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與ARM開發板的入門建議

2021-01-04 電子產品世界

第一,學習基本的單片機編程

對於學硬體的人而言,必須先對硬體的基本使用方法有感性的認識,更必須深刻認識該硬體的控制方式,如果一開始就學linux系統、學移植那麼只會馬上就陷入一個很深的漩渦。我在剛剛開始學ARM的時候是選擇ARM7(主要是當時ARM9還很貴),學ARM7的時候還是保持著學51單片機的思維,使用ADS 去編程,第一個實驗就是控制 led。學過一段時間ARM的人都會笑這樣很笨,實際上也不是,我倒是覺得有這個過程會好很多,因為無論做多複雜的系統最終都會落實到這些最底層的硬體控制,因此對這些硬體的控制有了感性的認識就好很多了 學習單片機的編程的同時要好好理解這個硬體的構架、控制原理,這些我稱他為理解硬體。所謂的理解硬體就是說,理解這個硬體是怎麼組織這麼多資源的,這些資源又是怎麼由cpu、由編程進行控制的。比如說,s3c2410中有AD轉換器,有GPIO(通用IO口),還有nandflash控制器,這些東西都有一些寄存器來控制,這些寄存器都有一個地址,那麼這些地址是什麼意思?又怎麼通過寄存器來控制這些外圍設備的運轉?還有,norflash內部的每一個單元在這個晶片的內存中都有一個相應的地址單元,那麼這些地址與剛剛說的寄存器地址又有什麼關係?他們是一樣的嗎?而與 norflash相對應的nandflash內部的儲存單元並不是線性排放的,那麼s3c2410怎麼將nandflash的地址映射在內存空間上進行使用?或者簡單地說應該怎麼用nandflash?再有,使用ADS進對ARM9行編程時都需要使用到一個初始化的彙編文件,這個文件究竟有什麼用?他裡面的代碼是什麼意思?不要這個可以嗎?諸如此類都是對硬體的理解,理解了這些東西就對硬體有很深的理解了,這對以後更深一步的學習將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跳過這一步,我相信越往後學越會覺得迷茫,越覺得這寫東西深不可測。因為,你的根基沒打好。

第二,使用linux系統進行一些基本的實驗。

在買一套板子的時候一般會提供一些linux的試驗例程,好好做一段時間這個吧,這個過程也是很有意義的,也是為進一步的學習積累感性認識,你能想像一個從沒有使用過linux系統的人能學好linux的編程嗎?好好按照手冊上的例程做一做裡面的實驗,雖然有點娃娃學走路,有點弱智,但是我想很多高手都會經歷這個過程。 在這方面我們深藍科技目前沒有計劃提供相應的例程,主要是開發板的提供商會提供很豐富的例程,我們不做重複工作,只提供他們沒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給大家。

第三,研究完整的linux系統的的運行過程。

所謂完整的linux系統包括哪些部分呢? 三部分:bootloader、linux kernel(linux內核)、rootfile(根文件系統)。 那麼這3部分是怎麼相互協作來構成這個系統的呢?各自有什麼用呢?三者有什麼聯繫?怎麼聯繫?系統的執行流程又是怎麼樣的呢?搞清楚這個問題你對整個系統的運行就很清楚了,對於下一步製作這個linux系統就打下了另一個重要的根基。介紹這方面的資料網上可以挖掘到幾噸,自己好好研究吧。

第四,開始做系統移植。

上面說到完整的linux有3部分,而且你也知道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和作用,那麼現在你要做的便是自己動手學會製作這些東西。 當然我不可能叫你編寫這些代碼,這不實現。事實上這個3者都能在網下載到相應的原始碼,但是這個原始碼不可能下載編譯後就能在你的系統上運行,需要很多的修改,直到他能運行在你的板子上,這個修改的過程就叫移植。在進行移植的過程中你要學的東西很多,要懂的相關知識也很多,等你完成了這個過程你會發現你已經算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高手了。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很有研究精神的話你必然會想到看原始碼。很多書介紹你怎麼閱讀linux原始碼,我不提倡無目的地去看linux原始碼,用許三多的話說,這沒有意義。等你在做移植的時候你覺得你必須去看原始碼時再去找基本好書看看,這裡我推薦一本好書倪繼利的《linux內核的分析與編程》,這是一本針對linux-2.6.11內核的書,說得很深,建議先提高自己的C語言編程水平再去看。 至於每個部分的移植網上也可以找到好多噸的資料,自己研究研究吧,不過要提醒的是,很多介紹自己經驗的東西都或多或少有所保留,你按照他說的去做總有一些問題,但是他不會告訴你怎麼解決,這時就要靠自己,如果自己都靠不住就找我一起研究研究吧,我也不能保證能解決你的問題,因為我未必遇到過你的問題,不過我相信能給你一點建議,也許有助你解決問題。 這一步的最終目的是,從原始碼的官方主頁上(都是外國的,悲哀)下載標準的原始碼包,然後進行修改,最終運行在板子上。 盜用阿基米德的一句話:「給我一根網線,我能將linux搞定」。

