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是一個非常獨特且神聖的數字,一周有7天,地球有7大洲,世界有7大奇蹟。
在宗教之中,數字「7」又增添了非常濃重的神秘色彩。天主教教義中註明,以路西法為首的7名墮落天使淪為地獄魔王撒旦,而這7名惡魔就代表著7宗原罪:傲慢(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懶惰(Sloth),貪婪(Greed),暴食(Gluttony),以及色慾(Lust)。
1995年,美國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就根據天主教的七大原罪為靈感,創作了電影《七宗罪》。這部電影常年穩居豆瓣電影TOP250之列,評分8.8,好於98%的懸疑片,好於98%的犯罪片。
《七宗罪》把「7」運用得淋漓盡致,故事發生在7天,7場大雨,7宗罪惡,7場判罰,就連結局也由兇手設定在第7天的7時7刻。
故事的開始是在紐約警察局,威廉(摩根·弗裡曼飾)是一名在職32年的老刑警,還有7天就能退休了。32年以來,他深切認識到了人性的罪惡,深感力不從心,只想平靜度過最後7天,然後離開這個罪惡的城市。
為了接替威廉的工作,上司為他找來了一個新搭檔米爾斯(布拉德·皮特)。米爾斯剛從外地轉調而來,年輕氣盛,一心想著懲惡揚善、匡扶正義。
一個沉穩淡漠,一個嫉惡如仇,兩個人的行為處事和想法觀念天差地別,一開始相處得並不融洽。
米爾斯上任的第一天,紐約就發生了一起兇殺案。在一個陰暗潮溼、蟑螂滋生的公寓內,一名極其肥胖的男子死在了餐桌前,他的手腳均被捆綁,臉埋在食物之中。他是被強制進食,最終導致胃破裂而死的。
正當兩人為兇手動機深感困惑之時,又一起兇案發生了。一位著名律師在辦公室內被殺害,律師赤裸著跪趴在地面,腹部還被割下了一磅肉。一旁還有一組血字「貪婪」。
通過這兩起案件,警方確定這是一起帶有宗教色彩的連環殺人案。根據七宗罪的說法推斷,接下來還會發生五起命案。
在這一天,米爾斯提前搬到了威廉的辦公室,米爾斯的妻子翠西還熱情地邀請威廉共進晚餐。在翠西的調和之下,威廉和米爾斯的關係迅速拉近。他們也終於心平氣和地認真討論起了案件。
兩人發現,兇手在殺人時嚴格遵守了某些宗教儀式。根據線索,他們在一副顛倒的畫背後,看到了用指紋印下的「救救我」。
根據指紋,警方找到了嫌疑人的位置。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指紋指向的是「懶惰」之罪的受害者。一個癮君子被兇手捆綁在床上足足一年,緊靠藥物維持生命,他現在已經渾身潰爛、奄奄一息。
威廉和米爾斯通過圖書館借閱記錄,找到了嫌疑人約翰·杜。他們在約翰的房間裡,發現了大量的犯罪證據。但約翰逃脫了追捕,而且第四、五起案件還是發生了。
第四宗罪「色慾」。兇手用槍指著嫖客,逼迫他穿上帶刀的褲子侵犯一名妓女,女子被刀活活捅死。
第五宗罪「傲慢」。兇手割掉了一個模特的鼻子,潑硫酸將其毀容後,給了她一瓶安眠藥和一個手機。在打求救電話和自殺之中,模特選擇了後者。
整個警局都陷入了崩潰,兇手的計劃太過天衣無縫,他們沒有找到任何證據可以起訴兇手。可就在這個時候,兇手約翰突然來到警局自首,還表示會帶威廉和米爾斯去找剩下兩具屍體。
接下來就是本片的最高潮。三人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空地,約翰提前約好快遞員來送包裹,包裹裡裝著的是翠西的頭。約翰稱自己嫉妒米爾斯一家,他煽動著米爾斯的情緒,最終成功激怒米爾斯槍殺了自己,完成了剩下兩宗罪「嫉妒」和「暴怒」。
約翰出於嫉妒殺害了翠西,然後得到了米爾斯的懲戒。而米爾斯在暴怒之下,殺死了約翰,他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短短2個小時,呈現7起案件,導演大衛·芬奇憑藉自己強大的專業功底,將各個案件的分量分配得恰到好處。影片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場景片段,非常緊湊而流暢。
《七宗罪》的情節設計非常精彩,演員的演技也非常炸裂,尤其是摩根·弗裡曼,他飾演的威廉有些不苟言笑的感覺,但就是一舉一動都有著清晰的情緒變化,非常能帶觀眾。
除此之外,電影場景和色調等細節設計也非常用心。在7天時間裡,紐約下了7場大雨,整個環境都是陰冷潮溼的。每一宗罪的犯罪現場的色調都有不同,暴食之罪是昏暗的黃色;色慾之罪是森然的紅色;懶惰之罪是腐朽般的灰綠色;傲慢之罪是潔淨的純白。儘管最初看時,不會太在意色調細微的變化,但其確實烘託出了不同的氛圍。
無論是從商業價值還是藝術價值上看,《七宗罪》都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