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病逝兒媳要回娘家,婆婆提無理要求:守孝三年,守著孩子到老

2020-12-18 24小時全接觸

今年的一月,小胡三十出頭的丈夫患癌症去世了。這個不幸的現實,讓她與婆婆之間的關係突然決裂了。小胡說丈夫去世後,她有很多後續的事情要辦,辦這些事都需要她的戶口本,但是婆婆就是不肯把戶口本給她。說起緣由,是為了逼她答應一個在她看來很不合理的要求,守孝三年,外加守著孩子到老,那麼鄭女士為何要如此為難兒媳呢?

在鄭女士看來,兒媳急於把戶口遷回娘家,就是想趁早和他們劃清界限,把一雙兒女丟給他們二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這是讓她無法接受的。她不想在失去兒子之後,再看著孫子孫女失去媽媽,她只希望兒媳能夠留下,與孩子快樂地待在一起。

說起不滿,鄭女士說就在前兩年,兒子患病住院了。可那幾天裡,兒媳的表現實在是太讓她失望了,就待著娘家,什麼事情都不管,讓她一個人在醫院照顧。小胡解釋,那段時間確實沒照顧,那是因為母親也剛好生病了,被查出了骨髓瘤。不過之後丈夫住院的時候,她就都是在全權照顧著的,去一次醫院照顧一次,對丈夫她是問心無愧的。

在丈夫去世後,小胡就和婆婆商量,要拿戶口本去辦理丈夫去世後的一些後續事情,可沒想到婆婆卻拒絕了她。她的意思很明確,對於兩萬塊錢的保險金,她是不會去動的,以後會全部用到孩子身上。她只不過是暫時借來周轉一下信用卡的債務而已,因為之前給丈夫看病,刷了八萬,所以在小胡看來,並不存在什麼問題。

鄭女士表示她不是不答應,而是小胡不同意的她的要求。那時候她希望兒媳在家過個年,不要那麼快就遷戶口,就是這麼簡單,可兒媳最後還是跑回了娘家,這讓她怎麼答應。就這樣,她便不想把戶口本交出來了,因為她擔心兒媳拿到戶口,就要逃離這個家了。

小胡表示不是她不願留,而是婆婆之前對她的態度讓她實在是受不了了。那時候她身份證想補辦,可婆婆卻一直都藏著戶口本不給,這讓她心裡有了意見。另外她之所以要回娘家也是有原因的,丈夫剛剛離世,她很傷心難過,但很快她就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她也還在重病中,癱瘓在床要人照顧,她希望在母親有生之年能多盡點孝心,所以才會離開婆家,去娘家過年。

鄭女士說她最大的擔憂就一個,那就是孫子孫女的照顧問題。在她看來,只要戶口在,那麼就能夠限制住兒媳,好好去照顧孩子。小胡反駁道要是想走,她可以直接走,沒必要在乎這個戶口本。丈夫生病多年,她一直都在照顧著,說明她心裡還是有這個家的。

另外她提到對於遷戶口的事情,其實早在兩年前,她就有這個念頭了。那時候的她與丈夫因為感情不和,早就協議了離婚。可之後由於丈夫突然大病,她就把這件事耽擱了。現在她急切要遷戶口回娘家這件事,並沒有錯誤,只是婆婆在情感上難以接受罷了。

最後婆婆強調,要遷戶口可以,但是對於兒子死後的兩萬多保險金,必須給到兩個孩子,這是她最在意的事情,如果不同意,事情就沒得商量。

律師表示因為受益人是小胡,所以商業保險理賠金應該歸小胡所有,但是婆婆的要求其實也可以理解。同時希望鄭女士明白,兒子病逝後,小胡與鄭家的關係已經自然解除了。另外小胡沒有充分理解婆婆內心的傷痛,這是一個問題。最後胡劍雲希望雙方都能多去理解一下彼此的難處,去體諒一下對方的感受。

