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林呈鍇和他設計的「漸凍症智能輪椅」(學校供圖)
臺海網6月4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今年12歲的林呈鍇是鯉城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也是學校裡出了名的小發明家,平日裡喜歡鑽研製作科技作品。別看他內斂安靜話不多,一說起科技創作,就像換了個人似的,講起創作思路來頭頭是道。善於思考、勇於創新的他在各項科技創新賽中屢創佳績,日前,他設計的「漸凍症智能輪椅」獲得第35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愛鑽研 學習多種程式語言
從小,林呈鍇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興趣,別的孩子喜歡玩遊戲、看電視,他卻坐在洗衣機前一個多小時,觀察洗衣機如何運轉。年齡再大點,他開始自己動手製作小板凳、安裝衣櫃,還學會拆卸廢舊小家電。
上幼兒園大班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了科技課,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這門課程。小學一、二年級時,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已能製作簡單的自動裝水機器人、自動繪畫機器人。
林呈鍇的媽媽龔女士說,兒子很多創意靈感都是源自生活,為了滿足生活需要。他設計製作的「光感應智能晾衣架」,能夠實現夜晚自動收衣服,獲得第十五屆泉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有一次夜裡下大雨,晾在露臺的衣服被打溼了,他便萌生了這個想法,從構圖設計到製作,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龔女士回憶道。
林呈鍇並未因獲獎而止步,他發現這個設計在梅雨天氣時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於是繼續完善,開發出「雨水感應晾衣架」,實現雨天自動收晾衣服功能。
在林呈鍇家中,他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室。「每天完成學校功課後,我會花至少一個小時進行研究。」他說,為了豐富AI(人工智慧)知識,自己還利用課餘時間學習Scratch、Python、C++等多種程式語言,鑽研網絡資料庫、開源硬體的應用,以及學習APP軟體開發能力,現已通過全國青少年機器人技術等級四級認證。
有愛心 設計作品致力於幫人
「這個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很有愛心。」班主任吳培卿介紹,林呈鍇的許多科技作品都致力於幫助他人,「聽障兒童助手APP」用於幫助提高聽障兒童溝通能力,「漸凍症智能輪椅」則是幫助漸凍症患者出行。
林呈鍇是霍金的小粉絲。2018年霍金去世時,他萌生研究製作「漸凍症智能輪椅」的想法,以期幫助更多漸凍症患者實現行動自如。他先是通過網絡了解漸凍症患者的基本症狀,結合實際需求設計兩種模式,如患者出現四肢無力、萎縮,但保有語言功能時,可採用人機語音交互模式,實現輪椅移動;如患者四肢還未退化,但語言功能出現障礙,可使用細微動作傳感器模式,實現輪椅移動。
「創作這款輪椅,起初因為網絡延遲導致指令下達不到位,他還哭鼻子。」龔女士回憶,讓她感動的是,兒子並未因此放棄,而是不斷嘗試,最終使得輪椅在無網絡的情況下也能操控。憑著這個作品,林呈鍇榮獲第35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併入圍2020年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決賽。
據悉,目前家長與老師正在指導林呈鍇申請專利,他也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機會投入規模生產,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如今,他又把注意力轉向孤寡老人群體,希望設計一個智慧家庭APP,保障孤寡老人居家安全。(記者 王麗虹 通訊員 施遠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