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大幕已啟,作為深圳的中軸新城、文創高地,龍華區正式進入一年一度的「文博時間」。2019年的文博盛會,龍華區以「文心龍韻、博薈華章」為主題,以「1個主會場+10個分會場+15個活動點」陣容亮相,全面彰顯龍華文化產業「實力、特色、成果」。
龍華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客韻之鄉是它的文化底色,文化創意企業集聚是它站上文創高地的底氣,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
在「主戰場」會展中心,525平方米的龍華區展區,薈聚「文化+」「創意+」「旅遊+」特色,超過100場活動展示其蓬勃之姿、「蝶變」之路;
在175平方公裡的龍華大地上,10個分會場和15個配套文化活動,或展示技藝,或傳播時尚,或弘揚文化,或求索學術高地,或彰顯科技創新,內容輻射傳統工藝、服裝時尚、藝術創作、機器人科技等傳統和新興領域,各類特色活動異彩紛呈。
本屆文博會,龍華區分會場數量位列全市第三,分會場和配套文化活動數量佔全市六分之一,總計推出上百場文化盛宴。通過一系列創新的發展理念、獨特的文化品牌、強勁的產業實力、豐富的惠民活動,龍華區正奮力打造深圳文化創意產業新高地。
百場文化盛宴盡展「文心龍韻」
靚麗的模特走秀,網紅機器人舞蹈,央視春晚無人機,手工藝體驗製作……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深圳會展中心主會場龍華展館內,觀眾絡繹不絕,氣氛熱鬧非凡。
龍華展館的設計靈感源自於「蝶變」,裝飾大氣、優雅、簡潔、時尚。展館圍繞「文心龍韻·博薈華章」的主題,主要分「文產品牌」「時尚大浪」「科技之光」「智慧中軸」四個區域,龍華區45家重點企業、園區參展,共展出223件文創精品。
漫步龍華展館,文化底蘊與現代科技交織。T臺上20個時尚模特,身著龍華自主品牌「HUI」打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服裝,展示著苗繡與現代時尚結合的服飾,服飾獨創的挑繡工藝手法展現原始圖騰,東西結合釋放出無限魅力。在平昌冬奧會「北京八分鐘」的樂聚機器人隨著《我愛你,中國》的音樂舞蹈,引起了一場真人與機器人「鬥舞」。在央視春晚深圳分會場夜空綻放光芒的大漠大無人機展露了科技「內核」與無限創意,龍華區創意設計獎作品引來眾多「刨根問底式」的諮詢者,利亞德等一批「文化+科技」新貴備受矚目。
文博會期間,龍華展館每天還有豐富、精彩的表演活動,包括永豐源陶瓷、觀瀾湖藝工場、友聯紅木、旗袍協會、藝之卉、SANMIAO、婭美悉、會心文化、大漠大智控、樂聚機器人等10家企業開展手工互動體驗、時裝秀、兒童劇表演、旗袍秀等,以不同的形式和載體,展現龍華文化產業傳承與創新,讓市民近距離體驗文化創意魅力,收穫滿滿的文化福利。
擦亮中軸新城文化產業金字招牌
梳理近年來龍華區文化產業的發展關鍵詞,「品牌」高度決定影響力。亮相廈門金磚國家峰會的永豐源瓷器「夫人瓷·石榴家園」、展現獨特設計及工藝的大浪時裝、不同繪畫風格品位高雅的版畫、兼具傳統與創新的觀瀾紅木品牌、充滿生活氣息的觀瀾湖手工藝作品、品味讀書樂趣享受生活的覔書店……無不是享譽海內外的深圳文創名片,每逢文博會,這些龍華分會場也備受關注。
觀瀾紅木文化產業集聚區分會場,打造全球紅木文化產業項目和紅木產品品類最齊全、規模最宏大的展示與交易平臺之一,深度整合線上線下紅木文化產業資源,全方位展示中國紅木文化產業發展最新成果,推動中國傳統紅木文化藝術走向世界。
永豐源分會場以「綻放中國」為主題,舉辦非遺集市、瓷文化沙龍活動等活動,並在開幕式現場設置國宴「打卡點」,讓觀眾與夫人瓷等精美瓷器零距離接觸。
連續十屆參展文博會的山水田園分會場,今年以「灣區藝術,華彩綻放」為主題,攜同粵港澳三地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藝術家進行藝術交流,通過創作體驗、展品鑑賞、字畫藝術品交易等形式,為大眾展現一場「多元文化」的「灣區藝術」和國際藝術交流的盛典。時代精神·翰墨華章——中國當代水墨名家作品展集中展示了14位中國畫實力派藝術家的近百幅精品。
大浪時尚小鎮分會場以「炫彩時尚 創意大浪」為主題,舉辦高端時尚論壇、超模大賽、靜態展等文化時尚活動,為市民奉上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三家優秀設計師品牌「CALICO Collection」「RuiyueLiu」「PERCEPTION&ACME感知極致」,聯袂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服裝走秀,全面彰顯大浪創意服飾文化產業新發展。
