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月4日報導,在命令"尼米茲"號核航母撤出中東的幾天之後,當地時間1月3日晚,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改變主意了,指示 "尼米茲 "號繼續留在原地,稱伊朗對川普總統和美國政府其他官員"發出了威脅"。"尼米茲"號調動變了又變,美媒表示,這是五角大樓內部就"伊朗威脅有多大"一事出現了分歧。
米勒在聲明中稱,他已經 命令"尼米茲 "號停止接下來的行動,繼續駐紮在美軍中央司令部在中東的行動區域。"美國的決心是不容置疑的",他表示。
而就在幾天前,米勒曾決定不將"尼米茲 "號在中東的部署時限加以延長。五角大樓的決定轉變得如此快,不禁讓人十分驚訝。並且在2020年末,美軍具有核能力的B-52轟炸機先後三架次飛往中東。這一切都在表示,美伊緊張局勢火速升溫。
2020年12月31日,伊朗向聯合國安理會呼籲,阻止美國在波斯灣和阿曼海進行所謂"高級別軍事冒險主義",包括向中東地區派遣具有核能力的轟炸機。伊朗當局表示,本意不希望與美國發生衝突,但必要時必將進行自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伊朗革命衛隊近日加緊備戰水平,且已經將一些短程彈道飛彈運入伊拉克,有可能對美軍基地進行打擊。伊朗革命衛隊負責人警告說,伊朗有能力應對任何挑釁性行為。而在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紀念日,伊拉克領導人則命令外國部隊儘快撤出,並重點強調了美軍。
在美國總統川普即將離任之際,中東地區的局勢仿佛"一點就著"。
以色列十分熱衷於做那根"火柴"。美媒表示,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正絞盡腦汁說服川普在離任前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伊朗核科學家之死"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伊朗和美國外交政策專家波斯特爾分析稱:"美國選舉塵埃落定,川普是一個行為反覆無常且不計後果的人。他還有幾周時間,難保不會做出出格的舉動。"
最近幾天,德黑蘭宣布儘快將鈾濃縮至20%,這個數字超過了2015年《伊核協議》對其的限制。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近日表示,伊朗的鈾儲存量是《伊核協議》設定的限量的12倍。
目前看來,"第三次海灣戰爭"爆發與否,最終還是取決於伊朗面對美國和以色列挑釁的反應。最好的結果是,到拜登1月20日走馬上任之前,中東地區保持住風平浪靜。
半島電視臺表示,當下是美伊局勢極為重要的時刻。
文/咕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