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的這個地球之上,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氣體,而在這其中氧氣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物質。我們人類的生存需要氧氣,而許多的其他生命也是靠著氧氣才能夠不斷地延續下去。在這個環節當中,呼吸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攝取氧氣的過程。
而從目前對所知的情況來看,地球上似乎還沒有什麼生物能夠不需要氧氣而存活。而呼吸氧氣也成為了自然界當中多細胞動物的一項基本特徵。可以說人類是很難相信,也很難想像有什麼動物是不需要氧氣的。
然而在大自然當中總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他們的存在讓我們知道人類的想像力終究是有限的,自然的創造力才是無窮的。而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當中,或許就存在著這種突破人類認知的物種。而就在不久以前,科學家們似乎也的確有了這樣的發現。
根據以色列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有一種寄生蟲,它們可以在不需要呼吸氧氣的情況下就能夠獲取能量。這種寄生蟲名為鮭居尾孢蟲,他們的體內並沒有線粒體基因組,因此也就不具備我們所認為的呼吸的能力。而這種寄生蟲是目前為止人類所發現的第1種不呼吸的動物。
根據上述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這種寄生蟲之所以能做到不呼吸,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他們的基因當中沒有發現線粒體,也就是說線粒體是生物得以進行呼吸作用的重要部分。那麼這種被稱為線粒體的部分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作用呢?
線粒體是真核細胞當中的一種細胞器,它們有屬於自己的基因組,這些基因組被稱為是線粒體基因組。線粒體基因組處於動物的線粒體之內,藏在DNA部分當中,存在的比例是非常小的。然而他們如此之渺小,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是用於負責呼吸作用的基因。
到這裡我們應該就知道線粒體對於生物的呼吸有多麼重要,那麼這種體內沒有線粒體的寄生蟲究竟又是怎樣的存在呢?沒有線粒體的他們究竟會與其他具備線粒體的動物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們對於這種新的物種有怎麼樣的發現?
此前,一位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微生物學研究人員艾特金森公布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他發現這種名為鮭居尾孢蟲的寄生蟲。是由不到10個細胞組成的一種粘體動物,從性質上來看有點類似於水母。而這種寄生蟲。主要的寄宿對象是鮭魚。
而在此之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又發現這種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寄生蟲,有著與其他生物很大的不同,比如他們可以充分的適應無氧環境。而他們體內的線粒體會把食物轉化成能量,並且由於缺少了線粒體基因組,所以不需要複製那些無效物的基因,因此能夠把更多的能量儲存下來。
而科學家們在經過研究之後,也發現了鮭居尾孢蟲,有著與我們所認知當中的多細胞生物非常不同的結構。他們通過顯微鏡發現這種寄生蟲的包子看起來很像藍色的精子細胞。這些包子有兩條尾巴還有一雙形似水滴的刺細胞。這些刺細胞讓寄生蟲能夠更好地依附在宿主身上,所以在這麼多年的進化過程當中,一直都被保留了下來。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之後,科學家們還發現這種寄生蟲一旦失去了組織肌肉和神經細胞等等組件,他們的呼吸能力也就隨之喪失了。而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基因萎縮,能夠讓寄生蟲本身進行快速繁殖,算得上是一種自我演化出來的機制。
不過科學家們目前還是沒有弄懂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在不呼吸的條件下,究竟是如何獲取能量的。雖然說發現一種不會呼吸的物種對於人類的科學研究是一個有意義的發現,但是也是沒什麼價值的發現。在不呼吸的情況下獲取能量才是科學家們更感興趣的。
而目前科學家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只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推測。首先他們認為,這種寄生蟲很有可能是通過他們的宿主進行能量的攝取。他們的宿主就是鮭魚,通過寄生在鮭魚身上,從而獲取它們細胞當中的氧氣。這種生存方式其實和單細胞生物是非常接近的。
也就是說這種由多個細胞組成的生物,竟然在沒有呼吸能力的情況下,進化出了單細胞生物的獲取能量的方式,這也是科學家們此前沒怎麼遇到過的。這樣的猜想能夠得到證實,那麼這對於人類的生物學研究也是一個重要的進步,對於人類的貢獻也不小。
不過目前的這些也都僅僅只是猜測而已,在沒有具體的實驗以及研究結果予以證實的情況下,通通都不能夠成立,只有當科學家們在這之後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調查才能夠得到確定的答案。畢竟科學不是天馬行空得來的,而是嚴謹的論證才能夠證實的。
當然人類目前能夠發現這種與我們認知當中有著非常大差異的生物,本就是一個值得高興的好消息。這意味著我們的自然界其實遠比我們想像和認識到的要寬容得多,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一定會發現更多的自然規律。
事實上,人類在不斷進化的這個過程當中,科學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助力,而自然界就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好的模板。人類通過觀察蜻蜓從而發明出了直升機,又通過觀察蝙蝠發明出了聲吶,自然界有太多值得我們去探索借鑑的實踐應用,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這項發現也能夠成為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的一個開端。
我們相信敬畏自然、遵從自然。一定是能夠獲得相應回報的,希望人類再接再厲,繼續不斷地探索更多自然中的未知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