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崑山「智造」賦能「製造」 破解用工難題...

2020-12-23 新華報業網

  圖片由崑山市委宣傳部提供

  復工復產之初,艾利(中國)有限公司在人員到崗率46%的條件下達到80%的產能;立訊精密工業(崑山)有限公司人員到崗率不足60%,產能已恢復86%……這些企業緣何能夠穿越疫情的陰霾,跑出復工復產的「加速度」?他們通過「智造」賦能,運用科技力量,推進生產、防疫兩手抓,特別是面對「用工難」等問題,「智造」更成了企業快速恢復產能的利器。

  跳開「返崗率」「機器換人」破解用工難題

  走進立訊精密工業(崑山)有限公司SMT生產車間,映入眼帘的是高速運轉的生產線以及正在忙碌的智慧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工作正在由機器和控制系統自動完成,在完美契合防疫需求的同時,生產效率也得到提升。

  「企業復工復產初期,部分工人很難及時到崗。但是因為前期的工業網際網路改造,自動化設備高效運轉,工人服務於機器,所以對工人的依賴並不像之前那麼強。」立訊精密副總經理王濤告訴記者,在不少企業陷入「用工荒」困境之時,立訊精密跳開「返崗率」,直指「達產率」——人員到崗率不足60%情況下,產能已恢復86%。

  「企業發展智能製造,一方面能夠運用先進信息技術聯通研發、生產、銷售、管理、服務等環節,讓企業更敏捷;另一方面運用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破除招工難問題。」王濤說,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打亂了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但他們依然對今年的發展很有信心。

  在崑山,有很多與立訊精密相似的企業。艾利(中國)有限公司在人員到崗率46%的條件下達到了80%的產能;崑山鴻嘉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人員到崗率36%,產能已恢復65%。其共同之處是,通過實施智能化改造,智能車間對於人員的依賴性有所降低。2019年數據表明,我市智能車間人均產出104.7萬元/人,明顯高於一般工業企業。

  增強「免疫力」「技改提升」讓產能恢復更快

  「比起傳統的生產模式,智能製造給生產帶來最直觀的改變是自動化程度高、經濟效益更為凸顯,企業的自動化率從2017年的81%提升至去年的96%。」崑山丘鈦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運營副總經理劉統權介紹,得益於自動化改造和提升,企業產能恢復率已經超過90%。

  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在智能製造的創新、轉型路上。他們進行智能化改造的初衷不盡相同,或為擴大產能,或為降低成本,或為提高良品率,但在此次疫情中表現出了相似的「免疫力」。比如,友達光電充分應用5G技術優化生產流程,將分布廣泛、零散的人、機器和設備全部連接起來,帶來生產、管理、排汙等三個方面的優化。

  技改提升,為企業帶來從內到外的變化,產能恢復更快。3月初,綜合分析我市76家省級示範智能車間,其平均到崗率為75.6%,平均產能恢復率為85.4%,兩項指標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緯視晶光電(崑山)有限公司產能已恢復100%,另有10家企業產能恢復率達90%。

  由此可見,提前加快智能化改造的企業實現了「逆勢突圍」。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崑山將通過大力推進智能製造提升工程,著力發揮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等項目示範引領作用,加大崑山智能製造產業鏈建設力度,通過產業鏈補強、價值鏈推廣應用等模式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發展。

  搶佔「制高點」「智能製造」打開轉型新空間

  一批先行先試智能化改造的企業,成為「崑山智造」的中堅力量。「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其實,我市早在2016年就提出加快打造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力爭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

  「以製造業立身的崑山經過多年積蘊,形成了製造業全產業鏈的聚集優勢,而傳統製造業對技術革新的龐大市場需求,也成為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迅速成長的關鍵要素。」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對崑山了解至深,他同時指出,激發中小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的積極性,是推動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崑山有良好基礎。目前,我市智能製造入庫管理企業總數505家。去年,全市智能製造產業主營業務銷售額578.9億元,同比增長23.2%,已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

