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核武器明明已經遠超我國,卻一直不承認,這是為何?

2020-12-18 歷史文社

中華民族用百年的時間明白了一個道理:強國先強軍,軍強則國安!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時,中國的經濟佔全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列強正是因為看中了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及豐富的資源、市場,才會爭先恐後的入侵中國,從中獲取利益。英國人用鴉片不僅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還一步步侵蝕了中國人的身體,導致清軍的戰鬥力下降。加上中國的武器不如侵略者,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中國最終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非正義戰爭或者威脅,唯有以武止戈!

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後,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各國看到了核武器的威力,此後,全世界都在研究原子彈以及各種核武器。鑑於核武器殺傷力巨大,如果它大量被用於戰爭中,那麼全人類都會完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1968年7月1日,59個國家籤訂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該條約規定,在1967年1月前研究出核武器或者核爆裝置的國家是合法的,稱為有核國家。當時只有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是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其他國家日後研製出了核武器,將會被視為違背該條約精神的非法擁核國家,禁止其他國家私自研發。

即便如此,也沒能阻止一些國家研製核武器,例如印度、朝鮮、日本等國家。畢竟有了核武器,在國際上說話才會更硬氣,別人也不敢貿然入侵。在這些國家中,有一個國家核武器數量很可能超過了中國,但它卻不承認,聯合國也拿它沒辦法。此國,就是有著「中東小霸王」之稱的以色列。

以色列位於地中海東南沿岸,雖然它總人口只有902萬人,但其中有670萬人都是猶太人,而猶太人是全世界公認的非常聰明的民族。所以,以色列在醫學、物理學、軍事科技、航空等領域都處於世界前列。它是中東最強大,也是唯一的發達國家。自1948年以色列建立以來,國民一直在研究核武器,其軍隊國防軍是中東地區國防預算最高的軍隊之一。國防軍非常依賴高科技武器系統,甚至國內有些企業專門替他們研發武器。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色列為了研發核武器,蓋了一座核能研究中心。該中心從未被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過,聯合國認為以色列有能力生產核武器材料,它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對此,以色列政府沒有明確說國家有或者沒有核武器,不過以色列更多的持否認態度。國家原子能機構無法去以色列檢查,被以色列用各種理由拒絕。而且以色列沒有籤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聯合國也沒辦法。以色列核武器數量一直有爭議,但很多人認為它至少擁有100枚核武器裝置,甚至數量可能超過了中國。

以色列不承認擁有核武器是一個明智之舉,國內形勢複雜,若是讓不法分子知道了,把核武器弄走了,後果將不堪設想。另外,如果它真的承認了,它的對手敘利亞等國家肯定不會善擺甘休,很可能用國際力量向其施壓,逼它毀掉,那多年的心血全都白費了。沒有了核武器,以色列在中東的地位、處境都將發生巨變,甚至可能失去「中東小霸王」的稱號。所以,以色列是不可能承認的。

