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出爐!快來看看你拖後腿了嗎?
推薦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不管是媒體平臺也好,朋友圈也罷,動不動就會看到有人炫耀自己月入十萬年入百萬的,就好像月薪1萬很容易實現的樣子。
但是,如果經常看這種消息,也會搞的很多朋友內心非常的焦慮,有的甚至開始懷疑人生,心想是不是自己的能力就真那麼差呢?
據此前的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5 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平均月薪 1530 元;而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鑑 2019》的數據,2018 年全國在崗職工合計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 5750 元。整整13年的變化,這個工資上漲幅度其實並不算高。
如果計算物價水平增漲的話,不知道2005年的1530元值錢,還是現在的5750元值錢?這個確實比較難算清楚的了。
就在前不久,全國人口最新統計的收入數據也出爐了,快來看看你的收入有沒有拖大家後腿吧~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021元。
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的意思, 通常是指居民家庭獲得並且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員所從事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偶爾勞動得到的勞動收入,平均下來就是上面這個數了。
而根據2019年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收入數據來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47678元,金融業129837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23343元,這三大行業月平均工資超萬元。
行業不同,高收入者靠腦瓜賺錢,一年賺過千萬毫不費力;低收入者靠體力賺錢,月收入達到半萬就樂得屁顛屁顛,乃所謂有智者吃智,無智者吃力,這就是社會的現狀。
看看三四線以下城市的上班族,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實:絕大多數的打工者月薪在3000—5000元,而且5000元基本上已經是小公司的管理層工資了。
在北上廣深受訪者中,月薪在5000至8000元人數居多。也就是說,北上廣深的從業者,才勉強可以達到7000元左右的月薪。而其他三四線城市的人,達到這個收入似乎很有難度。
因而總的來說,一二線城市的人工資較高,所以才拉高了整體的人均收入。在一般的小城市,達到可支配收入30733元的人其實並不多。
當然了,如果一個人的工資太低,光抱怨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普通人想提高收入的話,就要努力去提升能力,適應新社會的發展趨勢。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