「文化+旅遊」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漫步在一座百年老村經活化改造的「藝術文創園」中,欣賞國際拼布與手工藝展,旗袍文化和非遺藝術展帶來的國際視聽「盛宴」,品嘗一道道美味飄香的文創市集美食……5月10日上午,龍華區觀湖上圍文創園分會場迎來文博會「首秀」,以多元文創彰顯上圍老村活化新徵程,誰能想到,這個眼前被藝術家稱為「世界的上圍」的美麗藝術村、許多來深遊客的「網紅打卡勝地」,三年多以前只是一個廢舊村落。以上圍為代表,「文化+旅遊」正在重構龍華區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上圍不是單一案例,在龍華區另一處文博會活動點——觀瀾街道鰲湖藝術村,多年來,藝術村沒有「高高在上的風雅」,而是運用多種藝術呈現形式,去表達「藝術村居民」以及「藝術村來客」對鰲湖的觀察,帶動社區居民、藝術家村民和外來觀光者,擁有共同的歸屬感。在文創的神奇「化學作用」下,藝術深刻走入了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
文博會期間,龍華區「文化+旅遊」呈現了豐富的形式:智慧谷創新文化設計園以「空間設計·文化環境·智能應用」為主題,展出一百多幅原創工業設計手稿,敲開一扇新手藝的大門。
雅星文化展出50部古董鋼琴,琴齡時間跨度從18世紀至20世紀初,其中不乏鋼琴大咖撫過的「音樂之光」,一系列展演、講座、論壇等主題活動,打造文化交流平臺,為市民帶來一場鋼琴藝術之旅。
觀瀾湖藝工場分會場開啟「工匠+科技+藝術」的文創之旅,匯集手工藝業界盛典、深港藝術交流展和攝影展、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及新銳青年陶瓷展、文旅及生活美學產品訂貨會、創意市集等十數場文化活動,帶市民領略獨具匠心的手工藝術之旅。
全方位扶持措施構建文創新格局
近年來,龍華區大力推進文化、創新融合的廣度與深度,落實新理念、對接新需求、培育新業態、拓展新市場,龍華區文化創意產業穩步發展。據統計,2018年,龍華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34.40億元,同比增長9.83%,佔龍華區GDP的比重約10%。這個出色的成績背後,離不開龍華區委區政府、區文化產業主管部門的積極推進和大力扶持。
據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龍華區出臺《龍華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文化創意產業扶持力度,截至今年4月底,共撥付文產扶持資金856萬元,預計二季度將撥付812萬元,助力文產企業實現「開門紅」。
為了讓龍華的文創企業「走出去」,同時吸引優秀的文創企業「駐進來」,龍華區提升文產活動質量,積極打造文化品牌,除了每年利用文博會充分展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成績,還積極舉辦「雙十」評選頒獎,展示創意設計力量,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提質增效升級。
另外,龍華區還深入推動平臺建設,鞏固產業發展基地。今年以來,1980油松漫城產業園、上圍藝術文創產業園、智慧谷創新設計產業園、熱點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被授予龍華區新一批區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一下子就為全區增加26萬平方米文化產業空間;同時不斷推進廣東國家數學出版基地深圳園區、萬眾城時尚谷、報業傳媒科技產業園、羊臺山文化產業園三期等項目建設,引導現有園區「二次開發」,擴展產業載體和空間,為產業空間發展提供了強大後勁。
根據龍華區文化產業(2019-2023)總體發展規劃,未來龍華將形成「兩鎮五集聚區」空間發展格局,共有2個特色小鎮、2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7個市級文化產業園區、21個區級產業園,打造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