬億、2.13 萬億(增加值口徑,2018 年不變價),同比實際增長分別為55.7%、47.3%。其中,2018 年、2019 年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分別為4386 億元、5361 億元;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迅速擴張,2018 年、2019 年規模分別為9808 億元、1.6 萬億元。預計2020 年,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總體規模約為3.1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約為47.9%,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約為6520 億元,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約為2.49萬億元。
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保持穩步增長,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測算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分別為4386億元、53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1%和22.2%。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6520億元,同比增長21.6%。2017-2020年期間,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增長超過93%,年複合增長率達24.6%。
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部分發展迅猛,是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引擎。測算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分別為9808 億元、1.60萬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5.7%、62.7%,佔GDP 比重分別為1.1%、1.6%。預計2020 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約為2.49萬億元,同比增長55.8%。2017-2020 年期間,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增長了接近4倍,年複合增長率達70.5%。
去年中國AIoT市場規模總產值接近4000億元 2022年預計超7500億元
AIoT對實體經濟的融合賦能,使AIoT整體業務享有十萬億級市場空間。2019年,受益於城市端AIoT業務的規模化落地及邊緣計算的初步普及,中國AIoT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大關直指4000億量級。相比於物聯網連接數量的快速增長,由於AIoT在落地過程中需要重構傳統產業價值鏈,過程中既需要適應傳統產業的特性、平衡傳統利益鏈條,也要與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搭建最適宜產業AI賦能的架構體系,因此未來幾年將處於較為穩定的發展節奏。經過未來幾年的產品優化、渠道打通、商業模式驗證,將於遠期迎來高速增長。
2018年中國物聯網連接量直逼30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67%。據推測,受益於智能家居場景的率先爆發,2019年物聯網連接量將達45.7億,而後由於5G的商用,低功耗廣域物聯網的超廣覆蓋,中國物聯網連接量將增至2025年的199億。
Omdia:2025年智慧城市AI軟體市場將增長700%
分析師機構Omdia的最新分析顯示,全球智能城市人工智慧(AI)軟體市場將從2019年的6.738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49億美元,這意味著七倍的增長。
隨著4G和5G的廣泛應用,使得收集和管理數據變得更加容易,人工智慧使人們能夠對該數據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AI可用於自動識別數據中的模式或異常情況。
Omdia表示,視頻監控是一個關鍵領域,但是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會使得人們更加關注使用AI來更好地協調公共衛生對策。Omdia重點介紹了將AI與視頻監控結合使用的案例,並表示城市越來越多地使用基於雲的AI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從大多數視頻監控(CCTV)系統中搜索錄像。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