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會給安防業務/企業戰略/行業格局帶來什麼變化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AI技術會給安防業務/企業戰略/行業格局帶來什麼變化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4 11:12:56

  AI對安防行業的附加價值,早在2010年已經開始體現出來了,由於AI技術普及度低、智能化產品價格高、場景應用局限性大、人們對智能安防產品的接受度不足等因素,目前大部分企業對於AI技術的場景化應用還處於嘗試使用階段,近90%的市場份額仍被傳統安防佔據。

  從Marketline權威分析機構對安防市場規模統計數據可以看出,AI在安防的附加價值已經逐漸開始凸顯,在2016年前後,AI附加價值已經有了一個小的爆發,未來,或將迎來AI技術的井噴式發展。

  AI技術從幕後來到臺前,會給安防業務發展、企業戰略、行業格局帶來什麼變化?我們一起來探究。

  AI+安防業務發展趨勢

  AI+安防業務不僅需要智能化硬體產品的支持,更需要企業有競爭力的軟體核心技術。AI+安防要解決的將不再是人與人、人與車之間的結構關係,而是能自助判斷「你是誰」。同時,系統集成商夾在製造商/經銷商和用戶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隨著同行的激烈競爭以及日益增加的運營成本利潤不斷萎縮,尤其是來自行業巨頭對硬體市場的衝擊,系統集成商和產品廠商的界限將消失。

  前後端雲端融合成為AI+安防行業正在發生的趨勢之一。在早期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安防後端「雲」化,使安防淡化了集成的概念,壓縮了中間環節,並催生安防運營服務的新業態;前端產品「端」化,使前端產品不再是單純採集數據的設備,而是依據使用場景的不同從雲端下發對應的服務。AI的出現後加速了前後端雲端融合,實現基於可視化的全面感知系統和互聯互通的雲平臺。

  AI+安防企業戰略的變化

  投資併購熱:AI技術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中小企業無法承受,近幾年安防企業開放、合作的呼聲漸高,早在2008年,全球監控領域三大巨頭AXIS、BOSCH、SONY高調宣布合作。傳統安防企業和AI公司通過投資/併購的方式快速取長補短,這也是傳統安防企業最有效創新升級的方式。

  巨頭們紛紛利用自身現有搭建的供應源,已開始搶佔市場,目前智能安防應用的場景絕大部分是公安體系,比如地鐵、車站、重點社區等進行人臉布控,大數據監控平臺取代原始的圖偵系統。從安防發展來看,新技術的切入基本都是政府,成熟後逐漸向民用普及,未來,AI+安防也將落腳TOB業務。

  AI+安防在民用B端中,首先較為成熟的切入口是智慧樓宇,包括社區和園區。整合視頻監控、入侵報警、門禁和出入口控制等系統,實現安防子系統的集成化。雲端平臺統一採集數據,形成大數據,可靈活使用AI技術實現場景化應用。令令開門門禁大數據,為運營管理者提供高價值的參考,比如各出入口門禁數據分析,可以據此實時調整配套的商業資源和租金。

  AI+安防行業格局變化

  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帶動下,安防正在向城市化、綜合化、主動安防方向發展。城市化體現在AI技術在火災發生實時聯動報警、犯罪現場遠程可視化及定位監控、同步指揮調度等方面的應用;綜合化則體現在基於物聯網、增強現實、智能分析、GIS、大數據與軟體集成等多種技術形成的立體防控系統;主動安防體現在抓拍人臉、布控報警、屬性識別、統計分析、重點人員軌跡還原等功能,並作出及時有效的智能預警。

  早在2017年AI安防產品已經在政府、國安、公安得到小範圍的應用。目前,AI安防產品已經逐漸受到認可,市場也已經逐漸成熟,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將迎來快速上升期。

