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拼在廣州,放鬆到清遠!8月4日,由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廣州怡境文旅有限公司承辦的 「48小時發現清遠•老廣清遊」精品線路評選活動在廣州舉行。
據悉,本次評審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鄉村景區、旅行社、知名企業等多方代表對旅行社聯合共創的108條「48小時發現清遠•老廣清遊」遊線線路進行綜合評分評選。根據主題、覆蓋區域、線路吸引力、創意度、扶貧預期、可行性、完整性等指標,綜合評選出30條涉及民族文化、戶外運動、休閒體驗等既符合市場、扶貧助農、鄉村振興主題,又有創意創新、兼顧線路設計合理性的「老廣清遊」精品線路。
近年來,清遠全力推動以鄉村旅遊為重點的生態旅遊發展,打造鄉村「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產業體系。目前,全市有3A級以上旅遊景區29個,其中5A級1個,4A級18個,3A級10個;全市共有鄉村旅遊點120多個,培育建成國家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1個,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20家,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11個,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1個,廣東省旅遊名鎮1個,廣東旅遊名村2個,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1個,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7個,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8條。
廣州市民把清遠稱為廣州「後花園」,是周末休閒的熱門首選。春賞花、夏漂流、秋登山、冬泡泉,一年四季玩樂不停歇。尤其最近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市民出遊熱情不斷高漲,清遠鄉村旅遊持續火爆。「老廣清遊」系列主題活動將清遠的特色旅遊景區與鄉村串點成線,融合鄉村美景、餐飲、住宿等旅遊配套,打造廣州周邊48小時「旺+淡+村」過夜遊組合產品,以期把旺地做高、淡地做旺、深入鄉村,帶給市民個性化、深度化休閒體驗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清遠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近年來,「廣清一體化」戰略不斷推進,廣州清遠聯手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美美與共」,成果十分顯著。交通、產業、旅遊……各項建設如火如荼進行中,兩城互補共進相得益彰。作為農業大市,清遠被稱為「菜籃子」、「果盤子」,特色農產品享譽全國。一大批「舌尖上的清遠」深受廣州市民喜愛,比如清遠麻雞、連州菜心、英德紅茶、九龍豆腐、陽山淮山……清遠鄉村旅遊不僅有美景,還有美食、特色農產品、完善的配套服務等。大力發展清遠鄉村旅遊產業,將進一步拉近廣清兩城生活距離,助推「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廣清一家親,城鄉共享美好生活。
鄉村美,產業旺,收入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老廣清遊」系列主題活動探索「廣清互幫、以旅助農」消費扶貧新模式,一頭連接廣州龐大的消費需求,一頭連接清遠豐富的旅遊資源,群策群力構建長效對口幫扶機制,打造「共創、共建、共享」平臺,吸引廣大遊客在地旅遊在地消費,讓農戶融入農村產業鏈並成為「主角」,通過旅遊產業來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融合。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以旅助農,鄉村蝶變!
附:「48小時發現清遠•老廣清遊」TOP30精品線路
1、連州豐陽鎮2天精準扶貧、黨建學習線路
2、英德連樟村、英西紅色舊址、美食純玩2日遊
3、陽山廣東第一峰溫泉、古道、十三鎮鄉村美食精彩2日遊
4、英德連樟村2天紅色之旅
5、陽山峽天下+天境山燕子巖+連南千年瑤寨2日遊
6、連州秦漢古驛道紅色之旅2日遊
7、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景區民族文化體驗2日遊
8、連州水晶梨節、千年瑤寨+湟川三峽遊船2日遊
9、5星露天泳池、連南千年瑤寨、陽山峽天下2日遊
10、連州地下河、瑤南、湟川三峽2日遊
11、英德寶晶宮溶洞+天梯+玻璃橋+天鵝湖採茶賞荷美食2日遊
12、「廣東威尼斯」寶墩湖溫泉水城+英西峰林漂流純玩2天遊
13、清遠馬頭山攀巖攝影戶外2日遊
14、清遠玄真古洞生態旅遊度假區帶動山塘五村2日遊
15、廣東第一峰【峽天下】、英西峰林生態徒步兩天
16、網紅•古龍大峽谷•小九寨•攝影長廊•景泉溫泉2日遊
17、連州地下河水陸聯遊,品洞藏黃精酒 古龍峽純玩2日遊
18、【夜經濟】 清城2天 黃騰峽 新銀盞馬頭山飛拉達2日遊
19、清新佛岡2天聚龍灣半天拓展*古龍峽全程漂流2日團建遊
20、連州瑤安瑤族鄉紅色之旅2日遊
21、英西峰林走廊徒步、網紅天壺茶園採茶研學2日遊
22、【智趣營】英德親子2天 璞營地 洞天仙境
23、【長壽村的秘密】連州康養2天 地下河 湟川三峽
24、英德賞荷、漂流、湯泉別墅小鎮之夜純玩2日遊
25、歐家梯田開荒復耕務農、民俗體驗2日遊
26、【生態•美食】英德2天寶晶宮、天鵝湖度假酒店
27、英西峰林勝境、九重天、有機茶園休閒2日遊
28、英德寶晶宮、天鵝湖度假酒店(勤豐村)2日遊
29、連南連山2日遊:油嶺瑤寨、瑤族博物館、金子山
30、陽山鷹嘴桃節、神峰關瀑布棧道、英西峰林2日遊
註: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曾衛康 通訊員 李靖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曾衛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