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富網
中國國旅(601888)6月18日晚間公告,公司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證券簡稱的議案》。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需要,突出公司免稅主業特徵,提高公司品牌辨識度,同意將公司證券簡稱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
延伸閱讀:
新晉玩家入場攪動免稅「春水」 王府井為什麼帶著中國國旅一起嗨
王府井(600859)一舉拿下免稅牌照後,以連續四個漲停的走勢傲視市場。不過,「此消彼長」似乎並不適合現階段的中國免稅行業,行業龍頭中國國旅(601888) 亦在「狂歡」,上周五股價強勢漲停,市值超過2300億元。
競爭對手紛至沓來,龍頭企業卻是帶著小夥伴們一起嗨,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投資邏輯?
集體嗨翻
最近,免稅題材成了A股「當紅炸子雞」。6月9日晚間,王府井發布公告稱,公司於當日收到控股股東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轉發的《財政部關於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問題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允許公司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
這也意味著繼中免、日上免稅、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之後,王府井將成為我國第8個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
對免稅業虎視眈眈的還有格力地產和眾信旅遊。一個月前,前者宣布正在籌劃購買珠免100%股權,如果此次收購能順利實現,那麼珠免將成為繼中國國旅旗下中免外,我國第二個踏上上市路的免稅企業。後者則選擇了背靠中免這顆「大樹」好乘涼,與中免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圍繞免稅牌照市場戰火四起,相關概念股也是一飛沖天,尤其王府井最近四個交易日連續斬獲漲停,近一個月更是大漲2倍。
讓投資者稱奇的是,被認為遭遇分食者「圍攻」的免稅龍頭企業中國國旅,亦跟隨搖擺。《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上周五公司股價直接漲停,創下119.85元的歷史新高,市值突破2300億元,近兩月股價接近翻倍。
這是怎麼了,對手爭相入局,最終的結果卻是大家一起嗨?
政策紅利
巧合的是,6月11日晚間,中國國旅公告稱,同意將公司中文名稱由「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旅中免。
「改名並不是推高股價的主要原因,畢竟這事大家都有預期。」 昨日,《金證券》記者接觸的滬上券商研究員分析。去年中國國旅實現淨利潤46.29億元,同比增49.58%,免稅業務功不可沒。從數據來看,目前免稅品銷售已經佔據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為95.5%,而負責上市公司免稅品業務的正是全資子公司中免,此番改名也是為了「名副其實」。
在其看來,中國國旅股價異動歸於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免稅市場容量的擴大,公司將憑藉在海南的先發布局極大受益。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海南自由貿易港將大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免稅購物額度從現在的每人每年3萬元 ,提升到10萬元,並且在現行38類商品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
有媒體更是報導,最快這個月底會出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細化內容。此次免稅政策最大的突破口,是將持續8年的單件免稅品行郵稅起徵點從8000元大幅度拔高,也就是說,在海南買單價數萬元的奢侈品很可能不再需要補稅,部分奢侈品不再需要跑到國外去買了。目前免稅政策的兩大「瓶頸」在行郵稅和購物件數限制,此次政策針對性強,有助於真正吸海外引消費回流 。
前述券商研究員進一步對《金證券》記者解釋稱,中免長期耕耘海南市場,佔據了三亞和海口的核心渠道。政策一旦落地,中國國旅將是最大的受益方。
放水養魚
從目前來看,各路資本跑步入場,卻很難撼動中免的江湖地位。
中金髮布的最新研報表示,國內外免稅業均存競爭,但仍能形成高集中度。如韓國免稅牌照總數約60張,但兩大龍頭合計市佔率仍達約65%。中國一直對免稅品採取特許經營的方式,在王府井獲得免稅牌照之前,中國已有7家公司擁有免稅牌照,並且免稅是全球市場,競爭來自於全球,而非僅國內。
言下之意,牌照從來就不是護城河,現階段中免的競爭對手是國外的Dufry AG、DFS、樂天免稅、新羅免稅、日上免稅等企業。
雖然股價飆漲,王府井也表示公司尚未實質開展免稅業務,按照業內人士的推測,類似於王府井這樣的地方零售企業應該是聚焦市內免稅業務。國外免稅收入的大頭是在市內免稅店,但受政策限制,中國的收入比例不到1%,因此王府井獲得牌照暗含市內免稅店政策鬆動的預期,而中國國旅同樣在多個城市的市內免稅店有所布局,只是經營不佳。
不過,經過這波上漲,市場各方對中國國旅的估值提升空間心懷謹慎。《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中金上調目標價至132.5元 ,以上周五120元的收盤價來看,漲幅空間也不過10%。
一方面,根據中國國旅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報,該公司出現了2009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單季度淨利潤虧損、虧損金額逾1.2億元。在這份財報中,中國國旅明確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公司免稅商店客源同比大幅下降,部分免稅商店先後閉店或調整營業時間,從而對公司正常的經營造成較大影響。雖然疫情向好有望帶來消費回流加速,但這一時長可能會拖長。
另一方面,有投資者也向《金證券》記者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免稅牌照發放停了幾年,現在突然重新放開,後面會不會加快發放?」
在上個周末一次投資訪談中,嘉賓也提到,牌照發放一般經歷三個階段:「放水養魚」、「渾水摸魚」、「水至清則無魚」。「放水養魚」會有一個放的過程,這個階段會有總額限制和監管節奏;「渾水摸魚」就是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市場增量放緩,甚至出現混戰、價格戰;「水至清則無魚」就是龍頭強化、市場格局顯現的過程。對於中國國旅,無疑短期看資金博弈,中期看業績兌現,長期還是看市場格局。(來源:金證券)
(文章來源:e公司)
(責任編輯:DF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