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電影《奇蹟男孩》:讓所有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克服社交恐懼

2020-12-18 李思穎小番茄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孩子的心理問題是作為父母重視的一方面,也是當今社會上人們所關注的方面,因為雖然說現在的社會發展好,但是正是因為現在的社會發展好,導致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容易出現心理上的問題。現在社會壓力過於大,所造成的生活壓力及心理壓力也很大,導致人們在心理上有過多的壓力以及過多的問題,導致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那將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若是不能夠很好的去處理,那麼將會導致孩子一生的生活在陰影當中,會使得孩子的心理問題一直延續下去,導致孩子出現不好的心理狀況有消極的心理,或者是出現了心理缺陷。其實現在有很多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大多都是因為心理上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在行為,在生活上出現了一些毛病。而社交恐懼症其實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問題,正是因為心理上害怕去見到陌生人,害怕和人家接觸,從而導致孩子不敢跟其他人相處,使得孩子對於社交產生了障礙,產生了恐懼感。而對於孩子社交恐懼感,父母要懂得去適當的處理,而父母可以從《奇蹟男孩》這部電影當中去獲得靈感。

一:解析《奇蹟男孩》

這部電影的主角奧吉是一個身有缺陷的人,他從出生到他現在已經做了27次的手術,這些手術在他臉上留下了不可小覷的疤痕,導致他的臉上有很多傷痕不能夠去見其他人,一旦出去外面將會嚇到其他人以及受到其他人的嘲諷。他的父母在他小的時候就為他帶上了太空盔,他從小就在父母給他虛構的美好世界裡生活,他沒有和其他人能夠進行親密的接觸,沒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相處過,因此他一開始是不知道自己的面容是會受到其他人嘲笑。

就在他八歲的時候,他的父母認為不能夠繼續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不能夠去因為他的面容而影響到孩子的發展,父母希望能夠讓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能夠去坦白的面對外面的世界能夠和其他人相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因此他的父母就讓他去上學。但是上學之後奧吉卻是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嘲諷,當他頂著這樣的臉在學校裡面走的時候,四處都是對他臉的嘲諷,總是會去排斥他議論,甚至沒有人願意去親近他與他相處。

也正是因為學校裡的同學對他過於排斥過於嘲諷似的,奧吉的心靈受到了傷害,他慢慢害怕去學校,害怕和其他人相處,害怕自己的面容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嘲諷以及排斥。奧吉很討厭去學校,他越來越恐懼和別人相處,也害怕走出自己的世界,受到他人的傷害,二姐不願意去上學,他認為去上學會讓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

他的父母家人知道他因為他的臉部而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於是他的媽媽就去鼓勵他走出自己的世界,並且告訴他每個人都是有缺陷的,但是每個人都是擁有生活與其去外界接觸的權利,一個人的好與壞並不是根據臉上的好與壞來決定的。正是因為家人的鼓勵,使得二級旺旺去走出自己內心的傷害,慢慢去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懼。

同時在學校當中他受到了老師的幫助以及尊重,學校的校長看到二級受到其他同學的排斥以及嘲諷。校長很是尊重二級,讓二群能夠去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同時也教訓了那些嘲諷奧吉的人,在一個會上,校長讓二級勇敢地站在眾人的面前去坦白自己臉上的缺陷二級能夠去正視自己同時去邁出了自己的世界,向外界的世界展開他的雙手去擁抱屬於他的世界。

奧吉最終坦然的去面對自己的缺陷,走出了自己的恐懼,克服了自己的社交障礙以及恐懼,能夠去接納自己,同時他也收穫到了友情,收穫到來自所有人的尊重,他在學校慢慢開朗起來,同時也交上了好朋友。即使身有缺陷,但是每個人都有擁有去擁抱外面世界的權力,去,生活在光明之下去接觸自己所喜歡的所嚮往的東西。

二:克服社交恐懼的原因

1、願意接納自己

想要去克服社交恐懼,首先就要去直面自己的內心,去接納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陷,去勇敢的接納自己,這樣子才能夠對於自己有更大的接納以及接受讓孩子能夠去認識自己,正是自己不會因為自己的缺陷而產生自卑,這樣子孩子才能夠去正常的面對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夠去慢慢克服心理障礙,去擁抱外面的世界。因此想要去克服孩子的心理障礙,克服孩子的社交恐懼,首先第1步的就是孩子本身就要對於自己有接納的態度,能夠去勇敢的接納自己,正視自己的不足,總的就能夠去慢慢走出自己封閉的世界。