調解結束了,兒媳小胡改變了以往和婆婆的溝通方式,她主動走到了婆婆跟前,叫了一聲媽。一直不肯讓步的婆婆鄭女士,在這一刻表現得特別溫暖,就像我們的觀察員所說,她們兩位其實都不是壞人,她們彼此心中也都為對方存有一份親情。只要雙方都能友好耐心的溝通,這份親情就會重新回來。

相關焦點

  • 孩子滿月外婆家送來長命鎖,婆婆卻悄悄拿給外孫戴,兒媳要離婚
    不管是兒媳還是女婿,在他們父母眼裡也都是個優秀的孩子,卻不能獲得配偶的父母讚許,真挺讓人沮喪。父母不能給兒子和兒媳平等的關愛,其實這是有意無意中製造了家庭矛盾。任何一種關係都是相互的,婆婆對兒媳不上心,自然也甭指望兒媳對婆婆有多尊重。
  • 兒媳每月給娘家1萬生活費,婆婆:憑啥花我兒子的錢養你父母?
    有個阿姨說她兒子每年有80萬的收入,兒子剛結婚,所有的錢都交給兒媳在管,她兒媳每年只有15萬的收入,兒媳每個月都給她1萬塊錢的生活費,也給她娘家媽媽1萬塊錢,他們老兩口在做生意,每個月至少有10萬塊錢的進帳,但是他親家每個月都是拿退休金的,只有七八千塊錢,她最不滿的也是這個,覺得憑啥用我兒子的錢養你們父母呢
  • 婆婆底氣十足,直言被動的是兒媳,不料碰上硬茬:我怕你嗎
    最後弟媳說:「如果怕你婆婆做不好月子飯,乾脆在這坐月子,讓我婆婆伺候你。正好讓她先練練手。」兩個人開著玩笑就把這件事定了下來。既然兒媳不反對,做母親的自然願意伺候女兒坐月子。就這樣,紅萍生完女兒後,出院和老公一起直接回了娘家,月子也在娘家度過。在此期間婆婆只來看過她一次。好在老公知道疼人,她坐月子期間,老公就像入贅一樣,每天下班都在丈母娘家吃住。
  • 兒媳回娘家送親媽一萬塊的手鐲,婆婆沒收到禮物,卻分外開心
    因為結婚,意味著她要步入另一個家庭,難免會疏遠自己的父母。  小詹遠嫁,一年就回家看父母兩三次,她為此有些愧疚父母,丈夫對此還不理解,還好有一個會幫她說話的婆婆。  01  端午、中秋、國慶,三個假期,小詹想回娘家一趟,丈夫不同意,他覺得節假日出行人多,人擠人,帶著孩子也不方便。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兒媳不跟她來往,聽到小姑子的話,她感動了
    當然婆婆帶孩子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其中一名網友的答覆讓我印象深刻:「婆婆帶孩子啥情況呢,你讓帶她不想帶,你不讓帶她非要帶,你真讓她帶她又非要你感恩戴德,你真不讓她帶,她就生氣了。倒是有無怨無悔一心付出,還忍辱負重的婆婆,那她多半會碰到覺得幫我帶孩子天經地義的媳婦兒。
  • 婆婆向兒媳要兒子工資卡稱「管老公三十年有經驗」兒媳回懟很精闢
    如果在小兩口都沒有要上交工資卡的想法時,婆婆提出索要時我覺得欠妥首先婆婆作為一個長輩越過小輩的另一半來索要是越權行為。其次,即使婆婆索要工資卡是出於好意害怕年輕人沒有自制力,也應該基於小兩口都同意且自願的情況,而不是仗著長輩的身份,兒子的母親來強制索要。 作為合格的長輩,很重要的一點是手不能伸太長。
  • 婆婆要求婚前財產公證,兒媳答應,娘家拆遷婆婆反悔:房貸你來還
    尤其是婆婆和兒媳之間,關係不和諧,即使夫妻之間再恩愛,也遲早會被拆散。因為在很多時候,在丈夫的心中,妻子是沒辦法和自己的親生母親相提並論的。1準備結婚之前,婆婆一直很反對小薇和老公的婚事。婆婆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小薇是個農村姑娘,家裡還有個弟弟,父母只是普通的農民,沒什麼穩定的收入。如果小薇嫁給自己的兒子,會拖累了兒子。老公在任何事情上都聽從婆婆的話,唯獨在婚事上卻特別固執。婆婆拿他沒辦法,只好同意了這樁婚事。只是婆婆同意這樁婚事的前提是,小薇必須做婚前財產公證。小薇雖然很愛老公,但她也是有自己的骨氣的。
