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火大樓(左)冒著濃煙
居民逃生時不忘帶溼毛巾
應急燈大多都是壞的
車庫被用作倉庫
該樓周邊人口密集,據調查,樓內一半單元房、部分車庫被用作倉庫,消防設施多成擺設,應急燈不亮,廣播不響
本報訊(記者 張樹福/文 林風/圖)昨日,福州中亭街B區高層公寓8樓倉庫起火,樓內幾十戶居民在逃生中各顯神通。不過,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幸虧這些居民懂得一些逃生的知識,幸虧消防官兵來到及時,不然以該大樓存在的消防隱患,火災中沒人員傷亡,大火沒有蔓延,用住戶的話來說「這簡直是奇蹟」。
該大樓共有16樓, 著火的是8樓一間辦公和倉庫兩用的房間,著火的時間大約在昨日上午8時10分。
住在10樓的陳女士說,她朋友在對面大樓上班,打電話通知她大樓起火時,她還在睡覺。她打開窗戶一看,樓下正躥起了一股濃煙,趕緊穿上衣服,捂著一塊溼毛巾跑下樓,並電話通知住在8樓的林女士。
林女士接到電話,連衣服都來不及穿,披上一件大衣,拿了一塊溼毛巾也往樓下跑。
她們倆都很快跑到了4樓,可卻不敢下去了。疏散通道裡一片漆黑,消防應急燈不亮,消防疏散標示也沒有亮光。林女士說,正在她們不知所措時,從樓上跑下來的一個住戶,手上正好拿著一支手電筒,這才「得救」,一起跑下樓。
住在11樓的60多歲的張依姆則選擇另外一種逃生方式。她說,她行動不便,根本沒有能力跑下樓,所以當有人喊著火後,她就拿出家裡面的一些破布,弄溼後堵住房門的縫隙。「這些都是報紙上看到的。」張依姆說,一直以來,她總擔心著火,事先就專門準備了一些破布。
很快,臺江消防的4部消防車趕到現場,經過30多分鐘撲滅了大火。
據悉,著火的房間是一個堆滿服裝的倉庫,著火時沒有人。大火撲滅後,房內的物品被燒得一片狼藉。據消防人員猜測,可能是房間內的電器引起的火災。據悉,消防車趕到後,佔用了一個車道,加上當時正值上班高峰期,一度造成交通堵塞。
另據現場的消防人員介紹,除了幾個居民發現著火後,還想乘電梯下樓外,其他的居民在此次火災中的逃生技巧都運用得很不錯,特別是有些人知道消防通道的應急燈不亮,還專門配了手電筒。
立馬調查
商住混用 消防隱患嚴重
居民稱沒人傷亡是奇蹟
消防樓道應急燈不亮
「著火後,根本沒有人通知我們,樓裡的消防廣播成了擺設。」住戶陳女士說,更讓住戶們擔心的是,這大樓內的一些消防設施跟消防廣播一樣成擺設。昨日,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在該大樓的4樓以下的消防應急燈都不會亮,有的消防疏散標示已被人破壞。
據消防人員介紹,昨天發生火災時,幸好有人拿了手電筒,而且當時樓上的人也不多,不然由於沒有應急照明燈,樓上居民集中擁往樓下,可能就會發生踐踏事故等。另外,這個現象也會給消防部門的救援工作也帶來負面影響。有居民表示,在這樣的大樓內發生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簡直是「奇蹟」。
商住樓藏倉庫搭暗房
據很多居民介紹,他們購買樓房的時候,開發商跟他們說樓上的都是住宅樓,可是後來有些人就把房間出租供人辦公了。
「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單元房還被出租當成倉庫。」住戶陳先生說,就如著火的8樓共有8個單元房,真正住家的只有4戶,另外4戶有一戶是服裝倉庫,一戶是化妝品倉庫,一戶是放鞋子的倉庫,另外一戶被用來辦公。據居民們統計,這大樓內幾乎有一半左右的單元房被用來作為倉庫。
另外,該樓的地下停車場很多都被人隔成了房間用來當倉庫。而在大樓上的通風井竟被人改造成為房間。
據福州消防支隊的相關人員表示,擅自改變場所的用途是違法的,存在安全隱患。而通風井被改造成房子,萬一發生火災時有人被困,將給救援帶來很大的困難。據樓內的居民介紹,他們已經多次向中亭街管理中心反映此事,但一直沒人管。
樓內的倉庫買不到保險
據一名知情人介紹,租用該大樓單元房作為倉庫的商戶,「應該都沒有買保險」。關於為何沒有買的問題,記者採訪時得到了三個不同版本的說法。
據該大樓的一個保安介紹,商戶存僥倖心理,保險意識淡漠,所以不願意購買保險。某保險公司一位業內人士則說,投保財險,如未發生財產損失情況,保費就收不回了,這樣的投保條件也許影響了商戶的參保熱情。
「你認為我們會捨不得這點保險費嗎?」該大樓的一名商戶陳先生說,他們是因為買不到保險,所以才沒有投保。據他介紹,本來他自己願意提高費率購買保險,但保險公司知道他把倉庫放在居民樓內後,保險公司根本不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