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奕含】
2月15日,工信部所屬的寬帶發展聯盟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第22期)。
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固定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達到每秒28.06兆比特(Mbps),同比2017年末提升了9.05Mbps,年度提升幅度達到47.6%;移動寬帶用戶使用4G網絡訪問網際網路時的平均下載速率達到22.05Mbps,同比2017年末提升幅度也達到了21.3%。
在固定寬帶下載速率方面,上海、北京、江蘇率先超過了30Mbps,位列中國前三位。
觀察者網注意到,由於1位元組相當於8比特,上述數據意味著,2018年,中國固定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達到每秒約3.5兆字節(MB/s),4G網絡訪問網際網路的平均下載速率約為2.76MB/s。此前,工信部稱,2018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不足10元/GB。
根據該聯盟此前報告,中國於去年第二季度實現固定寬帶和4G網絡下載速率雙雙超越20Mbps,並於去年第三季度實現固定寬帶下載速率逼近25Mbps。
寬帶網絡用戶體驗速率是用戶終端訪問各類網際網路應用的實際體驗,不僅僅與電信企業和用戶的籤約接入速率有關,還由用戶終端性能、家庭網絡環境、訪問網際網路應用途經的中間網絡以及網際網路企業的服務能力等整個網絡中的多個環節因素所共同決定。用戶體驗速率的每一步提升,都需要打通網絡中的各個「環節」,實現協同提速。
報告稱,從數據結果看,中國寬帶網絡提速工作成效顯著,固定和移動寬帶用戶體驗速率均取得了快速提升。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快網絡提速的步伐,光纖寬帶網絡已經普遍接入城鄉家庭,用戶籤約速率百兆及以上已經成為主流,部分地區甚至開始提供千兆(Gb)網絡接入服務;4G網絡在實現了全面覆蓋後,還在不斷優化網絡性能;網際網路企業的服務能力也在不斷的增強,這些都最終推動了中國用戶網絡體驗取得大幅提升。
報告還發布了中國各省(區、市)、主要城市和基礎電信企業寬帶網絡相關速率的排名情況。在固定寬帶下載速率方面,上海、北京、江蘇率先超過了30Mbps,位列中國前三位,且領先幅度較大,河南、天津緊隨其後。在中國主要城市排行榜上,上海、北京、南京、武漢、鄭州位居前五位。
在各基礎電信企業中,中國電信最高達到28.38Mbps,其次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4G網絡下載速率方面,上海、北京、江蘇、天津、浙江的4G網絡用戶下載速率排在中國省級行政區前五位。
此外,報告同期還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我國固定寬帶用戶的網頁平均首屏呈現時間為0.93秒,網絡視頻平均下載速率達到20.72Mbit/s,也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而寬帶接入速率符合度持續保持在100%以上,符合《網際網路接入服務規範》要求,變化相對平穩。
1月15日,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國內運營商提前超額完成提速降費專項任務,全年累計讓利超1200億元。
工信部隨後發布了《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下稱:公報)。《公報》稱,2018年綜合價格指數同比下降56.7%。2018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不足10元/GB,按照每兆(元/M)價格計算的固定寬帶接入平均資費僅為2014年的十分之一。工信部表示,2019年將繼續提速降費。
根據寬帶發展聯盟網站介紹,該聯盟代管單位為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後者為業務主管單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