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寶寶的這2個部位發涼,說明孩子身上已經很冷了,家長別大意

2021-01-22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冬天裡有一種冷,叫做長輩覺得你冷。

爺爺奶奶想著,出門可不能給孩子凍著,必須得包嚴實一點,這樣孩子才不會受涼,於是一件、二件、三件……往孩子身上加,8件衣服也不在話下。

於是孩子便有了「頭小身子大,雙腿不見了」的造型,時常讓圍觀群眾,感到啼笑皆非,果然是沉甸甸的愛啊,孩子滿臉都寫著生無可戀。

這樣的打扮雖然好笑,但是仍舊有不少長輩樂此不彼,因為是大冬天的,又不知道孩子冷不冷,只能拼命給孩子加衣服聊表關愛了。

但是兜媽需要提醒各位家長,冬天穿衣服,真的不是越多越好,在這裡分享一位寶媽的經歷,大家看完就知道為什麼了。

寶媽李雪,從父母身份來說,還是一位新人,沒有什麼經驗,眼見溫度越來越低,天氣越來越冷,寶媽便聽婆婆的話,給孩子多穿一點。

時不時摸摸孩子的下手,有點涼便多加幾件衣服,本以為這樣可以讓兒子健健康康,沒想到反而給兒子整感冒了。

眼見著兒子開始發燒、流鼻涕,寶媽也慌了,趕緊帶著兒子去醫院,醫生看見寶媽給孩子的打扮,當下語氣就不好了。

醫生直接和寶媽說:「哪有你這樣帶孩子的?給孩子穿太厚,孩子更容易生病。」

因為給孩子穿太多了,孩子行動不便,隨便一活動就容易熱,一熱就出汗,衣服也會溼掉,等身上的汗水幹了,孩子則一不小心就受涼了,這樣非常容易生病。

所以啊,需要掌握合適的方法,給孩子正確的增減衣物,才是保護孩子的最好方式。

寶媽如果摸寶寶的這兩個部位發涼,說明寶寶是真的身體冷了,需要添加衣服,寶媽不要掉以輕心。

寶寶這兩個部位發涼,說明身上很冷了,可以添衣服

1.腳涼

畢竟寒從腳起,其實腳涼不涼,是很能反映出一個人冷不冷的,相信大家對於這一點也很有感觸,腳熱乎的情況下,身體也不會太冷。

冬天的時候,儘量給孩子穿上保暖的襪子和鞋子,擔心孩子冷不冷,可以摸一摸孩子的小腳,如果孩子小腳特別涼的話,那麼要給孩子穿上更加保暖的衣物和鞋子。

必要時,可以給孩子洗一個熱水腳,讓寶寶捂一下,驅散寒冷,這樣寶寶的身體也暖和了,不容易生病。

2.後背涼

如果無法判斷寶寶冷不冷,可以摸摸寶寶的後背,如果寶寶的後背比較涼,需要趕快給孩子添加衣服。

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家長要判斷一下,寶寶後背是不是又溼又涼,如果是的話,可能是因為穿太多了,後背汗溼了,幹了之後體溫降低。

所以,家長學會給寶寶合理的增減衣物,是非常重要的。

這兩個部位涼的話,家長不用太擔心

1.小手

很多寶媽喜歡通過摸寶寶的小手,來猜測孩子身上冷不冷,其實這種方法不算準確,因為寶寶的小手,相較於其他部位,等於一直裸露在衣服外面。

露在外面的小手,會因為溫度低變得冰涼,也會因為吹到冷風,小手變得寒冷,其實這種情況都是挺正常的,寶媽不用過於擔心。

給孩子戴個小手套,或者把寶寶的小手放進口袋裡捂一會就好了,一會就暖和了,不要一直給孩子加衣服。

2.額頭

寶寶的額頭,和小手一樣,平時的溫度,其實是一個正常溫度,被冷風吹過,可能稍微涼一些。

如果寶寶的額頭突然變得很熱很燙,那才不正常,說明寶寶很有可能發燒生病了,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哦,不可掉以輕心。

如果擔心孩子著涼,可以給孩子帶上小帽子,這樣就不用擔心寶寶感覺到冷了。

兜媽寄語

冬天溫度很低,家長擔心孩子受涼,我們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不能一昧給孩子加衣服哦,不是包的像個球,孩子就一定暖和,給孩子增減衣物,還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給孩子穿太多衣服的話,反而有可能導致孩子生病哦,家長萬萬不可大意。

