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晶體:引導科學家進行未來的計算及其網絡

2020-12-05 量子認知

晶體由於空間平移對稱性的破壞而產生。 類似地,平移對稱性也可以在時間上打破,從而出現離散的時間晶體。時間晶體(英語:Time crystal)的概念首先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朗克·韋爾切克於2012年提出,在2017年觀察到,它是物質在時間上重複地排列。

普通晶體,例如鑽石或鹽,會在空間中重複其原子自組織,但時間上不會顯示任何規律性。時間晶體會自我組織並按時間重複其模式,這意味著它們的結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周期性的變化。時間晶體聽起來好像屬於科幻小說,但它可能是量子網絡研究的下一個重大飛躍。

日本的一個科學家團隊提出了一種使用時間晶體來模擬具有很少計算能力的大型網絡的方法。該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用時間晶體模擬複雜的量子網絡」,發表在最近的《科學進展》上。

該論文主要作者之一、美國國家信息學研究所和研究生院教授根本香絵說:「時間晶體的探索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並且已經實現了多種多樣的實驗實現。」 「但是,尚缺乏對時間晶體的性質及其表徵以及一組建議的應用程式的直觀完整的了解。在該研究論文中,我們提供了基於圖論和統計力學的新工具來填補這一空白。」

根本香絵,英文名:Kae Nemoto,是著名的日本理論物理學家,以其在光子學、超輻射、量子能量傳輸、線性光學、和量子計算方面的研究而聞名於世,她是美國國家信息學研究所全球量子信息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物理學會和物理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評價她:「是開拓了量子信息處理和通信的量子光學實現理論的先驅」。

根本香絵和她的團隊專門研究了時間晶體的量子性質,它們如何以可預測的重複模式在時刻之間移動,可以用來模擬大型專用網絡,例如通信系統或人工智慧。

研究團隊介紹了使用一種圖論工具來描述、表徵和探索與物質這一階段有關的物理現象的方法。 圖形的分析允許可視化時間晶體的順序並分析量子系統的特徵。 例如,詳細研究了周期為2的離散時間晶體的最小模型的熔化過程,並根據相關圖結構的演化對其進行了描述。

如下面動畫所示用時間晶體模擬複雜的量子網絡。視頻以完美的時光開始。隨著時間的流逝,量子系統的參數發生變化,從而使時間晶體開始融化。通過查看網絡,可以看到晶體融化了多少時間。有趣的是,時間晶體無法均勻融化,某些部件的融化速度比其它部分快。在視頻即將結束時,可以看到時間晶體已經完全融化。

論文的第一作者之一、瑪塔·埃斯塔雷拉斯(Marta Estarellas)說:「在古典世界中,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它需要極為大量的計算資源。」 「我們不僅帶來了一種表示和理解量子過程的新方法,而且以另一種方式來看待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可以存儲和處理多種信息狀態,這意味著它們可以通過同時解決多個潛在結果而以相對較少的功能和時間來處理大量數據集,而不是像傳統計算機那樣一一對應。根本香絵表示,「我們能否使用這種網絡表示及其工具來理解複雜的量子系統及其現象,並識別其應用?」 「在這項工作中,我們證明: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表明,在融化過程中,網絡演化表現出一種新興的優先依附機制,與無標度網絡的存在直接相關。 因此,該研究策略允許提出時間晶體作為複雜量子網絡的量子模擬器的先前未曾探索的廣泛應用。

研究人員計劃在對方法進行實驗測試後,使用時間晶體探索不同的量子系統。有了這些信息,他們的目標是提出實際應用,將指數級的複雜網絡嵌入到幾個量子位中。

根本香絵說:「將這種方法與幾個量子比特一起使用,就可以模擬一個複雜的網絡,其規模相當於整個全球網際網路的大小。」

對時間晶體的探索是當今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它應用於離子阱、偶極自旋雜質、有序偶極多體系統、超冷原子、核能等領域。在分子中已經實現了自旋1/2矩。但是缺乏對時間晶體的性質及其表徵以及一組建議的應用程式的直觀和完整的了解。該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法研究與理解對稱性破碎階段及其相關現象,描述了時晶順序及其熔化。

對時間晶體的此類網絡的模擬將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範圍涉及對通信或網際網路網絡中存在的行為的研究和理解、深度學習新算法的開發、或生物系統中遺傳和神經結構的分析等。

