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光模式」再迎成果:光子製造方向已孵化6家高新技術企業

2020-11-20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率先開展的光子製造技術研究,通過多年持續科研攻關,已實現光子製造技術及裝備從0到1的突破。截至目前,該所在光子製造方向已孵化6家高新技術企業,並初步形成上下遊產業鏈。

據中科院西光所科研人員介紹,光子製造技術由於其超短的作用時間,加工過程中理論上不產生熱,因此稱為「冷加工」,且具備超強的峰值功率,可解決傳統加工方式難以實現的超精細、無損傷、無材料選擇性等加工瓶頸,是國家大型飛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重要支撐技術,也是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手段。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副所長謝小平表示,該所光子製造產業取得一系列成果,得益於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不斷探索實踐形成的「西光模式」,其核心內容包括「『拆除圍牆、開放辦所』,創新用人模式」「研究所參股不控股、孵化企業但不辦企業,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專業孵化,創業生態,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鏈條孵化載體」,最大限度釋放科研人員的創新創業活力,全方位支持科研人員投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2015年,中科院西光所光子製造科研團隊孵化的西安中科微精光子製造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雷射高端製造裝備的產業化,並與所裡共同承擔弘光專項「航空航天發動機極端精細製造裝備」項目,針對航空航天領域新一代葉片研製的高效超精細製造要求及待解決的製造瓶頸,研製出三軸至七軸系列化飛秒雷射高端精密製造裝備,建成核心部件及系列裝備中試生產線5條,已推廣應用於70餘家行業單位。

中科微精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小君表示,在弘光專項中,西安光機所著力突破工程化技術,中科微精則專注於飛秒雷射高端裝備的研製與生產,現已發展成為中國光子製造高端裝備的先導者之一,連續5年實現營業收入近100%增長,目前已啟動科創板上市計劃。

