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個重要指標,你還不知道?

2020-12-24 健康界

什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廣泛,根據其侵襲部位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結締組織疾病、神經肌肉疾病、內分泌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屬於公認的「5D」疾病:


  • ●Disability(殘疾)

  • ●Death(死亡)

  • ●Discomfort(痛苦)

  • ●Drug toxicity(藥物毒性)

  • ●Dollar lost(經濟損失)


總體發病率佔世界人口的3%左右,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類型

●器官或細胞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惡性貧血伴自身免疫性萎縮性胃炎(Autoimmune atrophiegastritis of pernicious anemia)

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自身免疫性睪丸炎(Autoimmune orchitis)

肺出血腎炎症候群(Goodpasture’s syndrome)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

格雷夫斯氏病(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Graves』 disease)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慢性活動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膜性腎小球腎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口眼乾燥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

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

硬皮病(Scleroderma)

結節性多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

Wegener肉芽腫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


CRP與自身免疫性疾病

CRP是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因其能與肺炎鏈球菌夾膜C-多糖物質在鈣離子存在下結合形成複合物得名。

CRP在臨床上常用來鑑別細菌感染、指導抗生素合理應用、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評估治療反應等。

除感染性炎症反應疾病外,CRP還可以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動監測、鑑別診斷、療效評價和風險預測。

1. 評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動情況

各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CRP濃度明顯高於健康對照組(表1),且各疾病組的CRP濃度存在差別。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與CRP相關性最好,類風溼性關節炎早期和活動期,CRP含量明顯增加,其升高比紅細胞沉降率升高出現的更早,消失的更快,因而CRP的高低可提示病情的緩解、活動,對其動態檢測可提示療效。

《2018中國類風溼關節炎診療指南》推薦使用CRP作為類風溼關節炎疾病活動度監測及關節損害進展的預測指標

推薦意見4

對RA治療未達標者,建議每1~3個月對其疾病活動度監測1次;對初始治療和中/高疾病活動者,檢測頻率為每月1次;對治療已達標者,建議其監測頻率為每3~6個月1次。RA疾病活動度的實驗室監測指標中,CRP相比紅細胞沉降率(ESR)的優勢在於對炎症具有更高的靈敏度,不易受年齡、性別和類風溼因子(RF)等因素的影響。

推薦意見5

RA治療方案的選擇應綜合考慮關節疼痛、腫脹數量,ESR、CRP、RF及抗瓜氨酸蛋白抗體(ACPA)的數值等實驗室指標。升高的ESR、CRP、RF和ACPA等實驗室指標均為關節損害進展的預測因素。預後不良因素可協助醫師確定最佳治療方案。

此外,有研究顯示,25%系統性硬化病患者血清CRP升高,且多在疾病早期,CRP升高與疾病活動期和嚴重性相關


61%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現血清CRP升高,且與疾病BASDAI和BASFI正相關。

CRP可以用於部分活動期成年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疾病活動性評估:有條件地推薦對患者的CRP濃度或ESR進行定期檢測以評估患者疾病活動性。

——《2019 ACR/SAA建議:強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學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的治療(更新版)》建議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CRP含量與病情活動性,病情分型及內鏡表現分級呈正相關,活動期時CRP水平顯著高於緩解期。

CRP是急性嚴重腸炎進展為嚴重中毒性腸炎的指標之一;在臨床症狀惡化或結腸擴張、CRP水平升高時,需要立即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

——《2020 SICCR炎症性腸病立場聲明:潰瘍性結腸炎》


CRP動態檢測還有助於監測成人克羅恩病活動度和評價對於治療的反應性。

CRP基線水平>15mg/l提示病人對於英夫利昔單抗無反應,英夫利昔單抗治療14周後CRP水平回歸正常可提示患者的反應性可持續或病情緩解。

——《2018 ACG臨床指南:成人克羅恩病的管理》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鑑別診斷

3. 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感染風險的判斷


感染是SLE患者死亡的首位病因,在SLE整個治療期間,應及時評估可能的感染風險,通過多種途徑識別、預防和控制感染。


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在50mg/L以上、降鈣素原在0.5μg/L以上、淋巴細胞計數≤1.0×109/L,均提示感染的風險增加,應及時評估患者的臨床表現,加強對感染的識別與預防。

——《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


4. 預測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 CRP與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死亡率(包括類風溼關節炎、銀屑病、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關節炎)正相關,CRP水平增高的人群較CRP水平正常的人群死亡危險比增加21%,在類風溼和銀屑病患者中尤為明顯。


  • 5. 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相關間質性肺病的風險篩查
  • 間質性肺病是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患者(pSS)常見的肺部病變,亞洲pSS患者間質性肺病發病率達20%。對高風險的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患者進行間質性肺病篩查十分重要,而血清CRP升高、年齡、男性性別是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患者相關間質性肺病(pSS-ILD)的危險因素。


(本文著作權歸國賽生物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更多IVD資訊請關注國賽生物)

參考文獻

1. 王志遠. CRP、PCT、pANCA與炎症性腸病的相關性研究[D]. 2016.

