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廣東廣播電視臺主動作為、靠前行動,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詮釋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蔡伏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役中,廣東廣播電視臺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落實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迅速反應、全臺動員、主動作為,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啟動應急機制,踐行黨媒使命擔當
春節前,廣東廣播電視臺召開了防控疫情宣傳專題會,對防控疫情的宣傳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大年三十晚,廣東廣播電視臺緊急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實施突發事件新聞宣傳和信息發布預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專項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大年初一初二,先後召開了防控疫情宣傳緊急會議,對防疫宣傳引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全臺員工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調配好各崗位力量,保持快速反應的備戰狀態,全力做好宣傳、安全、播出保障。
面對突發的防控疫情戰,全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各部門領導靠前指揮,全臺採編播人員取消休假,返崗投入防控疫情戰。除了新聞宣傳一線崗位人員外,其它重要崗位也加強人手,加大力量確保安全播出。採編播人員針對版面編排積極做出調整,開闢特別新聞報導時段,直擊防控第一線。
疫情發生以後,廣東廣播電視臺很多記者主動請纓報名參加前線採訪報導,不計報酬,無懼生死,深入「抗疫」一線,在報導戰役中肩負起新聞記者的使命。除夕夜,前線召集令發出,記者臧穆第一時間響應報名,表示自己是黨員,轉業軍人,政治可靠,技術過硬,願意赴漢採訪。隨即,便同記者黃嘉莉隨廣東醫療團隊趕赴武漢,第一視角報導「為武漢加油」的前線故事。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東廣播電視臺全臺動員、全臺同心、全臺合力,發出權威聲音,踐行黨媒使命擔當。
廣播、電視、新媒體一體化作戰,立體傳播抗疫信息
廣東廣播電視臺在「疫情防控」宣傳戰上,牢牢紮根廣播電視平臺,深耕網絡輿論場,在宣傳上以「新聞矩陣」為主力軍,公益宣傳和原創融媒產品為「輕騎兵」,在新聞報導宣傳、信息發布、科普、輿論引導等方面集中發力,全力打好防控疫情宣傳戰,彰顯了新型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
大版面全方位報導評論,發出權威聲音。廣東廣播電視臺各頻道頻率的「新聞矩陣」全面發力,打破常規版面,加大防疫節目內容生產力度,突出防疫節目版面編排,強化防疫節目宣傳推送。
廣東衛視《廣東新聞聯播》及時傳遞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聲音,實時更新疫情相關數據。《晚間新聞》加大播出時長,開通「防疫防控」特別節目,以整版專版的形式重點關注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頻道十一檔節目均開闢疫情防控特別報導。
廣東新聞廣播充分發揮應急廣播的關鍵作用和廣播「短平快」的特點,聯合全國和全省各地新聞廣播(應急廣播),讓最權威最有力的聲音傳遍田間地頭千家萬戶。
珠江經濟廣播推出「抗疫阻擊戰特別節目」,珠江頻道《珠江新聞眼》《今日關注》、南方衛視《今日最新聞》《城事特搜》、公共頻道《DV現場》、經濟科教頻道《南方財經報導》等新聞欄目紛紛開設專題,大版面聚焦疫情防控最新動態,大力宣傳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凸顯全社會共同抗擊疫情的氛圍。
為適應防控疫情工作需要,從2月1日起,廣東廣播電視臺將在轉播央視《新聞聯播》之後,在廣東衛視、廣東珠江、廣東新聞、廣東公共、廣東南方衛視、廣東經濟科教6大頻道並機推出「防控疫情特別報導」,權威播報疫情信息,釋疑解惑。與此同時,在廣東衛視中午12:00還推出《防控疫情午間特別報導》,傳遞科學防護知識,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加大新聞評論力度,強化傳播力量。從1月25日起,廣東廣播電視臺在《廣東新聞聯播》《珠江新聞眼》連續推出針對疫情的《珠江時評》,權威發聲,為受眾解惑、消除恐慌,正面引導輿論,凝聚防疫正能量。
廣東廣播電視臺荔枝網、荔枝臺APP設立新聞專區,「觸電新聞」第一時間在首頁、聯播頻道、社會頻道重要位置展示專題和插件,截至1月30日,全網共發布923條稿件,全網點擊量超4.2億。
講好前線故事,傳遞溫暖力量。除夕夜隨廣東醫療團隊趕赴武漢採訪的記者黃嘉莉、臧穆克服旅途疲憊、人地生疏、防護用品緊缺等困難,身兼多職,一天不眠不休堅持工作十八個小時,發回十多條採訪稿件、二十多條新媒體短視頻,其中《專訪廣東醫療隊領隊 前方用品緊缺 口罩只剩一天儲備量》等稿件,經後方多媒體平臺轉發之後,產生廣泛影響,短短一天時間,就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反響,已有愛心企業將數以萬計的專業醫用口罩專程送到廣東援漢醫療隊駐地,為醫護人員解決了燃眉之急。
廣播、電視新聞中心等多路記者同樣不懼風險,堅持奮戰在採訪一線,了解發布疫情防控一手信息,及時報導各地最新情況及防疫措施,積極回應群眾關心的問題,及時闢謠,做好權威發聲,穩定社會輿情。
