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鋼: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網狀傳播結構已形成

2021-01-11 搜狐網

  5月23日下午2點,中國人民大學"通識教育大講堂•跨文化溝通系列公開講座"第七講在1602教室準時開講,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高鋼教授主講,講座主題為"資訊時代的跨文化傳播——網絡信息傳播及對社會運行的影響",講座持續了三個小時。

  高鋼教授首先從谷歌地球、微軟人立方等信息技術應用的實例展開,通過大量生動圖片介紹了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網絡信息傳播對社會運行方式的改變。他認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類共創信息與共享信息的平臺,在網際網路的積極推動下,公眾的知情範圍不斷擴大、表達空間不斷擴展、監督權力不斷加強、參與機會不斷增多、協商機制開始呈現。同時,社會運行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主要表現在個體信息的公共傳播平臺迅速普及、信息的網狀傳播結構形成等方面。高鋼教授還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智能便攜終端、雲計算服務的發展是影響信息傳播模式改變的三大技術,他們的集成導致網融合、微傳播、泛關聯、大協作等信息集散和傳播模式的改變。

  互動交流中,同學們就"網絡實名制的推行"、"政府開官方微博"、"媒體及當代青年在資訊時代所應擔負的責任"等話題踴躍提問,高鋼教授一一回答,講座在熱烈掌聲中結束。

相關焦點

  • 把握網際網路結構新發展
    網狀模型是網際網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模型,為防止通信系統在核戰爭中被徹底摧毀,1969年,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開始構建阿帕網,將美國四個研究機構的四臺計算機連接起來,網際網路就此誕生。無論從網際網路的起源還是從其名稱看,網狀結構是其核心特徵。在計算機網絡領域的學術定義中也這樣描述,「網際網路是指將世界範圍計算機網絡互相連接在一起的網際網絡」。
  • 全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特點規律探析
    新媒體傳播既實現了全球覆蓋,又能在內容上橫向容納世界各地的信息、縱向容納發展過程的信息,呈現出時間與空間的二維化特性,正是信息集納的廣度與深度形成了網絡傳播的海量特點,遠遠超出傳統媒體新聞提供的有限的、少角度的、少層次的、單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服務。新聞信息傳播的海量性,使得資訊時代「內容為王」法則更加凸顯,優質內容仍然是贏得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搭建高效口碑傳播矩陣
    人類的傳播歷史經歷了四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口語傳播時代、文字傳播時代、印刷傳播時代以及電子傳播時代。口語傳播時代與語言的誕生息息相關,語言的誕生使人類徹底擺脫了「與狼共舞」的野蠻狀態。文字的出現使人類進入了更高的文明發展階段,印刷傳播時代的到來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而電子傳播時代的開啟則讓信息突破了時空限制,讓信息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量的傳播。
  • 融媒體時代下的疫情信息傳播與管理
    在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愈發複雜、體量愈發龐大,涉及的主題與主體也愈發多元化。疫情暴發以來,融媒體充分利用立體式、全覆蓋的宣傳網絡,提高了防疫信息的覆蓋面和到達率,在疫情防控信息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陳根:網際網路時代下,群體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當我們對群體情緒的產生機制有更多了解時,或許我們也能夠更加理解網際網路時代下情緒生態。曾有研究通過分析Twitter文本來研究網民對主觀幸福感的表述,最終發現群體成員之間的同質性是人們在網際網路中實現社會聯結的重要因素。成員在社群通過分享、回復、轉發、評論進行多點對多點的立體網狀式互動信息交流,實現情緒的相互感染,而消極的情緒則更容易在網絡中相互感染。
  • 網際網路時代的高效運作技能
    當手機5分鐘都處於一個工作界面時,拉一下下拉菜單,就有了很多來自其他APP的推送信息,以及來自工作微信、工作釘釘信息的隨時幹擾。面對隨時幹擾的信息,我們只能快速處理信息,然後即時切換到下一界面。網際網路時代的特徵:永遠在線,隨時幹擾,信息變多,即時切換。
  • 鋼套鋼直埋蒸汽保溫鋼管綿陽實體商產品結構穩定精度高
    鋼套鋼直埋蒸汽保溫鋼管綿陽實體商產品結構穩定精度高   排潮管還能起到觀察和報警的作用,及檢測直埋管道在常年運行由於補償器、工作管等破壞引起的蒸汽洩漏並及採取措施進行修,以確保熱力網正常運行,這是直埋熱力網設計應注意的關鍵位。
  • 網狀結構筆記工具是一陣風嗎?
    Roam Research Report ——理念與功能 與此同時,許多老牌或新興、免費或付費的網狀結構筆記工具也進入了用戶的視野。對於這樣的工具,大家的態度各不相同,在 Matrix 社區中也見到了正面、反面、觀望等多種態度和聲音。那麼——網狀結構筆記工具到底適合誰?我們又能怎樣使用它?它只是一陣風嗎?
  • 星形拓撲,環形拓撲網狀拓撲
    在這個環形星座中,可以有兩種信息流動方式:一種是單向的,即星座中的信息沿著一顆衛星傳向下一顆衛星,不會反方向傳輸;另一種是雙向的,即根據距離的遠近來決定信息傳輸的方向。後一種的控制和網絡管理要相對複雜些環形星座的主要優點是結構簡單,並因此使得路由選擇、通信接口、網絡管理相對簡單,實現起來比較容易,而且多個環形的星座通過地面信關站互聯,可形成較大面積的地面覆蓋。
