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年11月17日),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包括天音通信有限公司、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順電實業有限公司、山東怡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冀順通投資有限公司、河南象之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瑞聯優信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英孚特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哈爾濱金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
榮耀作為華為的子品牌正式脫離了華為公司,以後除了正常的業務往來,和華為再也沒有隸屬關係了。孩子大了總要獨立,這是規律,而這次榮耀的獨立看起來是被迫,實則存在著某些必然。
榮耀品牌於2013年12月,作為華為的子品牌正式在內部獨立。從當時的市場來看,定位於網際網路手機的榮耀直接對標小米。
就像華為手機的一個影子,榮耀在華為的巨大光環之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榮耀手機的鼎盛時期,出貨量和小米加紅米的總和相當,目前榮耀13%的國內份額接近於OV和小米。
榮耀脫胎於華為,同時也受制於華為。華為公司對榮耀品牌的定位要低於華為品牌。我們可以看到,配置相同的情況下,華為手機的零部件包括最核心的CPU一定比榮耀高一個檔次,這也為榮耀和華為手機定價拉開檔次創造了條件。同時,一些黑科技先在榮耀上實驗,成熟以後,再放到華為手機上應用,保證華為手機穩紮穩打的高端位置。榮耀就像華為的一個影子,跟隨著華為亦步亦趨,而有時候又要衝鋒陷陣在前,可見華為的偏心。
榮耀團隊的一些員工,對此也頗有意見。其實,2018年前後,榮耀就曾經計劃獨立,並計劃在香港上市,甚至一度做好了公章,到了準備宣傳的階段。
就是因為一些黑科技,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選擇榮耀比選擇華為顯得更有朝氣。有人開玩笑,以國內目前的手機市場,「幹翻華為,只能靠榮耀」,自己打自己,雖然是句玩笑,也顯露出華為在兩個品牌定位中的某些尷尬。對華為來說,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關係越來越難處理。
如果沒有美國的打壓,榮耀可能會晚一些獨立出去。華為出售榮耀,既保存了火種,又有利於榮耀發展,是在美國的打壓下不得不為之的一個決策。
此後的榮耀再也不用顧及榮耀手機和華為手機的定位關係,受限於中低端手機的位置而不能涉及高端產品。獨立出來的榮耀手機終於可以大展拳腳,將儲備多年的技術能力釋放出去。
不過有網友對此表示失望:「榮耀6→榮耀V8→榮耀Ⅴ20,我的榮耀之路要終結了」,「我看重的是華為技術,相信的是華為品牌,我目前擁有並正在使用榮耀好幾部手機,榮耀不屬於華為了,以後就不會再購買榮耀手機了。」
可能是為了打消大眾對榮耀前途的擔憂,《深圳特區報》的聯合聲明還指出: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夥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聲明還稱,所有權的變化不會影響榮耀發展的方向,榮耀高層及團隊將保持穩定。投資新榮耀的經銷商和代理商也承諾:未來只享有財務上的投資回報,在業務側將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場化原則,與其他經銷商、代理商享受同等機會。
華為的孩子長大了,終於可以放手讓榮耀自由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