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
就這麼悄無聲息地,小米又公布了一項大消息。
7月29日下午,小米官方微博、雷軍微博宣布,曾學忠加入小米,頭銜是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主要工作是「負責手機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作」。關注小米的小夥伴們一定記得,不久前楊柘正式宣布加入小米負責營銷事宜,而本次的主角曾學忠雖然在履歷上不如楊柘那麼「唬人」,但作用或許更舉足輕重。
曾學忠是何許人也?年紀稍微大一點的粉絲或許知道,他曾經是中興終端公司的CEO,而中興手機作為曾經的國產龍頭品牌之一,曾學忠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據小雷了解,曾學忠的是一位真正的「牛人」,他於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除了中興終端CEO外,他曾負責的職位還包括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中興全球副總裁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北京紫光展銳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CEO等。
同時,曾學忠還是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第十一屆常務理事、5G產業技術聯盟常務理事長。在成為小米手機部負責人的同時,他仍繼續擔任匯芯通信董事長一職。
引用知乎網友的一句驚嘆,「真的不敢相信雷軍能把他請來」。綜合個人履歷和生涯成績,曾學忠的地位遠在楊柘、常程至上,如果入職的時間更早一點,說不定盧偉冰的位置就是他在坐。話雖如此,手機部總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職位,因為此前的手機部負責人是小米創始人之一的林斌。
大家都愛戲說小米在湊齊「復仇者聯盟」,但隨著曾學忠的入職這個「復仇者聯盟」似乎才算成型。從曾學忠過去的工作經驗來看,他在小米裡的主要工作是掌控供應鏈相關事務並負責產品研發工作,進一步加強小米手機在產品方面的優勢和彌補此前的不足。看來小米未來的發展正如它的股價一樣,要走上正軌了。
雖然小米的手機銷量受到疫情影響確實出現了一些浮動,但股票卻一直上漲,月初的時候甚至已經超過了當初上市時的發行價,創下新高。毫無疑問,資本市場、投資者已經認可了小米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潛力,而這些曾經的企業高管同意加盟小米其實也在釋放著一個重要的信息:小米的發展前景非常不錯,說不定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名譽或者回報。
和其他空降小米的高管一樣,小米和曾學忠雙方,也可以看作是各取所需。
曾學忠自然是看中了小米這家公司的潛力和前景,認為在小米可以讓自己的價值最大化,甚至實現自己的「理想」——當然,每個人的理想都不太一樣。但我們說一個人還有「進步空間」,那麼便是意味著ta目前做得仍不夠好。小米也是一樣,小米目前在很多方面做得仍不夠好,而對曾學忠來說,最能發揮所長的自然是在供應鏈領域。
作為前中興終端CEO和原紫光全球副總裁,曾學忠必然在手機和半導體行業內累積了大量的人脈資源和個人聲望,能夠幫助小米在某些關鍵技術上「快人一步」。有些公司靠恐怖的出貨量和豐厚的定價價格把控供應鏈節奏,甚至讓供應鏈心甘情願地為其「賣命」,這裡說的是蘋果。
而有的企業,如三星,由於主要零部件可以實現自產自足甚至可以提供最頂級的零部件,所以在供應鏈領域的話語權非常高,活得也是十分滋潤。然而,小米既不是蘋果也不是三星,供應鏈的管理能力也無法和他們相比。
2015年小米內部曾傳出「供應鏈危機」,《小米重生故事》一文指出,由於人員安排不恰當、不夠重視供應鏈,小米和三星交惡,一度無法拿到外售最好的屏幕,間接影響了小米5的市場口碑。2016年,小米發出內部信,雷軍宣布將直接掌管供應鏈體系,而雷軍親自出馬和三星高層會面、化解誤會,重新和三星達成合作,則是後話了。
自2016年至今,小米的供應鏈管理進步很大,甚至拿到了一億像素相機這種頂級元器件,賺足市場眼球。然而,雷軍不可能一直在供應鏈的位置待下去,他始終要找來合適的人管理供應鏈事宜,而這個最佳人選,自然是非曾學忠莫屬。
有著此前的經驗,相信雷軍應該可以放心地把供應鏈的工作交給曾學忠。不僅如此,曾學忠還有望在晶片方面給予小米一些幫助,這由讓小雷想起小米自研的澎湃晶片,沒準曾學忠的到來還能助力一把呢?
實際上自盧偉冰開始,網絡上便已經出現一些對小米人事任命的質疑,甚至把它和華為等企業來對比:為什麼小米的高管總是靠「空降」?而其他企業(如華為)則是靠內部提拔?確實,小米找來的高管雖然在行業內均有一定名氣,但幾乎都是來自「沒落」的企業,所以「失敗者聯盟」的說法便隨之出現。
小雷只能說,小米作為一家誕生僅10年、推出產品僅9年、上市僅2年、進入世界500強僅1年的企業,根本不可能有足夠多的時間靠自己培養人才,因此吸收其他企業的高管是性價比最高、也是最好的辦法。
和曾學忠等「大佬」同等級,而且事業非常成功的高管,數來數去也只有餘承東和趙明,但以他們目前的地位和成績來看,跳槽小米幾乎不存在任何可能性。而培養餘承東、趙明這種等級的人才,無一不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換言之,當小米來到20歲的時候,或許會出現一個自己培養的頂級高管,但現在肯定還不行。
作為一家「年輕」的公司,小米正處於快速發展之中,對即戰力的要求非常高。毫無疑問,經驗豐富且人脈資源豐富的前高管們,正是最適合小米的選擇,他們除了自帶資源,更有寶貴的產品、管理經驗,能夠立竿見影地給小米帶來業績上的提升。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提盧偉冰的加入,無論是從個人生涯發展,還是從小米的業績表現來看,盧偉冰的到來都是教科書般的「雙贏」。紅米手機獨立並交給盧偉冰打理後,實現了品牌口碑和產品銷量的雙雙增長,在疫情期間甚至成為了小米手機業務的「頂梁柱」。
一個盧偉冰就能為小米帶來如此明顯的提升,如果後來加入的高管能成為「盧偉冰2.0」、「盧偉冰3.0」,甚至帶來超過盧偉冰的表現,這是否意味著小米距離當初定下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總而言之,曾學忠的加入,毫無疑問可以極大地增強小米的戰鬥力,但變化或許不會體現在表面上。如果未來小米手機的供貨穩定了、不再需要「搶購」了,又或者是首發了各式各樣的新奇技術,那麼極有可能是曾學忠的功勞。
----------------------------------
點擊文章頂部雷科技頭像,私信回復「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