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窮人思維?窮人和富人,在思維上有什麼根本的差距?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窮人,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
他說:這個世界對窮人太不公平了,憑什麼富人天天悠閒自得,而我們窮人就只能天天吃苦受累?
上帝問:「那怎樣你才覺得公平」窮人說:「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我不信他還能那麼悠然自在。」
上帝答應了,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這個窮人一樣窮。並給了他們一人一座煤山,每天挖出來的煤可以賣掉,僅限一個月時間。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
窮人習慣了做苦力,很快就挖了一車煤,賣了錢。然後,他把這些錢全買了好吃的。犒勞自己,並很自豪的認為富人肯定挖不倒多少煤幾天之後定會拉開很大差距。
富人確實沒有幹過這麼累的活,天都黑了才勉強挖了一車煤,但是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兩個饅頭,其餘的錢都存了起來。
第二天,窮人一大早就起來去挖煤。而富人則是改變了挖煤的方式,轉換了思維,把昨天剩下的錢全部用來僱人,僱了兩個人幫他挖煤,自己在一邊監督。
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僱傭的兩個人就挖出了幾車煤。富人把煤賣了,又僱了幾個苦力.....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靠自己累死累活只挖了煤山的一個小角,每天賺來的錢都拿去買吃的喝的,所剩無幾。
而富人早就成了一個小領導,指揮挖煤人挖光了煤山,賺得盆滿缽滿,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看完這個故事,想必你一定有所感觸,那麼試問自己,你是故事中的窮人還是富人呢?
事實往往就是如此。起點相似的人,思維不同,結果也不同。因為,真正決定窮富差距的是「思維」。
窮人的特點:
安於現狀,不敢冒險;眼高手低,挑三揀四;貪小便宜,目光短淺;從眾心理,盲目跟從;拖延思維,鴕鳥心理;固執己見,知錯不改。
而富人只需動動腦筋,就能賺到很多錢。
智慧是永恆的財富,它引導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會貧窮。
如果不想做窮人,就要去學習轉換自己的固有思維。猶太人在經歷千年的流離後,一度失去國家和土地,依然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足以證明他們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你現在正處於對人生迷茫的狀態中,不妨去看看猶太民族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猶太人智慧全書》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