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富士康?蘋果暗中助力,中國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誕生!

2020-12-14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財富》雜誌執行主編曾問過蘋國CEO庫克:「蘋果之所以選擇中國代工廠,是否僅因為中國人工成本低?」對此,庫克回應道:「對蘋果來說,中國最大的吸引力其實是人才的質量」。正是基於這種信任,庫克才把14張iPhone代工廠的入場券交付給中國企業;隨後,不負眾望的中企也在全球代工行業逐步壯大嶄露頭角。

「下一個富士康」?中國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誕生!

據觀察者網報導,日前,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將出資33億元現金收購緯創股份兩家全資子公司100%股權。據了解,緯創是iPhone第三大代工廠,規模僅次於富士康與和碩。此次交易完成後,立訊精密將擁有緯創在江蘇崑山一個年產6000萬臺手機的蘋果手機裝配廠,從而可以獲得在蘋果iPhone關鍵的整機代工業務。

這意味著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在中國真正的首家內地代工廠,並且蘋果代工老大富士康形成正面競爭。報導指出,鴻海創始人郭臺銘「相當震驚」,擔憂其產業被大陸供應鏈分一杯羹。日媒表示,蘋果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扶持立訊精密,進而形成對一家獨大富士康的牽制。有意思的是,立訊精密的董事長王來春曾是出身富士康的「打工妹」,但庫克對她讚賞有加,稱她「打造了以人為本的卓越創新文化」。

從立訊精密的成長之路來看,該公司先為蘋果提供代工轉接頭產品等,再進一步涉足至聲學、天線、馬達等新的領域,後又從Mac、iPad、AirPods等周邊代工業務打入到蘋果的組裝供應鏈過程。立訊憑藉「連接器—模組—整機」實現三步跨越,和富士康當初的發展道路如出一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截至今年6月底,立訊精密的市值已經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遠遠超過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

由於發跡於蘋果產業鏈,立訊精密一直被外界認為是靠著啃蘋果而維持。但立訊能贏得蘋果的青睞,必然有其特殊的競爭優勢。據統計,近三年立訊精密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超過80億元,穩居行業第一梯隊。而且立訊研發費佔到其營業收入的約7%,相比之下,富士康研發費用佔比僅為2%。

吉姆·柯林斯著作《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提出飛輪效應概念,即成功離不開堅持不懈的努力。立訊精密正是通過不斷地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力度,不斷地改進技術,才能實現對競爭對手的超越,才讓其代工版圖又下一城。過去十年中,立訊精密的營收已經從2010年的10.1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25.16億元,增長幅度超過了62倍。顯然這還不夠,現在立訊精密有了更大的野心。

兩大優勢盡顯,中國「世界工廠」地位難以撼動!

事實上,在中國本土企業技術變革、發展勢頭正猛之時,比亞迪、藍思科技、領益智造等公司紛紛計劃進入全球手機代工市場。如中國新代工巨頭的比亞迪,在今年第一季度獲得不少原本屬於富士康的iPhone9的代工訂單,同時還拿下了小米手機部分訂單。資料顯示,2007年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收入為91.9億元,到了2018年這一數字增長到422.30億元,代工業務也因此成了比亞迪第二大營收來源。

這只是一個縮影,因為不管是在手機代工領域,還是晶片代工領域,日益壯大的代工企業,一直都是中國鞏固「世界工廠」地位的主力軍。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中國在製造能力方面的兩大優勢,讓我國「世界工廠」地位更加凸顯。

首先,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產品跨越低端和中高端。儘管近年來人工成本上漲,但中國製造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配套優勢明顯,製造能力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零部件開始由中國本地生產。如4月24日這一天,中國出口了10.6億隻口罩,這個數字的背後是超乎想像的中國製造。因為一個口罩所需材料和環節複雜,如沒有完備的產業鏈和生產能力,很難做到短時間內大量生產。

其次,龐大又充滿活力的中國市場釋放巨大的吸引力。美國榮鼎諮詢集團日前發布的報告稱,過去18個月裡,外資在華併購出現了近10年未有的熱潮。正是看好中國市場潛力,德國巴斯夫、美國特斯拉等行業巨頭均到中國投資生產。

更重要的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國際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後率先「轉正」,如同一劑強心針,給受到重挫的各國經濟以及全球經濟帶來更多希望。