話說回來,各位寶媽,你們是用什麼方式,來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加衣服的呢?歡迎交流。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冬天寶寶的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別忽視了,這時寶寶身體已經很冷了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寶媽為了不讓自己的寶寶感冒,開始給孩子穿上厚厚的棉服,有的父母還經常摸摸孩子的身上,看看孩子是否很冷,其實孩子在有些部位發涼,並不一定說明孩子身上很冷。
  • 寶寶2個部位發涼,說明身體已經很冷了,寶媽要及時給孩子保暖
    冬天來臨,氣溫越來越低,很多小朋友在這個季節都非常容易生病,所以很多家長都會更加注意孩子的保暖情況。但是很多年紀較小的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交流,不能直接地告訴父母自己是冷還是熱,如果父母比較粗心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寶寶因為受冷而生病。
  • 冬天如果寶寶這兩個部位發涼,說明寶寶冷了,寶媽要給寶寶加衣了
    如果寶寶這幾個部位涼,奶奶不用緊張"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我冷",奶奶們大多根據自己的感覺給寶寶穿衣服,或者摸到寶寶的小手、小臉比較涼,就覺得寶寶冷,其實寶寶這幾個部位涼,奶奶們不用緊張。1.額頭尤其是冬天,寶寶出門大多戴著帽子,等到回到室內取下帽子後,寶寶額頭也是會很涼的,這是正常現象,不要緊張的認為寶寶冷,而給寶寶添加衣物。如果是平時,寶寶額頭涼也是很正常的,人體的大部分熱量都是通過額頭散發出去的,當你發現寶寶額頭熱的時候,寶寶很可能是發燒了。
  • 家長一巴掌,孩子竟喪命!千萬別打孩子的這5個部位!
    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卻讓孩子送了命,這是再後悔都改變不了的事。 除了打頭,很多家長氣憤下打孩子的舉動,都有可能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 氣到吐血,這些部位也不能打! 擰耳朵 某個幼兒園的3歲男童因為被老師「擰耳朵」後在耳垂處出現撕裂傷。
  • 寶寶以下表現是過度餵養的預兆,關係到身體發育,家長別大意了
    到了後,我觀察了寶寶一天,給開了「治療」方案——餓兩頓就好了。閨蜜聽完就想敲我認為純屬胡說八道,然而在我列舉了過度餵養的一二三後,她終於明白寶寶這是吃撐了,及時調整了後期餵養的頻率,後續沒幾天果然就好了。其實過度餵養本身就是小事,只不過很多家長沒能及時發現,才小事變大。
  • 若孩子身上出現3個「徵兆」,說明身高已經定型,你家孩子中沒?
    分析每個孩子的發育節奏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發育慢,所以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小學或者初中的個頭都不算高,但在念高中時個頭會猛然間竄起來。但若是孩子身上出現這3個「徵兆」時,就說明寶寶的身高已經定型了,父母們可千萬別不在意,來看看你家孩子中了沒?當孩子出現這3個「徵兆」時,就說明他們要「停止長高」了1.
  • 寶寶缺水了有這4個表現,家長們發現後應及時給娃喝水,別耽誤了
    所以家長們要了解清楚,別弄錯了!寶寶缺水了有這4個表現,家長們發現後應及時給娃喝水,別耽誤了朋友笑笑在家帶孩子,寶寶已經六個多月了,已經開始吃輔食,笑笑的母乳量比較小,所以平常還會給寶寶吃點奶粉,因為笑笑覺得吃母乳的孩子不需要喝水,所以一直都沒有給寶寶餵水喝。
  • 冬季寶寶5個身體部位異常,暗示「上火」,分享「滅火」實用妙招
    對於小寶寶來說也是一樣,當眼角出現眼屎時,媽媽千萬不要大意,這是寶寶機體由內向外發出的信號。往往出現眼屎說明寶寶肝火比較旺,同時寶寶還容易出現發脾氣、不聽話等表現。滅火絕招2:①六個月之後的寶寶會開始接觸不同的輔食,爸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適當補充清火的食物。常見包括花椰菜、蓮藕、雪梨、番茄、葡萄、橙子等。另外,要避免給孩子吃高熱量、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響孩子消化,讓上火雪上加霜!
  • 為啥一到冬天寶寶身上就發癢?千萬別撓,會感染!
    冬季,很多孩子洗臉洗澡後皮膚會變得乾乾的,小孩子可忍受不了這種瘙癢,用手各種撓,結果越撓越癢,皮膚狀況更差了!敲個警鐘,孩子身上發癢,千萬不要抓撓,否則很容易感染。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
  • 若孩子有這6種表現,他可能正在經歷校園欺凌,家長別大意