2. 王蘭, 張麗, 江淑芳. C-反應蛋白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關係[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1, 008(016):1944-1945.

3. 韓楊, 崔天盆, 程貴蓮,等. C反應蛋白與自身免疫性疾病[J]. 中華檢驗醫學雜誌, 2014, 000(011):876-878.

4. 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 2018中國類風溼關節炎診療指南[J]. 中華內科雜誌, 2018(4):242-251.

5. 謝正興, 邸雅南, 彭德銀,等. HIF-1α、CRP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中表達的意義[J]. 現代醫學, 2017, 045(010):1468-1471.

6. 王蓓蓓,高翔,陳旻湖,楊莉,張芳賓,胡品津.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在克羅恩病中的改變[J].中華消化雜誌,2008(10):686-689.

7. 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 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 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 [J] . 中華內科雜誌,2020,59 (03): 172-185.

8. Poole C D , Conway P , Currie C J . An evalu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the change in C-reactive protein over one ye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chronic 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disease managed in UK general practice[J]. Rheumatology, 2009(1):78-82.

9. He C, Chen Z, Liu S, Chen H, Zhang F.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n 26]. Int J Rheum Dis. 2020;10.1111/1756-185X.13881. doi:10.1111/1756-185X.13881

10.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中國成人糖尿病腎臟病臨床診斷的專家共識[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15(10):379-385.



