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1日賽迪網線上舉行的「2020智慧城市創新發展論壇」上,濟南新型智慧城市蟬聯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同時,濟南也成為全國唯一兩屆蟬聯的城市!
本次論壇以「數字基建精準『智』城」為主題,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指導,由賽迪網、賽迪融媒體中心、《網際網路經濟》雜誌聯合主辦。
論壇期間,賽迪網常務副總裁莊健發布2019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本次評選活動共吸引來自北京、貴陽、濟南等30個城市參評,組委會從數字基建和城市精準治理雙向考量,圍繞精準治理、數字基建、機制體制、公共安全、數據運營、產業發展、市民體驗七大評選維度,從城市精細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智能體系建設、項目平臺落地後的實際應用效果和對城市可持續發展、數位化變革和產業創新的提升進行評選,最終評選出北京、貴陽、海口、濟南等10大具有區域特色、智能引領、產城融合、惠民服務、高效治理特徵的新型智慧城市樣板。
濟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智慧讓城市更美好」的基本建設理念和願景,創新建立「一主體兩平臺」體制機制,即:由濟南市政府與浪潮集團合資組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和市場主體—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搭建城市大數據云平臺和智慧泉城運營管理平臺,取得顯著成效。統籌完善343的智慧城市總體架構,即:加快提升「雲管端三位一體」的城市大腦基礎支撐體系,完善提升城市生活「一屏感知」、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和產業發展「一網通覽」四大智慧應用賦能體系,圍繞「優政、惠民、興業」三大目標深化提升智慧應用拓展體系。
2020年,濟南市繼續秉持「智慧讓城市更美好」的基本建設理念和願景,圍繞「優政、惠民、興業」三大目標,全面提升業務數據化、數據智慧化、智慧普惠化水平,著力打造「善感知,有溫度,會呼吸」的中國智慧名城,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依託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打造城市大腦,集成政府、企業、社會的信息化建設成果和典型應用,推動實現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行業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圍繞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產業與經濟發展四大領域,實現「便民惠企一站通」「城市管理一格通」「公共安全一網通」等83項應用場景的集中展示。
依託城市大數據平臺,不斷加大數據匯聚共享力度,截至2020年8月,城市大數據平臺累計匯聚了6億餘條數據,累計為43個市直部門提供數據交換服務,實現數據交換4.9億條,服務調用7500多萬次。濟南公共數據開放網累計開放2600餘萬條數據,文件下載42萬餘次,接口調用3000多萬次,數據開放工作在省會城市排名第二,2019年、2020年均獲「數開成蔭」獎。高效的數據共享交換,為「一網通辦」和「不見面審批」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優化了營商環境。
率先打造5G先鋒城市,超前部署5G網絡,2019年6月,濟南列入首批5G商用城市和「精品雙千兆城市」,城市光纖寬帶100%覆蓋,截至目前,已累計建設5G基站12909個,實現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率先打造「濟企通」服務企業雲平臺,推出線上服務企業一站通達等9大應用場景,秉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打造企業版的12345;持續拓展提升「愛城市網」服務市民平臺,上線110餘項應用服務,註冊用戶超過580萬,城市生活「一屏感知」落地見效;首創「數字金融一貸通」,目前已在100多個城市落地開花,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齊魯銀行等56家金融機構合作上線146款貸款產品,累計申請企業165萬,獲得貸款企業14.67萬,累計放款198億元。
濟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獲人民網、光明日報頭條點讚,智慧城市基本建設理念和願景被寫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工程論壇《濟南宣言》,榮獲「全球產業數位化轉型獎」,成為「中國樣板」、「世界樣本」。
此次再獲殊獎,標誌著濟南市打造全國智慧標杆、建設中國智慧名城實現新飛躍,「智慧泉城」成為濟南市又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下一步,濟南市將全面提升智慧泉城「中國樣板、世界樣本」示範引領能力,更多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推進城市治理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手段創新,加快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濟南建設成為數字智慧生態的引領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創新者、數字經濟和未來智慧產業的新航標。力爭到2022年,成為輻射帶動省會城市群,推動數字經濟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智慧名城新典範和數字先鋒城市。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段婷婷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