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海光x86將升級7nm工藝!研發團隊超500人,跟美國代工說再見

2020-12-18 數碼新看點

大家應該都知道,不管是桌上型電腦還是筆記本電腦,中央處理器是晶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咱們經常說的CPU晶片,它就相當於一臺電腦的心臟,電腦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我們平時所使用的電腦基本上都是Windows系統,配套的是X86處理器,而多年來X86架構的授權一直被英特爾、AMD和威盛(VIA)這三家公司控制著,如果其他企業想研發銷售X86處理器,必須有這三家公司中的其中一家的授權才可以,否則是無法進行生產的,這就是我們很難看到國產X86處理器的原因。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國產處理器在發展的過程中是異常艱難的。

直到2016年事情有了轉機,AMD與中國晶片製造商天津海光達成一致,海光以2.93億美元的價格獲得了Zen架構的授權,這下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研發製造國產的X86處理器了。但是,美國為了防止中國在高科技方面超越自己,是絕不會輕易的讓中國擁有自主研發處理器的能力的,所以AMD只準許海光為中國伺服器市場設計自己的晶片,而卻沒有把最終晶片設計授權給海光。另一方面,在製程工藝上還得必須依賴美國GF公司的14nm, 所以,最後關鍵的生產環節還是避不開美國,海光X86處理器還得由美國的代工工廠來完成生產。

從中國電信宣布的2020年伺服器採購單中看到,共需採購5.6萬多臺伺服器,國產的海光X86和ARM也別列入了採購範圍,而且份額佔到了20%。國產伺服器在性能方面與英特爾和AMD雖然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能夠被規劃入大規模的採購項目,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已經堅定了大力發展國產晶片的決心。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國內晶片企業的不斷努力,在基本掌握了32核X86架構設計以後,第二代海光X86處理器製程工藝將從14nm升級至7nm, 大概今年年底就可以問世,另外,有很大的可能會放棄美國的代工生產,而轉給臺積電和三星生產,也就是說即將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跟美國的代工說再見。

說實話近幾年國產CPU處理器發展的還真是挺迅速的,像X86架構的海光、兆新,ARM架構的飛騰、鯤鵬,MPS架構的龍芯、君正等等,都在不同的構架上並駕齊驅,擺脫對國外的依賴也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X86架構和ARM架構有哪些不同之處?

X86主要應用在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小型的伺服器這些PC領域;ARM主要應用在手機、平板,也就移動領域。

主要區別:

1、從功耗方面相比較,X86比ARM要高不少。

2、X86在性能方面非常不錯,我們只需單只利用一顆i5就可以對視頻進行編輯轉換;而ARM相對來說性能就比較弱,因為ARM一般情況都是在對性能要求不是太高的移動領域工作的;

3、在工作時X86產生的熱量非常大,所以對主動散熱有要求;而ARM產生的熱量是非常小的,所以在主動散熱方面是沒有什麼要求的。另外X86比ARM的通用性要好。

4、X86是英特爾的一種微處理器體系結構的泛稱,其中包括了好多種系列,英特爾開發製造的處理器本身的複雜程度非常高,所以性能也是很高的,但是複雜度高了,相對來說集成的指令集數量也就越來越多,這同時也加大了硬體的負荷,無形中功耗和設計難度也增加了不少。

5、ARM主要適用於移動通信領域,相對而言在成本和耗電方面是比較低的,而性能卻比較高。所以在移動市場ARM的高性價比和低耗能,英特爾是無法相比的。

晶片和處理器有什麼區別?

晶片體積比較小,是一種零件,是電子設備的一個組成部分,由各種半導體元件組成的集成電路都統稱為晶片,而處理器是電子設備中的核心配件,屬於晶片的一種,

平時咱們所說的CPU又叫做中央處理器,是處理器的其中一種,通俗的說,主板上的晶片相當於身體軀幹,而處理器就是這整個身體的心臟。

結束語

晶片國產化是我國的一個長遠目標任務,突破核心技術的壟斷,擺脫依賴才是最終需要達到的目的,國產海光X86現在的研發團隊已經超過了500人,新一代海光X86在今年底預計可以流片,不管怎樣這都是可喜可賀的,因為在國產X86處理器的發展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相關焦點

