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對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有關安排進行公示的公告》:
通告部分原文:為貫徹落實2019年12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擬分批將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其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14項職業資格(涉及29個職業)擬於9月30日前第一批退出;其他部門(單位)組織實施的66項職業資格(涉及156個職業)擬於12月31日前第二批退出;與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關的職業(工種)擬依法調整為準入類職業資格。
健康管理師第二批退出
目錄中,健康管理師、生殖健康諮詢師安排第二批(12月31日前)退出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目錄,退出實施部門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為什麼將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意味著什麼?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改革都有哪些?
健康管理師退出職業資格目錄後這個職業是否將被取消?
之前取得的健康管理師證書是否意味著失效了?
未來是否還可以學習健康管理師?
培訓機構是否還能開展相關培訓工作?
對於機構下一步發展是否利好?
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分類
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分為兩大類:「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和「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而每一類,又都分為準入類和水平評價類。
準入類職業資格:實行從業準入機制,必須持證上崗,取得證書是資質/資格的證明。比如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中的教師資格證、律師證、註冊會計師證,以及技能人員職業資格中的焊工、遊泳救生員、消防設施操作員等。
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實行非準入機制,不需要持證上崗,取得證書是水平/技能能力的證明。比如像之前取消的營養師、心理諮詢師,以及未來其它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
這次,人社部關於對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有關安排進行公示的公告,將技能人員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全部調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那麼調出後怎麼辦?是不是這個職業就取消了,是不是就不需要考證了,是不是教育機構就沒有認證培訓可做了?我們先要了解下,國家職業資格是怎麼改革的。
關於職業資格證書改革
1)總體方向和原則
將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逐步全部調出目錄,也就是不再發放職業資格證書,改由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也就是說,職業資格目錄中只保留準入類,而水平評價類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
總體原則是「一進一退,先立後破」,先搭建好相關職業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然後再清除出職業資格證書目錄,做好職業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能等級考試的平穩過渡。
2)政策出處
2019年9月,人社部印發《關於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
《意見》要求,深化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對準入類職業資格,繼續保留在職業資格目錄內。對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關係不密切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要逐步調整退出職業資格目錄,實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建立並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由用人單位和社會評價組織按照有關規定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3)改革背景
國家這幾年一直在大力推行「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總體思路是「放管服」。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一些新職業技能層出不窮,而國家的職業資格目錄清單,遠遠落後於市場用人需求的變化,職業資格評價已難以滿足技能勞動者需要,亟需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
用什麼人?評價標準是什麼?技能水平有多高?政府說了不算,讓企業和市場主體說了算。
也就是說關係國計民生和公共安全的準入類職業資格證書,必須由國家監管,實施準入制度,由國家統一實施評價鑑定。
而對於水平評價類的職業資格證書,退出職業資格目錄,由用人單位和社會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
4)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改革大事記
●1991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指出:凡進行技術等級考核的工種,逐步實行「雙證書」(即畢業證書、等級證書或崗位合格證書)制度,並把技術等級證書或崗位合格證書,作為擇優錄用和上崗確定工資待遇的重要依據。
●1994年2月,原勞動部和人事部聯合頒發了《職業資格證書規定》,規定了今後國家職業資格的種類、資格證書體系、證書作用、取得方式等。
●1994年7月,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大力開發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認真實行「先培訓後就業」「先培訓後上崗」的制度,使城鄉新增勞動力上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職業訓練。在全社會實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制度。
●199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勞動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標準,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過政府批准的考核鑑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鑑定。
●1996年實施的《職業教育法》第八條規定: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同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標準相適應,實行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2000年3月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6號令《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明確,國家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實行先培訓後上崗的就業制度。同時規定了用人單位招用90個技術複雜以及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工種(職業)的勞動者,必須從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
●2016年6月8日,國務院以國發〔2016〕35號印發《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取消4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依法依規加強對職業資格設置和實施的監管,逐步構建國家職業資格框架體系,推動職業資格科學設置、規範運行、依法監管。
●2016年12月8日,國務院以國發〔2016〕68號印發《國務院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再次公布取消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決定》指出,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舉措。
●2017年9月15日,經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共計140項職業資格。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59項,含準入類36項,水平評價類23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81項,含準入類5項,水平評價類76項。建立公開、科學、規範的職業資格目錄,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實現了職業資格清理由「治標」到「治本」的關鍵性轉變,對於提高職業資格設置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持續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12月,人社部發布《關於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依託企業用人單位和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由試點機構根據人社部規定的證書參考樣式和編碼規則,製作並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018年12月,人社部發布徵集第三方評價機構的通告(中就培函〔2018〕95號),對試點職業技能等級的認證的範圍和第三方評價機構的申請條件,做了嚴格的界定。
●2019年4月,人社部印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編碼規則和參考樣式》的通知。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再蓋國家部委的章,而是直接蓋用人單位或第三方評價機構的章,證書可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查詢。職業技能登記證書分為:一級/高級技師、二級/技師、三級/高級、四級/中級、五級/初級。
●2019年4月,人社部和教育部印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監督管理辦法(試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社部、教育部分別負責管理監督考核院校外、院校內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由參與試點的培訓評價組織分別自行印發,入圍的培訓評價組織實行統一監管和目錄管理。
●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通知要求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三年目標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訓1500萬人次以上。
●2019年9月人社部印發《關於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建立健全以職業資格認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建立健全由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行業企業評價規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範等構成的多層次、相互銜接的職業標準體系。
●2019年12月,人社部頒布46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通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規定,人社部組織制定了紡織纖維梳理工等46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現予頒布施行。
5)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查詢系統
目前人社部已上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查詢系統》,並向社會公式已納入試點和備案的企業和第三方評價機構,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的開展。
6)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補貼
由職業資格證書轉變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繼續享受同等法律效力,並按照國家規定,取得證書後,繼續可以領取補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有關問題的通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2605號建議的答覆
健康管理師培訓市場的未來
1)健康管理師的市場需求
目前,大健康產業已成為發展潛力最大的未來產業,正在醞釀和形成超過十萬億的巨大藍海市場。健康服務已經成為關係到國計民生、未來社會整體幸福指數的國家級重大事業。2014年到2018年,中國的大健康產業整體營收保持高速增長,2018年營收規模超過5萬億元。
此外,政策持續加碼大健康產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國家政策相繼發布。2018年兩會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取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大健康」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
我國的目前現狀:
慢性病患病率已達到3億
亞健康的人群已達到7億
肥胖/超重人數已達到1億
60 歲以上老年人有 2.41 億人
....
