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矩陣iPlay掌機評測:前言
【機鋒評測】在今年飛速發展的不僅僅有國產智慧型手機,隨著上海自貿區頒布遊戲機解禁,國產遊戲機產品仿佛得到了一場甘露,大量的遊戲產品如雨後春筍一般頻頻發布,大家都想在涅槃之後的遊戲市場分一杯羹,國內的遊戲機行業也隨著這一陣春風開始變得繁榮起來。
隨著智能設備越來越快的發展,人們對於移動便攜智能設備的依賴性也就越來越強。智慧型手機甚至智能平板電腦市場的蓬勃發展,讓曾經市場需求龐大的便攜移動遊戲機市場也開始蠢蠢欲動,而其中遊戲機產業中智能掌機似乎就成為了一個新的突破口。而我們今天的主角-極限矩陣iPlay掌機或許就是其中能夠脫穎而出的一員,它的表現究竟如何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評測,一起來看一下這部7.0英寸的國產遊戲掌機都有怎樣的表現。
極限矩陣iPlay掌機評測:外觀篇
外觀設計方面,極限矩陣iPlay掌機看上去就像是一個7英寸的平板電腦+遊戲手柄的套裝產品,若不是遊戲搖杆與屏幕一體式的設計,極限矩陣iPlay掌機很容易就會讓人誤認為是一臺平板電腦。
極限矩陣iPlay掌機
正面設計上,iPlay掌機配備了一塊7.0英寸IPS多點觸控屏幕,解析度為1920×1200,屏幕像素密集度為326ppi,雖然從參數上看極限矩陣iPlay掌機與蘋果iPhone幾乎一樣。畫面顯示效果細膩,顆粒感不強。
極限矩陣iPlay掌機正面
作為一款掌機設備,極限矩陣iPlay掌機絕大部分操作都是要求用戶以橫屏的方式使用的,所以iPlay掌機的遊戲按鍵主要是分布在屏幕左右兩側。在屏幕左側為四向方向按鍵以及左搖杆,左搖杆下方則是安卓系統設備必備的HOME按鍵。
極限矩陣iPlay掌機左側細節
極限矩陣iPlay掌機左側細節
極限矩陣iPlay掌機左側細節
機身右側則是分布著四枚控制按鍵、右側搖杆、返回鍵、多任務切換鍵以及前置攝像頭。在實際點按中我們不難發現,iPlay掌機四枚控制按鍵鍵程有些偏硬,但反饋十分及時。左右兩個搖杆的手感好評。根據官方數據我們得知,iPlay掌機左右搖杆採用了力臂為150N最佳附中性搖杆機構,在遊戲過程中能夠有著良好的表現。
極限矩陣iPlay掌機右側
極限矩陣iPlay掌機右側細節
機身頂部為左右各一枚L與R頂置按鍵,熟悉遊戲掌機的朋友都知道,為了更加方便遊戲的操控體驗,一般都會在掌機頂部增加L與R按鍵,從而保證更多的遊戲需求,讓遊戲體驗更加真實。那麼對於定位於專業遊戲掌機的iPlay掌機來說,L與R兩枚按鍵的設置自然也是不在話下了。同時在iPlay掌機頂部還擁有電源鍵、音量鍵以及最大支持64GB TF卡擴展卡槽。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頂部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頂部細節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頂部細節
機身底部為電源充電接口、Micro USB接口以及3.5mm耳機接口,比較遺憾的是,iPlay掌機所採用的充電接口並沒有與Micro USB接口進行整合,而是採用兩個獨立的接口。同時在機身底部左右底角分別有兩個點狀紋路的裝飾設計。
極限矩陣iPlay掌機底部細節
極限矩陣iPlay掌機底部細節
iPlay掌機在背部設計上可以說是科技感十足,黑色機身大底搭配撞色的鮮綠色,給人一種非常年輕跳躍的感覺。機身背面中部的曬文設計,同時將極限矩陣的LOGO設置其中,炫酷感十足。機身背部左右兩側的炫光綠色橡膠墊既能夠保護機身內部不會受到灰塵的侵襲,同時還大大增加了iPlay掌機的握持感以及穩定性。
極限矩陣iPlay掌機背部
總體來說,iPlay掌機在外觀設計上還是做得比較出色的,無論是按鍵的布局還是細節的把控,都能夠看出極限矩陣團隊良苦的用心。從玩家的切身需求出發,再將設計還原到產品的本身,iPlay掌機在外觀設計上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在擁有的出色外觀之後,它的硬體性能又會是如何的表現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極限矩陣iPlay掌機評測:性能篇
iPlay掌機在硬體配置方面是十分強悍的,內置的NVIDIA Tegra 4四核處理器,主頻達到1.8GHz。同時配備2GB LPDDR3內存以及16GB高速快閃記憶體,屏幕方面則是採用了一塊解析度為1920×1200的7.0英寸IPS觸控屏幕。從硬體參數上來看,iPlay掌機還是非常搶人眼球的,但實際性能又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還是首先通過跑分軟體來對iPlay掌機進行實際的性能檢測。