  • 超500人的研發團隊,國產海光x86將升級7nm工藝,放棄美國代工
    說起國產x86處理器大家是否知道?過去幾十年來,x86架構一直由英特爾、AMD和威盛(VIA)控制。直到2016年AMD與天津海光達成了合作協議,以2.93億美元的價格將Zen架構授權給海光,至此海光x86處理器發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
  • 國產CPU之光!採用7nm工藝的中科海光x86年底流片
    關注我國CPU處理器行業的朋友應該對中科海光並不陌生,國產的海光x86處理器應該都有聽說過吧。x86 架構在過去的幾十年都是由英特爾、AMD 和威盛(VIA)在控制。後來AMD與天津海光終於在2016年達成合作協議,天津海光在此次的合作中以 2.93 億美元的價格從AMD獲得 Zen 架構授權,這對海光 x86 處理器的後續發展無疑是個重大的利好!  就目前的階段看,中科海光x86 處理器還在使用美國 GF 公司的14nm代工,但海光的二代產品會轉型三星、臺積電等,7nm升級版今年底流片。
  • 升級7nm製程、仍用舊Zen架構中科海光7nmHygonx86處理器年底上市
    雖然AMD 已表明不會將Zen 2 或以後的微架構授權給中科海光,但並不代表這個「中國芯」計劃會停滯或取消,據中科海光透露,已成立超過500 人的研發團隊將現有Hygon x86 處理器14nm 製程移植至7nm,放棄GlobalFoundries 改由TSMC 或Samsung
  • 中國公司被臨時斷供x86 CPU:國產當自強
    不過聯繫到之前華為、中興公司的遭遇,還是有很多人擔心國內公司被美國卡脖子。幸運的是,國產高性能處理器已經開始供貨,海光的x86晶片據悉性能比肩Intel處理器。 天津海光公司是中科曙光的子公司之一,後者持有海光晶片36.44%股份,是第一大股東。海光基於AMD Zen授權研發的x86處理器已經進行多年了,目前已經進入上市階段。 科創板日報報導稱,海光x86處理器2018年就量產了,2019年逐步擴大市場規模,今年開始已向國內諸多伺服器廠商供貨。
  • 國產X86 CPU企業海光擬在科創板上市
    這幾年,國產CPU處理器突飛猛進,而且在不同架構上齊頭並進,包括x86架構的兆芯、海光,MIPS架構的龍芯、君正,ARM架構的飛騰、鯤鵬,Alpha架構的申威,RISC-V架構的阿里玄鐵等等。雖然美國政府對此大開綠燈,但為了規避Intel專利限制和相關法律,繞了一個大圈子:AMD、天津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津海光)作為兩家主體合作公司,通過合資的方式成立了兩家新的公司,一個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海光微電子),另一個是成都海光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海光集成電路)。
  • 臺積電為AMD代工7nm晶片,意味著什麼?
    在早前的的季度財務會議上,AMD CEO蘇姿豐博士宣布,7nm工藝上AMD與臺積電、GlobalFoundries都有合作,目前正在試產的7nm Rome(第二代EPYC霄龍伺服器處理器)就是由臺積電代工的。這是臺積電時隔多年之後,再次製造高性能x86處理器。
  • 真正的國產X86處理器來了:性能不輸銳龍 8核/3.8GHz
    從曝光的測試來看,國產的兆芯KX-U6880在多核性能上稍微領先了i5-7400,雖然KX-U6880是8核,i5-7400是4核。國內還有一種X86處理器有可能脫穎而出,這件事要從2016年AMD跟天津海光公司達成了X86授權協議說起了,當時AMD宣告中國的海光公司花費2.93億美元從AMD公司獲得了Zen架構的授權。
  • 國產海光x86 CPU實測:雖有縮水 意義非凡
    這幾年,國產CPU處理器突飛猛進,而且在不同架構上齊頭並進,包括x86架構的兆芯、海光,MIPS架構的龍芯、君正,ARM架構的飛騰、鯤鵬,Alpha架構的申威,RISC-V架構的阿里玄鐵等等。工程師審核修改建議,予以批准或否定5、海光微電子將最終設計平面圖返回給海光集成電路,並準備接訂單6、海光集成電路向海光微電子訂購晶圓、矽片7、海光微電子聯繫GlobalFoundries進行代工製造8、GlobalFoundries按照設計達成預定頻率
  • 國產CPU艱難起步 各家實力大盤點
    H系列為國產CPU伺服器,鯤鵬920系列處理器為華為自研ARM架構CPU,Hygon Dhyana系列處理器為天津海光研發的x86架構CPU。此次是首次單列國產CPU伺服器採招,搭載國產CPU的伺服器佔比提升到近20%。在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的背景下,國產CPU迎來越來越好的發展歷史機遇,產品性能逐漸提升。
  • 信創產業系列主題之—國產替代之CPU|華為|海光公司|cpu|信創|服務...
