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增量第一,蘇州南京差距擴大,10月末金融存款11強城市

2020-12-04 stopand

喜歡看我文章的朋友們,麻煩關注下,謝謝大家支持!

2020年10月末金融存款11強城市情況

10月末,金融存款11強城市出爐,均超過3萬億元。北京、上海、深圳排前第三名,金融存款分別為191704.37億元、150424.32億元、96181.17億元;其中,北京表現較差,同比增長9.3%,在這11個城市中排倒數第四,說明北京資金流入緩慢,企業效益不夠好,經濟復甦不夠快,需進一步加快復甦步伐,提升經濟發展速度及金融存款實力。

北京市

廣州列第四,金融存款66477.65億元,同比增長13.6%,比上個月末增幅回落1.6個百分點,金融存款增量僅排第五,低於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說明廣州資金流入放緩,杭州正在漸漸趕上,必須要重視,加快產業創新升級,提升金融存款實力,縮小與北京、上海、深圳差距。

廣州市

另外,杭州、成都、重慶這三座城市,金融存款超4萬億元,分別為53588億元、43064.65億元、42957.87億元;其中,杭州表現較好,同比增長20%,增幅在這11個城市中排第一;說明杭州經濟復甦步伐快,企業效益好,大量資金湧入,質量提升較快,經濟發展模式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杭州市

剩下的城市,南京39991.13億元、蘇州37511.2億元、天津33680.72億元、武漢30479.8億元;其中,南京表現較好,同比增長10.7%,增幅創下近3年以來最高,已成功拉開蘇州差距,向成都、重慶邁進。

2020年10月末金融存款11強城市

上海增量第一

2020年10月末,上海金融存款為150424.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389.47億元,增量在這11個城市中排第一,超過北京、深圳等城市;說明上海經濟復甦步伐加快,大量資金流入,企業效益轉好,經濟穩定回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上海市

上海在未來產業轉型創新及經濟發展道路方向是非常明確和清晰,潛力巨大,前途無可限量,必將全國仍是世界最具影響力國際大都會,是各城市學習的榜樣。

蘇州南京差距擴大

2019年10月末,蘇州金融存款為33916.09億元、南京36125.68億元,蘇州比南京少2209.59億元;而2020年10月末,蘇州金融存款為37511.2億元、南京39991.13億元,蘇州比南京少2479.93億元,差距擴大;說明蘇州資金流入緩慢,今年要超南京,重返江蘇第一,可能性已不存在,需加大優惠政策,吸引更多企業落戶蘇州,提升金融存款實力,縮小與成都、重慶、南京差距。

蘇州市

近幾年,蘇州2019年各項經濟指標,如財政收入、工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用電量、外貿、居民收入、消費支出、上市公司、增值稅、個稅、企業稅、保費、金融業增加值等等,在全國城市排名呈現上升趨勢,說明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質量不斷提升,已成為全國經濟質量最優質的城市之一,是一座經濟基礎紮實,實力較強的城市,經濟發展經濟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註:

