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迎新起點 陸家嘴金融城煥新顏再出發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階段性收官之年,也是新的起點。在近日結束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來自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高校等的眾多專家學者圍繞未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進行了熱烈討論。
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科技是重要引擎,這也是論壇上的主要議題。如今,上海正在加快推進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探索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
作為上海金融中心的一大亮麗名片,陸家嘴金融城乘著東風邁上了新的臺階,正著力打造全球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尤其是第三季度即將亮相的陸家嘴濱江中心,更彰顯著蓬勃生機,將引入金融科技、新經濟產業以及金融機構總部企業,在未來形成陸家嘴濱江總部集聚區。
「這裡將成為陸家嘴濱江金融帶上舉足輕重的商務集群新地標,賦能區域產業結構提檔升級。」華潤置地華東大區寫字樓管理部副總經理田際楓如是說道。
承載金融科技建設
陸家嘴金融城,作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已成為金融領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試驗田和主戰場,金融科技無疑是發力重心。陸家嘴金融城一直深耕和推動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致力培育和集聚一批金融科技領域優秀企業。
如今,陸家嘴金融城顯然迎來了更好機遇——濱江45公裡岸線全面貫通,公共空間配套延展,黃浦江沿著國際濱水岸線一路流動,讓一線濱江的潛力空間一躍飛升。
其中,佔據金融城核心區位的陸家嘴濱江中心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引入金融科技公司的排頭兵。陸家嘴濱江中心由華潤置地與上海地產集團聯合打造,總體量約20.4萬平方米,位於長三角經濟泉眼位置,踞守世界級濱水岸線。
在陸家嘴濱江中心亮相之初,備受矚目的區域首個金融科技產業園就落地其中,注入知名科技創新生態平臺Plug and Play中國(下稱「PNP中國」)。這一金融科技創新平臺旨在聯合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及全球高度的領先金融科技生態圈,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設。
在陸家嘴金融城的政策扶持下,這一創新平臺的打造,也將充分借力PNP中國的科技金融平臺作用及科技行業資源優勢,基於華潤置地與上海地產集團的綜合開發與運營實力,為傳統金融產業鏈的衍生發展、推動金融機構完成科技創新轉型,提供從硬體、服務到生態的完整支撐。
據悉,除金融科技產業園外,陸家嘴濱江中心目前已與幾家金融總部籤約,金融企業總部將在這裡開啟新一輪的數位化轉型,譜寫金融創新新篇章。
另據介紹,陸家嘴濱江中心是陸家嘴最後一片、面積最大的臨江開發的甲級商務集群,包含8棟現代化智能商務樓宇,另有約1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規劃業態包括商務簡餐、商務宴請、便利服務、生活方式、運動健身及複合型展示空間等。
打造總部企業集群
不止於發力金融科技,在金融對外開放進程中,打造總部經濟也是上海的一大標籤。自2002年出臺全國首個吸引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政策以來,上海總部經濟經過18餘年的發展已取得了明顯成績。
尤其是在上海加速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背景下,更吸引了一大批境內外機構落戶於此。數據顯示,在外資機構集聚方面,上海無論是外資金融機構數量還是業務規模,均位居全國第一。
其中,陸家嘴金融城承擔著重任。截至目前,陸家嘴區域已匯聚外企、央企、國企和民企等各類總部機構逾600家,總部經濟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去年年初,陸家嘴管理局還提出「雙百工程」,即億元稅收樓宇突破100幢、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突破100家。
值此之際,陸家嘴濱江中心可謂應時而生,將全面助力陸家嘴總部經濟的建設。總部企業的集聚離不開完善的硬體配套設施,陸家嘴濱江中心的獨棟智能樓宇,環抱於上海內環線內,立體交通十分便捷,可確保企業標識、形象的多維度展示,同時,屋頂花園、共享會議中心、社交空間等特色空間前瞻企業總部的使用需求。企業總部作為企業文化的載體與企業溝通方式的釋放平臺,與陸家嘴濱江的標誌性地標交融一體,激活企業身處上海的世界級總部經濟紅利。
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開放的辦公空間、豐富的業態結構、完善的商務生活服務,陸家嘴濱江中心成為承載總部經濟的絕佳載體,繼PNP中國之後,陸家嘴濱江中心迎來盒馬的加入,攜手在線新經濟頭部企業,為區域產業結構的提檔升級賦能。
陸家嘴濱江中心承載金融科技建設,打造總部企業集群,可以預見,這裡將助力陸家嘴金融城建設成為全球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未來將有更多金融升級、科技創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