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冬天裡有一種冷,叫做長輩覺得你冷。
爺爺奶奶想著,出門可不能給孩子凍著,必須得包嚴實一點,這樣孩子才不會受涼,於是一件、二件、三件……往孩子身上加,8件衣服也不在話下。
於是孩子便有了「頭小身子大,雙腿不見了」的造型,時常讓圍觀群眾,感到啼笑皆非,果然是沉甸甸的愛啊,孩子滿臉都寫著生無可戀。
這樣的打扮雖然好笑,但是仍舊有不少長輩樂此不彼,因為是大冬天的,又不知道孩子冷不冷,只能拼命給孩子加衣服聊表關愛了。
但是兜媽需要提醒各位家長,冬天穿衣服,真的不是越多越好,在這裡分享一位寶媽的經歷,大家看完就知道為什麼了。
寶媽李雪,從父母身份來說,還是一位新人,沒有什麼經驗,眼見溫度越來越低,天氣越來越冷,寶媽便聽婆婆的話,給孩子多穿一點。
時不時摸摸孩子的下手,有點涼便多加幾件衣服,本以為這樣可以讓兒子健健康康,沒想到反而給兒子整感冒了。
眼見著兒子開始發燒、流鼻涕,寶媽也慌了,趕緊帶著兒子去醫院,醫生看見寶媽給孩子的打扮,當下語氣就不好了。
醫生直接和寶媽說:「哪有你這樣帶孩子的?給孩子穿太厚,孩子更容易生病。」
因為給孩子穿太多了,孩子行動不便,隨便一活動就容易熱,一熱就出汗,衣服也會溼掉,等身上的汗水幹了,孩子則一不小心就受涼了,這樣非常容易生病。
所以啊,需要掌握合適的方法,給孩子正確的增減衣物,才是保護孩子的最好方式。
寶媽如果摸寶寶的這兩個部位發涼,說明寶寶是真的身體冷了,需要添加衣服,寶媽不要掉以輕心。
寶寶這兩個部位發涼,說明身上很冷了,可以添衣服
1.腳涼
畢竟寒從腳起,其實腳涼不涼,是很能反映出一個人冷不冷的,相信大家對於這一點也很有感觸,腳熱乎的情況下,身體也不會太冷。
冬天的時候,儘量給孩子穿上保暖的襪子和鞋子,擔心孩子冷不冷,可以摸一摸孩子的小腳,如果孩子小腳特別涼的話,那麼要給孩子穿上更加保暖的衣物和鞋子。
必要時,可以給孩子洗一個熱水腳,讓寶寶捂一下,驅散寒冷,這樣寶寶的身體也暖和了,不容易生病。
2.後背涼
如果無法判斷寶寶冷不冷,可以摸摸寶寶的後背,如果寶寶的後背比較涼,需要趕快給孩子添加衣服。
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家長要判斷一下,寶寶後背是不是又溼又涼,如果是的話,可能是因為穿太多了,後背汗溼了,幹了之後體溫降低。
所以,家長學會給寶寶合理的增減衣物,是非常重要的。
這兩個部位涼的話,家長不用太擔心
1.小手
很多寶媽喜歡通過摸寶寶的小手,來猜測孩子身上冷不冷,其實這種方法不算準確,因為寶寶的小手,相較於其他部位,等於一直裸露在衣服外面。
露在外面的小手,會因為溫度低變得冰涼,也會因為吹到冷風,小手變得寒冷,其實這種情況都是挺正常的,寶媽不用過於擔心。
給孩子戴個小手套,或者把寶寶的小手放進口袋裡捂一會就好了,一會就暖和了,不要一直給孩子加衣服。
2.額頭
寶寶的額頭,和小手一樣,平時的溫度,其實是一個正常溫度,被冷風吹過,可能稍微涼一些。
如果寶寶的額頭突然變得很熱很燙,那才不正常,說明寶寶很有可能發燒生病了,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哦,不可掉以輕心。
如果擔心孩子著涼,可以給孩子帶上小帽子,這樣就不用擔心寶寶感覺到冷了。
兜媽寄語
冬天溫度很低,家長擔心孩子受涼,我們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不能一昧給孩子加衣服哦,不是包的像個球,孩子就一定暖和,給孩子增減衣物,還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給孩子穿太多衣服的話,反而有可能導致孩子生病哦,家長萬萬不可大意。
話說回來,各位寶媽,你們是用什麼方式,來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加衣服的呢?歡迎交流。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