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雙一流」高校2019年實現95%超高就業率,這所高校排名第一

2021-01-07 上觀

東浩蘭生上海外服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長三角8所「雙一流」高校2019年畢業生都實現了95%及以上的超高就業率。其中,同濟大學以99.02%的就業率排名第一。另外,數據顯示,除復旦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其他6所高校的總體就業率均高於本科就業率。這也意味著,「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學歷越高,就業率也越高。

近日,東浩蘭生上海外服根據長三角地區「雙一流」高校2019屆畢業生就業數據,圍繞就業率、就業地、就業單位、就業去向、就業薪酬等維度開展專題調研,分析數據背後就業形勢和就業理念的變化,為用人單位招募人才、高校畢業生規劃職業生涯提供參考。

長三角地區入選「雙一流」的高校共有8所。其中,上海4所、江蘇2所、浙江1所、安徽1所,分別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2019屆畢業生規模來看,浙江大學的畢業生最多,達到11948人。

上海是最受歡迎的就業地

在畢業生選業地方面,除同濟大學數據未公布外,長三角7所「雙一流」高校2019屆畢業生就業地均集中在東部區域。按照綜合熱度排名,依次為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北京和安徽。其中,上海不僅是3所在滬高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畢業生的擇業首選地,還是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3所非在滬高校畢業生排名第二的擇業地,形成了較為明顯的「人才虹吸」效應。

7所長三角「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本地就業率也普遍較高,平均值達到54.73%。其中,上海高校本地就業率最高,上海交通大學(73.43%)和復旦大學(72.75%)均超過七成。浙江大學的本省就業率僅次於上海的三所高校,達到了58.78%。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兩所大學的本省就業率也接近半數。相比之下,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生的留皖意向相對偏弱,僅為23.31%。

民企吸納人才最多,華為居首

從就業單位性質看,三資企業的熱潮有所減弱,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等本土企業的熱度明顯上升,佔據應屆生就業單位的近半壁江山。其中,民營企業吸納的畢業生人數最多。以上海的三所高校為例,選擇去民企就業的畢業生均超過三成——上海交通大學34.37%、同濟大學32.19%、復旦大學30.24%。

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民營企業巨頭吸引力爆棚。根據長三角「雙一流」高校公布的2019屆畢業生籤約人數TOP5企業,華為是浙江大學(550人)、東南大學(413人)、上海交通大學(336人)、南京大學(274人)、同濟大學(147人)和復旦大學(128人)等6所高校籤約人數最多的企業。

此外,各高校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比如不少同濟大學的畢業生都流向了建築設計院,而中國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則較多流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科院等與中科大優勢專業相掛鈎的單位。

從就業行業來看,信息類行業(包含信息傳輸、軟體信息技術,IT行業等)穩居第一;僅隨其後的依次為金融、教育和製造業。其中,本科生流向信息技術業的人數最多,碩士生流向金融行業的人數最多,博士生流向教育行業的最多。

超三成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

長三角「雙一流」高校2019屆畢業生主要有兩大就業流向:一是參加工作,二是繼續深造。其中,參加工作的形式以協議就業為主,還包括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定向委培等形式;繼續深造則分為國內升學和出國(境)留學。

根據報告,超過半數的長三角「雙一流」高校畢業生選擇協議就業。其中,南京大學的協議就業率最高,達到66.72%。20%左右的畢業生選擇國內升學,其中浙江大學比例最高,達到23.38%。約10%的畢業生選擇出國(境)留學,其中浙江大學和東南大學最高,為12.6%。

通過對上海地區四所「雙一流」高校2019屆3366名出國(境)留學畢業生的調研,排名前五的留學目的地分別為:美國(47.83%),中國香港(12.27%)、英國(11.62%)、日本(4.34%人)和澳大利亞(3.83%)。

碩博薪酬高於本科生近30%

從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這5所高校公布的2019屆畢業生薪酬數據來看,薪酬與學歷成正比,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薪酬呈階梯型上升。按照年薪統計,5所高校本科生平均年薪超過14萬元;碩士生為17.9萬元,博士生為18.19萬元。碩士生的薪酬高於本科生近30%,博士生的薪酬與碩士生接近,優勢並不明顯。

上海外服招聘專家分析,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共847萬人,相比2019年增加約40萬人。受年初疫情衝擊,企業招聘規模將有所萎縮,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將持續加大。好在國家和地方都已出臺了穩就業、保就業的重磅政策,為2020屆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後疫情時代的零工經濟也將賦能95後無邊界、多樣化、組合化靈活就業,推動僱傭模式由企業與員工向平臺與個人轉變。

