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提出發展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列車。磁懸浮列車在現有交通體系中,一直是小眾的存在。
一、高速鐵路技術之爭
我國的磁懸浮列車要從高鐵技術之爭說起,磁懸浮和輪軌是高速列車的兩種技術,輪軌更接近普速時代鐵路,與其兼容,除了新建客運專線,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原路線基礎上稍微做改造後運行列車,又省錢又省工程時間。
而磁懸浮完全是另一套體系,與之前鐵路不兼容,需要重新修建線路。另一特點是點對點線路,不可以跨線,就是比如京滬線上列車不能轉到滬杭線上,乘客只能換乘。
而在世界上高鐵產業體系完善,因此磁懸浮在我們早期的高鐵發展中輸給輪軌列車。
二、我國的三條磁懸浮線路
事實證明磁懸浮雖然快,但是沒有比輪軌高鐵快多少,當時的技術又不成熟,造價高,所以上海的磁懸浮並沒有按照原計劃從浦東造到虹橋,成了一個「雞肋」。下了飛機,乘坐磁懸浮只能到龍陽路,到市區還要轉地鐵,比較麻煩,還不如直接從機場就坐地鐵了,而且地鐵價格也便宜。所以選擇坐地鐵的人遠遠多於選磁懸浮的,磁懸浮的存在感覺成了一個象徵。
上海磁懸浮雖然最高時速能達到每小時430公裡,但不是每一趟列車都能達到極速,而現在屬於疫情期間,一直是以300公裡的時速運營。想體驗極速的朋友要等到恢復常態運營了,到時候還要查一下時刻表哪一班車能達到極速。
雖然在高鐵競爭中暫時落後,但是磁懸浮也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等優點,而每公裡的造價比地鐵低,所以另一種中低速磁浮在短距離城際鐵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出路。目前已經建成的有兩條,一條是2016年通車的長沙南站到黃花機場的磁懸浮,這個是貨真價值的國產貨,與上海浦東的不同,設計時速並不高。另一條就是2017年建成的北京市郊鐵路S1。
磁懸浮另一個優點是最高時速還能再提升,想必大家都知道特斯拉的馬斯克,他提出的超級高鐵的基本原理就是磁懸浮。
而高鐵最高時速到500基本已經到極限。此外,磁懸浮還有環保、安靜等優點。
三、第二條高速磁懸浮是哪一條?
從引進德國的磁懸浮,經過20幾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中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磁懸浮列車技術體系,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工程樣車今年年底將會面世。
拋開城際為主的中低速磁懸浮,我國的第二條高速磁懸浮線路,極有可能在上海和杭州、廣州和深圳、成都和重慶之間。滬杭之間是我國鐵路最繁忙的路段之一,再加上兩座城市的政治地位和人口體量,我個人覺得滬杭是最有可能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