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蒙牛發起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倡議。三年來,蒙牛腳踏實地推動「全球乳業共同體」建設,與合作夥伴攜手共贏,實現「從牧草到奶杯」的全產業鏈發展。
據實踐而深化,蒙牛進一步豐富了「全球乳業共同體」的內涵。蒙牛總裁盧敏放表示,「全球乳業共同體是供應鏈的共同體、生產製造的共同體、創新的共同體,由此,蒙牛將以平臺的身份去推動乳業發展、健康共建、營養提升,最終實現將為消費者創造最好的產品。」
共建「全球乳業共同體」
創建新消費願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乳業供應鏈不時出現巨大波動,在歐美等乳業發達國家,「倒奶」事件頻發。但中國乳業在全球乳業同行中實現了最快速的復甦、更強勁的增長,憑藉的就是國內市場帶來的內需內生動力和龍頭乳企的責任擔當。
蒙牛以「草原牛,世界牛,全球至愛,營養二十億消費者」為願景,通過更好的盤活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更好地創造出新的消費願景,增強發展韌性。當前,蒙牛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通和融合,已經初見成效。
2018年,盧敏放針對「目前全球乳業發展不平衡、不均勻的現狀發出了共建『全球乳業共同體』的倡議,幫助實現全球乳業的共生、共治、共享、共贏。
三年來,蒙牛不斷豐富著「全球乳業共同體」的內涵。在今年進博會上,蒙牛攜手全球產業鏈夥伴,共同為進博會呈現出「最國際化」的乳業展臺,這其中,既有2019年新加入到蒙牛大家庭的知名有機品牌貝拉米、蒙牛的長期深度合作夥伴丹麥Arla和蒙牛戰略投資的紐西蘭雅士利。其中所彰顯的,是從技術到研發、從奶源到產品的全球乳業產業鏈各個環節全球優質要素的頂尖合作。這成為蒙牛三年來深化「全球乳業共同體」,對全球乳業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所起到的巨大帶動作用的最好證明。
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治理
放大中國乳業國際音量
自中國乳業開啟國際化步伐以來,便進入在全球價值鏈上進一步找準定位、逐步邁向中高端的上升過程,一步步由「乳業大國」實現「乳業強國」的轉身。
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治理有效放大了中國乳業的國際音量。作為中國率先踏上國際化之路的乳企,盧敏放先後代表中國乳業當選全球乳業論壇組織(GDP)首位中方董事、出席消費品論壇(CGF)中國日暨CEO圓桌閉門會、加入國際商業理事會(IBC)、當選國際乳業聯合會(IDF)首位中國董事,提振了中國乳業在國際事務中的音量,在推動全球乳業實現技術革命和供應鏈、價值鏈重塑,推進全球乳業共治、共享、共贏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密集打造出中國乳業在國際上的高光時刻。
推動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蒙牛密集打造「軟實力」,以提升中國乳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主導構建「中國乳業產業園」,蒙牛發力推動中國乳業搶佔尖端科學研發高地、先進智能製造高地、國際交易平臺高地、組織與人才高地。這四個「高地」的建設意味著中國乳業將以與其他乳業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實力和身份,在世界舞臺上更有底氣地發聲,帶動中國乳業整合全球資源、融合相關產業、集合高級人才,實現全產業鏈的通力協作,解碼高質量發展的突圍路徑。
萃取全球優質資源
凝練更高品質產品與服務
當前,蒙牛已經在世界五大洲形成了日趨完善的全球乳業價值鏈體系——奶源建設上,在大洋洲、亞洲、歐洲、南美洲形成了穩定的供應鏈;技術引進上,與戰略股東合作構建了國際研發創新體系;市場開拓上,蒙牛產品已進入了「一帶一路」沿線十餘個國家和地區,低溫乳製品在東南亞多國已躋身第一陣營。
事實上,從以貿易起步邁出國門發展至今,蒙牛迅速崛起為如今的穩居全球乳業八強、掌控全球優質乳業資源進行縱橫聯合布局,其背後原因正在於:一是乳業與生俱來就有國際化的基因。資源、市場的分布不平衡,讓中國的大型乳品企業必然要到海外去布局;二是不斷升級的國內消費要求,要求乳企通過匯聚全球的優質資源、尖端技術和高端產品,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更高品質乳製品的追求;三是以國際化作為中國乳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中國乳業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躋身全球乳業第一陣營。能否掌握一個穩定的全球供應鏈,將成為中國乳品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為此,中國乳企必須通過更加積極的行動,推動全球供應鏈的重構和前瞻性布局,更深入地參與乳業國際治理和國際合作,在乳業標準、貿易規則、原材料交易等方面,佔據更多的主動。
按照蒙牛的國際化戰略,當前蒙牛推進國際化的重點就是用全球最優質的資源、最先進的技術,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在全球範圍內,蒙牛對優質乳業資源的重組整合,彰顯出蒙牛一直以來堅持的「匯聚全球資源引領高品質生活」理念。五大洲乳業同步,正成為中國乳業發展的見證。
向明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