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詹姆斯說他能『忍受』格林錯失空位三分,這壓根就錯了……昨天他打了一場自己生涯能排得上前三棒的一場季後賽,他必須自己完成投籃。」
這是一名籃球評論員在針對湖人輸掉G5之後說的話,其中很大的篇幅都是在針對詹姆斯,甚至提到了老詹在「逃避責任」。很顯然詹姆斯在G5之戰中的最後一次進攻選擇上出現了讓很多球迷有分歧的意見,有的球迷認為他該投,有的球迷認為傳的沒有問題,一時之間是眾說紛紜。
就像開拓者雙槍就有不同的看法,利拉德認為如果這個球是自己來的話不管怎麼說這個球也是要自己扔的,而邁克勒姆則表示詹姆斯最後時刻的傳球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任何的問題。所以關於最後一攻諸多球迷心裡都是有著不一樣的見解,還有人說詹姆斯G5的比賽就像是他把沙發、冰箱、洗衣機全部扛著上了二樓,而這個時候只剩下一個雞蛋他拿不下了,結果這個雞蛋他讓格林帶上去,沒想到格林直接打碎了這枚雞蛋。
老詹的最後一攻向來都是有很多球迷在討論,而這一場被無限的放大其實只因為這是一場總決賽,而且是不一樣的總決賽。因為如果最後時刻湖人的進攻如果能夠打進或許比賽的結果就是另一個層面了,而詹姆斯沒有選擇在最後時刻拿著球外線幹拔。心裡有矛盾點的球迷想的是什麼?是希望詹姆斯能夠像17年和18年的杜蘭特一樣親手在總決賽中殺死比賽,沒錯,就是那種囂張無比的幹拔投籃。
或許詹姆斯在選擇最後一次進攻中就已經打算好了和格林進行配合了。因為你的最後一次進攻只要是突破,對面是百分百不會放你進內線的,包夾是必然的,最後三個人圍堵上來的時候詹姆斯只能選擇傳球了,他沒有角度投籃。其實老詹若是想自己解決這次進攻的話最好的選擇真的是投籃,要麼外線三分、要麼中距離兩分,只有這種進攻方式遭遇的包夾可能性才是最小的。
我們可以想像,這球若是換做杜蘭特,或許他的進攻方式大概就是三分線外直接幹拔頂著扔了。換做利拉德也許就是運著運著就抬手三分了,而換做科比的話全世界都知道他可能給你來一個高難度的後仰中距離。詹姆斯沒有選擇在最後的時刻自己去殺死比賽,若是一開始他就想好了殺死比賽,他根本不會把球帶到內線去突破。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讓人想起來18年騎士和步行者首輪的天王山之戰,絕命時刻騎士和步行者95-95打平,詹姆斯是怎麼選擇的?外線幹拔三分壓哨命中,那個詹姆斯是何等的自信,就是要絕殺你,而總決賽G5的詹姆斯或許就是缺少了這一份曾經的魄力。
何為超巨?就是要投進一些別人不敢投的、投不進的關鍵球,全世界都希望最後殺死比賽的是你,而你卻選擇了讓隊友去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