  從目前數據來看,安防的AI改造才剛開始,增量市場遠比存量市場可觀。安防設備技術升級迭代速度比較快,從行業數據來看,基本是3~5年的周期,預計AI+安防產品大規模的運用最多不超過3年,對於AI+安防初創企業和傳統安防積極擁抱AI技術的企業而言,將迎來彎道超車的最佳時機。
責任編輯:YY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智能技術笑傲北京安防展,看這些企業如何運行?
    摘要:為期四天的北京安防展圓滿劃上句話,但是安防行業的故事才剛開始。本次安防展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讓小編感觸最多的還是安防行業的發展進入了深水區,企業在尋求出路,探索新的投資熱點,兼併購將成為主旋律。本次安防展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讓小編感觸最多的還是安防行業的發展進入了深水區,企業在尋求出路,探索新的投資熱點,兼併購將成為主旋律。各家企業發現積累了多年的技術本錢已經耗費殆盡,技術人才的儲備已經上升到企業發展戰略層面,企業的眼界不在局限於安防市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拭目以待安防企業能夠和科技巨頭搶人搶市場的那一天!
  • 安防產業深度分析:技術創新與格局重構,龍頭公司未來潛力如何?_新...
    通過研究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安防產業發展歷史,我們把中國安防產業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較為系統完整地梳理了行業發展的動力,以及關鍵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催化作用,讓投資者對行業特性的理解更為深刻。2)我們首次梳理華為與阿里的進入對安防產業的影響。在華為與阿里進入安防行業之後,市場普遍擔心會對傳統安防廠商造成很大的競爭壓力。
  • 從Leading New ICT看華為企業業務的格局和野心
    這都對,又不對。我們結合此次華為企業業務發布的營銷主題「Leading New ICT」,看看華為過去5年做了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關鍵是,華為企業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估計看完本文,又有許多人睡不著了。 一、5年活下來,成績還不錯 幾年前,業內就不斷傳言華為企業業務不賺錢,只會燒錢。
  • 從安博會上看「網際網路+」與安防行業的跨界融合
    [導讀]對於安防行業來說,網際網路+安防不僅僅是市場、產品、模式上的變化,更是行業思維方式和發展格局的轉變
  • AI + 智慧城市,佔據 C 位的五大企業代表 | AI 安防峰會 2020
    本屆峰會以「洗牌結束,格局重構」為主題,會上代表未來新十年的15家企業,為現場1000餘位聽眾和線上幾十萬觀眾,分享迎接安防新十年的經營理念與技術應用方法論。作為全行業最為專注AI安防賽道的科技媒體,雷鋒網緊抓AI市場化急速前進節點,於2018年首開「中國人工智慧安防峰會」。
  • AR,能給 AI 安防帶來哪些可能?|AI 安防峰會
    本屆峰會以「洗牌結束,格局重構」為主題,會上代表未來新十年的15家企業,為現場1000餘位聽眾和線上幾十萬觀眾,分享迎接安防新十年的經營理念與技術應用方法論。在下午場的演講環節上,靈伴科技公共安全事業部總經理劉葉飛進行了大會壓軸演講。
  • 教育安防行業市場供需格局分析 海康、大華競爭力強
    需求方面,所有中小學和城市幼兒園視頻監控系統達標率100%的政策指示使得河南、山東等中小學和幼兒園數量較多的城市教育安防需求空間大。 供給格局: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競爭力強 根據全球知名的科技媒體Automation Security《安全自動化》發布的2020年度全球安防50強榜單。
  • 海康威視:創引行業新技術 暢想移動互聯大安防——專訪海康威視...
    新技術實現產品應用可能   隨著4K時代愈演愈烈,H.265應運而生,安防新技術在不斷的創新,海康威視作為業內領先的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和可持續研發能力的企業,一舉一動均備受行業關注,在為期四天的北京安博會上,海康威視展臺極具人氣,參觀人群絡繹不絕。
  • AI 安防「當打之年」,隱藏著哪些潛在獨角獸
    技術革新產業,給人工智慧企業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曙光,給根植硬體的老牌企業帶來危機,眾多跨領域企業也想分一杯羹,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賽道,一時間百家爭鳴。AI賦能下的後安防時代,不再是單一要素的競爭,除了硬體系統,更涉及前端數據獲取、邊緣計算能力及平臺搭建、視頻智能化處理、深度學習、算法交付能力等各個環節,AI安防市場對全產業鏈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從這五家企業,看 AI 新基建的不同未來 | AI 安防峰會 2020
    本屆峰會以「洗牌結束,格局重構」為主題,會上代表未來新十年的15家企業,為現場1000餘位聽眾和線上幾十萬觀眾,分享迎接安防新十年的經營理念與技術應用方法論。作為全行業最為專注AI安防賽道的科技媒體,雷鋒網緊抓AI市場化急速前進節點,於2018年首開「中國人工智慧安防峰會」。