  「誰能搶先一步恢復生產,誰就有希望搶下更多的訂單;誰能搶先一步轉換思路,誰就有希望在發展中獲得更多機遇。」譚建榮如是說。

  困則思變,變則通達。近三年,我市實施智能化改造重大項目超600個,總投資超300億元。其中,「滬光汽車」獲得工信部智能製造新模式示範項目,「佰奧機器人」「華恆焊接」入選工信部工業機器人規範條件企業,「友達光電」「新萊潔淨」獲批省級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工廠。「智能製造」為企業打開了轉型新空間。

  「全市13家重點龍頭企業中,仍有企業還沒有申報獲評智能車間,智能化改造還有很大空間和潛力。」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鼓勵企業加大智能化設備和工業網際網路推廣應用,提升企業智能化、數位化生產管理水平,持續推動崑山從「製造」邁向「智造」。(記者 史賽 李傳玉 張田)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阿里動物園迎新,犀牛智造開啟新製造時代
    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意味著數位技術對傳統製造業的深度重構,開啟M@de in Internet新製造時代。新消費時代:以用戶為核心數字經濟與消費新勢力的崛起,推動中國逐步進入以用戶為核心的新消費時代,消費群體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正重塑著消費品市場及供需關係,驅動企業重構生產模式,從以產定銷轉變為按需生產,實現製造轉型升級。
  • 數位化強勢賦能「家居智造」,勞卡開啟全屋定製新篇章
    數位化強勢賦能「家居智造」,勞卡開啟全屋定製新篇章 深耕全屋定製領域16年,連續13年榮獲中國整體衣櫃十大品牌。
  • 聚焦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數字賦能新智造論壇
    中國西藏網訊 11月23日,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開幕。24日,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數字賦能新智造論壇在浙江烏鎮召開。
  • 『平臺+生態』阿里雲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智造升級
    2020雲棲大會盛大開幕,今年首創線上雲棲形式,3 場主論壇及展廳、100 場分論壇和專場正式線上發布,其中AIoT商業創新論壇通過分享阿里雲及合作夥伴基於阿里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聚攏生態,賦能製造業智造升級
  • 『平臺+生態』 阿里雲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智造升級
    2020雲棲大會盛大開幕,今年首創線上雲棲形式,3 場主論壇及展廳、100 場分論壇和專場正式線上發布,其中AIoT商業創新論壇通過分享阿里雲及合作夥伴基於阿里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聚攏生態,賦能製造業智造升級
  • 「犀牛智造」平臺揭幕新製造 阿里巴巴「五新」戰略全面加速
    鞭牛士報導 9月16日,杭州,一家名為犀牛智造的新型工廠破土而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的新製造來了。新製造讓「Made in Internet」成為現實。「犀牛智造」不只是工廠,更是平臺。通常服裝行業的生產模式是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貨,而在新製造的模式下,已能100件起訂,7天交貨。它將銷售端的數據洞察直接與設計、生產端打通,能精確預測到某款單品未來一個月能賣多少件。這樣的創新模式可以減少服裝紡織產業鏈路中的效率和資源浪費,有效壓縮庫存成本,降低中小企業最大的創業門檻。
  • 「犀牛智造」平臺揭幕新製造 阿里巴巴「五新」戰略全面加速
    鞭牛士報導 9月16日,杭州,一家名為犀牛智造的新型工廠破土而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的新製造來了。新製造讓「Made in Internet」成為現實。「犀牛智造」不只是工廠,更是平臺。它實現了生產端到端、全鏈路的數位化,因此具備高度柔性的供應鏈能力,可以按需生產、以銷定產、快速交付。
  • 文化設計賦能寧波智造
    本報訊(記者孫佳麗 通訊員安江)隨著雲計算的普及、5G和新基建的加快部署,「智造」滲透到各行各業,設計作為製造業價值鏈中頗具增值潛力的環節,已成為現代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究竟什麼樣的文化設計才能最大程度賦能寧波智能製造產業的發展?昨日下午,2020海絲之路(中國·寧波)文化和旅遊博覽會暨文化設計賦能寧波智造高峰論壇在貝發集團舉行,近200名設計大咖和產業精英現場開啟「頭腦風暴」。
  • 阿里巴巴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亮相 蔣凡:將打造淘寶的下半身
    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此前,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的「新製造」,這一項目已悄悄運行3年。淘寶天貓總裁蔣凡表示,阿里巴巴新智造,用大數據賦能新製造,最自動化智能化的工廠將落地,未來
  • 阿里新製造來了!「犀牛智造」正式亮相
    【獵雲網北京】9月16日報導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l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是今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大創新。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首次提出「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其中,新製造意味著數位技術對傳統製造業的深度重構,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個性化和定製化。
  • 兩化融合指數增速居全國第三 江西「新智造」為工業賦能