廣播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686新聞工廠」中推出「廣東醫生馳援日記」專題策劃,每天由主播朗讀一篇前線醫護人員發回的工作日記。推出後反響熱烈,受到廣泛好評。
新媒產品策劃,有溫度易被接收。除了做好常規的新聞報導,廣東廣播電視臺各頻道頻率根據專業特色專業優勢,推出一系列抗擊疫情主題的新媒體產品,這些產品的原創製作與發布形式,讓觀眾一目了然,易懂易接收,有效傳遞抗疫知識和正能量。
《廣東新聞聯播》推出《主播說安全》小視頻,《今日關注》《今日一線》推出《名嘴說安全》系列短視頻,通過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防控疫情小常識,實現大小屏同頻共振;新聞中心「名記」工作室針對各自的定位,面向不同的群體,推出系列防護知識和時事評論豎屏短視頻,全網總點擊量過百萬。
廣東衛視在抗疫戰打響後,迅速行動,緊急聯繫廣東衛視春節晚會的表演嘉賓連夜趕製了「防疫公益宣傳片」,得到了高林生、李春波、陳思思、陳明等歌手的積極支持。公益宣傳片在2020廣東衛視春節晚會前播出,向觀眾傳達著一份特別的牽掛。而廣東廣播電視臺一眾主持人主動發起的「抗擊疫情」公益短視頻接力,也在網絡發酵傳播,共同發聲呼籲廣大市民積極響應政府各項預防措施,同心協力,抗擊疫情。
音樂之聲頻率與廣州市委宣傳部合作,陸續推出「大愛有聲」短視頻系列,反映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的感人場景,短視頻得到了多位原創音樂人的大力支持。
觸電新聞開發的多個原創融媒產品也在網絡形成熱傳效應:H5《廣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實時動態》,在首頁以輪播圖的形式制定,分為疫情地圖、科普闢謠、救濟救援和短評快評四個板塊,方便用戶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和各種防護知識;原創動畫《15秒告訴你在家如何做好居家消毒》《老爸,出門記得戴口罩》《今年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等海報和開屏頁,以年輕化的風格深受網友歡迎。
截至1月30日,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等新媒體平臺開設多個專題集納相關報導近千條,推出一系列原創融媒產品,持續高頻次在移動端推送最新情況,多條抖音號視頻點擊量上千萬,其中兩條上億。全媒體平臺總點擊量超過4億。
公益宣傳大體量高密度,堅定抗疫信心。廣東廣播電視臺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全頻道頻率和新媒體端密集播出防抗疫情公益宣傳片(聲帶)。廣播端滾動口播,電視端大密度播出防疫公益走馬字幕。同時緊急製作抗擊疫情的公益字幕、公益海報、MV等,通過戶外LED大屏、LED走馬屏、微信社交圈等全媒體平臺,大體量高密度滾動播出。
電視端播出防疫防控宣傳片《開窗通風》《六步洗手法》《文明打噴嚏》《預防登革熱》《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宣傳》《正確洗手》,科學指導群眾預防病毒、抗擊病毒。廣東應急廣播(新聞廣播)、羊城交通、文體廣播等自製防疫宣傳聲帶和科普知識聲帶滾動播出。
豐富視聽精品供給,助力疫情防控戰
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廣東廣播電視臺各頻道頻率在臺統籌下,迅速調整版面編排,突出抗疫主線。廣東衛視從1月27日起,《晚間新聞》每晚大版面推出「防控疫情特別報導」,並緊急排播大型醫療情感劇《急診科醫生》,致敬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同時,為了陪伴群眾在家中安心過年,健康過節,為居家百姓提供強大精神動能,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廣東廣播電視臺還積極做好春節文藝節目、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等節目內容的編播,加強優質內容的統籌供給,確保了市民居家娛樂需求,有效豐富群眾節日精神文化生活。
廣東衛視製作播出了獨具嶺南特色的春節聯歡晚會《嶺南春來早》,廣東珠江頻道策劃推出了《金鼠迎春樂繽紛——2020珠江頻道除夕晚會》,嘉佳卡通安排《金鼠報春」春節聯歡晚會》,廣東少兒和廣東綜藝安排了《擁抱春天」—2020廣東少兒元宵晚會》;劇場方面,除廣東衛視調度安排了《急診室的醫生》外,廣東廣播電視臺根據各頻道的不同劇場定位,安排了多部大劇適合不同觀眾需求。
同時,為了彌補觀眾無法外出的遺憾,廣東衛視推出《老廣的味道》第五季,廣東綜藝展播一批自製4K紀錄片精品:《文脈中國》《嶺南靚湯》《童唱嶺南》《廣東名片》,廣東國際頻道排播了《廣東廿一味》等,讓觀眾足不出戶,也能看盡美景,眼「嘗」美食。
廣東體育頻道也匯聚精彩的體育賽事,且有4K超高清觀感,讓居家觀眾如置現場。如排播了《2020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瓦倫西亞VS巴塞隆納》《皇家馬德裡VS馬德裡競賽》《歷屆超級碗中場秀》等賽事。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廣東廣播電視臺正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眾志成城,凝聚力量,持續奮戰,和全國人民一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宣傳戰。
來源:廣電時評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你需要注意這些:
老爸,出門記得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