  • 解密安防新三巨的戰略與初心
    短短兩年時間,便先後推出城市視覺中樞、企業視覺中樞兩大核心架構,7大產品系列,12大行業解決方案,業務快速擴張至國內100多個城市,廣泛覆蓋城市、交通、企業、教育、醫療、金融、電力能源、通信等多個領域,在安防領域創造出了獨有的「華智速度」,與華為機器視覺、阿里城市大腦並稱「安防新三巨」……
  • 人工智慧AI趨勢之下,安防行業中都有哪些技術的體現?
    但是現在我們還有很多的行業AI的結合處還遠遠處於概念的一個階段,那麼安防是數不多的可以將人工智慧成熟應用並落地的行業。機器人工智慧安防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安防企業接受和發展,並以此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人工智慧在安防行業的迅速落地
  • CB Insights 2019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百強榜:曠視等6家中國企業入圍
    近日,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從3000家AI公司中評選出了100個最有前景的人工智慧初創企業。這些公司為人工智慧應用提供了硬體和數據基礎設施、優化了機器學習流程,並在許多行業中應用人工智慧。
  • AI賦能,泛安防迎來最大發展契機
    泛安防時代,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安防都已經不再是一個閉環的市場,安防行業也不再是一個封閉的行業。這也是市場成熟的一個表象,安防這塊「大蛋糕」,大家都想要分得一塊蛋糕,而分蛋糕就意味著機會與挑戰並存。如此時代背景之下,企業的出路和法門又在哪裡?  安防行業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泛安防時代。
  • 2020年5G智慧燈杆行業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根據供應鏈環節,已布局企業可分為智慧杆成品、LED照明及LED顯示屏、安防設備、通信網絡運維、基站製造及杆塔供應、監測設備、智慧城市系統運維的、身份識別、可視化終端、新能源充電樁等相關企業。 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各類企業陸續加入到智慧燈杆行業,號稱 「智慧燈杆」相關的企業不下四五百家,真正有智慧燈杆項目落地或在建的目前累計有61家公司。
  • 2020年智能安防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海康威視獨佔鰲頭
    三大類應用場景  2019年是5G元年,到了2020自然就是5G技術超大規模部署和應用的一年,而5G超高速、低延遲等等優勢為各行各業賦能革新帶來了無限可能,自然也為安防行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5G的到來為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等新技術,也為智能安防產業提供了支持。
  • 「去安防化」的AI安防行業,為何要邁入Google模式 ?丨CCF-GAIR 2019
    海康、大華等傳統安防巨頭的打法重「邊緣」,從上到下,保持軟硬一體化優勢;華為、阿里等產業巨獸進軍安防的思路比較清晰,憑藉較深的行業渠道積累搭建自己的平臺,吸引更多合作夥伴,打造更大的泛安防生態圈;商湯、曠視、地平線等AI獨角獸的戰略打法則從外向內,通過算法進擊雲端,通過晶片主攻IPC,從而布局中心控制系統,基於頂層設計做服務。從縱向上講。
  • 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安防行業龍頭如何應對貿易糾紛?
    接下來,可能由於做了熱成像和掌握Mems的工藝後,在傳感器上海康未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要評估做什麼,要考慮投資回報的問題。僅僅是熱成像,就會給產業帶來比較大的變化,比如消防,消防煙感誤報的問題,用毫米波雷達和遠紅外組合會讓系統更加穩定和可靠,也讓我們的系統更有競爭力。
  • 2021-2027年中國安防報警模塊行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四、2019-2020年中國安防報警模塊市場走向分析  第二節 中國安防報警模塊產品技術分析    一、2019-2020年安防報警模塊產品技術變化特點    二、2019-2020年安防報警模塊產品市場的新技術    三、2019-2020年安防報警模塊產品市場現狀分析  第三節 中國安防報警模塊行業存在的問題
  • AI驅動的泛安防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
    如何把握泛安防時代的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已經成為人工智慧和傳統安防企業重點關注的課題。  創新發展是生存的必然選擇,沒有市場會一成不變,安防行業亦是如此。從智能安防建設初期在公共安全領域的單線鋪開,到如今面向樓宇、園區等一切涉及安全的封閉場景交叉延伸,人工智慧在安防領域的應用邊界越來越寬廣,由AI驅動的泛安防時代已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