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利器,IGZO屏幕驅動技術解析 | 雷鋒網

2021-01-08 雷鋒網

最近一段時間,伴隨著魅族MX2等機型的發布,IGZO技術也受到了用戶的普遍關注。起初傳聞MX2配備的就是一塊採用IGZO技術的屏幕,雖然事後證明該傳言不實,但難免讓不少用戶對IGZO有所期待。IGZO究竟是什麼?IGZO究竟怎樣?是否有傳言中那麼好?這裡我們不妨來討論一下IGZO,也歡迎專業人士發表個人看法。

IGZO是什麼?

引用一下IGZO的定義: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為銦鎵鋅氧化物的縮寫,非晶IGZO材料是用於新一代薄膜電晶體技術中的溝道層材料。IGZO材料由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細野秀雄最先提出在TFT行業中應用,目前該材料及技術專利主要由日本廠商擁有,IGZO-TFT技術最先在日本夏普公司實現量產。

實際上,IGZO是TFT驅動的一種,基於傳統TFT驅動技術進行改進,但工作原理是相同的。IGZO與IPS、AMOLED、PVA這些概念沒有直接關係,它們不屬於同一範疇,IPS、AMOLED、PVA等則指的是液晶分子排列方式。IGZO作為一項驅動技術,可以使用在IPS液晶面板上面,得益於性能優勢,可以讓夏普自家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更具競爭力。

TFT驅動有哪些?

講到IGZO TFT,不妨再介紹一下TFT驅動的種類。除了IGZO以外,還有最多的a-Si(非晶矽)、LTPS(低溫多晶矽)等TFT類型。不過從技術角度而言,LTPS要好於其他兩者,成本上LTPS>IGZO>a-Si。

如果用「載流子遷移率」這個概念來衡量三者的話,可以看到,IGZO是a-Si的20~30倍,而LTPS則是a-Si的200-300倍。可以大體看出這三者之間的先進程度。

目前而言,a-Si應用最為廣泛,LTPS次之,IGZO只有夏普真正量產使用。可以簡單看做IGZO是介於a-Si和LTPS之間的技術,它的優勢是可以使顯示屏功耗接近OLED,並降低成本,厚度也只比OLED只高出25%,且解析度可以達到全高清乃至超高清級別程度。由於LTPS使用在大屏幕上成本太高,以IGZO作為代替,在平板等大屏設備上出現,就可以得到比較不錯的效果。

IGZO實際表現如何?

目前IGZO面板的應用案例還不多,前不久推出的AQUOS Pad SHT-21平板採用的是IGZO面板,夏普自家的Aquos Phone Zeta SH-02E手機也使用了該面板。目前癮科技網站已經做了Aquos Phone Zeta SH-02E手機的評測,我們不妨來引用一下該網站對IGZO屏幕的評價:

「將Aquos Phone Zeta SH-02E手機與手上HTC One XL的屏幕比較,發現SH-02E的屏幕在正面看的話,顏色會比One XL紅一點點,算是討好,而調到最亮時,SH-02E就會比後者亮一些。可是,當我們用較低的角度望過去,就可以明顯發現SH-02E的屏幕偏向黃色,而One XL則和正面看沒有很大分別,這情況不論任可一邊看過去都有出現。SH-02E的屏幕觸控反應很快,表現理想。雖然這款IGZO屏幕的顏色表現有不足的地方,但以首作來說我們都頗為滿意。」

相關閱讀:

高通入股夏普,涉及到哪些屏幕技術?