極限矩陣iPlay掌機
針對iPlay掌機的特性,我們也將跑分測試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測試將主要針對iPlay掌機的整體性能、CPU性能以及圖形處理能力進行針對性的測試,從而能夠更好的讓我們了解iPlay掌機的性能表現。
安兔兔跑分:31877
安兔兔跑分(AnTuTu Benchmark)是一個專門給Android系統的手機、平板電腦硬體跑分的軟體,它能一鍵運行完整測試項目,通過內存性能、CPU整數性能,CPU浮點性能、2D、3D繪圖性能、資料庫I/O、SD卡讀、寫速度等多項性能測試,並對手機的整體和單項硬體性能做出評分,同時上傳分數並查看該設備在世界的排名。
NenaMark 2:55.8fps
NenaMark2是一款面向Android智慧型手機的圖形處理能力測試工具,通過一段視頻Demo的播放測試手機圖形處理單元的硬體加速能力。
比機機測試:擊敗80%設備
比機機(BIJIJI)是一款跨平臺手機測試工具,它為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等行動裝置提供性能測試,性能排行等功能。讓用戶可以很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手機性能所處的位置。
通過跑分測試我們不難看出,iPlay掌機在硬體性能方面表現還是非常強悍的,安兔兔31877的跑分成績就算在智慧型手機當中也不能算是低分了。不過這也不奇怪,作為一款遊戲設備來說,硬體性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遊戲的體驗,所以如果有朋友擔心iPlay掌機性能是否會吃緊的情況,那麼便大可不必了。看完了硬體性能,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實際遊戲體驗。
極限矩陣iPlay掌機評測:遊戲篇
在遊戲測試環節,我們選擇了三個角度來對iPlay掌機進行了測試,分別是掌機中自帶的《狂野飆車8:極速凌雲(Asphalt 8:Airborne)》、自行安裝遊戲《激流快艇2》以及遊戲模擬器《小雞模擬器》來對iPlay掌機進行全方位測試,主要測試目的是為了檢測iPlay掌機在運行帶有大數據包遊戲時時候存在卡頓、第三方遊戲適應情況以及實體按鍵自適應三種情況。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運行《狂野飆車8》
在進行《狂野飆車8:極速凌雲(Asphalt 8:Airborne)》測試時,經過小段時間的加載,遊戲能夠順利運行,同時實體按鍵在遊戲過程中能夠大大提升玩家的遊戲體驗,搖杆力度反饋十分準確,遊戲感受要遠遠高於觸控體驗。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運行《狂野飆車8》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運行《狂野飆車8》
接著我們選用了《激勵快艇2》作為第三方測試遊戲,在這項測試中,我們主要是想測試iPlay掌機對於第三方遊戲應用適應情況。測試之後,我們發現iPaly掌機對於第三方遊戲適應情況還是非常不錯的,實體操控按鍵適應情況同樣十分良好。整個遊戲過程當中沒有出現卡頓或者遊戲出錯的情況。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運行《激流快艇2》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運行《激流快艇2》
最後我們用《小雞模擬器》再一次對iPaly掌機進行測試,試玩之後發現按鍵校對依舊十分準確,整個遊戲過程中iPaly掌機的實體按鍵都能夠準確的捕捉到點按動作,整體遊戲體驗十分順暢。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運行《小雞模擬器》
極限矩陣iPlay掌機運行《小雞模擬器》
總結:定位於遊戲掌機的iPaly掌機作為一款遊戲設備來說,在我們有限的測試時間內它的表現是十分令人滿意的,依託Android龐大的遊戲資源庫,對於滿足一般玩家來說是綽綽有餘的。iPaly掌機依靠其強大的硬體配置,以及專門為玩家設計的實體按鍵,能夠給玩家帶來更多的遊戲體驗,這些都是iPaly掌機的優勢所在。
本文來源:機鋒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