第五,研究linux驅動程序的編寫。

移植系統並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是開發產品,做項目,這些都要進行驅動程序的開發。Linux的驅動程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linux2.4和 linux2.6的編寫有相當大的區別,就是同為linux2.6但是不同版本間的驅動程序也有區別,因此編寫linux的驅動程序變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對於最新版本的驅動程序的編寫甚至還沒有足夠的參考資料。那麼我的建議就是使用、移植一個不算很新的版本內核,這樣到時學驅動的編程就有足夠的資料了。 這部分的推薦書籍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推薦幾本學習嵌入式linux的書籍》。 第六,研究應用程式的編寫。 做作品做項目除了編寫驅動程序,最後還要編寫應用程式。現在的趨勢是圖形應用程式的開發,而圖形應用程式中用得最多的還是qt/e函數庫。我一直就使用這個函數庫來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不過我希望你能使用國產的MiniGUI函數庫。盜用周杰倫的廣告詞就是「支持國產,支持MiniGUI」。 MiniGUI的編程比較相似Windows下的VC編程,比較容易上手,效果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我曾使用過來開發ARM7的程序。記住,問題是學習的最好機會


相關焦點

  • ARM與嵌入式linux入門建議
    也許你會注意到,現在做嵌入式的人中,做linux研究的人遠比做WinCE的人多,很多產家提供的資料也是以linux為主。我一直很難理解,其實WinCE的界面比linux的界面好看多了,使用起來也很方便,更為重要的是,WinCE的開發和Windows下的開發基本一樣,學起來簡單得多,但是學linux或者使用linux做嵌入式的人就是遠比WinCE多。
  • ARM在嵌入式linux內核裁剪與移植的應用
    嵌入式linux是大勢所趨,其巨大的市場潛力與醞釀的無限商機必然會吸引眾多的廠商進入這一領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9868.htm1 嵌入式linux作業系統Linux是一類Unix計算機作業系統的統稱。Linux作業系統的內核的名字也是Linux.Linux作業系統也是自由軟體和開放原始碼發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 arm開發板與樹莓派有什麼區別
    樹莓派就是將你電腦機箱裡的大部分東西都集成到了一塊電路板上的 微型電腦,接上顯示器滑鼠鍵盤等等 東西 和你的電腦沒啥實質的區別,作業系統不一樣這個是基於linux的系統。      一個是固定的平臺,更像是電腦的硬體平臺,接口和引出的引腳很少,只能接屏幕,網絡等等,獨立的引腳很少,沒開發板那麼靈活   ARM更加底層,樹莓派把複雜的底層開發工作給封裝起來,所以更容易入門   樹莓派和其他 arm 開發板的本質區別   樹莓派的定位並不是一塊用來做嵌入式開發的開發板,而是一個廉價並且高性價比的可以在一定程度取代
  • 初學嵌入式linux及ARM開發板的五點建議
    在這方面我們深藍科技目前沒有計劃提供相應的例程,主要是開發板的提供商會提供很豐富的例程,我們不做重複工作,只提供他們沒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給大家。  第三,研究完整的linux系統的的運行過程。  所謂完整的linux系統包括哪些部分呢?
  • 移植SSH到ARM Linux開發板成功
    最近決心解決這個問題,在google上查到沒有找到lxx其實時沒有找到libxxx.so,然後與友善2440比較了下,發現果真是arm-none-linux-gnueabi/libc/lib下缺少libgcc_s.so。最後一步問題總結是我編譯的時候遇到等所有問題,後一一化解,成功移植。所以,如果你在編譯等時候出錯,查看最後的問題總結,應該可以找到答案。
  • 新手學習嵌入式Linux和Android開發板推薦
    一,確定目標,linux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概念。想全部吃透是不可能的。理想的說,搞懂linux,就可以做所有工作。個人更傾向於說想做什麼樣工作,需要側重學linux的哪部分。二,選擇開發板學習嵌入式離不開開發板,選擇一款合適的開發板會讓學習事半功倍。對於學習來說嵌入式開發板的選擇要看幾點。
  • ARM開發板如何安裝Linux系統
    注意:本小節假定您已經連接好開發板的和PC機之間的串口和USB口,並把開發板設置為NORFlash啟動,系統更新和安裝完畢請設置為NandFlash
  • 嵌入式Linux學習方法 適合初學者設計學習計劃
    又是arm,又是linux,又是uboot頭都大了。不知道自己究竟從哪裡開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61182.htm  下面就跟著我學習設計嵌入式工程師的修煉日記吧!
  • ARM和Linux交叉開發環境的搭建過程
    摘要:交叉開發環境是嵌入式Linux開發的基礎.後續的開發過程幾乎都是基於此環境的。而ARM作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嵌入式RISC微處理器。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嵌入式處理器。本文內容包括基於32位ARM920T核「GEC2410」開發板的硬體結構和嵌入式Linux交叉開發環境的概念和配置.開發工具的使用以及交叉調試器製作的方法。
