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張傳宗和肆拾玖坊發生了什麼?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
冰冷、無助、流淚,創業五年,在肆拾玖坊創始人張傳宗腦海中,2015年那一夜,依然揮之不去。
2015年3月,身為國內某知名IT公司事業部總經理的張傳宗,一天之內打出80多個電話,軟磨硬泡「壓」出去上億的產品。黑暗中,他離開辦公室坐進車裡,這個40歲的中年男人哭了。
進入IT行業15年,張傳宗從一名懵懂學生成長為公司「封疆大吏」,高光時刻不斷。2015年的那個夜晚之後,他意識到必須做出變革和選擇,自己無路可退。
2015年7月,一家名為肆拾玖坊的公司悄然開張。創立者正是張傳宗和他找到的49位「大俠」。
五年後,這家當初並不被人看好的公司,醬香白酒營收已經突破了10億。而今,張傳宗又定下了劍指百億的目標。
2015-2020,張傳宗和肆拾玖坊發生了什麼?
倒立創業
2001年,研究生畢業的張傳宗進入某知名IT公司,負責過多個部門,帶領團隊拿過多個全國銷售冠軍。
名校畢業、知名公司高管、年輕有為,張傳宗當年也曾「錦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
15年轉瞬即過,翩翩少年已變身中年高管,張傳宗不安分的心並未找到驛站。
2014年國慶前兩周,張傳宗在國外旅遊,和眾籌領域的高手有過接觸切磋。當時,如火如荼的「眾籌」概念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結合多年經營管理經驗,認為「眾籌+社群」賽道有戲,但從何處突破,張傳宗苦苦求索。
國慶之後張傳宗到貴陽開會,他原計劃到遵義看看,偶然走進茅臺,聞到酒香,張傳宗豁然開朗。
張傳宗發現,白酒產業擁有近萬億大市場,但和IT相比,無論是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度,都存在相當差距。攜網際網路基因,用「眾籌+社群」在白酒行業「跨界打劫」,這個想法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
回到北京,張傳宗進行了「壓力測試」——他拉起一個近百人的微信好友群,短短數日,便在線上賣出4000多瓶無品牌、無包裝盒的白酒。張傳宗在網上分享了《別人臨淵羨魚,我們退而結網》一文,正式進軍白酒行業。
2015年7月,肆拾玖坊正式誕生。
▲肆拾玖坊董事長劉軍(右)和創始人張傳宗
與傳統廠商不同,初入白酒江湖,肆拾玖坊便以「倒立者」姿態行走,公司首先找到49位聯合發起人進行眾籌,肆拾玖坊飛速發展。
2015年7月4日,肆拾玖坊召開首次股東會。不到6個月,公司便擁有了7個銷售分公司1000多名眾籌股東、銷量逐月翻番爆發式裂變。
截至2020年9月,肆拾玖坊在全國、海外布局100餘家銷售分公司,3000多家分支機構,擁有20000多位股東級合伙人。
除了股權眾籌,肆拾玖坊還有另有一把殺手鐧——社群經濟。
張傳宗認為,移動網際網路帶來了三個改變:第一,信息壟斷被打破,口碑傳播變得高效和重要;第二,每件事情都成為了營銷的環境,產品、包裝、供應鏈、用戶體驗都是營銷;第三,大數據使精準、個性和交互成為可能。
在這種大背景下,行業新進者可以通過建立社群,打破信息不對稱,實現產品到用戶「去中間化」,具備社交屬性的白酒,正是很好的產品。
對於上述模式,張傳宗將其總結為16個字:「起於眾籌—成於眾創—興於聯盟—達於裂變」。
成立第一年,肆拾玖坊白酒銷售額即超過8000萬元,隨後5年,公司年平均增速達到116%,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學習型公司
儘管創業即取得成功,但「倒立者」的角色,讓肆拾玖坊最初並不為人看好,「IT系」「拉人頭」的說法,在坊間時有流傳。
其實,肆拾玖坊創立之初,股東並非都來自張傳宗服務過的知名IT公司,其中不乏教育培訓、家電等多個行業優秀人才。他們大都具備幾大特點:
市場化程度高、大都經歷過慘烈的市場、價格戰。1990年代,國外IT、家電企業便進入國內,價格戰最早在家電行業爆發,相比酒業,肆拾玖坊的創始股東,早已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帶過團隊、能打硬仗。由於經歷了「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的鍛鍊,很多創始股東都能帶領大兵團作戰,對戰略、戰術的理解也非常透徹,這是很多酒業經銷商比不了的。訓練有素、專業化強。張傳宗創業,最初也從身邊尋找夥伴。肆拾玖坊總裁麻勁松和他是人大校友,公司股東中還有來自法律、財務領域知名專業人士,公司創立之初,法律和組織構架相當清晰。
對於這支團隊,張傳宗坦言「自己服務過的IT公司在中國市場大概有5萬家,其中有近萬個渠道老闆和自己有過工作交集。大家有相互信任的基礎,自己又聯合了幾十位IT界的老闆,他們本身又有廣泛的人脈,這都是一幫有影響力的人。」
