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去二分之一的價格就能享受成倍的性能提升,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問題對於入手了影馳 RTX 30系列顯卡的用戶而言,或許能給出最好的答案。
從刀法精準到把牙膏擠爆,新一代RTX 30顯卡在性能上的良心升級,讓人不惜用上「史上最大世代進步」、「性價比炸裂」這樣的詞去形容,甚至喊出一句」NVIDIA YES「。
驚豔性能的背後,是一系列規格與技術的升級迭代。從全新NVIDIA Ampere核心到GDDR6X高速顯存,從HDMI2.1輸出接口到支持PCIe4.0,從強化版RTX到新一代DLSS2.1技術,眾多新規格新技術被集合到了RTX 30系列顯卡中,奠定了這一代產品的歷史地位。
雖然上述技術更多側重在圖像處理層面,但在存儲與 IO(輸入輸出)性能這個同樣能影響遊戲性能方面,NVIDIA也做出了創舉——加入RTX IO。
RTX IO堪稱是能夠改變PC行業生態與發展方向的一個新技術。為何這麼說?當你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之後,便能明白它的意義所在。
以往GPU要調用硬碟上的數據,需要等CPU將數據解壓到系統內存,再傳輸到 GPU 顯存才能進行調用。也就是說,GPU與硬碟之間,隔著CPU和內存。所以,CPU 和內存在處理大批量數據時的速度快慢將直接影響顯卡的效率。
正因為如此,這個原理對遊戲所帶來的劣勢逐漸凸顯出來。遊戲的規模越來越大,遊戲文件的體積已經來到了動輒 150G 起步的年代,下一代大量的 3A 遊戲的容量將達到或超過 200G。如何快速的下載和安裝暫且不說,解壓這些文件到內存中就需要巨大的系統 IO 性能。
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提高系統 IO 性能),大家通常的做法是將硬碟升級,例如將機械硬碟更換成固態硬碟,將固態硬碟升級成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碟。這個方法雖然奏效,但是只要有」硬碟→CPU→內存→GPU「這個過程存在,GPU都不可避免受到CPU和 內存的影響。
怎麼辦?很簡單,讓GPU跳過CPU和內存,直接與硬碟交換數據即可,而RTX IO技術的工作原理恰恰如此。
在 RTX 30 系列顯卡中,NVIDIA加入了 RTX IO 這一新技術,通過和微軟 DirectStorage的合作,可以讓 GPU 直接通過 PCIe 通道從固態硬碟中調取數據,徹底繞過了 CPU 和內存的性能瓶頸,讓遊戲實現了快速加載、快速切換。
由此一來,顯卡的渲染效率大大提升,唯一能造成影響的便是GPU與SSD之間的PCIe 通道。換句話說,PCIe 通道的規格將直接影響兩者的數據交換效率。
如今RTX 30 系列顯卡已經支持PCIe4.0,那麼要想實現更快的IO性能,必然需要配備PCIe4.0 SSD。
相比PCIe3.0,PCIe4.0的速率提升到了16GT/s,x1帶寬約為2GB/s,x4就是8GB/s,性能提高了一倍。
在PCIe3.0時代,市面上頂級NVMe SSD的最大連續讀寫通常在3000MB/s~3500MB/s之間,其中的原因便是PCIe3.0×4的接口帶寬已經難以讓其實際性能獲得新的突破。
但SSD一旦支持PCIe4.0,這個情況就會立馬改觀。例如HOF PRO M.2 1TB SSD,連續讀寫可達5000/4400MB/s,隨機讀寫達到760/700K iops,各項性能遠超PCIe3.0 SSD。
還有近期曝光的影馳HOF新一代PCIe4.0 SSD,連續速寫更是達到7000/6850 MB/s,與RTX 30 系列顯卡搭配使用,勢必能帶來更好的IO性能,從而提高遊戲幀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