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小松 馬豔
□ 通訊員 謝東曉
2019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數字平安建設駛入快車道,全市政法各部門先後啟動建設一批政法信息化平臺項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求,為北海政法工作跨越式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北海市海城區止泊園小區曾是治安混亂的傳銷「重災區」。近年來,小區推出「基層黨建+社區警務+N」機制,小區成立黨支部,民警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建設成為了擁有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車禁系統、人行通道人臉識別以及周界防護系統、巡燈系統等一系列前端感知設備的「智安小區」,讓企圖進入小區作案的不法分子無所遁形。由此,止泊園小區也由原來的傳銷「重災區」變為「零傳銷」小區,成為海城區無傳銷小區示範點。
「智安小區」建設是北海市依託信息化讓居民暢享平安幸福之家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19年5月,北海市被定為數字平安廣西建設試點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數字平安北海」作為「智慧北海」子項目來統籌推進。市委政法委統籌推進數字平安北海規劃編制,用科技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全市政法工作水平。
2020年9月,鐵山港區政法單位開展跨部門辦案平臺試點工作,在平臺上流轉刑事案件辦理,打破政法部門數據利用壁壘,實現政法單位協同辦案,促進辦案效率大幅提高,有效解決政法機關「案多人少」的問題。
2020年10月,北海市綜治訴求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平臺主要幫助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治安隱患、傳銷詐騙、消防隱患、邪教危害、執行拖欠等問題。群眾可以通過「北海政法」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二維碼,註冊進行投訴舉報,訴求人提交訴求後,平臺將第一時間流轉至有關部門辦理。
目前,北海市依託綜治中心,積極發揮多網融合工程信息化功能,搭建全市公共視頻安全建設體系,全面提高服務管理實效。政法各部門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智能化革新舉措。北海市中院打造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的現代化「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實現「審判流程網絡化、庭審活動數位化、卷宗管理信息化、司法信息公開化、行政辦公無紙化」。北海市公安局先後投入180多萬元建成四大信息系統,實現了警情歸口入網和全程回溯,有效解決受立案「最初一公裡」的監管難題;「北海市公安局涉案財物管理信息平臺」的研發,破解了涉案財物管理難題。
「信息化水平提升是新時代的重要衡量指標,隨著『數字平安北海規劃』提上日程和信息化建設的全面實施,信息化發展將為北海政法工作帶來重大改變和創新。」北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王普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