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究竟有多窮?老兵:你想像不到

2020-12-27 網易

  提及越南,不知道大家腦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窮,國民經濟落後,治安混亂。越南在地理位置上作為中國南邊的鄰居,中國與越南的關係在秦始皇時期就頗有淵源,中國歷史上一直把越南地區作為中國的郡縣劃分在中國行政區域內,隨著越南丁朝起開始從中國南漢獨立出去,後來南宋時期想要收復越南地區,可是以失敗告終,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政府開始正式承認越南是個獨立藩國。

   中越曾經交好,卻逐漸惡化

  近代時期我們與越南有著比較相似的悲慘命運,越南被其他歐洲列強國家淪為殖民地,而中國那時也是處於半殖民地狀態,這樣唇齒相依的關係,越南老一輩兒的革命者幫助過中國抵抗外敵入侵有共同戰鬥的經歷,越南領袖胡志明更是把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寫入越國黨章內。中越兩國的共產黨在各自國家獨立解放戰鬥中,結下了生死之交,有著深厚的戰鬥友誼。

  

  越南與法戰爭爆發時,中國不求回報的幫助越南抵抗強大的外敵入侵,抗美戰爭中不僅派軍隊過去支援三年之久,還源源不斷的提供給越南政府物資折合2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全力支持越南的獨立解放運動。

  好景不長,這樣的革命友誼卻經不起利益的驅使。在中國與美國恢復外交關係之後,便開始悄無聲息的惡化。蘇聯身為社會主義陣營裡的一員大哥,中越一直是蘇聯所仰慕和學習的對象,越南在抗美抗法期間對中國也是十分仰仗,可是隨著中國與蘇聯這位大哥關係開始變得惡劣時,越南在中間就顯得有點尷尬,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處理這段關係,似乎站在哪邊都會得罪另一方,然而1972年中美外交開始嘗試接觸後,這讓還沒結束抗美戰爭的越南,心裡不安慌了神,害怕中美聯手。此時的越南還沒統一中蘇兩方任何一方都不可交惡,表面的關係還是要有的。所以在面子上兩家都得維護著,等待自己國家勢頭變好後再重新做選擇。這樣是最有利於越南國家當時的狀況。不得不說,越南的如意算盤打的是真不錯。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中軍開始被逼自衛反擊

  1975年越南在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後,便開始決定倒向蘇聯一方與蘇聯交好,絲毫不考慮中越之前的革命友情,為什麼越南會這樣選擇呢?是因為那時的蘇聯比中國要強大,越南政府首先是取消了黨章裡的毛澤東思想,隨後在國內開始大量排擠、打壓中國華僑,導致中國華僑被逼無奈回國,不僅如此越南還派武裝部隊在中越邊境處開始騷擾、越界滋擾、故意挑起爭鬥、打傷中國邊境地區人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浦念嶺、庭豪山等事件。

  

  越南在東南亞開始大肆進行著擴張行為,那時的越南打敗了美國,還有蘇聯這個強國的支持,有蘇式美式的武器。越南開始自封稱號"世界第三軍事強國"這些都是讓越南氣焰囂張的原因,開始打中國的主意。然而對中國來說越南這是赤裸裸的挑起爭鬥,向中國發起挑戰,然而中國也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越南無視中越之前的約定和友誼。既然如此中國又豈能任由他人宰割,此時的中國不僅面對著南方的威脅,還有來自北方邊界的蘇聯軍隊。

  中國軍委會在1978年12月8號下達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命令,為了維護邊界地區的安寧不得不發動反擊。這場戰役被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越南被稱作1979年北部邊境戰爭,也被稱作中越戰爭。中國也是剛結束十年之久的內部動亂,所以按道理來說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而且中軍自打1962年以來有十年沒有打過大戰役。可是越南事件進程刻不容緩,於是中委會決定以多擊少用牛刀宰雞,以最快的速度結束這一場自衛反擊戰。

  

  東線由鄧小平作為總指揮,西部由楊得志擔任總指揮,裝甲兵、炮兵、工程兵部隊合理分配到各大線上準備迎敵。轉眼間來到1978年12月底中國已經雲集了22.5萬的大軍海陸空全面配合著,全軍緘默緊緊的盯著南方邊界的動向,時刻準備著來場突襲。越南國內此時也正進行備戰狀態,可是越軍左等右等,不見中國軍隊有什麼動向一片寂靜,越南不斷向中國國內發布著要進軍的警報,越南心裡犯嘀咕到底什麼時候開戰?

