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硬之城」已於近期完成B2、B3兩輪億元級融資。本次融資中,B2輪由成為資本領投,漢橋資本跟投;B3輪由東方嘉富領投,成為資本繼續跟投。融資所募集資金將用於「硬之城」加大「AI在產業應用」與「產能協同」的投入,進一步擴大BOM(電子元器件採購清單)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領先優勢和提升產能協同能力,實現快速規模化。
「硬之城」於2016年3月上線,是一家基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為中小型企業提供BOM成本核算、風險管控、替代料推薦、元器件交付服務的平臺,滿足了中小科技型硬體企業從元器件採購、尋源交付到集成電路貼片生產的供應鏈一站式需求。
圖片來自pixabay
自成立以來,「硬之城」建立了智能化BOM SaaS系統,並以此為切入點,實現硬體從方案設計、元器件交付到生產製造等電子產業鏈重要環節的數位化和智能化改造,建設了「柔性供應鏈+柔性生產」的協同智造平臺,並滿足用戶1套硬體樣品起訂的需求。
創始人李六七告訴36氪,目前與「硬之城」合作的全球頂級晶片原廠和一級代理商已超2000家,接入3000萬+SKU,覆蓋95%主流品牌與產品。
關於此次融資,「硬之城」創始人李六七表示,電子行業新型公司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1、元器件商城,主要以自營、代購等元器件流通環節的電商;
2、PCB切智造,從快速PCB打樣切PCB生產製造,再提供元器件,往SMT延伸;
3、SaaS切協同智造,SaaS工具解決行業難點,切元器件供應鏈解決方案,再賦能工廠,切協同智造。
而「硬之城」屬於第三種類型,通用SaaS技術為產業鏈提供數據、算法、供應鏈能力及智造協同平臺等基礎設施,並以此為基礎做深做透,形成壁壘,再向產業上下遊延展。
投資方觀點
本輪投資方成為資本合伙人顧旋認為,在晶片上遊加速國產化和新國貨引領的下遊電子產品快速迭代的趨勢背景下,電子元器件流通和製造協同環節會誕生新的歷史性機會。成為資本看好硬之城和李六七的團隊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的應用,結合團隊多年紮實的行業認知沉澱,去改造數萬億規模的電子產業鏈,賦能上下遊,提高產業鏈的生產和流通效率。
東方嘉富創始合伙人徐曉看來,人類新技術和新連接方式的發展將帶來智能硬體的爆發。當前,新硬體品牌的創新和創業後的發展速度已呈指數級加快,更多創業公司的組織架構會更加精簡,其核心競爭力將逐步從傳統的供應鏈轉向品牌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在此產業變革之際,硬之城從客戶的電子元器件BOM採購切入,提供一站式的反向供應鏈解決方案,將客戶的運營成本和試錯成本大幅降低,公司的供應鏈服務能力將沉澱為產業鏈上的「基礎設施」。
漢橋資本合伙人何瀚表示:我們在多年投資全球半導體和雲計算企業的過程中看到,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加速轉移倒逼中國製造業加快供應鏈信息化改造進程,有能力延伸到產業鏈上下遊的公司才能脫穎而出。投資總監黃鏡璇認為:市場上能搭建出具有競爭力的工業製造生態體系的企業數量不多,硬之城擁有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大數據智能系統進行精準交易匹配,靈活的市場打法,集採購、信息、增值、金融為一體,為產業鏈上下遊創造多個價值點。
拓展閱讀:
一站式元器件平臺「硬之城」完成千萬美元B1輪融資,魔量資本獨家投資
打造電子元器件智能供應鏈,「硬之城」完成新一輪千萬元融資
36氪首發 | 硬之城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要做智能化電子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