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電子菸的危害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目前國家衛健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電子菸監管的研究,計劃要通過立法的方式監管電子菸。
劃重點:
1第一根電子菸誕生在中國,當前深圳為全球提供95%以上的電子菸。 2電子菸能不能幫助戒菸爭論不休,但在其中發現更多有害化學物質。電子菸二手菸成為新的空氣汙染源。 3電子菸「時尚+健康」的營銷,誘惑了更多年輕人「上套」。幾乎每一個菸民,都發過戒菸的毒誓。終於,有一種煙,既可吞雲吐霧繼續解癮,又能不知不覺幫你戒癮,而且"零焦油、減害95%、無二手菸",還自帶點火裝置,免除菸民們有煙無火恨不得鑽木取火之最大痛苦,這就是電子菸……的鬼話!
牆內開花牆外香,電子菸年銷超百億美元
第一根電子菸誕生在中國。2003年,藥劑師韓力發明了電子菸,隨後創立"如煙"品牌,"主打戒菸功效,一時間成為非常熱門的饋贈禮品。僅在2005-2006年間就創造了1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1]
但與腦赤橙黃金、綠青藍紫茅藥酒一樣,如煙療效純看廣告。被媒體點名戒菸效果造假等問題後,"如煙隨後便真的一切如煙了。"[2]
但在國內折翼後,電子菸並未就此銷聲匿跡,反倒牆內開花牆外香,成功進軍國際市場。2005年,電子菸開始出口海外,數年後在美國獲得霧化電子菸專利,眾多企業大力投資,產品迅速風靡世界各地。近幾年,全球電子菸銷售額飆升,2017年更是高達120億美元。[3]
中國智造變中國製造,這120億美元軍功章有一半要給深圳。深圳特區報曾不無驕傲地報導,"路透社的統計顯示,深圳為全球提供95%以上的電子菸,在此領域的探索處於領先。"[4]這個所謂的"在此領域的探索",讓電子菸不停升級換代,第二代、第三代產品相繼問世。
外形上,這幾代電子菸都與傳統香菸相似,但內部構造與原理不同。電子菸主要由煙杆(包括發光二極體、電池、控制電路、氣動開關、霧化器等電子元件)和煙彈(包括貯藏腔和吸嘴)組成。其結構如下圖所示。[5]抽吸時,通電加熱煙彈內液體或菸草,形成煙霧吸入。
目前常見的電子菸有兩種:一種是"加熱不燃燒型",以日本的IQOS為代表,其煙彈為特質菸草,和吸真煙的感覺非常相近,但口味較焦油型香菸淡很多,是酷愛清淡口味老菸民去日本必帶之貨,不過管制很嚴,即使在我國也是參照香菸管控;另一種是"電子霧化型",以美國的JUUL為代表,煙彈為煙油形式,口感更為清淡,更受年輕人和非菸民喜愛。[6]
與傳統香菸相比,大部分電子菸煙油中不含焦油等物質,主要由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和香精等混合而成,香精口味眾多,高達數千種。
電子菸到底有無戒菸功效?神仙忙著打架
電子菸120億美元的全球銷售額,另一半軍功章則要歸功於神仙忙著打架:電子菸到底有無戒菸功效,眾說紛紜。部分報告甚至還認為,電子菸遠比傳統香菸更健康,但這一點近幾年幾乎少有人認同。
2015年3月,紐西蘭控煙專家Murray Laugesen稱其研究發現,2013年電子菸中的尼古丁含量比2008年高,但比傳統香菸低,且有害醛類含量遠低於傳統香菸,因此,電子菸作為傳統香菸的替代產品來幫助吸菸者戒菸是可行的。[7]同年8月,英格蘭公共衛生局發布報告稱,吸菸人士改吸電子菸後,其戒菸成功率比一直吸香菸的人的戒菸成功率更高。[8]而且,由於電子菸煙油中不含焦油等物質,電子菸霧化後的氣體,相比傳統捲菸的氣體少了95%左右的有害物質。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成果則稱,使用電子菸可以提高60%左右的戒菸成功率。
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電子菸含有眾多對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學物質,在高溫下加熱及汽化後更有可能產生其他有害物質和致癌物,包括尼古丁、丙烯乙二醇、甘油、甲醛、乙醛、添味劑、添加劑、菸草特有亞硝胺和重金屬等,可導致上癮、不適和咳嗽、傷害身體細胞及組織,以及造成呼吸系統不適和疾病等,嚴重者更可導致癌症及死亡等。香港吸菸與健康委員會委託香港浸會大學抽樣檢驗香港出售的電子菸,證實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如上圖所示。[9]
與此同時,更有研究指出,吸菸者使用電子菸戒菸,有可能造成雙重使用尼古丁的情況。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因此電子菸並不屬於認可的戒菸方法。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電子菸屬菸草製品,將其認定為醫用品,並建議限制在室內使用電子菸,禁止生產、吸食某些口味的電子菸,限制只向18歲以上成年人出售。
2019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再發布消息稱,電子菸的二手菸是一種新的空氣汙染源,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倍,PM2.5值高出6~86倍不等,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10]
電子菸最大的原罪:把煙圈套到年輕人脖子上
"可幫人戒菸、零焦油、減害95%、無二手菸、不上癮"的"電子"產品……宣傳再好,也永遠只能是宣傳。就算零焦油,也並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而且電子菸中依然含有讓人上癮的尼古丁,依然還有各種有害致癌化學物質,二手菸依然是空氣汙染源等等,這些都是刻在電子菸身上的原罪,無法洗脫。