    「新智造」為工業賦能,開拓了江西省工業經濟新境界。18265臺(套)應用智能裝備、1293個數位化車間、12家省級智能製造基地,五年來,這些智能裝備、數位化車間和智能製造基地,正改變江西省工業生產模式和運行狀況。記者看到,生產數據大屏幕實時顯示車輛分布,自動規劃採礦作業生產計劃,從而得出產量最大、運距最短、效率最高、消耗最低的最優方案,推動採礦更加高效節能。
  • 阿里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亮相 彌補馬雲「五新」版圖短板
    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發布。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此前,這一戰略級項目已在保密運行3年,犀牛智造的發布彌補了馬雲「五新」版圖短板。通過過去3年的運行,「犀牛智造」在需求端打通淘寶天貓,為品牌商提供精準銷售預測,首次讓按需生產可規模化實施;在供給端通過柔性製造系統,犀牛工廠可實現100件起訂,7天交貨。相較其他工廠,「犀牛智造」能夠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開放再出發 崑山外資緣何逆勢增長?
    3月13日,星巴克全球執行副總裁、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王靜瑛對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項目落戶崑山,在全國乃至全球引起的反響感到驚訝:「今天在崑山,我們成了『明星』。」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36年前的一幕,1984年7月,崑山成功創辦江蘇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中國蘇旺你有限公司。當時,這一「搶」來的「第一」轟動全國。一時間,崑山這座小城成了「明星」。
  • 阿里「神秘」的「新製造」-犀牛智造亮相
    犀牛智造9月16日,阿里巴巴已保密三年的「新製造」-犀牛智造工廠正式在杭州亮相。所謂「新製造」,來自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首次提出「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其中,新製造意味著數位技術對傳統製造業的深度重構,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個性化和定製化。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常州:5G+為新型智慧城市賦能
    5G推動了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的緊密耦合,為智慧城市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開創智慧城市建設新時代
  • 「乘風破浪」的安徽很忙 以新作為新篇章迎接新時代
    當然,不管是茶旅融合還是網聯智造,在新時代美好安徽跨越式發展的路上都已是常規動作,只是適逢其「會」落在我們眼中成為風景。回首我省「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特別是大力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整體效能不斷提升。
  • 阿里新製造來了:「犀牛智造」正式亮相
    阿里巴巴動物園的新動物今日揭曉:犀牛!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此前,這一戰略級項目已在保密運行3年。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是今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大創新。
  • 阿里的又一個新創造: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浮出水面
    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此前,這一戰略級項目已在保密運行3年。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是今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大創新。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首次提出「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其中,新製造意味著數位技術對傳統製造業的深度重構,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個性化和定製化。
  • 阿里動物園增添新物種 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亮相
    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標誌著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落地。「犀牛智造」是一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智能化製造平臺,早在2017年便已低調啟動。尤其是在2020年上半年,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犀牛智造平臺迎來了訂單小高峰——新製造幫助商家迅速調整產量,在不確定的環境下渡過難關。新製造源自2016年馬雲提出的「五新」理論,意思是通過數位技術對傳統製造業進行深度重構,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個性化和定製化。
  • 阿里「犀牛智造」賦能製造業?還是新的壟斷?
    實際上,就在人們圍繞支付寶中牽涉的金融問題以及阿里的壟斷問題眾說紛紜之時,在馬雲創建的產業版圖中,阿里製造則直接被忽視了。 早在三年前,阿里就已經涉足傳統製造業,並且在低調潛行三年後,名為「犀牛智造」的新製造平臺在去年9月份亮相,補全了阿里「五新戰略」(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術)的最後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