參考:Simulating complex quantum networks with time crystals,Science Advances.16 Oct 2020. DOI: 10.1126/sciadv.aay8892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創造了時間晶體,這是一種規則彎曲的新物質形式
    科學家創造了時間晶體,這是一種規則彎曲的新物質形式第一次創造和觀察了一個新的物質階段,稱為時間晶體。在常規晶體中,原子以一種在物理空間中重複的圖案排列,但在時間晶體中,該圖案通過時間重複。時間晶體的產生標誌著進入一類新的非平衡階段的第一步。麻省理工學院的Frank Wilczek在2012年首次提出了時間水晶的想法,其靈感來自於水晶的重複原子結構可以應用於時間和空間的考慮。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論文的兩個方面都發表了論文:一些論文證明了為什麼它們是不可能的,而另一些則提出了製作它們的潛在方法。
  • 用時間晶體驅動超導體或帶來量子科技革命
    一組科學家建議使用時間晶體來驅動拓撲超導體。這種方法可能會創造出無誤差量子計算機。時間晶體似乎打破了物理學定律。時間晶體的概念來自反直覺的思維領域,它融合了原本應用於現實世界的物理學概念。現在有消息稱,有一篇論文提出將時間晶體與拓撲超導體相結合,用於無誤差量子計算、極精確計時等方面。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弗蘭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首次提出時間晶體作為假設結構。時間晶體的顯著特徵是它們可以在不消耗能量的情況下運動。
  • 2018年晶體振蕩器市場分析及其延伸產業形勢
    打開APP 2018年晶體振蕩器市場分析及其延伸產業形勢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7-23 11:12:32 一、產業下遊應用豐富
  • 人工智慧加速計算 戴爾賦能數據科學家洞察未來
    據報告顯示,在未來三年,85%的首席信息官將在未來3年內投資AI。數據科學家們依託大數據,通過AI加速器建立數據模型和算法,從而賦能各行業智能化進程。專門針對AI解決方案的戴爾Precision數據科學工作站,通過簡化數據科學家部署AI平臺的過程,並以強大的算力加速研發者項目進程,推動各行業智能化發展。
  • 人工智慧加速計算 戴爾賦能數據科學家洞察未來
    據報告顯示,在未來三年,85%的首席信息官將在未來3年內投資AI。數據科學家們依託大數據,通過AI加速器建立數據模型和算法,從而賦能各行業智能化進程。專門針對AI解決方案的戴爾Precision數據科學工作站,通過簡化數據科學家部署AI平臺的過程,並以強大的算力加速研發者項目進程,推動各行業智能化發展。
  • 計算發現,是量子漲落維持了創紀錄的高溫超導體的晶體結構
    十氫化鑭(LaH10)的Fm-3m相的晶體結構,高度對稱的氫籠包圍著鑭原子。頂部顯示了複雜的古典能源格局的草圖,其中存在許多極小值。另一方面,在底部,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重塑的,更簡單的量子能量態勢的草圖,其中只有一個最小值得以保留。
  • 人工智慧加速計算 戴爾賦能數據科學家洞察未來
    相較於工作站,在雲平臺和伺服器上計算價格更加高昂,上傳海量數據時往往也需要漫長的時間。針對此,戴爾Precision數據科學工作站,通過簡化數據科學家部署AI平臺的過程,並以強大的算力加速研發者項目進程,推動各行業智能化發展。不過AI技術的實現,需要一套複雜而智能的軟、硬體平臺。二配備一套新的數據科學平臺,常常需要花費數天甚至數周的時間進行調試。面對這一痛點,戴爾Precision數據科學工作站解決方案為數據科學家們帶來了福音。
  • 《Nature》:光學示波器——利用雷射來獲得晶體中電子的圖像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研究人員使用功能強大的雷射閃光來輻照薄的晶體材料的薄膜。這些雷射脈衝驅動晶體中的電子進入到一個快速的擺動運動狀態。當電子同周圍的電子進行彈跳的時候,他們發射出光譜中的極端紫外的光。通過分析這一發射光的性質,研究人員通過構圖展示了電子云是如何在固體中的晶體晶格中原子的分布,其解析度為幾十皮米,皮米單位為十億分之一毫米。氟化鈣晶體中的電子這一實驗為發展以雷射為基礎的顯微鏡鋪平了道路,可以使得物理科學家,化學家和材料科學家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來窺視具體而微者詳細信息和深深的理解和最終控制材料的化學和電子性能。
  • 在來自於外太空隕石中雜有人造晶體,科學家稱來自高智慧生命星球
    趣味探索訊 地球上以色列的一名化學家Dan Shechtman在實驗室裡合成了一種新晶體結構,科學家把它命名為準晶體,因此這名化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在自然界中普通的晶體和人造的普通晶體,普通晶體的原子在對稱固定位置進行排列並不斷地進行重複,但是實驗室合成的準晶體打破了普通晶體原子的傳統有序的結構
