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很多錄音棚都沒有辦法正常營業,但大家對錄音的場景需求卻越來越多,無論是音樂製作、播客錄製、混音後期、直播、自媒體視頻配音、還是個人配音等,如果有長期的製作需求,可以試著在家自己打造一個個人錄音室。
「@airtomusic」
根據每個人的使用場景和質量需求不盡相同,每種設備的可選擇範圍也很廣,家庭錄音室的預算就因人而異吧。
今天跳開預算,音哥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搭建家庭錄音室的七個步驟。
「@jpdussan」
電腦當然是人手必備的基本,音頻的後期處理和素材存放都靠它了。但是問題是「你的那臺電腦足以用於家庭錄音棚嗎?
翻看各種技術討論帖,大家很容易陷入「筆記本還是臺式機」、「Windows與Mac OS與Linux之間」的糾結中。
新手入門期可以先考慮基礎硬體裝備:至少具有Intel Core i5、8GB 內存,125GB固態硬碟的主機。
好的設備至少可以流暢地運行DAW——數字音頻工作站和插件軟體,有效減少錄製或混音期間的時間延遲。
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數字音頻工作站,指的是各種可以處理音頻素材電腦軟體。
當聲音被轉換成數字信息,音頻的後期處理軟體就不可或缺。早期最常見的是「Adobe Audition」簡單易學易上手,Mac OS平臺免費自帶的DAW「GarageBand」也一向口碑不錯。
新手入門期可以先考慮的基本軟體裝備:選擇流行的DAW,因為它們擁有可以為新手提供強大幫助的大型素材社區。
前期可以先選幾個免費DAW,不需要花大錢就可以開始做音樂。後期再尋找功能強大且價格合理的DAW,最好可以跨平臺使用。
什麼是音頻接口?簡短說明,錄音室麥克風,錄音室耳機,監聽音箱和其他設備通過音頻接口連接到計算機。
為了選擇最合適的音頻接口,你需要清楚以下問題:
一般能滿足小型家庭錄音棚需求的音效卡,性價比高的品牌有很多:福克斯特、山葉、普瑞聲納、RME、馬頭、阿波羅等。
新手入門期可以先考慮的音效卡基本配置:麥克風前置話放2個、監聽耳機1個、MIDI輸入/輸出口1個、有48V供電。
MIDI輸入/輸出的音頻接口數量很重要,它主要是連結鍵盤樂器或Midi控制器。48V供電主要適用於電容式麥克風。
如果你想提升錄音的音質,應該入手高質量的錄音室麥克風。
錄音麥克風分為三種:
1.動圈式麥克風:
動圈麥克風價格合理,可用於多種用途,包括錄製人聲和樂器。它們的靈敏度不如電容麥克風,因此,它們可以更好地降低背景噪聲。
2.電容式麥克風:
電容麥克風在錄音棚中非常受歡迎。這是錄製人聲和樂器的好設備。它們非常靈敏,需要48V幻象供電。高品質的聲音比動態麥克風好,但是它們受溫度和溼度的影響大,需要小心保養。
3.鋁帶式麥克風:
鋁帶式麥克風價格昂貴,是民謠吉他和鼓等錄音樂器的最佳選擇。
新手入門期可以先考慮的麥克風基本配置:高質量的動圈麥克風一個:經久耐用,用途廣泛且在錄音時能減少背景噪音。
很少有人只有一個麥克風,到後來很容易演變成:左手電容右手動圈,桌面還有一個usb便攜麥克風。
如果你需要使用錄音室耳機來錄製人聲,進行監聽和混音。
錄音室耳機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封閉式耳機和開放式耳機。
1.封閉式耳機:
最適合用於聲音錄製和監聽,它們旨在將你與外界聲音隔離開。
2.開放式耳機:
適合混音。與封閉式耳機相比,它們提供了更多的「開放」聲音,可幫助你在混音時感覺真實。
新手入門期可以先考慮的監聽耳機基本配置:可以先擁有1個封閉式監聽耳機:專注聲音本身,再考慮後期混音效果。
一般較封閉的室內,用於錄音和混音的錄音室耳機,選封閉式耳機更適合。
與你通常看到的普通音箱不同,普通音箱為音樂收聽者而設計的,而錄音室監聽音箱是為音樂製作者、錄音人士而設計的。
新手入門期可以先考慮的監聽音箱基本配置:注意監聽音箱是必不可少的。它們可以幫助你產生平衡的音軌。
監聽音箱種類繁多,不同價位之間的功能相差比較明顯,看個人預算和音質需求吧。
如果有需要彈奏鍵盤或想成為一位音樂製作人,則可能需要購買Midi控制器。購買Midi控制器時需要考慮的兩個基本事項,鍵盤數量和鍵盤配重。
1.鍵盤數量:
鍵盤的數量取決於你的音樂風格,如果你使用藍色,爵士,流行音樂,則至少需要61個鍵;如果你使用電子音樂(如EDM,舞蹈,嘻哈,說唱),則49個鍵是BEST甚至25鍵就可以了。
2.鍵盤配重:
不一定要選配這個,看個人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