未來不遠 三星柔性AMOLED屏幕提前解析

Surface RT與新iPad,到底誰的顯示效果更好?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iPad mini2沒它遭秒殺 IGZO屏幕大起底
    液晶面板本身也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大體是彩色濾光片基板模組和像素驅動基板模組,在這兩個模組之間放入液晶,就形成了液晶面板。  彩色濾光片模組主要負責色彩方面的事情,而液晶解析度的問題,則是由像素驅動基板模組來負責,這個模組包括玻璃基板,偏光片以及薄膜電晶體(TFT),其中TFT材料的特性,是影響屏幕解析度的最大因素。
  • 數據驅動人工智慧的實踐 | 雷鋒網公開課
    不管是說風口還是機遇,AI對科技產業創新的力量不言而喻,而在該領域積累了相關技術實力的研究者、企業創新者也希望趕上時代的列車。本次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金融專場硬創公開課第一期,我們邀請到百度金融首席數據科學家丁磊博士,來分享他關於人工智慧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深度思考。
  • 能彎曲夏普IGZO屏幕終於面世了!
    技術製造的屏幕。IGZO是(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氧化銦鎵鋅的首字母縮寫,使用這種技術能使電晶體體積比當前的標準還要小很多。這意味著新屏幕擁有更高的解析度、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觸控性能,而且在體積上也更加纖薄。在第三代iPad還沒推出來之前,許多消息傳言夏普IGZO屏幕會成為其面板供貨商。
  • IGZO液晶屏技術詳解
    實際上,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為氧化銦鎵鋅的縮寫,它是一種薄膜電晶體技術,是指在TFT-LCD主動層之上,打上一層金屬氧化物。因而和液晶分子排列這方便沒有什麼關係(與IPS、PVA等不是一個概念範疇),而是一項基於TFT驅動的改進技術,夏普使用它來提高自己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上的競爭力。
  • 專業測試對比:iPad Air的IGZO屏幕原形畢露
    IGZO其實並不是什麼新型屏幕材質,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翻譯過來是 銦鎵鋅氧化物,它是一種新型的TFT液晶驅動。我們所有手機/行動裝置使用的LCD屏幕(LCD屏幕就是液晶屏幕),液晶分子都是靠背後的TFT即薄膜效應電晶體驅動,而IGZO是用於新一代薄膜電晶體中的溝道層材料。
  • iPad3的IGZO屏幕是什麼
    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為氧化銦鎵鋅的縮寫,它是一種薄膜電晶體技術,在TFT-LCD主動層之上,打上一層金屬氧化物。IGZO技術由夏普(Sharp)掌握,是與日本半導體能源研究所共同開發的產品。除了夏普外,三星SDI以及LG Display也同樣具備生產IGZO面板的能力。
  • 全貼合屏幕技術解析
    全貼合屏幕技術解析 作者: Multitouch     時間:2014-03-20     源於:未知    總點擊:
  • TFT驅動技術 屏幕解析度升級背後的大功臣
    來源:中關村在線液晶面板近些年的解析度升級很快,4K已經是司空見慣,就連手機屏幕這樣小的尺寸,也能擁有2K解析度的水平。要知道液晶面板解析度的升級,其實曾經困難很大,如今有了新技術,才得以有這樣的突破。
  • 顯示技術中,LCD,OLED,IPS,TFT,SLCD,AMOLED,ULED都是什麼?
    而VA屏幕可視角度介於上面二者之間,因為液晶分子垂直偏轉在對比度上有很大優勢。夏普/友達/三星/奇美的高世代面板線都是VA/CPA。這個正好跟手機平板情況相反。但是在手機上又有不同,手機現在的TFT屏幕實際上都是指VA屏幕,比如索尼Xperia Z這樣的。但是VA用在手機上因為各方面原因顯然沒有什麼優勢。現在所有的手機屏都需要TFT驅動,廣義來說所有的手機屏幕都是TFT屏。
  • 低功耗強視效 夏普展示IGZO顯示技術屏幕
    本次產品展上,各種類型屏幕的亮相讓人們看到了很多驚豔的產品,而此次參展的夏普公司則主打新技術,相繼展出了一款4.3英寸的可彎折的柔性OLED屏幕和配備更具節能前景的IGZO顯示技術屏幕的智慧型手機。
  • 安霸Alberto Broggi :計算機視覺技術驅動自動駕駛的發展 | 2019...
