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越南,不知道大家腦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窮,國民經濟落後,治安混亂。越南在地理位置上作為中國南邊的鄰居,中國與越南的關係在秦始皇時期就頗有淵源,中國歷史上一直把越南地區作為中國的郡縣劃分在中國行政區域內,隨著越南丁朝起開始從中國南漢獨立出去,後來南宋時期想要收復越南地區,可是以失敗告終,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政府開始正式承認越南是個獨立藩國。
中越曾經交好,卻逐漸惡化
近代時期我們與越南有著比較相似的悲慘命運,越南被其他歐洲列強國家淪為殖民地,而中國那時也是處於半殖民地狀態,這樣唇齒相依的關係,越南老一輩兒的革命者幫助過中國抵抗外敵入侵有共同戰鬥的經歷,越南領袖胡志明更是把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寫入越國黨章內。中越兩國的共產黨在各自國家獨立解放戰鬥中,結下了生死之交,有著深厚的戰鬥友誼。
越南與法戰爭爆發時,中國不求回報的幫助越南抵抗強大的外敵入侵,抗美戰爭中不僅派軍隊過去支援三年之久,還源源不斷的提供給越南政府物資折合2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全力支持越南的獨立解放運動。
好景不長,這樣的革命友誼卻經不起利益的驅使。在中國與美國恢復外交關係之後,便開始悄無聲息的惡化。蘇聯身為社會主義陣營裡的一員大哥,中越一直是蘇聯所仰慕和學習的對象,越南在抗美抗法期間對中國也是十分仰仗,可是隨著中國與蘇聯這位大哥關係開始變得惡劣時,越南在中間就顯得有點尷尬,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處理這段關係,似乎站在哪邊都會得罪另一方,然而1972年中美外交開始嘗試接觸後,這讓還沒結束抗美戰爭的越南,心裡不安慌了神,害怕中美聯手。此時的越南還沒統一中蘇兩方任何一方都不可交惡,表面的關係還是要有的。所以在面子上兩家都得維護著,等待自己國家勢頭變好後再重新做選擇。這樣是最有利於越南國家當時的狀況。不得不說,越南的如意算盤打的是真不錯。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中軍開始被逼自衛反擊
1975年越南在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後,便開始決定倒向蘇聯一方與蘇聯交好,絲毫不考慮中越之前的革命友情,為什麼越南會這樣選擇呢?是因為那時的蘇聯比中國要強大,越南政府首先是取消了黨章裡的毛澤東思想,隨後在國內開始大量排擠、打壓中國華僑,導致中國華僑被逼無奈回國,不僅如此越南還派武裝部隊在中越邊境處開始騷擾、越界滋擾、故意挑起爭鬥、打傷中國邊境地區人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浦念嶺、庭豪山等事件。
越南在東南亞開始大肆進行著擴張行為,那時的越南打敗了美國,還有蘇聯這個強國的支持,有蘇式美式的武器。越南開始自封稱號"世界第三軍事強國"這些都是讓越南氣焰囂張的原因,開始打中國的主意。然而對中國來說越南這是赤裸裸的挑起爭鬥,向中國發起挑戰,然而中國也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越南無視中越之前的約定和友誼。既然如此中國又豈能任由他人宰割,此時的中國不僅面對著南方的威脅,還有來自北方邊界的蘇聯軍隊。
中國軍委會在1978年12月8號下達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命令,為了維護邊界地區的安寧不得不發動反擊。這場戰役被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越南被稱作1979年北部邊境戰爭,也被稱作中越戰爭。中國也是剛結束十年之久的內部動亂,所以按道理來說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而且中軍自打1962年以來有十年沒有打過大戰役。可是越南事件進程刻不容緩,於是中委會決定以多擊少用牛刀宰雞,以最快的速度結束這一場自衛反擊戰。
東線由鄧小平作為總指揮,西部由楊得志擔任總指揮,裝甲兵、炮兵、工程兵部隊合理分配到各大線上準備迎敵。轉眼間來到1978年12月底中國已經雲集了22.5萬的大軍海陸空全面配合著,全軍緘默緊緊的盯著南方邊界的動向,時刻準備著來場突襲。越南國內此時也正進行備戰狀態,可是越軍左等右等,不見中國軍隊有什麼動向一片寂靜,越南不斷向中國國內發布著要進軍的警報,越南心裡犯嘀咕到底什麼時候開戰?