相關焦點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三大可能的食物誘因:糖、麩質和乳製品
    環境誘因是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的身體正暴露於各種不健康的環境誘因中,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就是飲食。人們通常會對某些食物敏感,但是由於有食物敏感的人可能對有問題的食物在進食後72小時內沒有反應,這意味著你對今天所吃的食物的反應可能晚到3天後才會發生。所以,很多人通常並不知道自己對哪些食物敏感。
  • 多篇文章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新進展!
    Treg細胞是控制機體免疫反應並維持機體平衡所需的關鍵細胞,同時其也是機體抗腫瘤免疫力的重要屏障,相反,Treg細胞的不穩定則會促進自身免疫或更多更有效的抗腫瘤免疫,其主要特徵表現為主要轉錄因子Foxp3的缺失及促炎性特性的獲得;全面深入理解調節Foxp3因子的通路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更有效的Treg療法來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利用新型的功能性遺傳工具則能系統性地解析調節Foxp3
  • Nat Immunol: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攻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療法
    ,同時還有望幫助研究者尋找新型療法來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關節炎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所捐獻的細胞樣本。在過去10年裡,研究人員認為,免疫系統蛋白IL-1b(細胞因子白介素1-β)與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相關,阻斷或抑制IL-1b的藥物和抗體能用來有效控制多種類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疾病症狀,截止到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還並不知道機體是如何製造IL-1b的,尤其是在自身免疫期間,這或許就明顯限制了研究人員開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療法。
  • 諾獎風向標:近年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重大成果!
    Kappler和Philippa Marrack就獲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獎」,其因通過在胸腺中的克隆消除發現了T細胞的耐受性,從而更深入地對類風溼關節炎、狼瘡和格林-巴利症候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機制進行了深入闡釋,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樹突狀細胞是協調免疫反應對抗外來病原體的核心,需要在穩定狀態下調節免疫系統,誘導免疫耐受。具體而言,樹突狀細胞與胸腺髓質上皮細胞通過MHC-II向CD4+T細胞呈遞自身抗原,並在相互作用加強時促進其凋亡。 外周免疫耐受的其他機制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的穩態,避免對「自我」或無害抗原的反應。同樣,DCs也是這一過程的關鍵。
  • 微芯生物治療自身免疫相關性疾病原創新藥CS12192臨床試驗申請(IND...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異常的機體免疫應答對自身組織造成持續損害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迄今已確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達百餘種,最常見的有類風溼關節炎和銀屑病等,累及總人口約3-5%。這類疾病發病機制複雜、病理異質性高,且病程漫長、復發及病殘率極高,臨床上嚴重缺乏療效針對性強、安全性良好的長期治療方案,存在顯著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代表,需要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01你知道什麼是系統性紅斑狼瘡嗎?從基本概念出發,了解免疫性疾病1、什麼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它主要影響年輕婦女和中年婦女,男女比例1:10。除性別年齡外,皮質類固醇的使用、疾病活動程度和病程也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預後不良的其他預測因素。系統性紅斑狼瘡幾乎會影響身體的每個器官。
  •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多見於女性,可能與遺傳有關
    就目前而言,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性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另一種是繼發性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原發現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沒有明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會出現抗磷脂抗體症候群的表現,而繼發性的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在患者本身就出現了一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同時出現抗磷脂抗體症候群一系列臨床表現
  • 甲狀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橋本甲狀腺炎,會讓自己「很受傷」
    在一個飯局上,華子的一位朋友嘆了一口氣,說自己患了甲狀腺功能減退。這是一個慢性疾病,後半輩子都不能停藥,要成為一個「藥罐子」了。她的醫生告訴她,引起甲減的原因是橋本甲狀腺炎,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她有些不懂,為什麼她的身體會讓自己的甲狀腺「很受傷」?
  • 格林巴利綜合症目前普遍被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於患者...
    格林巴利綜合症目前普遍被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於患者免疫系統對周圍神經和致病微生物共有的抗原產生免疫反應所致,由於感染病毒的外殼結構跟神經鞘膜結構類似,從而激發自身免疫系統把神經鞘當成病毒摧毀導致的神經傳導障礙,有的同時侵犯脊神經後根
  • JASN:自身免疫性疾病復發可通過血液預測
    2014年10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自身免疫疾病往往累及到患者自身的腎臟,監測患者血液中的一種自身抗體可幫助醫生預測疾病復發的風險。 自身免疫性病症(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相關性血管炎)患者,體內產生抗體損傷體內血管。病症的復發可能導致器官和身體的其它部位發生嚴重和永久性的損壞。 Jan Willem Cohen Tervaert博士和同事不知道是否血液ANCA抗體水平可用於預測患者疾病復發風險。
  • 重肌症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群體為女性,目前無法完全根治
    導語: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骨骼會時常無力以及極其疲勞,這類疾病的多發群體為女性。當然,男性也會患此類疾病,但多為50歲以上的男性。
  • 成都西部痛風風溼醫院: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與多種...
    西部痛風風溼醫院有些患者聽到類風溼關節炎發病與免疫有關,聯想到食物過敏也和免疫有關,就擔心食物過敏會引發類風溼關節炎或加重病情,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 武田與Resolve製藥達成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研發合作
    2013年3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武田(Takeda)與美國生物技術公司Resolve Therapeutics達成了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化合物,用於治療紅斑狼瘡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導化合物RSLV-132是一種核酶Fc融合蛋白,能夠降解並清除含有自身抗體的免疫複合物。雙方將在今年晚些時期啟動該化合物的臨床開發。
  • 美國這對姐妹,靠吃肉和內臟,治癒風溼、狼瘡等自體免疫性疾病
    2018年夏天,一位醫生推薦她倆去看風溼病醫生,這位風溼病醫生告訴Sarah:你可能得了未分化結締組織病(UCTD)。這其實就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只不過還不確定是哪一種,需要根據具體症狀判斷,姐妹倆的症狀和化驗結果顯示可能是狼瘡。
  • 激活自身免疫系統,讓T細胞從攻擊身體轉變為保護身體
    激活自身免疫系統,讓T細胞從攻擊身體轉變為保護身體 對大多數人而言,免疫系統的作用是保護我們不受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病原體的傷害。但對於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來說,免疫系統會將體內其他健康細胞和組織視為外來物,並對它們進行攻擊。
  • ANCN相關性血管炎,一組自身免疫介導的炎性疾病,需及時治療
    導語:ANCN相關性血管炎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它是一組自身免疫介導的炎性疾病,其發病原因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細菌感染有著很大的關係。治療的時候以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為主要治療手段,早期診斷合理治療,預防復發是該病的關鍵因素。
  • 自身免疫紊亂會引起肝病嗎?答案是肯定的,您對其有多少了解呢?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的自身免疫性的相關指標呈陽性。大多數自身免疫性肝病多為慢性肝炎,患者會出現一些肝區疼痛、身體乏力等肝病症狀,但這都不是特異性症狀,很難通過症狀對疾病定性,因此做自身免疫性相關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 自身免疫性肝炎發病時,需及時就醫,醫生會對患者進行這幾種檢查
    導語: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由於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攻擊自身肝臟細胞引起的肝臟發生炎症的疾病,這種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大部分的患者年齡都大於40歲,而且女性更容易患此病,這種病發展變化的差異也比較大,多數患者最終都會發展成肝硬化。
  • 貓咪免疫性疾病之過敏,很容易被忽視,卻也會影響生命安全
    不過獸醫小明今天要講的卻是貓咪的過敏問題,大家別看錯了,這次講的不是人類對貓毛過敏的話題,而是貓咪的一種免疫性疾病。它很容易被忽視,但是嚴重起來也是會影響貓咪的生命安全。貓咪免疫性疾病之過敏許多人聽到貓咪過敏這個話題時,都會發出這樣的疑惑:「什麼?貓咪竟然也會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