1-數據僅參考。

2-數據日期:2020年10月末。

相關焦點

  • 杭州廣州差距縮小,瀋陽增長乏力,10月末金融存款21強城市
    2020年10月末金融存款21強城市情況 10月末,金融存款21強城市出爐,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排前四名,金融存款分別為191704.37億元、150424.32億元、96181.17億元、66477.65億元;其中,深圳表現最好,同比增長19.8%,增幅在這21強中排第二;說明深圳經濟復甦步伐快,大量資金流入,企業效益好轉
  • 蘇州逐步向好,金華最快,2020年11月末地級市金融存款10強排名
    2020年11月末地級市金融存款10強排名11月末,地級市金融存款10強城市出爐,其中,蘇州、無錫、佛山、東莞,這四座地級市「一線城市」穩居前四名,金融存款分別為38472.62億元、19454.64億元、18966.38億元、18263.48億元;其中,東莞增幅已回落2個百分點
  • 上海北京差距擴大,杭州南京逼近廣州,11強城市就業人口平均工資
    2019年11強城市就業人口平均工資 我們都知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成都、杭州、武漢、南京、蘇州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11座城市,也是大家心中最喜歡的城市之一,現2019年就業人口平均工資已出爐;我國四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位居前四名,分別為166803元、149377
  • 2019年11強城市人均存款、居民收入、消費支出,其中上海排第一
    2019年11強城市人均存款、居民收入、消費支出情況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蘇州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11座城市。上海2019年人均存款、居民收入、消費支出情況出爐;其中,我國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排前四名,上海更是穩居第一。
  • 三張城市名片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從總分來看,第一梯隊的杭州和廣州分數遙遙領先,領跑優勢明顯。第三梯隊城市間金融競爭力得分平均差距最小,競爭最為激烈。在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活躍度3個細分維度上,頭尾部城市間的差距巨大,顯示出省會城市金融資源主要集中在杭州、廣州等頭部城市。
  • 廣州第四,成都第九,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0強城排名情況
    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0強城排名情況 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0強城市出爐,其中,上海6665.25億元,穩居全國城市第一,進一步拉開與北京的差距,同比下降1.83%,較個月降幅收窄0.97個百分點,說明上海復甦步伐加快,企業效益漸漸好轉,經濟持續穩定向好,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 世界500強城市排名:上海第11,蘇州第59,成都第98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是全球舉足輕重的經濟、金融、政治、教育、娛樂中心,向來與英國倫敦並稱為全球最頂級的兩個世界級城市,是全球範圍內唯一一個城市品牌價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城市。日本東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澳大利亞雪梨四座城市品牌價值均超過1萬億美元,緊隨紐約之後。新加坡、洛杉磯、多倫多、柏林四座城市排名第6至第9,香港排名第10,是我國排名最好的城市。
  • 搶錢大戰,哪些城市贏了2020?
    資金流入是金融系統統計的,尚未納入政績考核,反而更具客觀性。 那麼在2020年,哪些城市在「搶錢大戰」中佔據了上風?下面是截止2020年10月末,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的30強城市。其中包括他們的資金總量、增量、增速。
  • 財富城市排名,10月資金總量20強,南京接近4萬億、西安逼近鄭州
    我國城市間的各項數據比較是各位數據愛好者的樂趣之一,其中資金總量是不可缺少的,這個數據展示了城市資金財富存量以及資金流入態勢,也是城市發展潛力的象徵之一。因為金融本外幣存款餘額是個綜合存款數據,包含了居民、企業和政府的各項存款,能夠對城市的綜合經濟和財力做出一個比較客觀的展現。
  • 2020年10月末地級市金融存款餘額15強,江浙粵魯城市群擠入唐山
    之前的資金總量城市榜單一直是各類城市混合的,其實對於普通地級市(除合肥鄭州這類省會地級市)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普通地級市大多無總部機構、省屬機構和省屬企業總部,而且銀行也是三級銀行,在存款餘額上反而是要被各大總部和省會吸收部分的。所以本文是全部地級市今年10月末金融存款餘額十五強排名。
  • 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蘇州領先成都!
    日前,證券時報旗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0年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證券時報作為目前我國金融主流媒體,通過全面研究分析我國各地在金融競爭力方面的發展現狀與潛力,得出了這份權威的榜單。
  • 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第一讓人豎起大拇指
    該研究院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市場活性化四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分析。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第一讓人豎起大拇指!根據公開資料,四大維度又分為29個核心指標,大部分都是可量化的數據,因此比較有說服力。 例如經濟競爭力包括GDP、人均GDP、人均收入、三產佔比等。
  • 天津下降15.36%,重慶好轉,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
    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情況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出爐,上海、北京、深圳排前三名,分別為6665.25億元、5071.17億元、3568.3億元;其中,北京表現較差,同比下降7.6%,說明北京復甦緩慢,產業抵抗能力不夠強,企業效益不夠好,需加快財政復甦步伐,以便縮小與上海差距
  • 6月末山東本外幣存款餘額11.7萬億元 創近55個月以來新高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上半年山東主要金融指標增長加快,實現了增量擴面、結構優化的效果。截至6月末,全省本外幣存款餘額11.7萬億元,同比增長12.0%,比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創近55個月(2015年12月)以來新高。
  • 上海和香港哪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更強?誰才是中國金融第一城?
    上海和香港哪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更強?誰才是中國金融第一城?看到這估計很多朋友都可能想到是上海。 比如根據2020年3月26日發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舊金山、日內瓦、洛杉磯,上海首次超過香港晉升到全球前4的位置。 那上海就此超過香港了嗎?我看未必,從多個數據來對比,目前上海在多個領域跟香港的差距仍然是比較大的。
  • 2020年10月末地級市資金總量20強,鹽城南通臨沂增速領先
    金融本外幣存款餘額是資金總量之一,代表地區財富、產業產出等綜合存款數據指標,包含居民、企業和政府存款。存量可見該地區歷史以來產業成果,增量可觀察最新的資金流入狀態,發展潛力指標之一。 普通地級市(不包括長沙合肥這類省會地級市)是這項數據中偏弱勢的,因為需要部分資金被省會和大總部城市吸附。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 珠三角4市成贏家
    2009年,僅有6座城市: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和廣州的人口超過千萬,但這一數據在2019年實現翻番,達到12座。另外,在2019年,800萬人口以上至10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快速增長達到11個,這些城市都有在未來10年衝擊人口千萬大關的可能,中國已經進入「大城市時代」。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四大城市群中的大城市,在過去10年的「人口引力」也存在差距。
  • 江蘇省2020前三季度各地市GDP:蘇州、南京、南通成最大贏家
    截止目前,江蘇省下轄13地市有關2020第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已經發布,就全國而言,其增速和增量都是非常不錯的。根據該省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3808億元,同比增長2.5%,名義增量為2132億元,其中增加值居全國31省市區首位。此外,全省13地市已經全部實現轉正,預計第四季度將會有更好的成績,其中蘇州、南京、南通三地市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 全球城市500強,蘇杭進入中國城市10強,成渝分列11,12位
    在全球經濟暫緩甚至倒退的背景下,中國各大城市的排名提升明顯,以39個城市入榜位列國家排名第二,其中,香港是唯一進入前10的中國城市,位居第十,品牌價值為0.77萬億美元。進入500強並排名中國前十的城市依次為: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臺北、蘇州、杭州、高雄和南京。
  • 2020年11月末各地區資金總量
    11月各省市資金總量排名又來了,這個數據彰顯各地區財富實力,因為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是居民、企業、政府等各項存款總和,是長期以來積累的存量,和各地產業產出、居民政府的財力相關。而從同比增速增量又能今年資金新產出和從外流入狀況,這體現了當地經濟效益以及外界對該地區市場的看好,投資是否加大等。能夠一定程度反映該地區的後續經濟發展潛力,最直白的話,有錢才好辦事!整體看,馬太效應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