2、父母的愛和鼓勵

孩子克服社交恐懼,不單單需要自身的努力,更是需要身邊父母家人的愛以及鼓勵所有父母家人的愛才能夠給予孩子更大的勇氣,才能夠給孩子更大的安全感。因為有了父母家人的愛和鼓勵,孩子就會認為不管世界怎麼樣,家人都是不會放棄自己,父母是會永遠愛著自己,這就會讓孩子去擁有動力擁有勇氣的去面對外面對於自己的嘲諷以及排斥,孩子就會慢慢去接受,自己去克服社交的恐懼,去克服心理的障礙。因此父母的愛和鼓勵,使孩子克服這些恐懼的一個大的動力,以及能夠給孩子心靈上的安全感,不會讓孩子對於世界失去了安全產生敏感,從而去加劇孩子內心的恐懼。

3、外界人的接納以及尊重

孩子去克服社交恐懼,勢必就需要外界的人對女孩子有一定的接納以及尊重,這樣子才能夠讓孩子看到希望,才能夠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並不可怕,並不是一味的恐懼,因為外界的反應能夠給予孩子一定的反饋,能夠讓孩子去感受到外面的美好。因此想要往去克服孩子的社交恐懼,那麼勢必孩子周圍的人就要懂得去接納孩子以及尊重孩子,能夠去接納孩子的缺陷,尊重孩子的內心,從而去讓孩子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是美好的,並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麼黑暗,從而去慢慢打開自己的心扉去接納外面的世界,慢慢走出自己封閉的世界。

孩子的心理問題造成了孩子的社交恐懼,孩子一旦出現了社交恐懼,將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影響到孩子和其他人的相處,從而會引發到孩子以後長大所有的問題會影響到孩子孤僻的性格以及觀念的形成。所以要去克服孩子的社交恐懼,父母要有一定的措施,讓孩子能夠走出自己封閉的世界,去接納外面的世界。其實克服孩子的社交恐懼並不難,重要的是要父母如何去應對,如何去讓孩子能夠從心理上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從而去克服孩子的社交恐懼。

三:如何幫孩子克服社交恐懼

1、讓孩子認識自己

父母要懂得在生活中讓孩子去認識自己,正視自己接納自己,讓孩子能夠去對於自己本身的能力有足夠的認識,讓孩子能夠對於自己有足夠的自信,不會因為自身的不足而產生自卑感。父母要在生活中懂得去讓孩子能夠去正確的認識自己,懂得讓孩子去感受到自己所存在的能力,從而對於自己有足夠的認識,認對於自己有正確的態度以及想法,從而使得孩子能夠去正確的接納自己。

2、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

想要讓孩子去克服社交恐懼,首先就要讓孩子對於外面的世界有足夠的認識,讓孩子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美好不會因為外面世界的不好而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因此父母就要懂得多帶孩子去接觸外面的世界,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從而慢慢放下對於外面世界的戒備以及恐懼,自然而然孩子就會慢慢去解剖外面的世界,慢慢走出自己的封閉世界,不會去對於社交產生恐懼。

3、父母多陪伴孩子

其實孩子之所以對於社交有恐懼,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不能讓自己感受到安全,因此父母在孩子去社交,在孩子出去外面的時候,要懂得多陪伴孩子在身邊,多陪著孩子,讓孩子心裡有足夠的安全感。因此慢慢的父母給孩子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再慢慢的去放鬆對孩子的陪伴,從而使得孩子對於社交不會產生以往的恐懼感,會有足夠的安全,使得孩子會對於社交不再像以前那麼恐懼害怕。

社交恐懼是一種心理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發展,以及孩子在生活當中的相處以及成長,這對於孩子是有很大的阻礙,父母要懂得去發現孩子的社交恐懼,要了解到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社交恐懼的狀況。孩子之所以會出現社交恐懼,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孩子身上有缺陷有不足,不敢於將自己的缺陷公布於大眾之下,自己害怕會受到他人的排斥以及嘲諷議論的眼光。

想要讓孩子去克服恐懼,就得讓孩子首先去接納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陷,讓孩子能夠正面地對待自己的缺陷,接納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使得孩子從內心慢慢接受自己,讓自己能夠走出自己封閉的內心世界,從而去擁抱外面的美好。