  正式開始對越自衛反擊戰,用時28天

  1979年2月14號中國政府終於開始向全國下達開始全面準備自衛反擊戰,戰事一觸即發。

  2月17日戰事開始爆發,中越邊界線處萬炮齊發,終於到了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地步。中國軍隊全面奮起反抗開赴越南地區展開了殊死搏鬥的反擊戰,3月5日中國軍隊已經深入越南境內40公裡,一路攻破了越南的一系列重鎮,越南的首都也被中軍包圍,此時戰略目的已經達到,自衛反擊戰宣布結束,中軍開始全面從越南撤軍回國。

  

  撤軍時中軍並沒有放棄火力的掩護,以防越軍的襲擊,一路撤軍一路清剿越軍部隊,在回撤途中,中軍帶走了一系列曾經捐贈給越南的工礦設施物資與武器。越南北部地區的工礦業基本屬於癱瘓狀態,3月15號夜裡最後一支中軍隊伍順利撤回國內,最後一支隊伍的作戰模式是進入越南境內大規模懲罰行動,隨著北部順便被破壞,中軍自然是班師回朝

   越南落敗後,並沒有安分守己,反而開始與中國展開持續十年之久的兩山輪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僅僅用了28天便結束了戰鬥。但是這並沒有讓越南安分守已,在這之後,越南與中國開始持續了十年之久的邊境兩山輪戰。越南在自衛反擊戰中撤回國內後,十分不甘心,趁機佔領了邊界各大高地、山頭進行侵略,開始大修工事準備與中軍展開持久作戰模式。

  

  1986年黎筍去世,親華派長徵(越南前國家主席)重新掌權恢復兩國社交關係。三年後,伴隨著越南從柬埔寨撤軍,中越戰爭終於劃上了句號,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失去了蘇聯的支持後,中越的關係終於開始步入正規。

  越南在與中國展開戰爭期間,國內的經濟發展已然十分緩慢,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越南只想著與中國開戰忽略了自己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發展,越南當時的條件差到什麼地步呢?作戰的越軍應該是最清楚的。雖然說每個國家在打仗期間,士兵們所處的環境都是十分惡劣的,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態。

  雖然說蘇聯作為越南倒戈相向的同盟國會支持越南,可是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幫助,越南部隊的物資以及裝備十分匱乏,特別是處於長久車輪戰下的越軍,越軍士兵的很多衣服都破爛不堪,連基本的乾糧都十分匱乏,溫飽已經是個大問題。

  據參戰老兵回憶,根本沒法想像他們都偷了些什麼,許多越軍為了不挨餓偷跑出去挖野菜充飢,還有的冒著生命危險去偷中國解放軍的罐頭和乾糧,如果不是餓到極致應該不會連性命都不管不顧,跑去敵軍營中偷取食物。對越反擊戰中的越軍後勤物資如此匱乏的情況下,依舊選擇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可想而知那時候的越軍政府已經處於喪心病狂的地步。

  作戰靠的是士兵,越國連士兵的溫飽物資都解決不了,依舊選擇與中國持久作戰真是鬼迷心竅。前線的士兵尚且如此,越國本地的人民生活自然是更難熬的,基本經濟處於癱瘓狀態下的國內人民又怎麼會吃得飽穿得暖。

