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中國鋰電池第一人研發出納米矽鋰電池,領先世界

2020-12-14 漫聊新科技

近些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迅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據相關報導,預計明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超過500萬輛,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設備——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能持久續航的重要保障。近日,有關我國在電池研發方面有著重大突破。

圖為新能源公交車

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和他的團隊成功研製出新型納米矽鋰電池,這使得整車續航裡程翻倍,充電效率也大大提高,公交車充電15分鐘內可充滿。陳立泉是中國鋰電池的奠基人,早在上個世紀之前,陳立泉院士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就率先開始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並於1998年成功研製出了鋰離子,從而實現了鋰電池的國產化,徹底擺脫了對外國鋰電池的依賴。

圖為陳立泉院士

要想做成納米矽鋰電池就要突破其製造的關鍵原材料,那就是納米矽負極材料。在江蘇溧陽,陳立泉院士的優秀學生李泓率領團隊刻苦鑽研,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研發出了納米矽負極材料,如果將它做成紐扣電池,其電池容量是鋰電池的5倍,但是要想將自然界中的金屬矽做成納米矽負極材料是極其困難的,需要科研團隊長年累月的不停研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從2012年才開始建立矽負極材料生產線經過不斷地調整,2017年才成功實現矽負極材料的量產,在這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重來,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值得了解的是,只是通過研發出納米矽負極材料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提高鋰電池的使用安全性和充電放電循環壽命,目前全世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選擇是研究固態鋰電池技術,而中國的固態鋰電池技術的研究與國際同軌,去年我國已經在江蘇溧陽建設了固態動力電池的試生產線,不過這並不是全固態電池,而是半固態電池,只是在原來的液體電池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但這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是電子設備待機時間更長,汽車行駛裡程更遠,無人機飛的更高還是要研製出全固態電池。

圖為無機材料固態電池

中央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將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列為加快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科研機構研發和建立與其配套產業的公司,使得我國新能源發展領域能迅速產業化,在國際新能源競爭中搶佔先機。(清風)

相關焦點

  • 80歲中國鋰電池第一人研發出納米矽鋰電池,領先世界
    >和他的團隊成功研製出新型納米矽鋰電池,這使得整車續航裡程翻倍,充電效率也大大提高,公交車充電15分鐘內可充滿。陳立泉是中國鋰電池的奠基人,早在上個世紀之前,陳立泉院士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就率先開始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並於1998年成功研製出了鋰離子,從而實現了鋰電池的國產化,徹底擺脫了對外國鋰電池的依賴。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
    據央視財經報導,「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在江蘇溧陽,陳立泉院士的得意門生李泓,帶領團隊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攻關,在一項鋰電池關鍵原材料上獲得突破,並在2017年進行了量產。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 新能源概念股票有哪些?
    「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中國科技領域又一重大突破:新型納米矽鋰電池研發成功
    近日,位於廣東珠海的銀隆新能源儲能系統研究院、中國頂尖鋰電池研發團隊最新研發的新型納米矽鋰電池研發成功。新型納米矽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電池的5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今年已有80高齡,是我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上世紀80年代,陳立泉帶領團隊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的研究。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來源:央視財經「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整車續航裡程翻倍——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新能源成績飄紅!「電動時代」未來可期
    據最新消息得知,我國國內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院士帶領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納米矽鋰電池,目前已成功問世並實現了批量生產,電池的容量高達傳統鋰電池的5倍!新能源的研發和應用場景都會直接影響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運勢。這一切的優秀成績,都離不開國內各個研究團隊的努力。
  • 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
  • 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央視財經丨固態電池/鈦酸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優勢在哪?
    文 | 央視財經「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 固態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最後,科技自主基調下的科技熱持續發酵,收益率一直領先於市場,也有望吸引大量險資買進。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上世紀80年代,陳立泉和團隊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
  • 新型納米矽鋰電問世,能讓新能源車不再被卡脖子?
    其次,是續航和充電速度問題中國鋰電產業奠基人、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帶領團隊開展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納米矽負極材料。但是要把金屬矽做成矽負極材料,就要進行特殊的加工處理。在實驗室裡,完成這樣的加工處理並不是難事,但是要做成噸級的矽負極材料,需要大量的技術攻關和試驗。中科院物理所從1996年就開始研究納米矽,2012年開始做矽負極材料生產線,直到2017年才做出第一條生產線,而且不停地調整修正。經歷過幾千次的失敗才批量生產出了矽負極材料。
  • 鋰電池產業鏈專題報告:矽基負極,下一代產業趨勢
    目前矽基負極材料商業化應用主要有矽碳(Si/C)負極材料及矽氧(SiO/C)負極材料 兩種。90 年代開始研發矽材料應用於鋰電池負極,直至 2013、2014 年才分別實現矽碳 負極、矽氧負極的產業化,真正產業化歷程相對較短。
  • 科學家研發出「自愈」電極 鋰電池壽命極大延長
    來自史丹福大學與美國 SLAC 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他們研發出了世界首個自愈電極,而其秘訣就在於包在電極上的彈性聚合物,它能捆住在電極上出現的微小裂縫,並自行癒合,該項技術為研發下一代鋰電池開創了新局面
  • 納米矽、鈦酸鋰、鈉離子…我國鋰電研究進展碩果纍纍
    一、中科院物理研發納米矽負極材料   矽被用於電腦晶片和許多其他產品,因具有十倍於石墨負極的儲鋰容量,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理想負極。然而,矽負極在鋰化/去鋰化過程中涉及巨大的體積變化,導致其循環穩定性較差,並且太弱而無法承受電極製造的壓力,制約了矽基負極的實際應用。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 鋰電池新型材料有哪些?
    不斷提升鋰電池綜合性能是鋰電池發展的唯一方向,而要提升鋰電池性能的主要方法就是對鋰電池材料的不斷研發和創新,下面介紹關於可以提升鋰電池性能的新型材料基本情況。3、鋰電池新型材料之多層矽/碳複合結構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與西交大蘇州研究院及納米學院合作,基於原位可控凝膠化過程,製備出Cu導電添加劑及碳納米管增強的多層矽/碳複合結構。
  • 中國的鋰電池產業,是如何做到世界第一的?
    可有誰能想到,是日本在1991年第一個將鋰離子電池產業化的,不過,之後日本的鋰電池產業卻不斷萎縮,反倒是中國將這個產業一步一步做到了世界第一。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鋰電池產業世界第一,中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新型鋰電池迎突破,續航能力翻倍,「電動時代」未來可期!
    近日,位於廣東珠海的銀隆新能源儲能系統研究院、中國頂尖鋰電池研發團隊最新研發的新型納米矽鋰電池研發成功。80歲的陳立全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鋰電產業的創始人。20世紀80年代,陳立泉和團隊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