我是李思穎小番茄,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奇蹟男孩》:奇蹟的誕生,反射出人性真善美的深層次思考
    影片上映後,備受家長和孩子的歡迎和喜愛,豆瓣評分8.6分,在具有教育意義的劇情片中難得可貴。《奇蹟男孩》可能不是最好的情感電影,但一定是最適合帶著孩子一起來看的電影,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感慨萬分。如果時光倒回,我希望我的父母帶著童年的我去電影院溫暖一次。
  • 《奇蹟男孩》因基因缺陷導致面部畸形孩子成長史,看不哭你打我
    《奇蹟男孩》因基因缺陷導致面部畸形孩子成長史,看不哭你打我 2020-12-12
  • 社交恐懼是什麼?該怎麼克服
    你是否因恐懼社交失去很多首先說一下社社交焦慮,社交焦慮(又稱作「社交恐懼」)就是指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基本症狀有在大街上走路,覺得別人都在觀察自己?有陌生人向你問時間,就會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打個電話要鼓很久的勇氣?要開會發表言論,緊張到說不出話?社交恐懼的人會對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焦慮,害怕成為社交的焦點。患者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時,產生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出糗或難堪。社交恐懼不僅可能是工作交際的短板,還可能影響戀愛生活。
  • 孩子驚慌失措,父母該怎麼做?幾個方法幫孩子克服恐懼
    在這些場景下孩子都流露出了恐懼的情緒,在表達著我害怕。家長往往會告訴孩子不要害怕,講道理的跟孩子說這些都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只是高一點,有什麼可怕的」 「外面都是路燈,你怕什麼」 「打個針就哭成這樣,以後還能幹什麼事兒」 「這一點也不陡峭你抖什麼呀,乾脆直接待在家裡好了」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表現出恐懼的情緒時會脫口而出一些批判指責,否定孩子甚至人身攻擊的話
  • 兒童期常見的三種恐懼,有一種幾乎所有娃都遇到,怎樣幫他克服?
    在我查閱了兒童心理學等相關資料後,發現在兒童期常見的恐懼有這三種—第一種:孩子怕黑、怕鬼怪、怕妖怪有父母說,孩子到了三四歲開始,變得開始怕黑了,問他為什麼害怕黑夜,他說害怕晚上會出來鬼怪。那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呢?
  • 「我們不怕,那都是假的」:為何父母苦口婆心,孩子依舊充滿恐懼
    因為兒童的心理髮育差異很大,有的12歲的孩子,可能心理年齡也就有8歲。孩子對恐怖的理解不同,認知上自然會產生偏差。根據皮亞傑的兒童泛靈論,2-7歲的孩子,會認為所有物體跟人一樣都是有情感有生命的,比如打碎一隻碗,他會問"疼不疼?"
  • 奇蹟男孩(Wonder):好的父母才是孩子的人生起跑線與加速器
    Hello 大家好,今天小意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奇蹟男孩。奇蹟男孩根據R.J.帕拉西奧的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融入普通學校,收穫友情,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故事。小男孩奧吉(雅各布·特瑞布雷飾)因面部缺陷,從小由母親伊莎貝爾在家中教導。伊莎貝爾是位全職的家庭主婦,雖然對奧吉關懷備至,但也理智地放手讓奧吉面對複雜的社會。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這幾種方法值得嘗試
    為什麼有人會有社交恐懼?對於一般人而言,雖然當眾講話時,會緊張,會不自在,但適應之後能很快克服,而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只要在公眾場合說話,就會擔心被人注視,害怕增加會出洋相,甚至嚴重到不敢出門見人。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各種因素,個性、生長環境、甚至遺傳都有可能是誘因。
  • 為什麼有些人會有社交恐懼?社交恐懼症該怎麼辦?
    對於很多人來說,會覺得社交恐懼是一種膽小、內向的表現,只要大膽一點就可以改變。但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這是一種煎熬,一種難以擺脫的痛苦。   為什麼有人會有社交恐懼呢?   對於一般人而言,雖然當眾講話時,會緊張,會不自在,但適應之後能很快克服,而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只要在公眾場合說話,就會擔心被人注視,害怕增加會出洋相,甚至嚴重到不敢出門見人。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各種因素,個性、生長環境、甚至遺傳都有可能是誘因。   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社交恐懼症嗎?
  • 一出去社交就感到緊張?掌握這5點,幫你輕鬆克服社交恐懼