    通過與AMD合資的兩個子公司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成都海光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獲得AMD的X86授權和專利。1)海光晶片性能1. 海光採用BGA整合封裝,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無法更換和升級,輔以簡單的6相供電。
  • 英特爾找臺積電代工,美國晶片產業是怎麼了?
    一、近日,英特爾正式宣布,由於該公司的7nm工藝技術存在缺陷,將導致7nm工藝的晶片存在延期,預計將延期7個月,因此相關領導人已辭職。有多家臺灣省內媒體爆料,英特爾已經同臺積電達成協議,向後者下達了6nm工藝訂單,用於製造代號Ponte Vecchio的超算GPU。由於英特爾7nm工藝延期,為了避免影響到Ponte Vecchio的進度,所以選擇了行業老大臺積電,共18萬片晶圓,好了這下基本算石錘了。
  • 國產x86晶片如虎添翼!威盛已將部分x86技術出售給上海兆芯
    受眾於人難以長久,為了打破這一局面,我國的兩家企業,上海兆芯和中科海光都在研製自主可控的近日,曾與英特爾、AMD三分天下的x86老企業威盛Via宣布出售部分x86技術給上海兆芯,旗下子公司VIABASE以及VIATECH將部分x86晶片組相關技術資料出售給上海兆芯,此次交易價格為1.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億元。
  • 美國擔憂晶片遭斷供!英特爾7nm工藝獲新進展,卻在考慮找代工?
    而對於美國來說,隨著全球晶片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繼5G技術之後,美國在晶片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似乎也開始遭到動搖。據悉,在晶片製程工藝方面,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如今已經落後於臺積電和三星。其中,臺積電的5nm工藝已經於今年一季度開始大規模投產,到今年三季度,臺積電在這一領域已經獲得了10億美元的營收。
  • AMD不進一步對其中國合資公司授權x86 IP,國產CPU有未來嗎?
    不過令人困惑的是,HMC將代工廠生產的處理器又賣給了Hygon,由Hygon出售Dhyana處理器。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晶片必須滿足AMD和Intel x86交叉許可協議,避免x86授權外洩和引起Intel或美國的反對。另外,根據協議,最終產品只能在中國境內銷售。
  • 中國電信 2020 年伺服器 CPU 集採:華為鯤鵬 / 海光產品將佔 20%
    據了解,鯤鵬920處理器是華為在2019年1月發布的數據中心高性能處理器,由華為基於ARM架構自主研發和設計,旨在滿足數據中心多樣性計算、綠色計算的需求。海光HYGON Dhyana處理器是由AMD以及天津海光成立的合資公司(天津海光佔51%股權)研發,專門面向國內伺服器市場的定製處理器,於2018年啟動生產。
  • 聯合研發7nm工藝:成華為唯一救星
    【4月20日訊】我們都知道,在華為、中興事件以後,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已經開始越來越得到重視,而近日,又有外媒最新消息報導稱:「美國將對華為採取新措施來進一步限制華為「全球晶片供應鏈;」」最大的影響或許就是華為主要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由於「源自美國技術」標準下調,意味著臺積電方面也將會受到相關的威脅
  • 國產7nm晶片的核心難點被解決了?
    國產7nm晶片的核心難點被解決了?近年來,發展半導體已經成為國內科技圈最熱門的話題了。美國的技術封鎖,逐漸讓我們意識到曾經「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發展理念真的很可笑。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如果我們不去研發,不去嘗試打破技術封鎖,那我們只能活在別人的陰影下。
  • Intel談7nm工藝延期:正在解決問題,會考慮代工
    在完成了對高性能10nm工藝的研發後,Intel目前正在按部就班地升級伺服器、桌面等產品線。而且Intel也在悄然進行這對7nm工藝的開發,不過前不久Intel官方表示其在研發過程中遇到問題,將延期至少2個季度,因此將會趕不上2021年的首發了。
  • 中國自主X86處理器躍進:國產28nm升級TSMC 16nm
    威盛後來與上海政府基金成立了兆芯公司,這家公司一直以國產自主X86處理器為口號,目前的ZX-D系列處理器使用的還是上海華力微電子的國產28nm工藝,但是兆芯表示已經尋求TSMC合作,明年將用上TSMC的16nm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