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資是投自己,最好的理財是理生活,歡迎大家來到小白財富營,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小白姐姐。今天來談一談巴菲特案例,心理佔有率,美國運通的通關秘密。
1964年,巴菲特大筆買進陷入危機中的美國運通,一度重倉40%。他告訴投資者,需要的話,可以把自己的錢撤回去,但沒有一個人撤資。
2000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分享了這筆投資的重倉原因:企業品牌享有的極高心理佔有率。
「我們看中的不是市場佔有率,而是心理佔有率。佔領了心理,何愁佔領不了市場。美國運通的生意算不上無懈可擊,但是它有一塊金字招牌,只要經營得當,將來一定能行。」
美國運通以提供信用卡、旅行支票聞名。1963年,有100萬美國人持有美國運通卡,它家的旅行支票被盛讚為「永遠不會遭到拒付的支票」,還有將近5億美元的票據在市面流通,執行著像貨幣一樣的功能。
不過,危機往往始於公司內部某個微不足道的環節。
美國運通子公司的一個倉庫收了一批聯和食用油公司的色拉油,並開出收貨憑據。對方原本不夠資格貸款,有了這個相當於由美國運通背書的收貨憑據作為抵押,才從銀行那拿了一筆錢。
後來食用油公司宣告破產,債權人抓住倉庫裡的抵押品不放。而這時候,也就是1963年11月,美國運通才發現,自己收的那批貨,只有少量油罐中裝的是油,其他都是海水。
因為商業欺詐,倉庫蒙受了巨額損失,估計總損失高達1.5億美元,美國運通的這家子公司已申請破產,而美國運通自身是否需要承擔責任還不確定,但是公司的執行長霍華德·克拉克堅定地認為,對於一家名字出現在旅行支票上的公司而言,公眾的信任就是立命之基。
他發表了一份聲明:美國運通感到在道義上應當竭盡全力處理善後事宜,以保證美國運通始終如一的負責形象。
就是說,不管在法律上是否有必要,母公司美國運通都將承擔起責任。這種承諾帶來的潛在損失將是巨大的。
11月22日,美國運通的股價從每股60美元下跌到每股56.5美元,後來更是狂跌到每股49.5美元。美國運通創業94年以來從未給股東少發過一次紅利,現在卻突然間宣布它面臨著破產風險。
而另一邊,巴菲特走進了自己常去的那家奧馬哈城的羅斯牛排屋。
與以往不同,巴菲特站到了收款機後面,和店主一邊攀談一邊觀察顧客的表現。通過觀察他發現:儘管美國運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但是羅斯牛排屋的顧客們還是繼續使用美國運通卡來付帳。
由此巴菲特推斷,在聖路易斯、芝加哥或是伯明罕的各家牛排屋中,美國運通卡依然暢行無阻。之後,他又到奧馬哈城的銀行和旅行社做調查。
在那裡,巴菲特發現人們仍舊在使用旅行支票。他還跑到出售美國運通公司匯票的超市和藥店裡去進行調查,最後甚至和美國運通的競爭對手進行了交談。
經過大量的實地調查,巴菲特得出了兩個讓一些人大跌眼鏡的結論:
1. 美國運通並沒有衰敗。
2. 美國運通依然是世界上暢行無阻的品牌之一。
美國運通在過去10年間連續創造了超越之前年份的豐厚利潤,不管倉庫裡的貨物是油還是水,那些忠實的客戶並不會拋棄這個品牌。但是,如果僅僅分析美國運通的股票價格,就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投資者已經離他遠去了。
1964年初,美國運通的股價跌至每股35美元,華爾街的股票經紀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賣!」。但是,巴菲特決定買進。他把自己公司1/4的資產都用於買入這隻股票——一隻背負著尚未明了但可能是海量債務的公司股票。如果巴菲特這一判斷失誤,那麼化為灰燼的不僅僅是他辛苦積攢起來的財富,更有他苦心經營掙得的聲譽。
那麼結果究竟如何,明天咱們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