  • 雷射拍攝晶體中價電子圖像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可見光顯微鏡使科學家能夠看到微小的物體,例如活細胞。但是,他們無法分辨電子如何在固體原子之間分布。強雷射場可以探測價態電子及其在氣相中的動力學。以前對固體進行的雷射研究將高諧波發射與晶格中原子的空間排列相關聯,並已使用太赫茲場探測原子間勢能。然而,固體中價電子的直接皮米級成像仍然具有挑戰性。在該研究中,科學家顯示出與結晶固體相互作用的強光場可以使皮秒級價電子成像。圖1. 氟化鈣晶體中的電子。
  • 科學家研究出新的晶體析出技術來加速藥物的開發
    科學家們成功地開發了一種新技術,能從納米級的液滴中可靠地生成有機可溶分子晶體,這項技術可以加速新藥開發的潛力。霍爾博士說:「我們開發了一種用於有機可溶小分子的納米結晶技術,利用高通量液體處理機器人,以最低的樣品要求和高的成功率同時進行多個結晶實驗。霍爾教授和普羅伯特教授與SPT Labtech合作,從納米級的液滴中生長出了這些小晶體,他們的創新方法包括使用惰性油來控制蒸發溶劑損失,從而強化藥物開發的效率。
  • 科學家解析A肝病毒全顆粒晶體結構
    原標題:科學家解析A肝病毒全顆粒晶體結構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獲悉,該所饒子和院士研究組與牛津大學、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A型肝炎病毒(HAV)全顆粒晶體結構。
  • 美國科學家在原子層面「無縫縫製」兩種晶體
    中國搜索訊美國一個科學家團隊在最新出版的《科學》雜誌上介紹了一種能在原子層面「無縫縫製」兩種超薄晶體的新技術。這將為製造高質量新型電子產品提供可能。在電子學領域,兩種不同的半導體接觸形成的界面區域「異質結」是太陽能電池、LED(發光二極體)或計算機晶片的重要構件。
  • 小料科普|多彩的人工晶體系列——石英晶體
    水晶飾物和擺件石英晶體的工業化進程和應用1880年,法國人居裡兄弟發現了壓電效應。1917年,皮埃爾居裡(Pierre Curie)的學生、法國科學家朗之萬(Langevin)利用水晶的壓電效應,製造了超聲波探測儀,軍事上用於探測潛水艇,拉開了石英晶體工業應用研究序幕。
  • 具有液體薄膜表面的柔性光子晶體
    控制光子晶體的製備更為困難。每一個微小的結構都必須被製造、精確複製和放置。光子晶體一旦被製造,就不變了,這使得它非常不靈活。同樣,光子能量的改變也不能像電子能量那樣有效。結果是,如果光子晶體是計算機的未來,我們將不得不學習如何使它們能夠在飛行中被修改。
  • 如何進行智慧停車場的車位引導系統設計
    智能停車場系統是通過計算機、網絡設備、車道管理設備搭建的一套對停車場車輛出入、場內車流引導、停車費收取工作進行管理的網絡系統。 1、系統特色 純脫機運行能力 停車場車位引導系統採用全新的系統架構,引導單元集數據採集、信息計算、餘位顯示功能為一體,高度智能化,信息顯示不經過電腦或其他控制單元,有效避免組件過多帶來的數據丟失問題
  • 未來計算的形式會是怎樣的?
    通過對英特爾神經擬態系統上的應用進行持續開發、原型設計和測試,英特爾和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社區成員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成果,並顯示在各種工作負載中神經擬態計算都能帶來性能的一致性提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無人機使用一個包含 35 個神經元,並且能演進的脈衝網絡進行光流著陸(optic flow landing),頻率超過 250 千赫茲。羅格斯大學發現,其 Loihi 解決方案所需的功耗比傳統移動 GPU 低 75 倍,而性能卻沒有任何下降。
  • 展望未來邊緣計算發展 2020中關村論壇之未來智能邊緣計算論壇
    2020中關村論壇未來智能邊緣計算平行論壇深入探討最新邊緣計算研究方向和熱點聚焦邊緣計算垂直應用領域的實際落地時間:2020年9月18日 下午 14:00-18:00Herzog 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邊緣計算技術前沿趨勢演講演講題目:無線智控平臺:無線能力開放內生支持易芝玲 中國移動首席科學家演講題目:5G賦能智能網聯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青年科學家創新秀
    誰將成為未來科研界的世界級領袖?12月27日-30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在雲端舉行。12月29日19時30分,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青年科學家創新秀舉行,青年是世界的未來,這一次,華人青年科學家將站在舞臺中央,帶我們去看屬於未來的創新科技!
  • 新型晶體氧化物可以解決複合材料過熱問題
    東京工業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合成了一種具有獨特熱膨脹特性的新型材料。科學家們採用的方法能夠製造出一種含有鋯、硫和磷的獨特晶體氧化物,它表現出兩種不同的負熱膨脹機制。這是第一個顯示出這種特性的已知材料,它的應用可能有助於避免計算機晶片等複合材料在面對意外溫度變化時的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