  • 小姑子坐月子,婆婆卻要求兒媳去照顧,兒媳:誰生的誰負責
    婆媳矛盾是女人結婚後的一道坎,若是磨合不來,彼此間就會有隔閡,很難和諧相處,大多時候,由於婆婆沒有把兒媳當成自家人,防備心過重,認為兒媳搶了兒子的愛,還影響到自己的家庭地位,才會對兒媳感到不滿,明裡暗裡的各種刁難,最終才導致了婆媳關係愈演愈烈。
  • 婆婆怒責兒媳沒理由離婚,兒媳的回懟婆婆低下頭
    01 一位婆婆聽兒媳說要離婚,她怒責兒媳,我幫你帶孩子還幫你做飯,我兒工資也大部分交給你了,你還有什麼不滿足,還要離婚。這位被指責的兒媳,就是秀珠,秀珠高中畢業就開始了打工,她也曾經談過兩個對象,都「」無疾而終」。在秀珠二十五歲時遇見了高中同學小川,上學時兩個人就互有好感。
  • 兒媳懷孕婆婆不出彩禮,兒媳打掉孩子,兒子斷絕關係父母含淚送十萬
    婆婆在婚前刁難兒媳婦,如果兒子跟自己站在同一個立場,那麼婆婆或許還不會眾叛親離。 但如果兒子不是跟父母站在同一個立場,那麼婆婆就會面臨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的境地。所以說,女人不容易,男人也不容易,大家少耍一些心眼,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 兒媳坐月子沒人管,如今婆婆崴了腳就賴在兒媳床上不走,兒媳笑了
    就拿婆婆有沒有義務照顧兒媳,兒媳有沒有義務贍養婆婆這個問題來說,如果婆婆平時對兒媳好,擔當起了照顧兒媳的責任,那麼兒媳在婆婆老了之後也會心甘情願的贍養婆婆。如果婆婆在兒媳需要照顧的時候,用法律上沒有義務這個理由回絕了,那麼她老了之後就沒有立場要求兒媳贍養自己,因為在法律上,兒媳也是沒有義務贍養婆婆的。
  • 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
    因為,在很多婆婆眼中,兒媳永遠是外人。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兒媳與婆婆在月子裡結下的恩怨,有的兒媳能忍,有的兒子卻忍不了。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要絕食,有好戲了李想是一個內向的女子,父母重男輕女,她在原生家庭就不被重視,因此她的性格十分軟弱,從來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多數情況下,人家怎麼說,她就怎麼做,毫無主見。
  • 公公偷情小兒媳,女方被送回娘家仍不死心,後遭婆媳兩人殘忍割喉
    兒子在外打工,與小兒媳產生感情55歲的男子巴頓與妻子共同養育了4個兒子,其中有兩個娶了妻子,但婚後不久,他們就離開村莊去孟買打工了。由此,兩個兒媳就與公公婆婆在家中一起生活。此前,巴頓看家中年輕的小兒媳出落的十分美麗大方,不久後兩人便「勾搭」在一起。然而,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不被發現。將小兒媳送回娘家後被丈夫家暴很快妻子和大兒媳就看出了兩人之間的關係,為了避免兩人再繼續發展下去,婆婆就與大兒媳商量著先把小兒媳送回娘家。