中國需要1300萬健康管理師
以美國為例,健康管理師工作在不同機構,比如社區、養老院、康復中心、醫院等。相關統計顯示,大約每10個美國人就有 7 個享有健康管理服務;而在我國,健康管理服務比率低至十五萬分之一,也就是說,15萬個國人才配有 1 個健康管理人員。在我國,如按每100人配備1名健康管理師計算,13 億人口就需 1300 萬名亞健康管理師,而目前差距懸殊。
健康保險機構需要健康管理人才
近年來,商業健康保險得到快速發展,2013-2019年間,年複合增長率達37.6%,已成為我國商業保險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保險機構作為健康服務提供者、消費者的角色和定位也發生新的變化。保險公司不再是僅僅為醫療和健康服務消費買單的『出納』,而是藉助其支付方的功能,成為消費者健康管理方案的提供者和託管人。在提供傳統風險保障的同時,也承擔著整合健康服務資源、管理健康發展曲線的職責。
正在修訂中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新增了"健康管理服務與醫保合作」內容,將健康管理服務成本從現行規定的不超過保費的12%提高至不超過20%,為健康管理服務和管理式醫療發展注入了「助推劑」。健康險從業人員對健康管理技能提升有著強烈的需求。
社區基層醫療需要健康管理人才
根據 2016 年《關於印發推進家 庭醫生籤約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的出臺,家庭醫生團隊應該由家庭醫生、公共衛生醫師、社區護士、中醫師、健康管理師等組成。通過大型醫院、疾控中心、社區醫療機構緊密的「三方協作」,搭建包括市級慢病綜合管理平臺、醫聯體(區級)慢病管理子平臺、社區慢病管理子平臺在內的三級平臺,由三級醫院專科醫師、社區家庭醫師和健康管理師共同組成醫療團隊(「三師共管」),結合三級醫院和社區醫院對居民(病人)進行共同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對健康管理專業人才有著同樣的需求。
人口老齡化需要健康管理人才
我國老齡人口已達2.4億人之多,人到老年意味著體弱多病,既需要生活照顧,更需要專業健康管理。無論是家庭照顧者,還是機構養老服務提供者,都非健康管理專業人員,缺乏健康管理能力,市場呼喚專業的健康管理人員,也需要對龐大的家庭照顧人群進行健康管理培訓。
慢性病人群需要健康管理人員
我國人群慢性病發病率迅速上升,發病年齡提前,慢性病患者已達 3 億人之多,不但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痛苦,而且醫藥費上漲,給個人和社會造成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通過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併發症發生率,控制病情進展,降低醫療負擔。目前,慢性病人群是健康管理的重點對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和公衛人員是慢性病管理的主力軍,但是這兩類人員嚴重不足,現有人員的健康管理能力與現實需求存在差距,社會需要具有健康管理能力的專業人員。
全生命周期需要健康管理人才
人類 1/3 的疾病是可以通過預防保健而避免的。通過各年齡段人群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防病」,從整體上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國務院於 2013 年 9 月發布了《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全全生命周期都需要專業健康管理人員。
我國健康管理專業化人才非常奇缺,並且隨著健康產業的持續升溫,人才需求缺口還會不斷加大,健康管理在這樣的趨勢下成為了一個具有潛力的朝陽行業。
2)培訓市場和社會需求的矛盾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齡人口數量不斷上升,健康管理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人們健康的消費需求已由簡單、單一的醫療治療型,向疾病預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進型轉變,健康產業市場迅速發展,需要大量健康管理人員。
健康管理師的工作領域很廣,市場和企業需要的是能迅速上崗開展服務,並具備一定實踐技術能力的專業健康管理師,尤其在細分崗位領域,更需要專業細分的崗前培訓和實踐技能儲備。
而我國目前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導致的大量短期培訓速成持證健康管理師,培訓內容跟不上市場實際人才的需要,不能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
這就是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將部分水平評價類認,改成職業技能等級認證,由第三方社會評價機構和企業進行認證評價的根本原因。
3)社會培訓機構的未來
以人社部委託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與2019年11月4日,已經發布了《健康管理師職業技能標準》的徵求意見稿。
按照國家「一進一退,先立後破」總體改革原則,相信不久的將來,健康管理師職業技能等級認證制度很快就會出臺。
自2020年開始,健康管理師職業將迎來新的黃金髮展期,以質量和結果為導向,而不是以證書為導向。以企業需求和崗位需求為核心的技能教育,同時打通健康管理師就業創業的最後一公裡,將會逐漸成為主流。
社會培訓機構,需要看清政策形勢,轉變固有以考證為核心的傳統思想,做好準備,享受政策紅利。2020年,健康雲課堂會繼續在健康管理人才培養領域,豎大旗做標準,加大繼續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內容投入,為合作夥伴提供一流的內容和平臺服務,助力合作機構在大變革中能夠獨樹一幟,形成區域影響力、構建核心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