  • Linux Lab 發布 v0.6-rc2,新增首塊真實硬體開發板
    arm/ebf-imx6ull 支持 允許自動添加 git binary patch 新增 packages-install 目標,允許通過 .labinit 配置環境缺少的軟體包 新增 list-virt、list-real,允許分開列出虛擬開發板和真實硬體開發板 新增命令行自動補全腳本,允許直接在命令行補全板子信息,提升使用效率
  • 嵌入式linux新手入門手記-搭建基本工作平臺
    從事單片機,DSP開發十多年,但是一直沒有接觸過嵌入式linux。2014年初由於公司的項目需要,決定引入嵌入式linux的平臺進行產品研發,從這個時候開始正式接觸嵌入式linux,並開始在linux上進行工作。到現在差不多1年半,現在將這個過程重新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也給自己留一個記錄。
  • Ubuntu12.10 使用JLink連接開發板用arm-gdb調試ARM程序
    ,安裝完成後具有如下工具:arm-linux-gnueabi-addr2line       arm-linux-gnueabi-gcc             arm-linux-gnueabi-gprof           arm-linux-gnueabi-ranlibarm-linux-gnueabi-ar
  • 玄鐵910與ARM_arm彙編 - CSDN
    其實我前前後後搭建qemu+arm的運行環境已超過5次了,每次都要花上很多時間。碰巧昨天有同事看到我再次搭建,他如搭珍寶,告訴我一定要將搭建qemu的方法告訴他。 所以,如果你想買個開發板來做arm + linux嵌入式開發,完全可以使用qemu進行開發。
  • Linux Lab 發布 v0.4-rc2,新增第 16 塊開發板
    可以用它來高效地學習處理器架構、Linux 內核、嵌入式 Linux 系統、C 語言編程、Linux 彙編、Shell 編程等。本次合計 58 筆變更:// cloud lab$ git log --oneline v0.2-rc2..v0.2-rc3 | wc -l11// linux lab$ git log --oneline v0.4-rc1..v0.4-rc2 | wc -l47本次關鍵更新如下: 新增第 16 塊開發板
  • 如何在Linux系統中手動安裝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
    嵌入式開發少不了arm開發平臺。要編譯出能在arm平臺上運行的程序,必須使用交叉編譯工具arm-linux-gcc、arm-linux-ld、arm-linux-objcopy、arm-linux-objdump等。arm-linux-gcc是幹什麼的?gcc是linux系統下面用來將代碼編譯成一個可執行程序的手段。
  • PXA255的嵌入式Linux應用平臺的構建
    為了減少移植的工作量,可以在include / config目錄下選一個和要移植的硬體相同或相似的開發板,根據硬體平臺的配置情況和參考現有的源碼,對配置文件進行修改和配置,如修改和配置 FLASH信息、SDRAM信息、網絡配置、處理器配置、中斷、開發版參數設置等。之後用make命令生成映像文件下載並燒寫到FLASH中。
  • 移植mplayer播放器到EK200開發板的步驟淺析
    本文將主要介紹將mplayer播放器移植到明遠智睿MY-IMX6-EK200-6Q-1G開發板的方法及步驟。主機平臺: UBUNTU14.04硬體平臺:明遠智睿MY-IMX6-EK200-6Q-1G內核版本 :linux-4.1.15交叉編譯鏈:arm-linux-gnueabihf-gcc文件系統:L4115-fsl-image-qt5-myimx6a9.tar.bz2http://www.mplayerhq.hu/MPlayer
  • ARM-Linux開發與MCU開發的區別
    開發arm應用程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在arm晶片上開發應用程式,而不使用作業系統,也稱為裸機編程。這種開發方法主要應用於一些低端的arm晶片,其開發過程與單片機的開發過程非常相似,本文不作介紹。另一種是在ARM晶片上運行作業系統。對於硬體的操作,需要編寫相應的驅動程序。
  • 基於嵌入式Linux流媒體播放器系統軟硬體解決方案
    摘要:本系統選用TQ2440 開發板作為硬體平臺,採用嵌入式Linux 作業系統給出流媒體播放器系統具體的軟硬體解決方案  3.1 嵌入式作業系統的選擇及移植  本系統採用Linux 作為作業系統,並選用Linux2.6內核在嵌入式微處理器S3C2410 上移植,具體移植方法如下:  (1)準備Linux2.6 內核移植所必需的文件(內核壓縮包linux-2.6.tar.bz2 及交叉編譯器arm -linuxgcc-3.4.1.tar.bz2),這些文件可到Linux 官方網站免費下載
  • 基於busybox的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統的的製作方法
    根文件系統一直是Linux系統不可或缺的組件,在嵌入式Lin-ux中,內核在啟動期間進行的最後操作之一就是安裝根文件系統。Busybox是構建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統的軟體,用它製作根文件系統簡單、方便,而且設置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