謝小平透露,下一階段,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將籌建中科院光子製造工程實驗室,成為光子製造產業孵化的「發動機」,全面打通科研與產業橋梁,構建光子硬科技產業加速器,打造高端雷射製造、光子晶片封裝等新型光子製造產業集群,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和國民經濟建設。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西光模式」再迎成果:光子製造方向已孵化6家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率先開展的光子製造技術研究,通過多年持續科研攻關,已實現光子製造技術及裝備從0到1的突破。
  • 雷射作刀,雕琢未來|一家光子製造高科技企業的產業化之路
    有統計數字表明,在美國和德國,光子製造佔整個先進位造業的60%~70%。光子製造包括雷射製造、光刻技術、原子製造等,可以跨越毫米、微米、納米等多種尺度,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其中,超快雷射製造由於具有獨特的加工優勢,已經成為光子製造的重要方向。
  • 光刻技術再迎突破!中科院入局後士氣大漲:數千家企業轉戰半導體
    中國光刻技術再次迎來新突破,中科院入局之後也算是士氣大漲,國內有數千家企業都將轉戰半導體,這種情況對於我國現在的半導體發展來說也算得上是一件大好事。技術存在缺陷晶片、光刻機,目前我國光刻機設備普遍只能達到90nm,28nm的也在加急生產的過程中,對此我國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當中科院入局之後才真正算是士氣大漲,就在7月份的時候,國內就傳出了5nm成功實現突破的捷報。
  • 光子產業不斷升級,強勢資源加持布局新賽道
    ;光子智庫閉門會議,共探光子產業面臨的問題,探明行業發展痛點與方向,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八場光學領域前沿企業相繼亮相、硬核路演,與現場投資人、行業專家圍繞研發領域、市場痛點等話題進行多角度行業分享與資源對接。
  • 仕佳光子「以心換芯」:國產光電子「芯力量」是這樣煉成的
    「那是2009年6月8日,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通過郵件與研究所的吳遠大博士取得了聯繫。」葛海泉說,在隨後的一年半時間裡,他每個月都要往北京跑兩三趟,把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團隊請到鄭州或鶴壁,反覆溝通、磨合。
  • 中科院的最新成果,不用再等EUV光刻機
    直至近兩年華為晶片供應鏈被堵,讓國內的科技企業意識到一直依賴進口不是長久之計,倘若再來幾次「華為事件」,國內的科技企業後路便會被堵得死死地,試問有幾家企業能像華為那般,臨危不懼,見招拆招,又事先備著後手呢?
  • 國內對光最「執著」的投資力量:靜待光子集成時代爆發
    對於 2013 年背靠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成立的中科創星而言,從公司誕生起,對光的 「追逐」 更是早早寫在其基因之中,並篤定未來 3~5 年,光子集成時代將迎來爆發。圖|集成電路製造產業的基本構成(來源:中芯國際招股書)布局光學正當時,7 年投資 80 家創企在接受 DeepTech 獨家專訪時,專注於光電晶片方向投資、中科創星董事總經理袁博首先回憶起公司與光的淵源:「我們依託於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成立。
  • 「在行動」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瞄準需求整合「國家隊」創新資源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大數據挖掘及應用中心主任尚明生說,這將支撐柑橘「從一粒種子到一株苗子、到一盤果子、到一杯橙汁」的全程數位化和智能化,推動山地農業智慧化,實現智慧農業產業化。為什麼要做這些應用技術開發?在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院長袁家虎看來,這是因為,大數據智能化是重慶的發展方向。
  • 中科院計算所李錦濤:「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強效助推器」
    如今,產業基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引導性基金,促進了「技術吸引資本、資本成就產業、產業促進資本升值、資本收益反哺技術」的高新技術產業生態體系建設。目前,經過多年摸索,計算所已經逐步形成了分所建設、企業孵化和智慧財產權許可三種技術轉移模式,尤其是成立分所模式,得到了國家領導人、中科院領導、地方政府和當地企業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另外,眾所周知,資金是實現從科研成果向企業轉化的重要前提。
  • 河南將迎第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系晶片細分龍頭
    10年成長,葛海泉帶領公司成為行業龍頭 此次仕佳光子成功過會,意味著河南資本市場將再添新兵,迎來第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鶴壁也將實現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而10年之前在全國各地跑著找專家的葛海泉,可能也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 改革破冰,創新成果轉化「南京模式」
    王 強攝7月31日,南京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今年要量質並舉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確保總數突破400家、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5000家,持續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動能。從2017年底首批31家備案,到如今形成近400家的「矩陣效應」,新型研發機構正成為南京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推動科創裂變的「自選動作」。
  • 為什麼仕佳光子有先機?聯手中科院4.1%專家使研發實力雄厚
    為什麼仕佳光子有了先機?聯手中科院,4.1%的專家股使得研發實力更加雄厚!以前的時代都是烽火傳信,飛鴿傳書,現在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通訊手段隨著信息以及數據量的增長發生了變化,往好的方向不斷的發展。仕佳光的光產晶片5G時代的來臨,光通信產業在各國的戰略布局中都佔著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誰率先在光通晶片的技術上有所突破,誰就有制高點,我國對於高端晶片的進口依賴很嚴重,能夠獨立生產的企業很少,要生產光通晶片就得依靠熟練的技術,在我國的光通信產業中,光通信晶片的技術可以說是一個弱點,仕佳光子產的國產光通信晶片已經廣泛應用到了骨幹網和城域網中,並且在4G
  • 任正非造訪中科院,絕不只是為了光刻機!華為已找到新方向
    華為已找到新方向眾所周知,自從華為公司被打擊和制裁以後,在國內市場上就掀起了一股研發半導體晶片的潮流;要知道,半導體晶片一直都是國產科技企業發展的短板,由於我們在半導體晶片領域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所以國產科技企業生產所需的晶片也幾乎都是依賴於從國外進口而來,這就造成國產科技的發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 【中國青年報】中科院微電子所:科研布局集成電路產業鏈 累計授權...
    作為我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近日亮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績單:經過數十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中科院微電子所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展科研布局,並產出不少關鍵性技術突破與成果
  • 廣州開發區科創企業育成孵化聯盟成立
    項目中心一行與企業進行一對一交流,認真研討,並基於各企業發展階段與現狀,結合德國工業 4.0 技術導入及項目中心功能特色,共同探討針對性解決方案,助推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活動當天,廣州開發區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張景銘、廣州火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主任範莉,以及行業重點智能製造企業卡爾蔡司、金髮科技、廣州數控、亞太森博、麥侖科技、斯瑞特應邀參加研討交流會議。
  • 「深圳創新+順德製造」案例多多,順創產業加速器孵化科技型企業超...
    在深圳南山區,佔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的順創產業加速器已將近滿員,科技型企業在這裡孵化發展壯大。這是廣東順德科創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跨區域合作的平臺之一,探索從「深圳苗圃」到「順德農場」的項目孵化和落地模式,也是「深圳創新+順德製造」的生動詮釋。去年,順創產業加速器組織入孵企業參加創交會,對接高端人才和創新項目。
  • 保定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100家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 通訊員王沛軍)前不久,保定市肽類生化藥物的工程化進程又出新成果——位於定興縣的河北智同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河北省動物源性肽類生化藥物技術創新中心」順利通過省科技廳考核驗收,這標誌著國內領先、全省一流的肽類生化藥物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基地建成達效
  • 中科院研製光刻機,關鍵技術這家研究所經過八年研製已取得成果
    中科院研製光刻機,關鍵技術這家研究所經過八年研製已取得成果不僅僅是華為,我國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名錄的企業有一百多家,很有可能這個名單還會被增加。要能為華為等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生產晶片,就必須打造去美化晶片製造生產線,而在後道的封裝測試環節我國的生產水平與先進相比差距已經不太大了,關鍵在前道製造方面。晶片製造的主要設備如氧化爐、塗膠/顯影設備、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CVD設備、PVD設備等,這些設備我國大多都能生產,只是與先進的設備還有差距,可以在較高製程生產線使用。
  • 決心已下!中科院剛宣布大動作,臺積電、ASML就緊急發聲
    尤其是在晶片製造方面,更是因為光刻機等關鍵設備研發的缺乏,被美國等發達國家卡了脖子。但是進入2018年以來,美國先後在許多卡脖子的地方向我國企業出手,對中興、華為等一眾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進行打壓。為此,中國各大企業開始重視晶片研究,無論是中芯國際這種原本就屬於晶片製造領域的企業,還是華為這種大企,都準備全面進軍半導體領域,突破技術屏障。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中科院微電子所孵化企業——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智能物流系統運行演示。 中科院微電子所孵化企業——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智能物流系統,在一家大型快遞企業開展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