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日,《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在西安正式施行,這座充滿活力的十三朝古都又迎來了新的挑戰。作為全國實行垃圾強制分類的試點城市之一,西安市垃圾分類政策實施效果備受社會關注。從政策制定者到具體管理者,從個人生活變化到社會未來發展,人們開始探索垃圾分類合理、高效、長遠的管理方式,開始思考垃圾分類的真正意義所在。為了解西安市垃圾分類政策實施情況,探索優化西安市垃圾分類政策實施效果的管理方式,1月中旬,由經濟與金融學院5名研究生組成的寒假返鄉社會實踐團隊在西安市多地開展了「探索管理優化,踐行城市文明」垃圾分類專題調研活動。
居民小區是垃圾分類政策貫徹落實的最基層單位。團隊成員歷時兩周走訪了碑林區、雁塔區、新城區、蓮湖區、未央區下轄的53個居民小區,實地考察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效果,平均每個小區隨機選取了15位居民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了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政策的理解和認同情況。在絕大多數小區中,倡導垃圾分類的橫幅標語向居民傳遞了維護美麗家園的生態理念,小區宣傳欄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具體方法和政策內涵。新城區紅星社區的負責人介紹道:「從政策施行之初,社區就通過志願者宣講、公告宣傳、手冊發放等多種形式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理念,同時按要求配備了四色分類垃圾桶。」
調研聯志花園小區垃圾分類情況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進行前處置的重要環節,是源頭實現垃圾減量化和減少環境汙染的關鍵。但是在源頭,作為垃圾分類行為的關鍵主體——居民,他們的參與意願仍有待提高。在碑林區翡翠明珠小區,新時代物業的負責人告訴我們:「目前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程度參差不齊,部分年輕人的垃圾分類意識仍然比較淡薄,也可能與日常工作緊湊的工作節奏有關。」在過去幾十年,西安市快速發展,城市群落擴張迅速,城市建築更新也越來越快;但如今,西安市內仍存在較多老式居民房,這些老式小區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後。在未央區公交六公司家屬院,團隊成員也了解到目前小區內分類垃圾桶的配備數量缺乏,同時由於缺乏物業的統籌管理,垃圾混運的現象較為嚴重。
採訪小區居民
採訪小區物業員工
政府是社會治理中起導向作用的一個主體,垃圾分類管理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統籌協調。目前,西安市正積極探索實行「撤桶並點,定時定點」的垃圾分投放政策,為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提供必要的現實保障。團隊成員走訪了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管理處,負責人告訴我們兩項政策的探索推行目的是為日後監督員的工作增加便捷性,更好地引導居民集中時間和地點進行投放,從源頭避免亂扔垃圾、沒有分類的情況。在蓮湖區華豪麗都等小區,居委、物業開始開展上門宣傳告知工作,並在小區的各入口、樓道、宣傳欄等張貼公告、放置宣傳冊,效果逐日顯現。團隊成員通過走訪陝西明堂環衛股份有限公司,也了解到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政府合作,推出了「陝西首家智慧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減量化處理項目」,在創新垃圾分類模式方面走在前列。
前端影響後端,後端制約前端。西安市城管局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的負責人向團隊成員介紹了垃圾分類政策在西安實施的緊迫性和垃圾後端處理的現狀。位於西安東郊的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投入使用,隨著西安市人口量的迅速增長,如今即將面臨著飽和封場,難以繼續使用;垃圾的分類處理可以有效實現垃圾減量,同時變廢為寶。目前,關於廚餘垃圾的處理設備正在建設,建成後將可以實現沼氣發電;數量龐大的其他垃圾將被運往高陵、藍田在建的垃圾焚燒廠進行處理。陝西文峰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從事廢舊物回收行業已有15年有餘,在舊塑料、廢金屬等垃圾的後端處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負責人告訴我們:「垃圾分類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才能逐步發揮持久的推動作用。」
從政府行政監管到不同社區的個性化管理探索,再到區市級政府部門統一的政策制定與協調管理,西安市正在逐步形成了一個「點、線、面」的管理模式。點匯成線,線織成面,西安市通過全局統籌,由點及面的管理推動著垃圾分類的實施,也為進一步探索合理、高效、長遠的垃圾分類管理模式提供了可能。
採訪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
環衛工人是垃圾分類的重要參與者,肩負著中端治理的重要職責。在走訪小區和街道的過程中,團隊成員隨機採訪了部分正在執行垃圾分類與運輸工作的環衛工人,絕大多數的物業保潔隊工作人員面對新的垃圾分類政策要求,必須重新認識了解自己的行業和工作,由於部分居民仍然堅持垃圾混合投放的習慣,他們面臨的工作壓力也有所提升。「物業也會對我們進行系統的培訓,讓我們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知曉垃圾分類政策的真正內涵」,環衛工人告訴我們。在陝西迪爾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也向我們介紹了智能垃圾桶、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等後端處理設備的研發和銷售情況,垃圾分類政策推行使公司相應設備的銷量不斷提升,企業的參與也將有助於垃圾分類完整閉環的形成。
採訪迪爾西系相關負責人
本次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表示「真正體會到了垃圾圍城的緊迫性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中強調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垃圾分類管理方式及其真正意義的探索與認識,也是對個人及社會發展的反思。以往諸如交通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之類的社會變革,最後的實現無一不是體現在人們的思想覺悟和社會整體素質的提升上,垃圾分類作為一場關於環境治理的社會變革,也理應如此。我們將增強自身使命感與責任感,踐行城市文明,讓古都西安煥發出蓬勃光彩。
編輯:陝西法制網 鄭黎波
責編:馬寧
值班主任:姚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