    、主流車聯網企業等智能汽車產業鏈上的核心代表參與其中,圍繞智能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技術研發、行業求索、未來展望等熱點話題共同探討對智能汽車技術商業化落地的渴望和疑慮。以下為 Alberto Broggi 的分享全文,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調整:大家都知道,計算機視覺技術在過去的 5-10 年時間裡業界有很多重要的突破,計算機視覺已經無處不在了,攝像頭也無處不在了
  • 進軍屏幕驅動晶片行業,又研發雷射雷達技術,華為是要全面發展
    華為終究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不是因為它產品有多好,而是它對技術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華為正式進軍屏幕驅動晶片行業,海思未來可期。今年的華為是最艱難的一年,同時也是最勵志的一年,面對外界打壓和封鎖,華為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選擇了迎難而上。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成為了美方制裁華為的「犧牲品」,麒麟晶片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 | 雷鋒網公開課
    劉碩:廠商角度講,觸覺技術為用戶體感所詮釋出的嶄新享受,極大程度上增強了客戶的粘性。 比如,在手機打字操作上,觸感技術的加入能夠提升用戶使用的流暢性以及感知度,但並非會產生極為明顯的觸動效果。再比如,從遊戲場景中觸覺技術的展現上講,觸感技術的植入,會使得用戶在遊戲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意境,並極大程度上增強沉浸式的感受。
  • 解析LED串聯與並聯驅動電路特性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解析LED串聯與並聯驅動電路特性 解析LED串聯與並聯驅動電路特性 發布日期:2020-12-02 15:06:42 新聞歸檔
  • 機器人聊天的秘密|雷鋒網公開課
    戰略合伙人何晉,北京科技大學設備工程學士,廚臨門戰略合作合伙人,靈境VR渠道總監,前百度和美團外賣全國連鎖餐飲大客戶部項目負責人 技術上,在開放領域聊天系統,任務驅動的人機對話系統,搜索及推薦引擎技術等方面有深厚的積累,商業客戶,IoT行業標杆客戶,如Rokid,錘子,威馬汽車,騰訊等,另外為這些客戶提供的支持也是不一樣的,開放域聊天,錘子領域應用,多輪對話,語義技術都有
  • IGP/GPU實時切換 NVIDIA Optimus技術解析
    本文導航1性能/續航如何平衡 獨顯本面臨抉擇2並不完美 Switchable Graphics技術簡介3IGP/GPU實時切換 NVIDIA Optimus問世4Optimus解析:如何使用智能雙顯卡<<返回分頁閱讀1性能/續航如何平衡 獨顯本面臨抉擇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
  • OLED屏幕「殘影」之手機與TV技術及原理解析
    手機篇作為蘋果首款採用OLED屏幕的手機,採用全面屏設計的iPhone X影響力自然不言而喻。不過,OLED作為自發光屏幕,即便技術日趨成熟,仍然無法從根本上杜絕燒屏問題。而蘋果對此也毫不忌諱,在iOS 11的GM固件中,大家可以發現iPhone X的燒屏、殘影的相關代碼和信息,看來蘋果對這塊OLED屏幕已經做好了準備。
  • 微軟人工智慧公開課概覽 | 雷鋒網公開課
    微軟為此傾注了許多精力和資源,並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它還有著更加宏偉的願景:將人工智慧帶給每個人,從開發者到數據科學家,從技術愛好者到學生。本次公開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邀請到了微軟亞洲研究院掌門人洪小文博士,為大家分享《微軟人工智慧公開課》第一章節——《微軟人工智慧概覽》中的精彩內容,介紹微軟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微軟的AI服務如何賦能開發者。
  • 雷鋒網公開課 | 騰訊孫馳天:遊戲技術助力,突圍自動駕駛仿真刺激...
    同時,對數據進行高效收集和利用,提高數據循環鏈路的速度,也是自動駕駛技術迭代的關鍵一步。基於此,騰訊推出了三大自動駕駛核心產品:大數據云平臺、仿真測試平臺和高精度地圖平臺,助力車企開發自己的算法和數據平臺。
  • 從此不怕OLED IGZO技術讓液晶逆襲成功
    如今是2014年,其實早在1994年的時候,液晶顯示器就開始出現了,只不過當時的液晶面板響應時間長,畫面的透光率也不高,加上成本的高昂,因此並不是當時的主流,不過隨著液晶面板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最終代替了CRT顯示技術,成為如今世界上應用最廣的顯示器件,在各個顯示領域都成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