    若孩子有這6種表現,他可能正在經歷校園欺凌,家長別大意 1、突然不想上學 但如果孩子無緣無故突然跟你說不想去上學,說明孩子在學校裡可能被欺負或者被排斥了,因為在學校被欺負後會對學校產生恐懼心理,這種心理促使著孩子遠離學校,所以孩子才會和你說不想去上學,家長千萬別覺得孩子是厭學而不聞不問!
  • 寶寶這3個地方長得醜,暗示孩子有福氣,家長千萬別嫌棄
    現在的人們都比較在意容貌,很多新手寶媽看見「醜巴巴」的娃娃,心裡免不了會惋惜,但其實寶寶小時候五官還沒有發育開,「長得醜」是正常的,家長千萬不要嫌棄。 小林一直都不滿意孩子的長相,和別人聊天經常吐槽娃不會長。
  • 冬天出生的寶寶,需要「特殊」照顧,5個護理細節最易被忽視
    冬天出生的寶寶更怕冷?最近糖媽的表妹生了寶寶,由於孩子是冬天出生,全家人都特別怕寶寶「著涼」,即使在家也要給寶寶包的嚴嚴實實。寶寶身上要暖對於新生兒來說,冬季最適宜的室內溫度是22-26℃,室內溼度應應該維持在50%左右。現在已經是12月了,不少北方地區也進入了「寒冬」,大人尚且要左一層又一層的包裹,更不要剛出生的小寶寶了。
  • 寶寶冬季要謹遵「四暖兩涼」穿衣法則,防寒又輕便,幫娃輕鬆過冬
    對於寶寶來說,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所以免疫力會比較差,也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擾,面對這種情況,媽媽要做好準備,為孩子添置衣服,不要讓「冷氣」傷害到他們。寶寶冬季要謹遵「四暖兩涼」法則,讓孩子輕鬆過冬一、寶寶四個部位要保暖,身為父母,你可知曉?
  • 4個異常提醒你:孩子已經積食嚴重了,家長快住手,別再亂餵了
    很幸運,我婆婆就是一個「趕潮流」的奶奶,老一輩那些不好的育兒習慣在婆婆身上一個都沒有發現,孩子一周歲就交給她帶,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兩年的時間婆婆把寶寶照顧得很健康,幾乎沒生過什麼病,讓我安心上班特省心,而且寶寶性格脾氣都很好,經常被誇是個「報恩的寶寶」,我知道這都是婆婆精心照顧的結果,所以特別感恩。
  • 寶寶手指出現這3種症狀,做父母的千萬別大意
    閨蜜的寶寶最近手指有很多小肉刺,指甲蓋周圍一圈全是,一不小心碰到了寶寶就哇哇大哭,這些肉刺還很頑固,剪了又有,怎麼都去不掉,都快把閨蜜愁死了。跟我抱怨說:3歲大點的寶寶,平時也沒讓他幹活呀,玩個玩具都小心翼翼的,咋還老有肉刺呢?
  • 4種不適合寶寶冬天戴的帽子,會影響健康,款式再好看也別買
    就快要立冬了,氣溫越來越低,我們成年人都會感覺很冷,更何況是年齡較小的寶寶了,很多家長也開始給寶寶準備冬天的衣物。除了要給寶寶購買保暖性比較好的衣服和褲子之外,冬天還要給寶寶準備一頂帽子,別看帽子個頭不大,但是家長要仔細挑選,不然可能會影響寶寶健康。
  • 未滿3個月的嬰兒,身上3個部位千萬別碰,聰明家長都知道
    比如說很多家長都會犯的一個錯誤,那就是孩子在出生之後,寶爸寶媽看著兩人的愛情結晶,總是會忍不住的動手去碰一碰孩子,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有好多位置在三個月內的時候是不能亂碰的。未滿3個月的嬰兒,身上3個部位千萬別碰,聰明家長都知道1:滷門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滷門是什麼位置,孩子在剛出生之後的身體發育都還不是很完善的,特別是腦部的功能發育,有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家長能夠發現孩子的腦門上會有一個地方隨著孩子的呼吸不停的動,這就是孩子的滷門。
  • 孩子身上這幾個部位不能打,實在不聽話,家長可以試試打這個地方
    ,孩子也是人,不會有人希望自己可以當個聽話的寶寶,一直去討好自己的父母。但孩子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中成長,他們的心態也會發生變化,有的孩子甚至會認為造成這一切的責任都在自己身上,還會努力去討好父母,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實非常美好。
  • 孩子身上這5個部位,每一個都是「生命線」,家長再生氣也不能打
    小編有個朋友,年齡稍大,我們叫她張姐。張姐的脾氣暴躁,孩子惹她生氣時總是會被打。這也是因為張姐的兒子實在是調皮搗蛋,哄也沒用,罵也沒用,標準的熊孩子。這不,上次孩子又摔壞了家裡的風扇,張姐實在氣不過,狠狠打了孩子的屁股。不過張姐到底還是心疼孩子的,事後自己也非常後悔。
  • 冬天孩子再「髒」也別這樣給娃洗澡,記住3不洗,孩子才健康
    ,那麼冬天就是家長們最擔心的季節之一。寶媽經常給寶寶洗澡,結果將娃洗進醫院麵包有潔癖,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她就恨不得個孩子泡澡了,好不容易出了月子,麵包立刻給自己泡了一天的澡,這才感覺自己活過來了。而她乾淨了,但是寶寶還是埋汰的,並且隔著很遠都能聞到味道,但是家裡的婆婆總說還不能給寶寶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