  • OPTC光影Optical Network一個能夠解決無線網狀網絡問題的項目
    通過使用設備上的現有無線技 術,這些設備可被用於形成一個無線網狀網絡,從而創建一個大規模的異構網絡HetNet。Optical Network是一個能夠解決無線網狀網絡問題的項目,它將構建一個可以真正被稱為p2p 的網絡和平臺,將特定的無線網狀網絡中的用戶連接起來,向所有人提供通向新網際網路世界的路徑。
  • 梁春曉: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創新和公益轉型
    網際網路時代的三大特徵和動力在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網際網路時代擁有新基礎設施、新生產要素和新結構等三大特徵和動力。新基礎設施即雲網端,亦即雲計算、網際網路和智能終端。今天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所依賴,除了土地、鐵路、公路和機場這些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已經存在的基礎設施之外,又加上了雲計算、網際網路和智能終端這樣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基礎設施。
  • 蒸汽鋼套鋼的管道陽江廠家產品結構組成及特點
    蒸汽鋼套鋼的管道陽江廠家產品結構組成及特點   蒸汽鋼套鋼的管道陽江廠家產品結構組成及特點無論採用哪種施工方法,都不會出現環空、開裂和分層等缺陷。
  • 中國網際網路治理模式的形成與嬗變(1994-2019)
    1998年6月,微軟Windows98作業系統發布,不僅令 PC 開始走進普通公眾的生活,並且,由於它全面集成了Internet 標準,為更多家庭與個人接入網際網路鋪平了道路。隨著普及率提升,網際網路作為一種信息通訊技術真正對中國社會形成了直接建構,其自身也由于越來越多地被當作「點對面」信息單向傳播的媒介而具備了社會屬性。
  • 鋼套鋼蒸汽管道滑動荊門實體商產品的主體結構
    鋼套鋼蒸汽管道滑動荊門實體商產品的主體結構 ,「ls8rrqa7r」鋼套鋼蒸汽管道滑動荊門實體商產品的主體結構該產品具有良好的耐化學性和耐水性。內滑動型保溫鋼管是由輸送介質的鋼管+矽酸鹽或微孔矽酸鈣+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外套鋼管+玻璃鋼殼防腐保護層結構構成。將熱縮帶膠層向內包覆在接口處,並熱縮帶在搭接處居中方位。鋼套鋼保溫管是由輸送介質的鋼管,高密度聚乙烯外套管,以及鋼管和外套管之間的硬質聚氨酯泡沫保溫層緊密結合而成。
  • 網狀網絡平臺:開啟家庭連接新時代
    Qualcomm®網狀網絡平臺旨在為家庭中的每一個終端帶來穩健如一的連接,並提供語音控制功能、集中式管理和安全保障,實現最佳連接性的智能體驗。 Wi-Fi無死角覆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客廳的滿格Wi-Fi信號下暢玩遊戲、看視頻,到了臥室,卻只有一格信號,畫面卡在屏幕上一動不動。
  • 宣城市鋼套鋼蒸汽管道跨越結構計算
    宣城市鋼套鋼蒸汽管道跨越結構計算 ,「ls8rrqa9o」   宣城市鋼套鋼蒸汽管道跨越結構計算    由於芯棒光滑度差或芯棒光滑劑的溫度轉變不充分,可能會出現內部結疤。保溫性能卓越,是目前國內所有建材中導熱係數低(≤0。
  • 鋼來鋼往:直擊黑色大宗商品痛點 開啟產業智能化時代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消費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然而,屬於B端的產業網際網路已經佔據一壁江山,發展勢頭正盛。在產業網際網路的大趨勢之下,黑色大宗產業鏈也逐漸邁進了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新時代。  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創新的成功是用經濟成功來衡量的。所以,只有把創新用於實踐之中,創造價值出真正的價值,才算是成功。其中,「從痛點出發」是企業創新常用的一種方法。
  • 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組織結構
    一旦出現問題,根本無從追溯,因為不知道是在哪個環節哪個人在傳達信息的時候出現了偏差或者在理解上級命令的時候出現了偏差。最後導致員工做出的東西不是領導要的,交付給客戶的產品和客戶的需求相差甚遠。很多公司的領導都覺得自己的流程設計的很精妙,崗位職責劃分清晰,績效考核完整配套,財務核算精確無誤,可就是無法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
  • 鋅鋼圍欄的結構及特點!
    今天,編輯將向您介紹鋅鋼圍欄的知識要點,鋅鋼圍欄是由鋅合金材料製成的陽臺圍欄,鋅鋼圍欄由於具有強度高,硬度高,外形美觀,色彩鮮豔等特點,目前已成為現代護欄的主流產品,傳統護欄使用的是鐵條和鋁合金材料,這些材料需要電焊和其他技術,它們的質地柔軟,顏色單一,而鋅鋼圍欄不一樣,鋅鋼圍欄完美地解決了傳統護欄的缺點
  • 在微時代做好學術成果微傳播
    微博、微信等微應用平臺每天都在推送各種信息,人們利用朋友圈實現信息的二次、三次甚至N次傳遞或傳播。這種「微」環境為學術期刊及學術成果的傳播創造了新的機會。圖片來源:CFP何謂「微時代」?有學者指出:「『微時代』就是當下我們所處的『微媒體』不斷更新、『微內容』不斷生產、『微傳播』不斷進行、『微應用』不斷出現、『微用戶圈』不斷形成的時代。」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文化」「微思想」「微觀念」等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微博、微信等微應用平臺每時每刻都在向我們推送著各種新鮮、新潮的信息,我們又利用朋友圈實現信息的二次、三次甚至N次傳遞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