相關焦點

  • 土耳其明明已讓步,為何以色列堅持不接受?私分他人財物自找苦吃
    如果大家關注一下現在的東地中海局勢的話,可以發現土耳其似乎有點受到圍攻的樣子,本來以色列算不上是主角,現在也加入到反對土耳其的行列當中,尤其是土耳其鑽探船進入東地中海引以色列不滿。
  • 伊朗終於承認了!國防部副部長遭以色列暗殺:多少軍隊都沒用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伊朗議長卡利巴夫在一次採訪中終於承認,前段時間遭到以色列暗殺的伊朗核專家法赫裡扎德不僅是一名核物理科學家,同時也是伊朗國防部副部長,專門負責伊朗的核武研製計劃順利實施。伊朗終於承認了,國防部副部長被暗殺,這對伊朗來說是一項巨大損失。
  • 為何一有國家研製核武器,美國就發動制裁?原因有兩個
    這些年,妄圖擁核的國家不在少數,包括像朝鮮、伊朗、伊拉克等國家,都有相關的計劃,但現在只有朝鮮成功了,只不過他因此付出很嚴重的代價,美國不遺餘力的進行制裁,幸好朝鮮一直是玩單機遊戲,否則對經濟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參考伊拉克以及伊朗就懂了,直接發動石油制裁,掐出核心命脈。
  • 巴鐵不承認以色列,反擊當年核威脅
    巴基斯坦當下再次陷入緊張中:沙烏地阿拉伯很可能將承認以色列,同時沙特還敦促巴基斯坦這樣做-沙特呼籲巴基斯坦與以色列建交。而以色列與沙特即將秘密建交,這一消息並沒有震驚世界,這使沙特王國不可避免地加入了阿聯和巴林陣營,將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實際上,在川普的推動下,據說近幾個月來,暗中促成了許多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達成一系列正常化協議。
  • 美國以色列不會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拜登重返伊核協議困難重重
    伊朗不可能擁有核武器,在伊朗擁有核武器之前,美國和以色列就會打擊伊朗核設施,摧毀伊朗擁有核武器的能力,伊朗如果擁有核武器就是美國中東霸權的末日,是以色列民族的災難。
  • 摩洛哥承認以色列後,白宮稱沙特也不遠了
    庫什納和他的團隊希望,利用其逐漸減弱的政治影響力來推進美國關注的問題,特別是解決卡達和沙特等海灣鄰國之間持續三年的裂痕,並且白宮還稱,沙特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也不遠了。此前,川普政府已經撮合以色列跟阿聯、巴林、蘇丹三個阿拉伯國家建交,並自詡這是在推動中東和平,「中東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和平」。
  • 大批軍隊集結邊境,無視伊朗戰爭警告,以色列:大不了同歸於盡
    以色列一改常態,罕見沉默雖然伊朗方面堅持認為是美國和以色列合謀殺害了核科學家,將罪行歸咎於美以兩國,但這兩個國家始終拒絕承認這一事件,尤其是以色列,作為嫌疑最大的國家,自伊朗科學家被暗殺後,一直拒絕回應此事,以色列罕見沉默不語的態度令伊朗十分惱火。
  • 原子彈研製方法已經公開,為何還有國家造不出?它可是核武器呀!
    核武器自從在二戰出現之後, 在世界上就有這極其重要的地位, 一個真正的強國, 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是一個核大國。自從二戰結束之後世界進入了長期的整體和平時期, 雖然在美蘇爭霸時期, 由於美蘇冷戰一直處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邊緣, 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制衡,世界在雙方的克制下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的和平下。 而在蘇聯解體之後一超多強的國際形勢下, 多個國家也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其中五個核大國, 也就是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在聯合國的體制下維持著世界的和平避免爆發世界大戰。
  • 或攜帶核武器!以色列潛艇即將挺進波斯灣,向伊朗傳達危險信號
    (如今美軍已經在波斯灣嚴陣以待,圖為"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 這麼一分析的話,局勢就清晰多了,這次以色列這艘潛艇的調遣就是針對伊朗做出的,
  • 世上唯一擁核卻不承認的國家,數量或許超過英國,五常也毫無辦法
    ,就這樣,瓦努努一路昏睡,一直到被帶回自己的祖國:以色列。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以色列擁核的信息,從此被擺上了舞臺。歐洲議會對此進行強烈譴責,尤其是對瓦努努的遭遇表示同情,而這名工程師,最終被以色列當局以間諜罪和叛國罪判處18年監禁,一直到2004年才獲得釋放,至今依然被禁止離開以色列。
  • 鄰國和以色列秘密接觸,終於實現建交,為何至今不與我國建交?
    不丹這個國家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就是個小國,只是大概目前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國家至今都沒有與我們建交。我們也不是不想和不丹結交,只是都被不丹給拒絕了。不過,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最近不丹居然和以色列在多次秘密接觸之後,終於實現建交了,那麼不丹為何至今不與我國建交呢?
  • 抗美援朝時,美國明明已經準備好了原子彈,為何戰敗也沒使用?