正式開始對越自衛反擊戰,用時28天
1979年2月14號中國政府終於開始向全國下達開始全面準備自衛反擊戰,戰事一觸即發。
2月17日戰事開始爆發,中越邊界線處萬炮齊發,終於到了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地步。中國軍隊全面奮起反抗開赴越南地區展開了殊死搏鬥的反擊戰,3月5日中國軍隊已經深入越南境內40公裡,一路攻破了越南的一系列重鎮,越南的首都也被中軍包圍,此時戰略目的已經達到,自衛反擊戰宣布結束,中軍開始全面從越南撤軍回國。
撤軍時中軍並沒有放棄火力的掩護,以防越軍的襲擊,一路撤軍一路清剿越軍部隊,在回撤途中,中軍帶走了一系列曾經捐贈給越南的工礦設施物資與武器。越南北部地區的工礦業基本屬於癱瘓狀態,3月15號夜裡最後一支中軍隊伍順利撤回國內,最後一支隊伍的作戰模式是進入越南境內大規模懲罰行動,隨著北部順便被破壞,中軍自然是班師回朝
越南落敗後,並沒有安分守己,反而開始與中國展開持續十年之久的兩山輪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僅僅用了28天便結束了戰鬥。但是這並沒有讓越南安分守已,在這之後,越南與中國開始持續了十年之久的邊境兩山輪戰。越南在自衛反擊戰中撤回國內後,十分不甘心,趁機佔領了邊界各大高地、山頭進行侵略,開始大修工事準備與中軍展開持久作戰模式。
1986年黎筍去世,親華派長徵(越南前國家主席)重新掌權恢復兩國社交關係。三年後,伴隨著越南從柬埔寨撤軍,中越戰爭終於劃上了句號,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失去了蘇聯的支持後,中越的關係終於開始步入正規。
越南在與中國展開戰爭期間,國內的經濟發展已然十分緩慢,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越南只想著與中國開戰忽略了自己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發展,越南當時的條件差到什麼地步呢?作戰的越軍應該是最清楚的。雖然說每個國家在打仗期間,士兵們所處的環境都是十分惡劣的,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態。
雖然說蘇聯作為越南倒戈相向的同盟國會支持越南,可是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幫助,越南部隊的物資以及裝備十分匱乏,特別是處於長久車輪戰下的越軍,越軍士兵的很多衣服都破爛不堪,連基本的乾糧都十分匱乏,溫飽已經是個大問題。
據參戰老兵回憶,根本沒法想像他們都偷了些什麼,許多越軍為了不挨餓偷跑出去挖野菜充飢,還有的冒著生命危險去偷中國解放軍的罐頭和乾糧,如果不是餓到極致應該不會連性命都不管不顧,跑去敵軍營中偷取食物。對越反擊戰中的越軍後勤物資如此匱乏的情況下,依舊選擇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可想而知那時候的越軍政府已經處於喪心病狂的地步。
作戰靠的是士兵,越國連士兵的溫飽物資都解決不了,依舊選擇與中國持久作戰真是鬼迷心竅。前線的士兵尚且如此,越國本地的人民生活自然是更難熬的,基本經濟處於癱瘓狀態下的國內人民又怎麼會吃得飽穿得暖。
越軍與中國發動戰爭的目的在於侵略中國,絲毫不顧及自己國內的子民以及自己國家是否能夠支撐。然而中國是被迫無奈下不得不還擊,中國始終知道戰爭帶來的結果必然是生靈塗炭,但是為了守護國家邊界安寧,只能全力反擊捍衛子民的安全和國家的尊嚴。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在這場戰鬥中恢復了邊界的安寧同時也將邊界存在爭議的地區收復,擁有了個滿意的邊界線,同時也通過後期的兩山輪戰中總結了戰爭的經驗鍛鍊了中軍以及對未來中軍建設的指引方向。中軍雖然也會有傷亡存在,但是中軍用了最小的犧牲換取了最大的利益與和平,我們也會銘記那些犧牲了的戰士他們用身軀守護了我們的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