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各高校陸續公布了
秋季學期返校時間
一些學校繼續實行
校園封閉管理
那麼問題來了
進校後是不是真的無法出校了?
有急事要離校怎麼辦呢?
武漢大學
開學後繼續強化校園封閉管理
華南師範大學
20日開始返校無特殊情況不離開校園
廣州大學
在校內需佩戴「廣大專屬身份掛繩卡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學校也發布通知,將在秋季開學後繼續實行校園封閉管理。
消息一出,學生們頓時不淡定了,畢竟誰也無法保證絕不離校,誰還沒有個特殊情況呢?
那麼如何平衡師生進出校需求和防疫管控要求,就成了高校秋季開學後急需直面的「老大難」。不能「一刀切」,同時又要做好校門口的人員身份核驗,不放鬆疫情防控這根弦。
▼ 那麼校門「封閉」到底該怎麼管?
其實,學校可以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更加科學、便捷的開展管理工作。例如威爾高校學生請假進出管理方案,就可以解決老生返校、校內人員出入校的管理問題。
入校時,校內師生後臺批量授權,即可通過人臉、校園卡、二維碼等識別方式自動認證身份入校,並可統計出學生返校進度數據,供學校實時監測。
如需出校,則可通過移動端填寫請假申請和具體事由,審批通過後,請假情況可自動與校門口的門禁通道系統聯動,實現請假時段內自由出入,無需安保人員進行再次確認,有效減輕工作壓力、提升運維效率。
請假流程可根據學校不同的要求進行自定義配置,根據請假時長、請假類型定義不同的審批角色和審批流程,全自動化進行。關聯進出門禁後,還可以呈現學生請假離校時間、歸校時間等,也可以根據實際管理訴求設置請假時間內的進出次數限制。
●學生請假出入
▼「封閉」後校外人員如何入校?
通過授權解決校內人員的出入問題,那麼校外人員在這種「封閉」的管理措施下,想要入校該怎麼辦呢?
訪客可通過移動端的訪客邀請、申請審批等功能,填寫訪客基本信息及來訪事由,審批通過後,訪客在校門口識別終端通過人臉識別進出,且記錄可查可追溯。
訪客系統還可與門禁系統直接關聯,形成聯動授權,省去反覆人工核查身份的時間與人力成本,全自動化處理方便高效,讓高校校門口管理更加智慧。
●訪客預約邀請
▼ 學生宿舍又該如何保障安全呢?
日前,有部分學校在開學通知中,對學生明確提出「外賣嚴禁入寢」、「樓間禁止相互串寢」、「嚴查夜不歸寢」等要求,防範宿舍存在的傳播可能。
具體管理方法可通過在宿舍出入口部署人臉識別設備與門禁通道,即可實現:
1. 根據住宿分配自動匹配進出權限,本宿學生歸寢,通道自動識別放行;非本宿學生及外來人員無權限通行,強行闖入閘機報警。
2. 智能識別終端可記錄學生歸寢行為和測溫數據,學生未歸多級預警推送,方便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歸寢查寢管理
▼ 餐廳堂食如何降低風險?
餐廳因人員密集、環境開放,一直是高校防疫關注的重點。此前政策要求高校食堂「一人一桌」,為避免餐廳人數超負荷,精準管控區域內人員數量成為重中之重。
通過在餐廳門口分別設立進、出智能終端,人員進出均識別並測溫,餐廳區域內人數實時更新呈現,有效保證人流密度不過高,降低因堂食就餐帶來的傳播風險。
●區域人數監管
▼ 學生上課和教學樓防疫該怎麼管?
防疫期間除了嚴格管控學生的進出行為,學生上課也是高校日常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為了避免學生逃課、上課人員聚集帶來的安全隱患,就要精準把控與上課有關的人員數據。
可以在教室門口終端部署課程籤到電子班牌系統,學生通過人臉識別、刷卡、掃碼等方式進行課程籤到,並聯動請假記錄,可有效監測教學樓宇人員密度,嚴防曠課等安全隱患。
●終端識別籤到
▼ 如何做到對高校防疫全場景把控?
●方案全場景部署
一是要實現方案的全場景部署。針對圖書館、辦公樓、體育館等其他校內出入場所,均進行身份識別+測溫方案部署,準確記錄人員體溫及進出數據,實現校內全場景覆蓋。
二是要將全校數據可呈現。威爾高校疫情測溫軌跡解決方案,可實現所有終端下人員進出信息的整合,體溫檢測情況、人員軌跡情況、在校人員狀態、區域場所人員情況、密切接觸者查詢、軌跡地圖導出等等,實時監控各場景應用的測溫數據及人員,高效率保障疫情期間校園內的防疫安全。
●數據監測呈現
秋季學期開啟,一年已過大半
各地學子滿懷期待,重返校園!
但疫情還未完全結束
希望大家繼續堅持防護,嚴格防控
齊心協力,疫情 OFF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