  • 老了想和兒子一起住,有什麼錯?3位兒媳的理由刺痛兩代人的心
    年輕時,為孩子掏心掏肺,到年老了,希望能得到兒女的孝順和照顧,這是老人們的普遍思想,也是正當需求。不過現實與理想總是有極大差距的,晚年生活該如何安排,總是會牽扯很多問題,除去經濟矛盾,還有不少情感糾葛。 01「老了想和兒子一起住,有什麼錯?」
  • 婆婆不幫兒媳照看孩子,真的有錯嗎?
    有個阿姨求助說,當婆婆的沒有給兒子兒媳帶孩子有錯嗎?我來說一下我的觀點,從法律的角度說,婆婆是沒有義務給兒子兒媳帶孩子的,所以就談不上對錯,不管是公公婆婆還是嶽父嶽母,把自己的孩子養大成人,老人的任務也就算完成了,但是又反過來說了,如果你們老了病了,兒媳也沒有義務照顧你們,因為公婆跟兒媳沒有血緣關係,說直白點吧,公婆幫著兒媳照看孩子,這是在跟兒媳做等價交換,兒媳忙不過來的時候,婆婆在有能力有時間的情況下,幫著搭一把手暖暖兒媳的心,讓兒媳記住你們的好
  • 婆婆慫恿兒子打老實兒媳,不料兒子這次不敢動,婆婆自己動手慘了
    在每一個母親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他們看著長大,傾注了所有心血的人,一夕之間身邊多了一個親密的人,很多婆婆會受不了,覺得兒媳搶走了她的兒子,人都是偏心的,婆婆偏心兒子,想把所有好的東西留給兒子,這種心態我們能夠理解,但如果她的偏心傷害到了別人,這個行為就是不可取的。
  • 六十歲婆婆的婆媳之道:想與兒媳相處好,要做到「出錢、不出險」
    大多數婆媳關係已經演變成了兒媳和婆婆之間很少有交集。 這其實也與社會的發展有關。在舊社會,兒子兒媳就算結婚了也不會和父母分家,一大家子還是要住在一起,那時候男尊女卑,等級森嚴,兒媳面對婆婆就是要無條件服從,就算被婆婆刁難也要忍著。 但如今新人結婚後一定會搬出去住,很少還會和父母一起生活的。
  • 婆婆嫉妒兒媳得寵,給懷孕兒媳杯裡下藥,卻被不知情的兒子全喝了
    ,有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明兒媳的性格很溫和,也會包容忍讓婆婆,但婆婆就是不依不饒,一定要找兒媳的茬,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裡面暗藏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婆婆對兒子有一定的佔有欲,在她們眼裡,兒媳就是奪走兒子寵愛的人,所以會不自覺地對兒媳散發敵意,覺得兒媳配不上自己的兒子。玉蓮就遇上了一個這樣的婆婆。
  • 兒媳打電話要生了,婆婆嫌懷丫頭不讓兒子回家,隔天母子倆悔青腸
    #情感# 很多人在電視劇或者現實中都會聽過這樣的一番話:我媽養我這麼大不容易,我要孝順她;我媽那麼大年紀了,你做兒媳的讓一下她又怎麼了……每次婆媳有矛盾了,很多兒子都會用相似的話指責兒媳。
  • 「你憑什麼把我娘家寄來的東西扔了?」婆婆:「什麼破玩意兒」
    01朋友麗娟(化名)找我傾訴:她與婆婆一刻也住不到一起去了,她必須與老公攤牌,讓婆婆回農村去,婆婆不走她走。事情是這樣的:臨近年關,麗娟的父母給遠在幾百公裡外的女兒寄來了一大包家鄉的乾貨:曬好的幹豆角、梅菜、藕粉、地瓜粉還有臘肉等等。麗娟下班回家,見箱子已經拆開,東西扔了滿地,心裡就不免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