相關焦點

  • 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即將誕生,「震驚」郭臺銘
    中國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即將誕生。2017年12月,蘋果CEO庫克與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右)參觀立訊崑山廠AirPods生產線 圖片來源:立訊精密網站日前,立訊精密(002475.SZ)發布公告,該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下稱:立訊有限)將出資33億元現金收購緯創股份兩家全資子公司100%股權。其中,前者在此次收購中出資6億元。
  • 下一個「富士康」?大陸龍頭代工廠,已獲得大量蘋果新品訂單!
    在整個電子製造代工領域,富士康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自從2005年超越當時排名第一的偉創力,晉升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代工廠後,在此後的十幾年裡,富士康一直佔據著行業榜首的地位。但現在情況已然發生了變化,大陸新的代工廠已經崛起!
  • 大陸代工廠崛起,富士康被取代,你以為美國巨頭真的希望如此嗎?
    尤其是立訊精密,先後拿下蘋果旗下最暢銷的兩款產品Airpods,Apple watch後,如今有望更進一步,打入iphone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儘管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已經很多年,不過大陸代工廠的崛起還是引起一片歡呼,媒體形容「立訊精密拿下iphone手機代工資格,震動了富士康」。
  • 第二個「富士康」誕生,大陸代工廠龍頭,拿下蘋果耳機新訂單
    自2005年超越偉創力,晉升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代工廠後,富士康在此後的十幾年中,始終佔據著行業榜首的位置。 不過,隨著大陸代工廠的崛起,富士康全球第一的地位也受到威脅,尤其是與富士康淵源頗深的立訊精密。
  • 富士康著急,比亞迪羨慕,大陸第一家iPhone代工廠誕生了
    眾所周知,蘋果在全球有眾多的代工廠,但80%的代工產能,主要還是放在中國。而這些代工廠中,也是富士康的產能最大,最具代表性。除了富士康之外,還有比亞迪、仁寶、廣達、緯創、和碩、立訊精密等。但真正幫蘋果生產iPhone的只有三家代工廠,分別是富士康、和碩科技和緯創集團,其它的廠商不代工iPhone。而這三家廠商,都是中國臺灣的企業,也就意味著其實iPhone的代工,和大陸廠商是沒有關係的,甚至強大如比亞迪,幫華為、小米等生產手機,也沒有接到iPhone的代工業務。
  • 富士康「失寵」,蘋果的「新寵兒」誕生!郭臺銘被庫克擺了一道
    蘋果與富士康的合作可謂是「親密無間」,庫克甚至將大量的訂單都交給了富士康,而富士康對於蘋果也是一直都唯唯諾諾。可以說用蘋果的「寵兒」來形容富士康絲毫不誇張。不過最近蘋果的一些動作卻暗示著富士康要「失寵」了。日前,根據權威媒體的報導,中國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即將誕生。
  • 大陸第一家iPhone代工廠誕生,正式和富士康搶生意
    眾所周知,蘋果在全球有眾多的代工廠,但80%的代工產能,主要還是放在中國。而這些代工廠中,也是富士康的產能最大,最具代表性。除了富士康之外,還有比亞迪、仁寶、廣達、緯創、和碩、立訊精密等。但真正幫蘋果生產iPhone的只有三家代工廠,分別是富士康、和碩科技和緯創集團,其它的廠商不代工iPhone。
  • 大陸代工廠逆襲,市值4000億超富士康,拿下iPhone訂單
    為了滿足iPhone12系列的訂單,富士康早已經提前復工,並且一度表態將生產線已經恢復正常,為了就是讓產業鏈對其具備信心,蘋果作為富士康的最大客戶,也是其營收最大來源,每年數億臺的iPhone交付給富士康代工,但因為郭臺銘不滿意毛利率,傳已經和蘋果公司有意見上的分歧!富士康在2019年創造了5.33萬億新臺幣營收,繼續坐穩了世界第一代工廠巨頭位置。
  • 比亞迪宣布:取代富士康,成為蘋果代加工廠!
    富士康一直扮演著蘋果公司所有產品的代加工的角色,日前,美國蘋果決定撤離八家代工廠,並投資印度建廠,號召富士康、緯創、和碩等公司加入投資,富士康和緯創也決定在印度投資9億美元建廠。富士康為了企業的利潤毅然決然地撤離中國,到印度投資建廠,這一舉動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出去就別回來了,出去容易,回來難!蘋果把市場的重心定位在印度,主要是想要減少對我國市場的依賴,畢竟現在美國對華為的打壓越發嚴重,蘋果不希望自己成為犧牲品,就想著趕緊離開。
  • 下一個富士康在中國大陸?AirPods Max大部分訂單被龍頭企業拿下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出現如此供不應求的情況,一方面確實是因為AirPods Max的需求十分火爆,另外一方面則很可能和產能也有關係,因為AirPods Max的代工廠和之前的產品不同,不再是富士康,而是中國大陸的企業立訊精密。相關媒體披露的一份報告顯示,這次,中國大陸供應商成功擊敗了中國臺灣企業的競爭,拿下了AirPods Max的大部分訂單。