  越軍與中國發動戰爭的目的在於侵略中國,絲毫不顧及自己國內的子民以及自己國家是否能夠支撐。然而中國是被迫無奈下不得不還擊,中國始終知道戰爭帶來的結果必然是生靈塗炭,但是為了守護國家邊界安寧,只能全力反擊捍衛子民的安全和國家的尊嚴。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在這場戰鬥中恢復了邊界的安寧同時也將邊界存在爭議的地區收復,擁有了個滿意的邊界線,同時也通過後期的兩山輪戰中總結了戰爭的經驗鍛鍊了中軍以及對未來中軍建設的指引方向。中軍雖然也會有傷亡存在,但是中軍用了最小的犧牲換取了最大的利益與和平,我們也會銘記那些犧牲了的戰士他們用身軀守護了我們的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兩國陣亡最高長官都有誰?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兩國陣亡最高長官都是誰? 1979年2月26日,解放軍123師攻殲越南河安縣那懷地區的敵人。 解放軍42軍 346師是越軍一支戰鬥力不錯的隊伍,滿員有近萬人,士兵們拿上鋤頭耕田,放下鋤頭打仗,作戰頗為彪悍。作為師長的黃扁山,軍銜是大校,用兵狡黠多詐。他利用複雜的地形,建造工事,給解放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 1979年對越反擊戰第12天,我軍攻破越南女兵營,其所見令人心酸!
    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中越兩國友好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因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自從越南戰爭爆發後,中國為幫助這位鄰居早日獲得和平統一;在抗美的12年間,不僅無私的向越軍提供價值約200萬美元的軍事物質,還派遣大量驍勇善戰的防空部隊和工程部隊協同越軍共同抵抗美軍的入侵,據記載,我軍一共擊毀美軍3000多架戰機,戰績斐然,越戰中,
  • 79年對越反擊戰,為什麼中國不派戰機參戰?75歲越戰老兵說出真相
    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是我國自抗戰以來第二場自衛還擊戰,這場戰爭對中越兩國的影響都非常大,甚至讓兩國關係一度惡化。而這場戰爭的真正爆發原因,卻是來自越南單方面的挑釁,在1979年對越反擊戰爆發的前一年,中國總共遭到越南數百次的侵犯,而我國也向他們發出過軍事警告,但越南卻置之不理,面對這種情況,我國只好主動出擊,以武力解決問題。
  • 解讀: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在我軍撤退前夕,大反攻到底有多猛!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們的國家也開始在做不斷的改善,但是在改善的期間,卻引起了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而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們國家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贏得了勝利,但是我們國家考慮到長遠的打算,所以當時在奪回屬於我們自己的地盤之後,就已經撤出越南邊境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但是越南卻因此沒有放過我們中國,而是在持續的騷擾我們,後來便展開了一場對越反擊戰
  • 不得不說的解放鞋——對越自衛反擊戰與我軍軍鞋的故事
    1979年初,面對越南方面的一再挑釁,我國被迫發起一場邊境自衛反擊戰,並最終取得全面勝利,徹底打消了越南霸權主義勢頭,捍衛了祖國邊疆的和平安全。 在這場戰爭中,我軍部隊湧現了大量英雄人物和光榮事跡,經過媒體廣泛報導和傳播,早已為讀者們所熟悉,今天,筆者想換一個新思路,從軍鞋的角度,講一講對越反擊戰中的我軍解放鞋的故事。 對越反擊戰打響時,我軍參戰將士身上穿的制式軍裝,叫六五式軍服,這身軍服從1965年起配發,一直沿用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被85式軍服所取代。
  • 對越自衛反擊戰:雖是勝利,我軍的傷亡實屬慘重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與越南爆發中越戰爭,中方稱之為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20萬軍隊在短時間內就佔領了越北地區的20多座城鎮和重要城市,一個月內便撤軍宣布獲得了這場邊界反擊戰的勝利。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志願軍出動了九個軍,軍長分別是誰?有幾個軍長成...
    1979年在越南方面的一再挑釁下,我國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利益,終於自衛還擊,從2月17日開始到3月16日,中國軍隊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作戰任務。
  • 對越反擊戰:如果越軍以主力迎戰,情況會變成什麼?
    1979年,中國同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也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中,解放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佔領越南二十多座重要城市。此後,很多人做出假設,倘若越軍以主力應戰,對越戰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 1979年,越南在蘇聯的教唆下屢次對我邊境發動侵略行為。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為什麼不接受越軍舉白旗,戰爭還有這樣的規定
    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十年來,我們國家一直牢牢遵守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當中所規定的內容。根據這一項原則來和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這一做法也深受國際上的好評。 但是真的當有,敵國來侵擾我們的權益的時候,我們也一定不會手下留情。在電影《戰狼2》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非常正確的,那就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雖然只是電影裡面的一句臺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同樣是如此。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最慘烈一戰,800越軍僅1人倖存,12噸炸藥炸炮臺