    抗美援朝時期,令美國沒有想到的事,雙方實力懸殊美國卻依舊佔不到優勢,但美國明明已經準備好了原子彈,為何戰敗也沒有使用? 原因一,原子彈的重要性各國都知道,尤其是在日本的戰場上,可是這次美國並沒有使用,即便已經準備好了,也硬是撤了回去。因為兩者的戰鬥性質不一樣,一個是為了結束戰爭一個是侵略戰爭,如果美國使用了原子彈,會遭遇世界各國的譴責,而當時的美國還不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如果內部遭遇蘇聯的核彈襲擊那麼後果就是蘇聯將會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 以色列試射新型飛彈,百分百命中不可怕,填補一空白讓伊朗心慌
    而阿拉伯國家打擊以色列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彈道飛彈,無論效果如何都能遠距離殺傷以色列。而以色列一直以來面對這種攻擊顯得辦法不多。然而在當地時間6月2日,以色列的一次武器實驗讓整個阿拉伯世界為之驚恐。這次武器實驗中有兩個點很耐人尋味,其一就是以色列給這種武器的定義是遠程火炮,而非人們印象中的彈道飛彈。就我的理解,可能是以色列怕給這種武器叫彈道飛彈會嚇倒周邊的國家,畢竟周邊國家一直以有遠程彈道飛彈來威懾以色列。這一次,以色列找到了反制對手的辦法。
  • 屢遭美國打壓,伊朗為何不肯放棄核武器?
    也是這場持續八年的戰爭裡,飽受孤立與戰火之苦的伊朗開始重新審視起核武器的價值。在中東這片地,要靠教派來實現大一統,可能穆罕默德再世也做不到。但統一伊斯蘭世界有一個捷徑可走,這條路埃及趟過,當年納賽爾攜名聲之盛都要合併敘利亞,收復耶路撒冷,奈何實力不濟被人打得鼻青臉腫。但這也基本暗證了,每一個想要成為伊斯蘭領袖的國家,都得踏了以色列這個坎。
  • 為何部分國家拒絕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我國卻越來越開放
    但經濟上的合作並不代表政治上的共識,在中國逐漸邁入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伴隨著不少詆毀的聲音,一方面想藉助中國的市場,另一方面卻不希望中國進入它們的領域。「世貿組織(WTO)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是西方對某起世貿爭端案進行的惡意解讀。6月中旬,中國決定終止訴訟歐盟反傾銷替代國做法世貿爭端案的訴訟程序。
  • 以色列媒體稱:面對一流網攻 伊朗情報機構正在崩潰
    在2018年1月以色列奪取所謂伊朗核機密之前,伊朗領土被認為比敘利亞更難滲透。以色列承認在那裡進行了數千次情報和空襲行動。估計這比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穿透炸毀整個科研設施要容易得多。
  • 巴勒斯坦在聯合國可以升國旗了,但是美國和以色列不承認
    可見巴勒斯坦已經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承認了,只有極個別國家反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7日報導,這次的聯合國大會上,投出反對票的3個國家是美國、以色列和澳大利亞。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意外,美國和以色列果然在反對行列,前段時間聯合國就是否解除古巴禁運而進行過一次投票,投反對票的依舊是美國和以色列。
  • 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借鑑以色列成功經驗破解我國經濟發展的兩大...
    這方面,以色列民間資金大比例投向創新行業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鑑。  演講全文如下:  我國經濟發展一直存在兩大瓶頸:一是科技供給瓶頸。主要表現為創造先進科技成果的教育與科研體系的數量、質量及其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先進科技的存量與增量滿足不了經濟進一步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核心科技對外依存度高。二是科技轉化瓶頸。主要表現為科技成果轉化率及轉化效率遠低於發達國家。對此,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給出的數據是,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平。
  • 如果伊朗放棄發展核武器,未來會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嗎?
    長久以來,軍迷們一直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伊朗放棄發展核武,那麼伊朗的未來會得到西方國家乃至國際社會的尊重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搞清楚伊朗目前的核能力到底怎樣。綜合起來評價,伊朗只是以邊緣發展路線提升有限的核能力,對世界和平並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 明明未受威脅,川普卻執意開發新型核武器,或讓全球捲入核大戰
    而低當量核武器的威懾力較小,實用性較強,可以更方便地應用到戰爭中,譬如消滅難以抵擋的裝甲洪流,或是一些規模龐大的艦隊。如果把大當量核武器視作戰略核武器,那麼低當量核武器應屬於戰役或戰術核武器。事實上,自蘇聯解體之後,世界進入一超多強的局面,美國軍事優勢越來越明顯,不少裝備都領先對手一代以上。這種軍事優勢過大,加劇了一些國家的不安感。