從這個角度看,肆拾玖坊呱呱落地之際,就具備一家大公司基因。
除了出身與傳統酒類廠商不同,肆拾玖坊還有獨特的人才觀和學習理念。
農家子弟張傳宗從小便是一個「學霸」,他號稱「考試幾乎沒有考過第二」,對人才和學習有一種痴迷的熱愛,他的人才觀也頗具獨到之處:
英雄不問出處,唯才是用。高大上的人有自身優點,但草根出身的人,往往生命力更頑強,對事業更加珍惜;大膽用有個性的人,這種人可能帶來麻煩,但往往有才幹;相信人性的美好和內心的良善;重視有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的人;重視有獨立思考、研究和創新能力的人;重視有主人心、主動文化融入的人;重視能夠說到做到、言行一致、獨當一面、真正落地的人才。
要真正做到這些,老闆必須具備極高戰略眼光和領導力,張傳宗對自己的要求是:只有隨時學習不斷學習,才能產生「認知盈餘」,適應公司高速發展。
▲肆拾玖坊位於茅臺鎮7.5平方公裡醬香酒核心產區,緊鄰赤水河畔
創業之初,張傳宗就分別學習了IT知名企業的組織、文化建設;小米粉絲營銷、華為「全員持股」;OPPO、VOIO「廠商一體化」精髓,創立了肆拾玖坊獨有的組織構架、營銷模式、企業文化。
在初心會創始人王挺看來,作為肆拾玖坊創始人,張傳宗的氣質猶如李雲龍之於獨立團,深深為公司刻上烙印。5年來,肆拾玖坊從最初的「眾籌+社群」幾次迭代,目前又進軍新零售,學習型組織的基因,成為肆拾玖坊短短五年之內,脫穎而出的原動力。
劉備式CEO
肆拾玖坊,無疑是一家「牛人輩出」的公司。
餘世維團隊、格局商學團隊……國內一大批教育培訓機構,紛紛成立了肆拾玖坊分公司。
「有的公司,從老闆到員工一起投奔了肆拾玖坊,張傳宗對於亟需的人才,捨得『要錢給錢,要股給股』」,有業內人士表示。
2019年,張傳宗接觸到一家諮詢培訓公司,並希望對方加盟,約請為公司服務。但對方以業務較多為由婉拒了。
張傳宗不甘心,再約對方負責人相見並訂好機票,在一艘遊艇上兩人同住一個房間。徹夜長談後,對方對肆拾玖坊商業模式有了深刻認識了解。如今,雙方早已達成深度合作。
多位了解肆拾玖坊人士表示,肆拾玖坊能夠快速做大,除諸多因素外,張傳宗的「劉備式」CEO管理方法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劉備式CEO,首先在於敢放權。由於實行全員持股,張傳宗作為創始人股份並不算高,很多人擔心會不會「失控」。但實踐證明,全員持股極大調動公司上下積極性,公司的管理也沒有變形。
張傳宗表示,小時候在農村,因為學習好經常收到羨慕的目光,中學階段,自己每天花一個小時和同學分享學習心得、經驗,養成了願意與別人分享的習慣,創立肆拾玖坊,也始終堅持了這一傳統。
肆拾玖坊成立之初,有分公司一時打不開局面。張傳宗又拿出當年高中「分享」的精神,扶上馬還要送一程,熟悉這段故事的人表示,通過手把手的分析,指導,這家分公司已經成為肆拾玖坊業績突出的公司。
劉備式CEO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真正做到了「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肆拾玖坊成立之初,便設計了很好的利益分配機制,全員持股保證了每個人都能收穫公司發展帶來的收益,成為公司五年高速成長的穩定器。
當然,公司發展壯大後也有矛盾,甚至有人退出,但張傳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都平安度過。
有熟悉肆拾玖坊的人士分析,作為公司創始人,張傳宗聰明但又不乏農家子弟的憨厚,能做到「財散人聚、財聚人散」,時刻體現出真誠。創立之初肆拾玖坊便形成了這種文化,雪球越滾越大,文化也就薪火相傳。
三國演義中劉備打江山,提出「伸大義於天下」的主張。張傳宗創立肆拾玖坊,同樣提出「未來要搞49個產業,圍繞中產家庭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讓他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時,他又能夠從文化、戰略、學習型組織等方面,讓這一願景演進為商業模式。
也許,這才是肆拾玖坊的靈魂和商業底層,也是肆拾玖坊5年25倍增長的終極密碼。
五年野蠻生長,2019財年,肆拾玖坊醬香白酒營收已經突破10億,張傳宗又提出更高目標。
2015-2019年,肆拾玖坊通過「取勢、明道、尚法」,選準醬酒賽道,通過「起於眾籌、成於眾創、興於聯盟、達於裂變」的16字模式,深耕存量經濟實現崛起。
下一個五年,公司要通過「優術、善器」,通過產業重構357法則,共商共建共生聯盟,布局肆玖連鎖、肆玖小酒館、肆拾玖坊網紅電臺等,發力新零售。
張傳宗對此信心滿滿:下一個五年,肆拾玖坊不僅銷售要衝百億,商業模式要先進,文化打造也要成功。
你怎麼看張傳宗的創業心路和肆拾玖坊的發展模式?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