    引言對越自衛反擊戰,是1979年我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發起的對抗在中越邊境挑釁的越南部隊,當時的越南仗著有蘇聯的支持,肆無忌憚地挑釁中國,並對中國採取了完全敵對的措施,可以極其囂張。而中國只是發起了自衛的行動,便在短短時間裡攻下了越南北部的20多個城市,可以說實力十分雄厚。在這場戰爭過後,中國和越南兩國的關係降至冰點,甚至一時間都沒有緩和的地步了。這漫長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有一場最為慘烈,800名越南戰士竟然只有一人存活,我軍用了12噸炸藥將他們的炮臺炸毀,可謂相當壯觀。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犧牲的將士都安葬在哪?與綠水青山相伴
    中越戰爭,又稱對越自衛反擊戰,從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在中越邊境1300多公裡的土地上,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面對越南的不斷挑釁,中國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中央政府立即下達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於是為期一個多月的中越戰爭拉開了序幕,此戰以中國的全勝而告終。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中國和柬埔寨,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地緣關係
    1979年2月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當時做出決定和實質掌權中國外交的鄧小平,戰爭持續時間很短,投入兵力大約20萬,但調動兵力達到了上百萬,傷亡27000餘人,雖然說這個代價比越南要少得多
  • 對越自衛反擊戰題材影片《高山下的花環》中,小北京真的有原型嗎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一部對越自衛反擊戰題材的老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令我們許多人都淚流滿面,在戰後梁三喜的老母親前去部隊,與同樣失去兒子的雷軍長碰面的那一段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那麼在現實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小北京」真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
  •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回憶:我軍偷渡過河,發起進攻時越軍在看電影
    當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的軍隊並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因為不久之後爆發的對越反擊戰我們也是參戰方之一。在1979年時,戰爭拉開序幕,我國正式對越軍發起進攻。那時候的越南,不管是偵查水平還是軍隊秩序來說,和我軍相比水平都較低一些。
  • 對越反擊戰,50軍被俘人數高達200多人,連長指導員率全連投降
    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各支部隊中,很多都有著光輝的歷史,50軍就是當時比較特殊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滇軍60軍,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運動等眾多歷史事件,在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這支部隊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 對越反擊戰,主力團團長把兒子送尖刀連,親眼看到兒子被越軍打死
    1984年,謝晉導演拍攝了一部關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電影,這部電影叫《高山下的花環》。在電影中有這麼一個場面,戰爭快要開始時,一位貴婦人向軍長求情把自己的兒子撤出來,但是這位軍人不但沒有答應,反而還開會批評了這種不正之風,並把自己的兒子派了上去,最後自己的兒子犧牲在了前線。
  • 老兵回憶對越反擊戰,最讓我們緊張的,是越軍特工隊
    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時,都有這麼一個印象:我們不太在乎越軍的正規攻防作戰,他們的進攻,火力不強,協同也不密切,拿不下我們的陣地;他們的防禦,陣地間隙大,兵力也不足,各自為戰,擋不住我們的攻擊;真正對我們造成心理壓力的其實是特工隊,這股敵人被越軍視為「特別精銳部隊」,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 巖龍,對越反擊戰中的超級英雄,一人一天擊斃56名越軍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是距今最近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解放軍中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戰鬥英雄,巖龍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1960年,巖龍出生於雲南景洪,傣族。1978年,巖龍懷著一腔報國之情,參軍入伍,來到駐防雲南的14軍40師120團65分隊當戰士。
  • 1979年,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給越南帶來怎樣的影響?
    而南越的背後有西方國家撐腰,所以總是想方設法的打擊北越。雙方從1955年開始,就摩擦不斷,終於在1961年全面爆發了戰爭。 不過越南實在是太有"勇氣",步步緊逼,直到1979年小平同志訪美歸來以後,宣布對越南發動自衛反擊戰,《人民日報》告誡越南"勿謂言之不預也"。 那麼,中國為何會選在這個時間節點動手呢?這場戰爭又給越南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 「陸軍上將」劉粵軍:東部戰區第一任司令員,參加過對越反擊戰!
    「陸軍上將」劉粵軍:東部戰區第一任司令員,參加過對越反擊戰!對越反擊戰發生的時間,距離我們大部分人時間都比較近,身邊也可能會有一些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的老兵。狹義上的對越反擊戰是,1979年2月到3月。實際上,廣義上的對越反擊戰斷斷續續打了十年,八十年代末戰火才平息,老山前線歸於平靜。1993年4月,我軍正式撤出老山前線,標誌著對越反擊戰徹底結束。在這十數年間,部隊戰鬥力得到了提到,也冉冉升起了不少將星,陸軍上將劉粵軍就是其中的一位。1954年9月,新中國成立5周年大閱兵前夕,劉粵軍於9月份出生了中南軍區駐粵東41軍軍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