相關焦點

  • 36所雙一流高校2019就業率深造率出爐,西安交大本科就業率最高
    2020年已經快要進入3月份了,各地高校也紛紛地發布了2019年的就業質量報告,我們來看一下,在36所雙一流高校的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中,哪一所的就業率和深造率表現最為優秀,看看你的學校表現如何。一、2019年雙一流高校本科就業質量報告深造率數據匯總本科就業率最高,超過98%的高校共5所:西安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南京大學、 天津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 2018屆雙一流高校就業率排名,華南理工是第一,就業率可信嗎?
    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專業和就業42所雙一流高校,基本代表了我國高校辦學的最高水平。同濟大學其中,除了國防科技大學等4所高校未公布數據以外,38所高校都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就業情況,排名第一的是華南理工大學。就業率前三名是華南理工、西安交大和同濟,山大和蘭大被排在末位。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長三角及華南地區高校排名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長三角地區高校(百強)見下圖:華五高校,作為僅次於清華北大的中國五所頂尖高校,不出意料地穩穩佔據了長三角地區前五名。浙江大學為長三角地區高校第一,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分別位列第二至五名。
  • 2020年中國非雙一流高校排名:103所高校上榜,大連大學第一名!
    在上文,我們講到國家層面的雙一流高校、地方層面的雙一流高校,其中國家層面的雙一流高校共137所大學上榜,包括42所「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地方層面的雙一流高校,則昆明理工大學居榜首,華南農業大學、燕山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次之,是區域內綜合實力較好的院校。
  • 2019年雙一流高校國內外深造率統計排行榜,這個高校居全國第8
    6月12日,「2019年雙一流高校國內外深造率統計」排行榜出爐,電子科技大學以總體深造率67.69%位居全國第8名。這是電子科技大學繼去年本科畢業生深造率首次突破2/3達66.93%,排名全國第8名以來,本科生畢業深造率再次高位求進,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 「雙一流」完成周期總結,高校在哪兒,人才去哪兒?
    什麼是「雙一流」雙一流大學建設,即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建設世界一流學科,是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高校處於全國高校金字塔頂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
  • 定了,洛陽第一所雙一流高校,花落河科大
    1956年,應國家工業基地建設布局的需要遷至洛陽,後更名為洛陽工學院,隸屬於國家機械工業部。是一所正經的部屬院校。直到21世紀初,全國高等教育改革,才變為河南省直屬。目前仍是國家國防科工局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在2020年版的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行榜中,河科大排名國內第98、省內第3,僅次於鄭大和河大。
  • 北京這所新晉「雙一流」高校,畢業生薪酬全國排名第6
    近日,中國薪酬指數研究機構發布了「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分別排在前2位。 而排在第6位的卻是一所非「985工程」、非「211工程」大學,這所高校就是外交學院。
  •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預測:這兩所高校可能更進一步
    隨著國家對農林類高校的重視,在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建設中,可能會新增兩所農林類高校為雙一流B類,這兩所高校分別是華中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故而,在第二次雙一流學科建設中,農林類高校可能會新增高校為雙一流B類甚至是雙一流A類高校。而在農林類高校中,華中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可以說是最具有競爭力的(因為實力最強的中國農業大學已經是雙一流A類高校了,也是第一輪雙一流建設中農業類高校唯一的雙一流A類大學)。
  • 高等教育985,211,雙一流,高校排名的意義?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
  • 這39位兩院院士,都來自北京同一所「雙一流」高校!
    (多選)①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綜合實力強北京科技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國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全國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全國就業、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50
  • 河南141所高校理科分數線排行榜,這也許是相對公正的排名!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高校的排名,但是大家會發現,同一所學校在不同的機構排名一般是不一樣的,有的甚至相差巨大,這就給廣大考生選擇學校造成了很大的困惑。河南省作為我國的高考大省,最近兩年高考,考生都突破了百萬。
  • 短短兩個月,江蘇這所「雙一流」高校全球排名上升62位!
    此前,科睿唯安公布了ESI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十年又六個月)的統計數據。ESI每2個月公布一次,均為上一次數據的基礎上增加2個月的數據,但是每年5月份會去除掉最舊一年的數據。南京林業大學全球排名上升62位,進入全國進步最快的高校行列。
  • 軟科發布長三角高校排名,中科大位列第五,網友:不服不行
    從大學排名中,不僅可以看出一所高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高校的綜合實力。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集中了優秀的高等教育資源,可以說是名校雲集。「華五」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工科強校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均分布在此。
  • 42所雙一流高校世界排名,被劃分為7檔,新疆大學墊底
    國家提出雙一流高校建設計劃,是希望我國的高校能夠走進世界舞臺,在世界的高校裡面都能夠脫穎而出,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因此,雙一流高校現在都特別重視在世界排行榜中的名次。 我國首批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42所,基本都是綜合性的大學或者是理工類的大學。
  • 「雙一流高校」排名新轉變,北京大學居於首位,上海交大無緣前五
    然而很多的985和211工程大學都是「雙一流」高校,如果高校加上「雙一流」這樣的字眼。如今學生們最關心的「雙一流高校」排名新轉變出爐了,北京大學居於首位,清華緊跟其後,上海交大無緣前五。
  • 2020年中國高校計算機專業排名,這四所最強你知道嗎?
    計算機專業,可謂是這些年最火的專業之一。由於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社會上對計算機人才也產生了巨大的需求,這也導致計算機專業的就業率確實不錯。根據教育部最新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可知,全國共有168所開設計算機專業的大學參與了計算機專業大學排名,其中排名前4的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這是國內目前計算機專業排名第一梯隊。
  • 雙一流高校2019屆畢業生薪酬排名,中國礦業大學第8
    薪資是畢業生找工作時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日前, 青塔公布了7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薪資排行榜,中國礦業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均薪資為8941.67元,位居榜單第8位。
  • 2020年廣東省最好大學排名,5所雙一流高校表現突出
    今天,我們就來匯總下2020年廣東省最好大學排名情況,在這份榜單裡,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位居全省前三位。緊隨其後的高校為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排在第7位,深圳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分列第8、第9位,建校不久的南方科技大學排名第十位。
  • 最新發布:2020長三角地區高校排名,浙江大學第一
    長三角地區高校排名,浙江大學第一長三角地區是以上海為龍頭的江蘇、浙江經濟帶。因此,長三角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狀況值得特別關注。那麼,長三角地區,高校是如何排名的呢?根據排行榜顯示,浙江大學位列長三角地區高校(百強)第一名。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南京大學第三,復旦大學第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五名。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長三角地區高校(百強)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