    社交恐懼症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時常感覺受到他人的負面評判,從而導致自信不足、自卑、難堪、屈辱和沮喪。社交恐懼會讓人不斷逃避社交,不能發展正常、健康的人際關係,讓人深感孤獨和無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職場發展、愛情婚姻質量和心理健康。那究竟要如何克服社交恐懼呢?
  • 給社恐,6個技巧克服社交焦慮
    電影《簡單達蒙》 兒童社交焦慮障礙 孩子害羞是很正常的,但是有社交焦慮症的孩子比如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在課堂上讀書,和成年人說話,或者參加考試,這些都會讓他們感到痛苦。 很多患社交恐懼症的孩子甚至會厭學。 04.如何克服社交焦慮障礙?
  • 抑鬱症:父母如何幫助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克服社交恐懼症?
    文/阿秋抑鬱症的孩子多少都會存在一些社交恐懼症的心理,所謂的社交恐懼症就是:「跟人打交道覺得有困難、有恐懼感、有壓力感了,情緒體驗也是非常的負面。」那麼這些恐懼症來自哪裡呢?還是因為本身孩子就存在一些社交恐懼症的心理問題,加之抑鬱情緒的徒增,導致這種社交恐懼症不斷地加深呢?其實,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因為,抑鬱症會導致社交恐懼症的發生,而本身就有社交恐懼心理的人或者存在其它心理問題的人,也會因為抑鬱症的影響,使得社交恐懼心理的症狀凸顯出來。
  • 社交恐懼的本質是什麼?利用前額葉三大原則,可以有效克服恐懼
    社交恐懼是一種普遍現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社交恐懼感,比如,當你參加一個聚會,需要和一些陌生人交談時,或者你不得不面對一群陌生人發表一次上臺演講時,這些不自覺的恐懼感就會莫名的湧上心頭,有些嚴重的人,甚至一想到這樣的場景,就會進入極度緊張,焦慮與惶恐不安中。
  •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星星,每顆星星都閃閃發光
    有關家庭教育的電影很多,但是關於老師教育孩子的電影卻很少。老師作為孩子的「第二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地球上的星星》便是一部講述一個八歲男孩和他所讀寄宿學校的美術老師的故事。
  • 認識孩子情緒的發展,幫助孩子克服兒童期常見的恐懼
    白天偶爾聽到鄰居媽媽說起她家四歲女兒本來都自己睡了由於近期怕黑又要陪睡的事情,其實大多數這個年齡段兒童都曾有過怕黑怕怪獸怕動物的這些的常見恐懼,他們與兒童的認知及情緒發展有關。一方面他們獲得了情緒理解能力,能更好的談論自己的情緒並且對別人的情緒做出恰當的反應。另一方面,他們也能更好的進行情緒自我調節,尤其是對強烈的消極情緒的調節。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情緒能力有相當大的影響,而這些又對同伴關係和兒童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1.
  • 家長如何幫孩子克服恐懼,這幾招可能會幫助到你
    有些孩子天生就膽子小,只要家長不在身邊那都不敢去;有些孩子則是對特定的東西感到害怕,其實害怕某些東西這都是正常的行為,但是有些害怕往往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還處於孩童時期,由於個人能力的弱小和對很多事物的不了解,很容易對許多事物產生恐懼。
  • 要怎麼克服心理疾病?
    實際上,我接觸過的幾乎每個人,包括我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或多或少地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其實,我們都是帶著心理問題在生活。不同的是,有些人陷在心理問題之中日益消沉,而有些人卻能做到帶著心理問題去積極生活。
  • 孩子膽小害怕時,家長別只會說「別怕」,這才是克服恐懼的良藥
    娟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恐懼的事物,他們怕黑,怕一個人走路。當孩子感到恐懼的時候家長往往會說「別怕」,可是安慰式的教育好像並不能幫孩子戰勝恐懼。也就是說孩子對某些東西產生了「心理陰影」一直都沒有走出來,這時候不應指責孩子膽小,畢竟孩子的經歷不是由他們自主選擇的,家長應該想辦法幫他們克服。2.
  • 兒童身心教育必看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奇蹟男孩》千萬不可錯過
    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價值觀的形成,人格的塑造都與這一時期息息相關。兒童的成長階段就像是一塊拼命吸吮的海綿,會從外界學習很多東西,其中就包括做人的道理。就比如,有許多優秀的影片不僅好看,還極具教育意義。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兒童必看電影排行榜前十名,一起來看看。10.
  • 直面恐懼,才能最終克服恐懼
    最近在讀希阿榮博堪布的《次第花開》,裡面有一章是寫關於克服恐懼的話題。「恐懼」 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自己仍然清楚的記得,在過去的這幾年中我也曾無數次深陷在焦慮和恐懼的漩渦中抽不了身,那種狀態真的可以用煎熬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