如果僅僅如此,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就罷了,但電子菸最大的原罪是,把煙圈套到年輕人脖子上:通過營銷策略、新潮設計等手段,引誘不吸菸的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上套"。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研究數據顯示,在電子菸吸食大國美國,中學生使用電子菸的比例在2011-2015年間增加了近十倍,高中學生的使用率更由1.5%增加至16.0%。[11]2018年,150萬名美國青少年加入了電子菸大軍,其中高中生的使用量激增了78%,初中生則激增了48%。[12]
中國情況同樣堪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發布的《中國青少年菸草調查報告》數據顯示,45%的初中生聽說過電子菸,1.2%的初中生在過去30天內使用過電子菸。廣西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的電子菸吸菸率為2.85%,而聽說過電子菸的比例高達46.71%;深圳中小學生聽說過、使用過電子菸的比例分別為54.%和3.8%;[13]香港則有約1.4%小學生曾經使用電子菸,更有約8.7%中學生曾經使用。[14]
更令人擔憂的是,2018年,某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對上海、昆明、武漢、杭州、貴陽、成都、渭南7個城市的學校周邊煙點分布和菸草廣告發布進行了調研,發現近九成的中小學校園附近一百米內有菸草銷售點,"電子菸也隨便賣"。[15]
電子菸的銷售渠道並不局限於線下,網絡等線上渠道銷售總量實際上更多。中國更是如此,央視3·15晚會點名曝光前,"幾乎所有電商網站都有電子菸的銷售,只是這些產品並非電器類,而是被歸結為禮品之中。"[16]據統計,2016年中國電子菸市場規模在32億人民幣左右,其中18億來自線上。[17]中國經濟周刊則報導稱,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與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共同推出某電子菸品牌,蔡躍棟最初只是在朋友圈銷售,就實現了首次現貨銷售額近500萬元。[18]
網絡等線上渠道方便快捷,更貼近年輕一代消費習慣,而且無法有效控制未成年人購買、難以監控產品質量。而銷售渠道之外,電子菸還通過各種營銷策略針對青少年及不吸菸人士。比如竭力宣傳更健康、更環保、更便宜、可在任何地方使用等。有國外學者在系統總結59家電子菸零售網站的廣告宣傳後,發現其主要宣傳賣點如下圖[19]:
中國同樣如此。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18個網站12個電子菸生產商的14類宣傳語,其中89%宣稱對健康有益,78%宣稱無二手菸危害,67%宣稱可用於戒菸,並採用名人宣稱。[20]
此外,為了吸引年輕的新菸民,電子菸推出了數千種口味。香港吸菸與健康委員會資料稱,接近8000種不同口味,如水果、汽水、薄荷等,以滿足青少年貪新鮮及好奇的心態,並營造為健康和時尚的產品。同時,很多電子菸的包裝沒有列明詳細成分,只著重標榜不同味道,並配以不會上癮、安全無害、幫助戒菸、已獲認證等字眼誤導消費者有關電子菸的安全性,吸引青少年使用。[21]
吳曉波引用數據稱,2015年,達特茅斯學院諾裡斯科頓癌症中心估算,當年美國有2070個成年人通過電子菸戒掉傳統香菸,同時有16.8萬青少年和青年因使用電子菸而開始抽真煙,二者比例為1:81。[22]
結語
電子菸治不好於菸民的癮。更嚴峻的是,電子菸在製造越來越多的菸民。然而,資本只認利潤,無視原罪,甚至還在瘋狂"飆車"。中國這個擁有著3億多菸民的巨大市場,讓"羅永浩"們垂涎欲滴,他們甚至只需要投入北京回龍觀一套兩居室的錢,就能輕鬆打造一個電子菸品牌。請繼續關注穀雨數據後續報導。
參考資料
1、2、6、18、中國經濟周刊《50%~80%的利潤率--電子菸,無人監管的資本寵兒?》
3、《2013-2017年世界菸草發展報告》
4、深圳特區報《電子菸:深圳的領先與焦慮》
5、16楊涵茜《將電子菸納入專賣管理的路徑探索》
7《電子香菸迷霧下的爭議》
8《Evidence review of e-cigarettes and heated tobacco products》
9、11、14、21香港吸菸與健康委員會《電子菸資料概覽(2018年6月版)》
10、人民網《世衛組織:二手電子菸含有毒物質,可導致人體病變》
12、南方周末《電子菸席捲美國,青少年成新成癮群體》
13、李威《電子菸對青少年的影響及控制措施》
15、南方周末《缺乏產品標準,難言質量監管,更無安全評價電子菸魅影:正在創造年輕成癮群體》
17、王福山、陳麗媛、張蒙蒙《電子菸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
19、Grana R A, Ling P M. Smoking Revoluti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electornic cigarette retail websi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2(5).
20、Yao T,Jiang N, Grana R, et al. A content analysi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manufacturer websites in China[J]. Tob Control,2016,25(2):188-194.
22、《電子菸在誘惑誰:幫助1個菸民的同時,發展81個新菸民》,吳曉波頻道
撰文丨將進酒 出品人丨楊瑞春 主編丨王波 責編丨郝昊 運營丨任姝芳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穀雨數據」(guyudata)
出品丨穀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