  • 立訊精密6億收購緯創兩家子公司 或成為內地首家iPhone代工廠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7月20日訊(元一)7月17日,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立訊精密及其控股股東將出資33億元人民幣,收購緯創資通直接及間接控制的全資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 100%股權。
  • 比亞迪正式宣布:取代富士康,成為蘋果代加工廠
    大家都知道富士康一直扮演著蘋果公司所有產品的代加工的角色,日前,美國蘋果決定撤離八家代工廠,並投資印度建廠,號召富士康、緯創、和碩等公司加入投資富士康為了企業的利潤毅然決然地撤離中國,到印度投資建廠,這一舉動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出去就別回來了,出去容易,回來難!
  • 首家!富士康迎來強勁對手,國內iphone代工業務獲得歷史性突破
    緯創從2017年開始為蘋果的iPhone手機做代工,是全球僅有的三家iPhone代工廠之一,不過規模要小於前兩家富士康與和碩。立訊精密收購的兩家子公司為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其中崑山緯新是緯創僅有的一個iPhone生產基地。
  • 立訊精密收購緯創資通,或成內地首家iPhone代工廠
    大陸企業正式進入iPhone代工領域緯創資通從2017年開始為蘋果的iPhone手機做代工,是蘋果iPhone的第三大代工廠,但其規模小於富士康(Foxconn)和和碩(Pegatron)。立訊精密通過這次收購,將控制緯創集團唯一的 iPhone 生產基地——江蘇省崑山蘋果手機裝配廠,正式進入iPhone代工領域,具備重大的戰略意義。
  • 立訊宣布斥資33億收購緯創在中國大陸的iPhone代工廠
    在大部分人眼中,富士康就是蘋果iPhone代工廠,但實際上蘋果在中國大陸有三家工廠,除了富士康之外還有緯創、和碩,但這兩家的規模確實比富士康小一些。近日,立訊宣布斥資33億收購緯創在中國大陸的代工廠,正式進入iPhone代工領域,而過程中也有蘋果方面的官方支持。
  • 富士康在大陸新建工廠,涉獵高端晶片行業,或將是華為又一靠山
    原標題:富士康在大陸新建工廠,涉獵高端晶片行業,或將是華為又一靠山富士康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因為在世界上的代工業務當中,富士康都佔有極大的比重。比如蘋果一半的手機產量都是依靠富士康,而富士康80%的業績營收,都是來自於蘋果。曾經蘋果打算在印度尋找代工業務,因為有廉價的勞動力,只可惜印度員工的綜合素質不能夠滿足代工業務。
  • 富士康遷廠印度!大陸兩大代工廠崛起:打破全球代工巨頭壟斷地位
    【10月5日訊】導語: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於蘋果的三大代工廠將部分iPhone手機生產線搬遷至印度的消息,也成為了廣大網友們所關注的焦點,尤其是蘋果的御用代工廠—富士康,為了獲得更多的iPhone手機、iPad以及各種蘋果外設的訂單,所以富士康也不得不跟隨蘋果,一同前往印度建廠,但即便如此,蘋果還是在發展更多的代工廠,尤其是在受到2020年疫情影響之後,兩家大陸代工廠商強勢崛起,也逐漸開始取代富士康的地位,開始搶奪富士康的代工訂單,這兩家代工廠商就是立訊精密和比亞迪。
  • 立訊精密將成中國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商,蘋果打的什麼算盤?
    近日,因給蘋果AirPods代工而名聲大噪的立訊精密,宣布將以33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此次交易完成後,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公司首家中國大陸的代工廠商,iPhone的代工團隊將迎來新鮮血液。
  • 國產代工廠搶奪蘋果訂單,慌亂的富士康成立工作組應對挑戰
    隨著國產代工廠立訊精密不斷贏得蘋果的訂單,蘋果的最大代工廠近幾年來蘋果不斷增加新的代工廠商,已有和碩和緯創成為iPhone的代工廠商,今年蘋果選擇與緯創合作在印度成立代工廠生產,倒是與小米合作在印度成立的工廠獲得了發展。
  • 立訊精密將成中國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商蘋果打的什麼算盤?
    近日,因給蘋果AirPods代工而名聲大噪的立訊精密,宣布將以33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此次交易完成後,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公司首家中國大陸的代工廠商,iPhone的代工團隊將迎來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